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 |
|
生鲜品供应链相关决策研究 |
本书研究了两期生鲜品供应链的相关问题。内容包括:生鲜品供应链保鲜策略研究、考虑TPLSP成本优势的外包保鲜策略研究、两期生鲜品供应链采购策略研究、考虑政府补贴及策略性库存的两期生鲜品供应链决策等。 |
王国利,郝玉洁,马晨欣著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F724.72 |
68 |
0 |
荐购
|
| 162 |
|
国际贸易风险管理 |
本书分为铺垫、商务风险及其管理、经营风险及其管理、经济风险及其管理四篇。具体内容包括: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风险;国际贸易风险的性质与管理思路;保险的定义与保险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保险的经济学意义等。 |
周凌轲著 |
中国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
F740.4 |
58 |
0 |
荐购
|
| 163 |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评释:3版 |
本书运用条文评释体例,对公约包括序言和第四部分国际公法条款在内的全部101个条文进行解释和评论,阐述它们的适用范围、立法目的和基本含义,阐明条文之间和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用比较法和案例分析法,将公约与相关国际商事法和国内法比较,揭示其中蕴涵的基本法律概念、原则以及现代国际商事法理念。 |
李巍著 |
法律出版社 |
F744 |
156 |
0 |
荐购
|
| 164 |
|
企业税务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操作实务:2版 |
本书对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自身税务风险防控体系,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具有指导意义。书中共包括近400个实战案例,内容除涵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三大税种外,还梳理了印花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各税种税务风险的分析方法和具体风险表现;同时,详解了通过财务报表数据分析税务风险的方法。 |
刘海湘编著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F810.423 |
98 |
0 |
荐购
|
| 165 |
|
大数据时代的税收筹划理论、方法与案例 |
本书聚焦大数据时代的税收筹划理论、方法、规律与案例的研究,从大数据视角分析税收筹划的演变发展与创新模式,挖掘数字企业尤其是电商平台、零工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税收筹划规律。全书分为5篇,共16章,包括大数据时代的变革、大数据时代催生数字经济等内容。 |
蔡昌著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F812.423 |
180 |
0 |
荐购
|
| 166 |
|
破局:企业如何应对通胀、衰退与滞胀,实现持续增长 |
本书通过不同领域企业的真实案例与有力的调查数据,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通胀的规律、影响,手把手教企业各部门如何洞察通胀,带领企业实现持续增长。 |
(美)拉姆·查兰(Ram Charan),(美)格里·韦利根(Geri Willigan)著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F820.5 |
58 |
0 |
荐购
|
| 167 |
|
长赢投资 |
本书总结了七大关键要点:掌握投资基础、善用低成本指数基金、科学组合投资、深入市场收益分析、识别风险并规避陷阱、确立并执行个人投资策略,以及预见并适应投资趋势的变化。在规划投资未来时,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动态,发掘新兴市场的机遇,同时紧跟行业趋势与科技创新的步伐。 |
钟雪莹著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F830.59 |
39.8 |
0 |
荐购
|
| 168 |
|
棉花期货 |
本书内容包括:带您了解棉花期货、棉花期货的标准合约、棉花的生产、棉花的贸易、棉花的消费、棉花期货的价格分析、棉花和棉纱期货实物交割、产业政策及其发展前景、棉花期权等。 |
中国期货业协会编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F830.9 |
48 |
0 |
荐购
|
| 169 |
|
互联网金融的双重虚拟性与叠加风险研究 |
本书从理论上构建了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双重虚拟性的框架,并以此理论框架重点分析了双重虚拟性引致叠加风险的形成机理;从实证上基于交叉相关函数的信息溢出检验方法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风险溢出问题,得出了互联网金融市场具有更大的波动风险的结论;从建议上提出了政府要在征信体系、法律法规、综合监管、技术安全等四个方面多管齐下、建立同时防控金融风险和互联网风险的政策体系。 |
杨培祥著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F830.9 |
58 |
0 |
荐购
|
| 170 |
|
乡村振兴下我国农村金融秩序重构:“三驾马车”的协同机制探索 |
本书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实际问题出发,将国内外农村金融研究理论作为“质料”进行深入审视。以“三驾马车”协同机制的构建为基点,在借鉴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之间进行理论整合,力求在政策导向与市场机制、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以及农村金融的宏观调控与微观运作之间寻求一种合理平衡。 |
张令骞,牛晓光著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F832.35 |
58 |
0 |
荐购
|
| 171 |
|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 |
本书围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城乡人口迁移、农村土地流转、农村产业融合、农民增收减贫、扶贫政策效果等五个视角,综合运用数理模型、数值模拟、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进一步系统而深入地阐明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联结机制、实践路径、创新模式和政策建议,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系统而深入的框架体系,对乡村振兴及金融服务领域的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
刘松涛著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F832.35 |
56 |
0 |
荐购
|
| 172 |
|
文化与符号经济 |
文化如何对接经济?文化资源如何转化成生产力?本书立足于当代社会从实体经济向符号经济的转型大趋势,分三编探讨“文化热销品的符号密码”“民族文化的符号经济之路”“符号经济与文学增值”等新时代课题。作者们以文化符号学视角,解析当今国际有巨大市场号召力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包括《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黑客帝国》《阿凡达》《大长今》等,兼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提示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建构和品牌拓展等课题方向。突出典型案例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注重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方略。 |
叶舒宪主编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G05 |
125 |
0 |
荐购
|
| 173 |
|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化发展模式研究 |
本书共九章。第一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第二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第三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主体与保护意义,第四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与原则,第五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第六章为造型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七章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八章为民俗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第九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本书的目的在于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探讨有效的推动机制和可行的发展模式。 |
梁博宇,王福如著 |
中国商务出版社有限公司 |
G122 |
79 |
0 |
荐购
|
| 174 |
|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综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和途径、中国文化传播的策略、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发展与建设等。 |
徐鑫鑫,周丽梅,范银红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G125 |
78 |
0 |
荐购
|
| 175 |
|
2022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
本书对2022年浙江全省及其11个地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现状、政策、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进而提出未来发展展望。本书还包括4篇专题报告,涉及非遗传承与创新、数字美育、文旅融合等。 |
余钧主编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G127.55 |
55 |
0 |
荐购
|
| 176 |
|
五邑拾“遗” |
本书系统梳理江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共231个非遗项目,通过文字、图片、漫画等形式,更加通俗地向民众介绍江门非遗项目,营造出全民参与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作者将通过实地走访、对话非遗传承人,介绍江门市在非遗的保护、活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在传承非遗方面的规划。 |
《五邑拾“遗”》编写组编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G127.653 |
55 |
0 |
荐购
|
| 177 |
|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 |
本书分为基础篇和拓展篇。基础篇以计算机基础知识、WPS文档处理、WPS电子表格处理、WPS演示文稿制作和WPS智能应用作为基础内容,拓展篇选取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城市大脑等前沿新技术作为学习内容。 |
谭显波,李程文,刘满兰主编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G202 |
49 |
0 |
荐购
|
| 178 |
|
传播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与探新 |
本书从这两个角度出发,为研究展望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成果和未来图景开辟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视角,为传媒工作者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份有意义的参考。本书试图从“传播能力现代化”的角度,解读这一历史性的任务。本书共分为九章,从研究背景、内在要求、实践案例、创新成果等不同角度探讨当前传播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
万政,闫伟奇,于浩著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G206 |
48 |
0 |
荐购
|
| 179 |
|
有效的危机传播:从危机到转机 |
本书通过实践课程和深度案例剖析强调了决定危机应对成败的核心因素,包括危机领导力、管理不确定性、有效沟通、理解风险、传播伦理、组织学习、危机响应的组织重建等,为我们提供了处置危机的最新理论和创新方法,针对如何应对挑战并转危为机提供了指南。 |
(美)罗伯特·R.厄尔默(Robert R. Ulmer),(美)蒂莫西·L.塞尔诺(Timothy L. Sellnow),(美)马修·W.西格(Matthew W. Seeger)著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G206 |
75 |
0 |
荐购
|
| 180 |
|
美国性别传播研究:历史脉络与范式框架 |
本书以美国性别传播研究的历史与范式为基本研究对象,通过哲学思辨研究方法,对其核心概念“社会性别”的理论化演变及这一核心概念对本书的研究本体“性别传播研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展开了系统的辨析,区分了该研究与“性别与传播研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别与联系,凸显了以女权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性别传播研究对跨学科研究范式的理论价值。 |
张敬婕著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G206.2 |
6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