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1 |
|
国家极地安全知识百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坚持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增强安全进出、科学考察、开发利用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维护我国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的活动、资产和其他利益的安全。极地在人类居住和生存的蓝色星球上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是探求地球演变和宇宙奥秘的天然实验室。极地的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 |
国家极地安全知识百问编写组编 |
人民出版社 |
P941.6-44 |
24 |
0 |
荐购
|
| 1422 |
|
上海市湿地修复与场景设计 |
本书在系统解析上海市湿地分布现状与湿地修复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以提升湿地系统服务功能为修复目标导向,从需求分析、生境特性、技术要点等三方面内容提出了维持生物多样性、水质净化、改善环境、防灾减灾、文化和生产等5大服务功能25个修复场景,建立了上海湿地修复实施与保障、维护与长效监测机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全面实施以后上海市第一部湿地修复专著,对指导上海湿地修复、提高湿地质量,实现上海生态之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
薛程,刘汉中主编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P942.510.78 |
68 |
0 |
荐购
|
| 1423 |
|
中国珍稀濒危海洋生物:鱼类与爬行动物卷 |
中国有着约1.8万千米的海岸线,拥有丰富的海洋和海岸生态系,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地位,迄今中国海洋生物共记录到28000余种,约占世界已知海洋生物生物总数的11%,而且其中许多是中国特有种或世界珍稀生物。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压力和威胁持续增大,海洋生物生存状态堪忧。本书是“中国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科普丛书中的一本,介绍了中国珍稀濒危海洋鱼类和爬行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濒危等级、保护措施等内容。希望通过本书能增强社会公众对我国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保护意识。 |
李军主编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Q178.53 |
39.8 |
0 |
荐购
|
| 1424 |
|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 |
本书共21章,由4个模块组成。第一至六章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模块,重点介绍蛋白质、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酶蛋白与酶的催化机制、动力学及调控;蛋白质主要性质及研究的相关技术。第七至九章为核酸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模块。第十至十八章为遗传信息从DNA到蛋白质的传递模块。第十九至二十一章为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题模块。 |
张源淑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Q5 |
108 |
0 |
荐购
|
| 1425 |
|
高级生物化学 |
本教材主要围绕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设置了八个专题,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介绍球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层次,以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为例,阐述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的内在联系;2.酶的结构与功能:回顾酶动力学和酶的抑制作用,通过几个例子认识酶的催化机制及活性调节机制;3.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除了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一般知识,重点介绍膜蛋白在物质跨膜运输中的作用;4.糖蛋白与蛋白聚糖:通过糖蛋白的糖链部分的生物学合成及其生物学意义,使学生对糖生物学有初步的了解;5.细胞内蛋白质降解:介绍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不同途径与分子机制;6.细胞信号转导:了解几种重要的细胞信号跨膜转导的途径与分子机制;7.蛋白质的共价修饰:重点介绍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作用以及组蛋白的多种修饰作用;8.植物脂类合成代谢:鉴于农林院校大部分专业涉及植物代谢,该专题反映植物代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深刻地揭示生命运动的本质,也为生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广泛地渗透到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生活的许多领域。 |
张林生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Q5 |
98 |
0 |
荐购
|
| 1426 |
|
精编生物化学 |
本教材对生物化学教材中的内容抽丝剥茧,提炼核心内容,将其划分为静态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两大板块。静态生物化学主要讲述几大生命物质(糖类、脂质、白质、核酸、酶与维生素)的结构、性质与功能;而动态生物化学是介绍生命物质在体内的动态变化、代谢过程、相互关系(糖代谢、脂代谢、核酸代谢、蛋白质代谢为主)。教材编写中注重实效性,广泛联系实际,合理安排基础知识与学科前沿知识的比例,注重开拓学生视野,扩大其知识面,赋予生化教学内容以新的活动。在编写时重点瞄准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的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三大部分,既注重基本理论的介绍,又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力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
陈畅,刘广青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Q5 |
49 |
0 |
荐购
|
| 1427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
本书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原理与技术;第三部分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具体实验。本书特点:对原有实验技术原理与方法进行了补充更新,如超微量分光光度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基因组单双链文库构建方法等;甄选了一些经典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如聚丙烯酰胺凝聚电泳、PCR扩增、琼脂糖凝聚电泳等;把科研实验精简后添加到综合实验中,如古DNA研究、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 |
侯新东主编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Q5-33 |
45 |
0 |
荐购
|
| 1428 |
|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
本书共四章。第一章总论,介绍了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发展简史及动物生物化学实验的研究对象和特点;实验室的基本规程与基本知识;生物化学实验常用样品的制备及提取等。第二章动物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术,介绍了离心技术、分光光度技术、电泳技术、层析技术及生化自动分析技术5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用途。第三章动物生物化学高级实验,介绍了与蛋白质(酶)、核酸有关的常用技术。第四章动物生物化学基础实验,共选取了14个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原理、目的要求和操作步骤。 |
肖红波,刘维全,柳亦松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Q5-33 |
39.8 |
0 |
荐购
|
| 1429 |
|
分子营养与健康 |
本书将分子生物学理论和食品科学、营养学、医学知识有机结合,培养了研究生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本教材建设的特色与教学价值之所在。 |
梁盈主编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Q7 |
48 |
0 |
荐购
|
| 1430 |
|
分子与表观遗传学 |
本教材共分十二章,以中心法则为主线,围绕DNA复制、损伤修复、基因转录、蛋白质翻译等过程,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经典的分子调控到表观遗传调控、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既概括了基本理论,也突出介绍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本教材有机将表观遗传学融入到分子生物学的各个事件里,在让学生和读者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同时了解表观遗传学的相关知识和进展,在学习表观遗传学的同时深刻理解分子生物学的精髓。 |
李珊珊,余希岚主编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Q75 |
79 |
0 |
荐购
|
| 1431 |
|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2版 |
本书系统论述了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微生物遗传学基础及其应用,涉及育种出发菌株的选择、各种经典育种方法(如定点突变、诱变育种、代谢调控育种、原生质体育种、基因组重排技术等)、新型育种方法(如基因重组与分子育种)等。新版还根据作者教学经验和科研实际提出了工业微生物育种几种主要策略,并包含了实验部分。 |
诸葛健,李华钟,诸葛斌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Q933 |
55 |
0 |
荐购
|
| 1432 |
|
疯狂的植物 |
这是关于疯狂的植物的故事,也是关于人类自身的故事。貌似稀松平常的植物,如何不断完成修炼与进击,在危机四伏的自然界站稳一席之地?它们各显神通,制订下共生和竞争的规则,找到了生存的奥秘,缔造着超乎人类想象的传奇。从平平无奇的小白花身上追溯地球漫长冰河世纪的历史;从水稻的故事看人类生存和奋斗的不易;从战胜疟疾的往事看人类和植物并肩作战的历程。 |
汪诘,何慧中著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Q948.12 |
79 |
0 |
荐购
|
| 1433 |
|
芳香健康学 |
本书共分八章,从大健康角度详尽介绍芳香植物加工及其在香精香料与调味品、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美容与家居等方面的应用。 |
吴克刚,王有江主编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Q949.97 |
59 |
0 |
荐购
|
| 1434 |
|
中国珊瑚礁鱼类图鉴 |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中国海域进行调查和拍摄的珊瑚礁鱼类涵盖了14目63科238属,共计643种。书中包含了不同生长阶段、性别以及环境表型的鱼类照片,总计817张。 |
陈骁编著 |
海峡书局 |
Q959.408-64 |
128 |
0 |
荐购
|
| 1435 |
|
倭黑猩猩与无神论者:在灵长类动物中寻求人道主义 |
本书共分为八章,首先由荷兰画家耶罗尼米斯·博斯的著名作品《人间乐园》入题,将自古以来便有的道德起源问题铺陈于读者面前,随后自然引入各种动物具有“人道主义”特质的“道德”表现,特别是对倭黑猩猩、黑猩猩等灵长类的观察与研究案例,从而逐步深入地给出对人与动物社会中道德行为起源的解读,尤其关注宗教与人文主义传统的复杂关系,并由此回应宗教与无神论的冲突语境下浮现出的道德困境问题。 |
(美)弗朗斯·德瓦尔著 |
商务印书馆 |
Q959.848 |
98 |
0 |
荐购
|
| 1436 |
|
昆虫生理生化:英、汉 |
本书以英汉双语形式系统介绍昆虫生理生化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包括昆虫的体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淋巴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排泄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昆虫信息化合物、滞育和胚胎发育、鳞翅目等昆虫丝腺及丝物质的分泌;重点介绍各大系统的生理解剖组成及其涉及的生理生化过程,从分子水平阐述昆虫中间产物代谢及基因调控机制。 |
李文楚主编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Q965 |
98 |
0 |
荐购
|
| 1437 |
|
蒙古高原蝗虫 |
本书收录了蒙古高原蝗总科昆虫7科、20亚科、67属和277种,记录了每种蝗虫的名称(中名、学名、同物异名)、形态特征、分布地(包括中国内蒙古及其他省份,蒙古国及世界有关国家)、主要蝗虫的生物学特征、每种蝗虫包括同物异名及引证文献等。 |
林晨,德·阿拉坦其木格,能乃扎布主编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Q969.26 |
168 |
0 |
荐购
|
| 1438 |
|
生命科技新破解:疾病、永生与超级人类 |
本书是为有一定教育基础的普通读者编写的科普书籍,旨在介绍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书中将探讨一些近年来非常热门和公认的战略性的新兴生物技术领域,如基因测序、人工智能、AlphaFold、器官芯片技术,mRNA医学技术、纳米医学技术、基因编辑、复活猛犸、临床异种移植,表观遗传学和衰老逆转医学等。全书围绕这些领域的技术沿革和细节,讨论这些技术为临床医学带来的具体变化和变革,最终展望这些突破会如何帮助我们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具体内容包括:1.基因测序:测序技术协助人们读懂DNA生命蓝图,从中发掘疾病相关基因变异,为精准诊断和医疗大数据奠定基础。2.基因编辑:结合上述测序技术,运用前沿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修改基因变异,从而实施治疗。3.mRNA技术:除了mRNA新冠疫苗,mRNA理论上可以表达一切人体所需蛋白质。只需要编辑mRNA的信息代码,而不用重新设计蛋白结构,mRNA技术未来可以成为低成本,工业化的药物。4.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运用人工智能,通过氨基酸序列即可预测蛋白结构,大大降低药物研发成本的失败率。5.表观遗传与抗衰老:我们从新重新审视衰老,衰老应 |
杨帆,王刚编著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R |
88 |
0 |
荐购
|
| 1439 |
|
从“开膛手”到“双螺旋” |
本书讲述了史上十大不朽的医学发现,即现代解剖学、血液循环、细菌、疫苗、外科麻醉、X光、组织培养、胆固醇、抗生素、DNA,记录了这些发现的科学先驱以及围绕着最终成就的兴奋与挫折。两位杰出的医生梅耶·弗里德曼和杰拉尔德·弗里德兰利用他们多年的专业经验,以及从世界知名的古书商、新旧医学出版物的医生收藏家和医学院教授处得来的经验,从数以千计的候选人中挑选出这十个较为重大的医学突破,并提供了很多以前从未闻的信息。 |
(美)梅耶·弗里德曼,(美)杰拉尔德·弗里德兰著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R-11 |
59.8 |
0 |
荐购
|
| 1440 |
|
焊接作业职业健康风险防控 |
本书内容共分6章,重点围绕焊接作业职业健康风险防控进行阐述,包括焊接作业相关法规及标准、焊接工艺及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导致的职业病、职业病防护设备、职业病防护用品以及职业健康管理等内容。 |
董艳,刘艳主编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R135 |
8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