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1 |
|
数字健康:自主神经系统大模型、数字评测和干预 |
本书主要介绍自主神经系统的数字评估和测量。内容包括自主神经调控系统的生理病理学、信息与系统、贝叶斯网络动态系统大模型;自主神经系统数字评测和干预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研发的数字健康评估和调理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
吴健康著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R199.2-39 |
50 |
0 |
荐购
|
| 1462 |
|
象是之间:中医理论的隐喻解读 |
《象是之间——中医语言的隐喻解读》从隐喻认知研究中医理论如何形成发展,涉及中医基本理论、中药方剂以及临床病证诸多领域。旨在探究隐喻认知如何贯穿于古代中医学家认识疾病、辨证论治、遣药制方的整个过程。不仅可以阐明中医理论如何构建,更可以知晓中医理论将如何继续构建。本书的材料来源于《黄帝内经》《伤寒论》《难经》等中医经典文本,以及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首先界定了中医隐喻认知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及学科特点,简要介绍国外隐喻认知理论,阐明隐喻与中医学的关系。各论分为基础理论与临床两大部分。基础部分探讨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法治则、中药方剂的隐喻认知特征。临床部分对中医20余个病证的理法方药进行了隐喻分析,基本涵盖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贾春华主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R2-05 |
87 |
0 |
荐购
|
| 1463 |
|
中医世界的健康智慧 |
本书介绍中医药文化和基础知识,其中第一篇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第二、三篇以中医药基本知识介绍为主,第四篇介绍中医药与健康和疾病预防。全书内容既有助于快速、整体上了解中医药的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也对日常常见疾病的预防有所帮助、自身的健康养生有所助益。 |
郭文华,杨金生,周超凡主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R2-49 |
89 |
0 |
荐购
|
| 1464 |
|
埋线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
本书主要介绍了在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康复理念指导下,将穴位埋线应用在神经康复领域的各方面,包括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意识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二便控制障碍等,以及疼痛、睡眠紊乱、精神障碍、痉挛等并发症。由于该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治疗频率较少、无不良反应等特点,患者普遍接受度高。此外,附篇介绍了将肌骨超声技术与埋线疗法结合的方法,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埋线术,能精准确定针刺深度、角度和线体埋藏层次,使治疗效果更确切。 |
徐珺,杜光勇,杨才德主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R244.8 |
128 |
0 |
荐购
|
| 1465 |
|
实用药膳大全 |
从医学医理的角度出发,根据身体各个不同部位的需求,给予不同的药膳进行食疗,使身体功能得到更好的改善。专家编写、名医指导、营养师分析、名厨料理,实用性强是最大特色。所有的菜例,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所以说药膳是充分发挥中药效能的美味佳肴,特别能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值得亚健康人群期待。全书内容全面,论述详尽,体现了不同视角下的药膳、临床、养生等各方面内容。 |
李雪松,凌家艳主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R247.1 |
42 |
0 |
荐购
|
| 1466 |
|
现代常见病中医康复治疗 |
本书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详细地介绍了中医临床常见的各种病证,并分别从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预后转归及预防、康复、调摄等方面来进行讲解。全书结构层次清楚,资料翔实,简明实用,体现了严谨科学、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实用性,把握学科进展和诊治水平的先进性等特点。 |
任雯雯编著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R247.9 |
198 |
0 |
荐购
|
| 1467 |
|
常用中医养生康复技术 |
本书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概念与特点、中医学生命观、健康的生命特征及中医治未病思想。第二章介绍中医养生康复的基本原则。第三章介绍经络与腧穴的基本知识。第四章介绍常用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包括中医心理干预技术、中医五音疗法、中医饮食五味养生、中医膏方、中医药酒技术、针刺技术、中医推拿技术、拔罐技术、灸法、刮痧技术、针刺放血疗法、中医养生康复功法。第五章介绍常用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应用,包括中医心理干预技术应用、常用中医膏方、常用中医药酒方、养生康复功法、头面部养生康复技术、颈肩部养生康复技术、胸部养生康复技术、腹部养生康复技术、背腰部养生康复技术、上肢部养生康复技术、下肢部养生康复技术等内容。 |
郭建红,王俊磊,黄辰主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R247.9 |
58 |
0 |
荐购
|
| 1468 |
|
罗颂平妇科疑难病治验 |
罗颂平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于2019年初开始建设,以名中医工作室为依托,罗颂平的弟子共同编写了本书。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罗颂平教授的学习、工作经历及主要成就。第二章主要介绍罗颂平教授在中医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她提出“阶梯教育、分层施教”的教学理念,对本科教学重视中医兴趣的培养,推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教学;对研究生教学重视中医经典、临床技能、中医文化、中医内涵的培养,提倡读经典,学原著,做临床,积极创新;对中医师承教育倡导跟师临证、用心揣摩、及时总结并用于临床;对青年教师重视教学能力、教学技巧的培养,提倡通过教学组内的团队合作、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师生座谈等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注重教研室的建设,通过教师培养、教学团队建设、学科建设、专科建设等不断提升教研室的实力。第三章主要介绍罗颂平教授的学术思想。她在传承罗元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提出女性的生理节律与天地日月相应,元阴、元阳是生命之根源,肾、脾是生殖之本的理论。第四章主要通过罗颂平教授的医案介绍她在诊治妇科疑难疾病方面的经验。 |
朱玲,曹蕾主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R271 |
49 |
0 |
荐购
|
| 1469 |
|
中医急重症学:2版 |
本书分为总论、病症篇、疾病篇、技术篇四部分,内容包括:中医急重症学概论、中医急重症学病机基础、中医急重症学辨证体系、器官与损伤、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急性肾损伤、内分泌系统、重症呼吸道传染病概论、针灸疗法、中药直肠滴入等。 |
高培阳,丁邦晗主编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R278 |
69 |
0 |
荐购
|
| 1470 |
|
急危重症及顽固性头痛临证经验集 |
该书通过收集整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刘祖发主任的医案、论文及其临床、带教等活动的原始资料,研究总结刘主任独特的理论,提炼并创新其学术经验。全书设两部分,第一部分总论系统阐述了辩证论治的正确理解与运用,第二部分各论分别以刘主任查房带教等活动进行回顾,介绍了刘主任对急性脑梗、重症肺炎、急性腹泻等急危重症的诊治经验,不但疗效显著,并形成了系列方药;又以刘主任在新冠肺炎抗疫一线对外感热病的独特诊疗方案进行总结阐释,既提倡继承传统中医,又不排斥西医诊疗技术的应用;最后分析刘主任对疑难杂病的临床验证,不但疗效领先,而且能充分体现中医辩证论治的优势和特点。 |
梁春玲主编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R278 |
69 |
0 |
荐购
|
| 1471 |
|
少数民族医护理方案 |
为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医的特色和优势,规范各少数民族医护理操作,为少数民族医医疗机构和少数民族医特色专科提升服务内涵提供有力指导,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委托,整理出11个少数民族医护理操作方案,包括藏医、朝医、傣医、哈医、蒙医、苗医、土医、维医、瑶医、彝医、壮医等,供全国少数各民族地区参考使用。本书内容本着安全、有效、规范、经济、易于推广等原则,在保留及突出少数民族医特色和实际应用情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编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R29-65 |
180 |
0 |
荐购
|
| 1472 |
|
伊莫的心灵感冒:101个治郁处方 |
本书用恐龙伊莫的101个生活故事,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完整的EMO(丧情绪)疗愈范本,采用多重心理治疗方式和心理疗法,在微小的日常中,给所有正在处于心理焦虑、抑郁,以及高压生活下人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
所长任有病著 |
接力出版社 |
R359.6-49 |
59 |
0 |
荐购
|
| 1473 |
|
病理生理学疾病案例与临床思维 |
本配套教材与主干教材内容对应,根据各院校病理生理学案例教学的成功经验,由主干教材主编及编委编写而成。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岗位胜任力,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选取与主干教材内容对应的临床综合案例,以临床表现及案例分析的形式讲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案例根据主干教材的重点内容选取50个临床案例,包括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发热、炎症、休克、心功能障碍、肺功能障碍、多脏器衰竭等典型案例。 |
陈国强,钱睿哲主编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R363 |
40 |
0 |
荐购
|
| 1474 |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3版 |
本教材涵盖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寄生虫学的实验内容,按照经典验证性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进行编写。本书分为四篇,第一篇常用实验器材的准备、仪器的使用、试剂配制。第二篇为医学免疫学实验。第三篇医学寄生虫学实验。第四篇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第二、三、四篇按经典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部分编写。 |
杨春,陈全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R37-33 |
65 |
0 |
荐购
|
| 1475 |
|
临床免疫学 |
本书共分为10个章节:超敏反应、感染免疫、免疫缺陷病、免疫增殖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肿瘤免疫、移植免疫、生殖免疫、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预防与治疗,以案例导入每章节内容,融入PBL与CBL教学思路以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包含8大类免疫相关的临床疾病或症候,每种免疫性疾病均以案例引入,侧重介绍其病因、免疫学发病机制、免疫诊断思路与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原则与措施。 |
孙艳丽,丁晓艳,成海恩主编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R392 |
76 |
0 |
荐购
|
| 1476 |
|
医学免疫学实验:3版 |
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对部分实验内容进行了增删、调整和完善,对新的免疫学技术加以补充。全书共包括“基本实验技能”“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4篇,14章,53个实验。 |
陈超群,曾铁兵,张艳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R392-33 |
49.8 |
0 |
荐购
|
| 1477 |
|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 |
本教材以常用与新兴的免疫学实验技术为切入点,结合中医药预病治病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的需求构建内容,并秉承“基础性与前沿性并重、科学性与实用性并重、精品意识与推广应用并重”的原则,进行撰写。其内容包括16章,分别是常用免疫学实验技术(抗原一抗体制备与检测技术、免疫细胞分离纯化与功能技术)、新兴免疫学实验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免疫电镜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以及常用免疫动物模型以及免疫学常用试剂的配制。部分技术在讲述实验原理、实验流程、注意事项的同时,增加了应用举例。 |
卢芳国,郑月娟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R392-33 |
49.8 |
0 |
荐购
|
| 1478 |
|
临床遗传学检验技术 |
本书包括:遗传基础理论、实验室检测技术、实验室检测技术的临床运用这三篇,其中具体包含了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细胞基础、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学基础、线粒体遗传病的遗传学基础、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学基础、体细胞遗传病的遗传学基础、细胞遗传学检测技术、生物化学及免疫学检测技术、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核酸检测技术、染色体病的实验室检测、单基因遗传病的实验室检测、线粒体遗传病的实验室检测、多基因遗传病的实验室检测、基因组病的实验室的检测、肿瘤的实验室检测、产前诊断实验室检测、胚胎植入前实验室检测等内容。 |
邢艳,王剑主编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R394 |
89 |
0 |
荐购
|
| 1479 |
|
全科理论与社区实践 |
本书是基于目前全科医学课程缺乏实用性和体验性难题,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优秀教育资源和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8年新医改经验为基础,构建面向临床医学专业“1+4创新班”学生群体的,基于实践的全科医学教育课程的配套教材。本书从全科医学基本原则、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识别与管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实践等几个方面展开,基于全科医学原则和理念特征,设计实践课程框架和内容,将全科理念贯穿其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孙喜琢,谭学瑞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R4 |
88 |
0 |
荐购
|
| 1480 |
|
退烧简史 |
本书展现了从草药偏方到现代医学的演变及其背后所凝聚的科学家精神和医者仁心。该书不仅是一本关于医学史的科普作品,还是一首关于希望、创新与人性光辉的赞歌。 |
甄橙主编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R441.3-091 |
6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