| 1141 |
|
外来种互花米草在中国沿海滩涂的扩散过程和趋势研究 |
本书以我国沿海盐沼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为对象展开论述。互花米草作为当前在我国沿海盐沼滩涂分布面积最广的植物受到生态学、地理学和测绘科学技术等学科的关注。本书总结该研究方向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在我国沿海从辽宁到广西的样地调查, 结合景观生态学、地理科学和遥感科学与技术等学科, 对互花米草在我国的空间分布及扩散过程的纬度异质性、影响因素、扩散趋势的预测及防控利用开展了深入分析及总结。 |
张丹华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S45 |
45 |
0 |
荐购
|
| 1142 |
|
木薯园杂草识别与防控技术 |
本书采用植物志结合基本特性的方法, 分别介绍杂草的基本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木薯园杂草的主要种类及识别的关键特性以及常用防控技术。本书通过参考资料、照片等形式给从业者以直观的认识, 让读者能快速直观的认识田间杂草类型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
陈银华等编著 |
科学出版社 |
S451.22 |
198 |
0 |
荐购
|
| 1143 |
|
水稻可持续绿色丰产集成技术研究 |
本书通过双季稻适期定量播种技术、双季超级稻“双超”绿色栽培技术、水稻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双季稻田地力提升、合理耕作绿色丰产技术集成创新研究, 重点解决双季稻品种搭配不合理、茬口紧张, 化肥投入多利用效率低, 主要害虫抗药性强防治效果下降, 土壤耕层变浅养分库容变小、秸秆还田难耕地质量下降等生产实际问题, 形成适用湘中东区域特点的双季稻绿色丰产技术体系, 并进行示范。 |
汤文光, 魏中伟, 郭夏宇著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S511 |
58 |
0 |
荐购
|
| 1144 |
|
高产优质广适大豆品种齐黄34 |
本书详细介绍了围绕齐黄34开展的研究。此外, 齐黄34已通过国家三个生态区和五个省级审定, 并获得五个省的引种认定, 是我国审定和引种区域最广的大豆品种。 |
王玉斌 ... [等] 著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S565.102.92 |
80 |
0 |
荐购
|
| 1145 |
|
庆元特色中药材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 |
本书主要汇集整理了近十余年来庆元县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成员、农林业科技人员及产业业主对中药材开展栽培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中所取得的一些技术成果报告和高效生产栽培模式, 同时也一并收入了兄弟县部分实用性强的生产模式。 |
王声淼, 张君媚主编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S567 |
68 |
0 |
荐购
|
| 1146 |
|
茶树抗逆机理研究 |
本书依托于作者团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系统梳理和总结了茶树响应多种逆境的机理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全书系统介绍了茶树逆境胁迫的类型, 阐述了茶树响应低温的机理, 探讨了茶树越冬芽休眠的机理, 论述了茶树氮素高效利用机理, 深入揭示了茶树的抗旱机理, 详细介绍了茶树诱导抗虫性及其机理, 深入分析了茶树与主要病害炭疽病的互作。 |
王新超, 杨亚军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S571.134 |
78 |
0 |
荐购
|
| 1147 |
|
蘑菇生万物 |
本书以“菌丝体”为主题, 以独特的艺术视角, 带领人们走近神秘又美丽的菌丝体。自然已经为人类设计好了一款美好且环保的生产技术, 并将其以蘑菇的形式保存在了森林。在所有五次重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的蘑菇们, 是自然界的建筑师, 是所有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用插画形式讲述了蘑菇文化简史, 同时从人文视角出发, 讲述amadou的重要原材料--火种蘑菇的文化和历史以及amadou从史前文明时期开始的多样用途。 |
蔡潇, 刘欣然著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S646.1 |
40 |
0 |
荐购
|
| 1148 |
|
沙漠无灌溉造林技术 |
本书从沙漠概况、沙漠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无灌溉造林树种选择及特征、无灌溉造林技术、无灌溉人工林抚育措施、无灌溉人工林植被恢复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探讨和分析在沙漠环境中, 无需灌溉条件下的造林技术及其实际应用, 旨在为沙漠地区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该书不仅具有理论价值, 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它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沙漠无灌溉造林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为沙漠地区的生态恢复和绿化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张恒, 宋春武主编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S728.2 |
88 |
0 |
荐购
|
| 1149 |
|
从县级林场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绿色发展之路: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纪实 |
本书通过党建组织引领篇、人才建设强化篇、体制机制创新篇、生态资源保护篇、科普宣教篇、人与自然融合篇、经验与展望篇七大部分, 翔实客观地总结了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何从一个县级林场, 发展到世界级生物保护圈的绿色逆袭之路。 |
李雷, 董德民, 胡保男主编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S759.992.55 |
88 |
0 |
荐购
|
| 1150 |
|
云贵地区禾草+白三叶草地和饲用灌木资源利用研究 |
本书以云贵地区禾草 (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三叶草地及灌木资源为研究对象, 在该区域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下, 从禾草+白三叶草地的建植和改良、刈牧利用及畜粪和气候因子对该类草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 同时系统概述了该地区饲用灌木资源的主要种类及营养价值等。书中提供的禾草+白三叶草地的利用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对我国云贵地区禾草+白三叶草地的刈牧利用及灌木资源的饲料化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孙红, 于应文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S816.5 |
98 |
0 |
荐购
|
| 1151 |
|
提高玉米秸秆饲喂绵羊利用效率的研究 |
本书通过添加精料补充秸秆能值, 调整日粮中磷硫元素含量以及采用食用菌发酵处理玉米秸秆这三个方面, 对玉米秸秆的饲用效果、秸秆本身营养价值以及消化率进行研究, 探讨提高玉米秸秆饲喂绵羊利用效率的途径。 |
王雨琼著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S816.534 |
52 |
0 |
荐购
|
| 1152 |
|
有机牛的营养与饲养 |
本书系统介绍了有机牛营养和饲养的相关概念及背景, 阐明了有机牛生产的目标和原则, 概述了奶牛和肉牛有机生产的国际标准及国际有机机构的作用。描述了反刍动物在有机生产中, 饲草料消化过程的基本原理、所需营养素、缺乏症状和影响采食量的因素。提供了反刍动物有机生产中系列饲草料的完整营养成分和饲料价值, 包括饲料植物、青贮饲料、谷物、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补充剂。此外, 它还提供了有关饲草料对牛奶和牛肉质量和安全的影响, 以及有机生产中特定环境下适宜饲养的牛品种相关的信息。 |
(加) 罗伯特·布莱尔著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S823 |
118 |
0 |
荐购
|
| 1153 |
|
林麝初级解剖学 |
本书全面、生动、形象地描述其位置、形态和结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运用了医学立体三维成像技术、放射显影技术, 冷冻解剖法、副韧带骨骼标本制作技术、铸型标本制作技术等现代解剖技术, 使解剖图片清晰、立体感强、直观形象, 组织器官定位明确, 相互间位置清楚, 利于辨识。在局部解剖、制作标本上做了大量工作。 |
郑程莉, 冯达勇主编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S865.4 |
158 |
0 |
荐购
|
| 1154 |
|
鱼病鉴别诊断图谱与安全用药:铂金视频版 |
本书共分11章, 包括运动异常对应鱼病的临床快速诊断与防治、鱼体标准化检查时各器官病变对应鱼病的临床快速诊断与防治及混合感染鱼病的防控策略。全书图片清晰, 症状典型, 防控方法科学、实用、有效, 关于混合感染的临床诊疗思路是国内首次在著作中提出, 对于鱼病的临床诊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袁圣等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S942-64 |
158 |
0 |
荐购
|
| 1155 |
|
水族造景设计与维护 |
本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水族箱大小和环境需求来设计美观且生态平衡的水族景观。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际操作的全过程, 包括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造景石材、造景沉木及装饰物, 了解不同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需求, 以及如何创建适合它们生长的水质条件等。此外, 本书还特别强调了日常维护的重要性, 提供了一系列关于水质管理、设备使用及常见问题解决的方法, 帮助读者保持水族箱长期稳定运行。 |
姜海波主编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S965.89 |
98 |
0 |
荐购
|
| 1156 |
|
工业文化研究:延续与变异:2024年:跨时段的中国行业史 |
本书围绕工业文化集中组稿, 并收录其他相关研究论文, 为工业文化的学术发展提供一个平台,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旨在将工业文化研究落到实处, 促进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规范化发展, 并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社会意义重大。本书主题为“跨时段的中国行业史: 延续与变异”, 分为“工业史研究”“国家工业遗产研究”工业文化史料”等专栏, 主题鲜明, 分栏合理, 内容丰富; 所收录文章均搜集与使用大量原始资料, 分析深入, 论证严谨, 学术价值高。 |
彭南生, 严鹏主编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T-05 |
88 |
0 |
荐购
|
| 1157 |
|
伦理学视域下面向偏远地区人群的设计关怀研究 |
本书旨在以设计伦理的视角来关怀偏远地区人群, 梳理中外传统社会相关的思想, 探讨设计行为主体与偏远地区群体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论证和分析了相关概念、观点、原则等, 并切实立足国内外相关设计实践, 解析和探赜设计关怀偏远地区人群的方法与途径, 以期借助设计的力量让人们在偏远乡村也能“看见美丽中国”。 |
邵陆芸, 韩超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TB21 |
68 |
0 |
荐购
|
| 1158 |
|
设计图学:图解思维与构造表达 |
本书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材, 主要内容包括图解--画法几何理论与结构造型文法、构造--产品形体结构表达、生成--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基础这三个部分。本书以工程应用为目标, 以设计表达为核心, 教学内容力争与信息革命下的新兴图学知识体系并进, 以浅而宽的“散点式”知识点结构、案例先行-学为所用、理论与实践互动、“智能+”四条路径革新教学内容。 |
李超等编著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TB23 |
65 |
0 |
荐购
|
| 1159 |
|
材料工程基础 |
本书共分为7章, 第1章: 绪论, 主要介绍材料工程的内涵, 并对主要的基础材料和新材料进行了概述。第2章: 材料的气态生长理论与技术, 主要介绍用物理气相沉积 (PVD) 和化学气相沉积 (CVD) 方法制备材料的技术。第3章: 材料的液态成形原理与技术, 主要介绍金属的凝固原理与成型技术, 陶瓷、玻璃、聚合物的液态成型原理与技术。第4章: 材料的塑性成型理论与技术, 主要介绍金属、陶瓷和聚合物和塑性变形原理与成型技术。第5章: 材料的固相反应与粉末烧结技术, 主要介绍固相反应原理与粉末烧结理论, 以及各种先进的烧结技术。第6章: 材料制备新技术, 重点对单晶生长理论与技术、纤维与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第7章: 材料的服役环境与失效分析, 重点阐述在腐蚀、摩擦磨损、疲劳和辐照环境下材料的结构损伤、性能变化与失效。 |
肖汉宁, 杨建校, 郭文明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B3 |
58 |
0 |
荐购
|
| 1160 |
|
计算机软件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本书分为六章, 首先介绍了材料科学与计算机软件的紧密联系, 概述了几种常用的软件工具及其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关键作用。接着, 详细介绍了Origin软件的安装与基本操作, 数据管理与处理, 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绘图。随后讨论了电镜图片处理, 包括颜色校正、上色处理及尺寸测量和标注的方法。第四章介绍了MS软件的使用, 特别是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材料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和弹性常数。第五章讲解了Highscore软件在物相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涵盖了物相分析及Rietveld精修的方法。 |
周焕福, 李优主编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B3-39 |
4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