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1 |
|
都市发展:制定计划的逻辑 |
随着规划在形塑都市及郊区景观方面重要性的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对规划者及规划专业批评的增加。开发商、政治人物及市民均对社区问题的发生怪罪于“不良的规划”。该书作者从都市发展计划方面做出解释,处理这些棘手的议题,并辩明何时及如何制定计划的指导方针。他探讨计划背后的概念,这些概念有些被广泛接受,但是却很少被检验,有些修正了有关计划使用及用处的传统智慧。 |
(美)路易斯·霍普金斯著 |
商务印书馆 |
H11 |
40 |
0 |
荐购
|
| 1302 |
|
近代汉语音论:增补本 |
本书主要收录杨耐思先生近30年来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近代音分期、八思巴音、《中原音韵》语音研究、汉民族标准语研究等内容。 |
杨耐思著 |
商务印书馆 |
H114 |
29.8 |
0 |
荐购
|
| 1303 |
|
信息时代汉字规范的新发展:《通用规范汉字表》文献资料集 |
本书共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有关《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政策文件,包括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教育部等十二部门关于贯彻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等。第二部分是领导讲话、署名文章。第三部分是有关《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新闻报道。第四部分是学者文章。第五部分是《通用规范汉字表》大事记。 |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编 |
商务印书馆 |
H124.1 |
39.9 |
0 |
荐购
|
| 1304 |
|
汉字简繁体正异体辨析词典 |
本词典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依照传统的“六书”理论分析字的结构,认真探索字源和古今变化,从字的音、义、形等方面对“非一对一”简繁体、正异体字细加辨析的工具书。作者参阅了前人的各类字书,凭借手头大量鲜活的语料,着重对那些“非一对一”音义不完全相等的简繁体字、正异体字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读者在充分理解简繁体、正异体字的音义后可以“对号入座”,或完全根据自己的需求,从中选取合适的简化字或繁体字、正体字或异体字组词造句,而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避免误用错别字。对促进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郭忠新编著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H124.2-61 |
78 |
0 |
荐购
|
| 1305 |
|
汉语词义散论 |
本书是一本语言学文集,收录了作者二十多年期间发表的各类文著,对其多年在词义学方面的研究是一个总结。本书从语义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历代语义研究的成果,并重点评述了《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和《玉篇》等著作的语义学价值以及各个历史时期语义研究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观念和心得,对从事语言学研究的读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洪成玉著 |
商务印书馆 |
H13 |
30 |
0 |
荐购
|
| 1306 |
|
词汇学与辞书学研究 |
本书共收41篇文章,是作者二十多年近百篇专业论文中的精选,全部围绕“词汇学与辞书学研究”这个主题,分为“词汇学”和“辞书学”两个部分。 |
苏宝荣著 |
商务印书馆 |
H13 |
28 |
0 |
荐购
|
| 1307 |
|
两岸差异词词典 |
《两岸差异词词典》是一部仅收录中国大陆普通话和台湾有差异的词的词典。词典共收词4672条。主要包括:(1)两岸词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词语,即同名异实词语。如:“公车”(大陆指公家的车辆,台湾指公共汽车)。(2)两岸意义相同而形式不同的词语,即所谓同实异名词语。如:“激光-镭射、泥石流-土石流”。有些意义相同而语素顺序不同的词语,也属于这种情况。如:“灰尘-尘灰、素质-质素”。(3)两岸中为一方独有的词语。如大陆方面的“房奴”、“过硬”,台湾方面的“杯葛”、“欧巴桑”。(4)本为两岸共有,但使用习惯不同的词语。如“充斥”在大陆是贬义词,在台湾是中性词。(5)已进入台湾国语的方言词,主要是源自闽南语的方言词,如“好康、伴手、白贼”。(6)在台湾仍较活跃的古词语传承词,这些词在大陆,只见于古籍,但在台湾仍比较活跃,如“倦勤、体认、底定”。(7)两岸某些共同词的同义异名词语。如:“步行街-徒步区”。 |
李行健主编 |
商务印书馆 |
H136 |
48 |
0 |
荐购
|
| 1308 |
|
汉语成语小词典:6版 |
该词典共收成语4600条。除一般成语外,也酌收一些类似成语或正向成语发展的词组和一些常用的熟语。 |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 |
商务印书馆 |
H136.3-61 |
12 |
0 |
荐购
|
| 1309 |
|
汉语俗语词典 |
本书在《汉语俗语词典》基础上补充修改而成。此增订本收录俗语条目约9000条。条目按音序排列,每条俗语都有简明的释义,释义后有书证。书证多引自流传较广的通俗文学作品。 |
孙洪德编著 |
商务印书馆 |
H136.4-61 |
58 |
0 |
荐购
|
| 1310 |
|
章太炎语源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以《文始》为核心的考察 |
本书从《文始》的体例和术语入手,围绕《文始》的成书、声韵系统、理论基础,特别是学界历来的诸多争议等展开探讨,进而指出重论《文始》学术价值和地位在当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张虹倩著 |
商务印书馆 |
H139 |
128 |
0 |
荐购
|
| 1311 |
|
形式和意义互动的句式系统研究:互动构式语法探索 |
本书以方兴未艾的构式语法作为理论基础,以句式这种图式性构式的形式构造和语义功能及其互动关系为基本立足点,描写和解释若干特定句式形式和意义的匹配过程及其作为特殊论元结构构式所呈现出来的构式性特征。同时对当下构式语法的基本观念和分析方法做出反思,试图建立一种新的构式语法观,进而探讨句式研究乃至语法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方法论原则。 |
施春宏著 |
商务印书馆 |
H14 |
70 |
0 |
荐购
|
| 1312 |
|
汉语语法学史稿(修订本):修订本 |
本书是对汉语语法研究历史的一个总结,作者认为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历史分为5个时期:酝酿时期(西周1898年)、草创时期(1898~1936年)、探索时期(1936~1949年)、发展时期(1949~1978)、创新时期 (1978~1990年)。 |
邵敬敏著 |
商务印书馆 |
H14-09 |
22 |
0 |
荐购
|
| 1313 |
|
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1978-2008 |
本书是第一部全面、系统评述新时期30年汉语语法学史的专著,包括导论、理论篇、人物篇、本体篇、应用篇五个部分。史料翔实,论述宏富,基本囊括了30年汉语语法研究的各种流派、各个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各个重要专题、各位知名人物、各个争议焦点、各类热点和亮点等重要内容,持论客观公允。本书是《汉语语法学史稿》的续篇,对汉语语法研究、语法学史研究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
邵敬敏著 |
商务印书馆 |
H14-09 |
47 |
0 |
荐购
|
| 1314 |
|
明清汉语疑问句研究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明清汉语特指问句研究;明清汉语是非问句研究;明清汉语选择问句研究;明清汉语疑问标记的非疑问用法研究等。 |
傅惠钧著 |
商务印书馆 |
H141 |
42 |
0 |
荐购
|
| 1315 |
|
新著汉语文法 |
本书作者集多年教授古代汉语文法之经验,吸收汉语文法研究的诸多成果,建构了一套完整的文言语法体系。全书共分十二章,从词类、词组、单句、复句、句组的归类,到词语省略、古文标点、旧体诗词句法的材料分析,既重视学科体系的理论建构,又关注文献语言的科学解读。 |
白兆麟著 |
商务印书馆 |
H141 |
35 |
0 |
荐购
|
| 1316 |
|
上古汉语假设句研究 |
《上古汉语假设句研究》是对上古汉语(从商代到西汉时期)假设句的一次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调查。从商代到汉代,在一千多年的时间中,汉语的假设句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其变化呈现出什么样态?有没有一些关键的时间点或阶段性?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体现了怎样的共性和个性?如此等等,过往的研究还没有系统地涉猎。《上古汉语假设句研究》初步回答了这些问题。该作品以系统地描写汉语假设句在上古时期的发展演变为目标,在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对上古汉语假设句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勾勒出了上古汉语假设句及其标记形式的发展过程的完整面貌。揭示了上古汉语假设句各类假设标记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及相互之间的影响、竞争和配合关系。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还试图对研究中发现的诸多语言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上古汉语假设句研究》从意义入手,以标记为纲,涉及假设句的定义、假设标记的判定、假设标记的种类、假设句中否定词的分布规律、假设标记的来源、假设句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假设标记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等诸多问题。既包括对上古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假设句和假设标记的详尽描写,也包括对相关问题的解释,还涉及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文章分为绪论、本论和结 |
龚波著 |
商务印书馆 |
H141 |
60 |
0 |
荐购
|
| 1317 |
|
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 |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语法学的专著,全书共分5章:一、中国古代语法学萌芽;二、中国古代语法学的产生;三、中国古代语法学的发展;四、中国古代语法学的大成;五、总结语。 |
孙良明著 |
商务印书馆 |
H141 |
29 |
0 |
荐购
|
| 1318 |
|
《吕氏春秋》词类研究 |
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而就一种非形态语言而言,词类没有外在的形态标志,或者说缺乏足够的形态标志,这样,词类研究就困难重重。词类是根据词在句法组合中共同的组合特征类聚而成的类别。区分词类也就是区分具有不同句法组合特征的词,为的是根据不同的词类序列更概括地说明各种不同的句法结构。因此,词类和句法是相互依存的。也正因为这样,区分词类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词的句法组合特征,或者说句法功能。 |
殷国光编著 |
商务印书馆 |
H141 |
26 |
0 |
荐购
|
| 1319 |
|
英汉语篇间接回指 |
本书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1)针对英汉语间接回指的实证研究;(2)对间接回指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详尽阐释;(3)提出了拓展回指研究的新构想。对传统回指研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不足,本研究将一一做出回应,努力确立间接回指在回指研究中的独立地位,并对传统回指研究的地位进行重新审视,对其研究内容进行新的拓展。 |
王军著 |
商务印书馆 |
H146 |
35 |
0 |
荐购
|
| 1320 |
|
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著指要 |
本书全面介绍各个时期的重要成果,使读者既看到现代汉语语法学取得的成就和走过的路,了解学科发展的概貌。 |
马庆株主编 |
商务印书馆 |
H146-53 |
4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