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1 |
|
未来食品的新质生产者:极端微生物与极端酶 |
本书内容主要涵盖极端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分离与培养、高通量测序与数据库构建; 还介绍了极端微生物酶的挖掘与分子改造并重点阐述了极端微生物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此外, 阐述了食品微生物细胞工厂的开发及极端微生物活性产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最后, 对极端微生物作为太空生物学研究的理想对象, 对其在未来太空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江凌, 张志东, 朱政明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TS201 |
138 |
0 |
荐购
|
| 1782 |
|
食品营养学与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研究 |
本书以营养学与食品营养学、食品营养的研究内容、食品营养的相关概念为切入, 探究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与合理膳食、食品的营养价值与特殊人群营养膳食、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及其监管工作、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及其创新应用。 |
宋微, 桑雪著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TS201 |
79 |
0 |
荐购
|
| 1783 |
|
食品工艺学:第4版 |
本教材以食品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为核心, 介绍食品加工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艺、技术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在食品干燥保藏部分, 重点介绍了水分活度对保藏的多方位影响, 干燥过程中的各类影响因素和品质变化, 以及传统和现代的干制方法等。在食品低温保藏部分, 区分冷藏和冻藏, 介绍低温的作用原理, 不同物料适用的工艺条件, 工业化冷冻方法和食品品质变化等。食品热杀菌保藏部分重点介绍热杀菌原理和参数, 物料组成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常压、高压、超高压杀菌工艺方法和要求等。 |
周家春, 刘卫兵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S201.1 |
49.8 |
0 |
荐购
|
| 1784 |
|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 |
本书以食品工程原理为主要内容, 具体从实验的角度对食品工程原理中的液体力学、制热、制冷、浓缩、混合、分离及干燥原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展开探讨。 |
李俊杰, 单露英, 李启彭主编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TS201.1-33 |
49.8 |
0 |
荐购
|
| 1785 |
|
食品风味化学 |
本书针对当前国内外发展情况, 食品风味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聚焦于风味物质的感知方式、风味物质的形成原理、风味物质的制备、控释及稳态化、嗅感和味感物质研究、食品感官评价等几个方面。教材就上述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有食品风味化学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又有食品风味物质和感官评价的研究方法。 |
魏超昆, 刘源, 刘敦华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S201.2 |
49 |
0 |
荐购
|
| 1786 |
|
新形势下国家食物安全战略研究 |
本书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研究。综合报告综合分析了我国食物安全现状、新形势、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对未来我国食物供需形势进行了预测, 提出了新形势下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总体战略、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专题研究分别围绕种植业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草地农业与食物安全、畜禽养殖业发展与安全、水产安全等主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并分别提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重大工程与对策建议。 |
刘旭, 邓秀新, 唐华俊等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TS201.6 |
150 |
0 |
荐购
|
| 1787 |
|
食品加工新技术 |
本书分为6个专题22个技术, 专题包括超高压技术、高压二氧化碳技术、脉冲电场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膜分离技术和新型包装技术, 技术包括欧姆加热技术、微波技术、射频加热技术、超高压技术、超声波技术、超临界和亚临界流体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高压脉冲电场技术、高级氧化技术、超高压微射流技术、磁场技术、脉冲强光技术、干燥技术、冷冻浓缩技术、急冻技术、微胶囊包埋技术、膜分离技术、细胞培养肉组织化构建技术、植物肉加工技术、智能食品工厂、增材制造技术、大数据技术。 |
廖小军, 赵靓, 张洪超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TS205 |
59.8 |
0 |
荐购
|
| 1788 |
|
食品质量管理学 |
本书深入探讨了质量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先进技术及其在食品从开发设计、加工制造到流通销售等整个质量形成链条中的实际应用, 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食品质量特性的界定、质量设计的策略、质量控制的实施、质量检验的标准、质量保证的构建以及审核认证的管理体系和技术路径。 |
刘恩岐, 贺羽主编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TS207.7 |
49.8 |
0 |
荐购
|
| 1789 |
|
食用油拉曼光谱分析 |
本书基于拉曼光学原理和方法, 以各类食品为对象, 以其感官、营养、安全品质为检测指标, 凝集和论述了国内外拉曼光谱无损检测研究的最新理论和前沿技术, 包括拉曼光学传感器和成像、拉曼光谱与化学计量学, 以及基于拉曼光谱信息的食品品质的无损检测技术及系统装备技术等。根据食品的不同种类和品质安全指标, 采用的拉曼光学检测技术也不同。本书针对果蔬、肉品、水产和粮油等不同的检测对象, 结合大量的实例, 依据食品加工过程, 按章分门别类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拉曼光谱无损检测的最新研究方法、技术和装备、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 反映了作者及其研究团队近年来的重要科研成果与经验总结。 |
刘洪林著 |
科学出版社 |
TS225 |
128 |
0 |
荐购
|
| 1790 |
|
羊肉品质与调控技术研究 |
本书立足国际、国内的研究前沿, 总结和凝练了内蒙古农业大学“肉品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几十年来完成的诸多项目的研究成果, 用一手试验数据和研究结果完成的一部专业性研究著作。全书共包括五章: 羊肉的来源、羊肉品质特性及评价、羊肉品质的影响因素及变化机制研究、羊肉品质形成的机制研究、羊肉品质调控加工技术。 |
靳烨等著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TS251.5 |
168 |
0 |
荐购
|
| 1791 |
|
烟草行业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技术指南 |
本书主要由前言、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实验室安全管理通用要求、实验室安全技术管理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标识及处置等八个章节组成。以烟草企业实验室安全为核心, 以提升基层实验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安全技能, 进而确保实验室安全为目, 突出烟草实验室科研、检测工作特点, 彰显科学精准, 实操性强, 即法律法规, 标准与实际高度融合, 减少实验室人员查阅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 更加清楚的对具体工作进行指导。 |
胡清源 ... [等] 主编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TS41-33 |
98 |
0 |
荐购
|
| 1792 |
|
广西K326烟草生产技术研究 |
本书根据国家大农业发展趋势、行业原料发展背景及原料保障现状, 结合目前K326品种烟叶生产实际, 针对烟叶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相关研究和各种方法的综合配套, 实现生产管理进一步优化、进一步改进、使烟叶品质逐步提高。通过技术研究, 调整和优化烟株养分管理, 改善“烟株-土壤”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状况, 改善烟株群体的养分均衡度, 提升烟株营养调控与管理运筹水平, 最终实现烟叶生产中化肥控量提质增效的目的。在烘烤工艺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烟区生态环境和一些特殊的气候环境, 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下部烟叶、上部烟叶及雨后烟叶的烘烤工艺参数及流程, 减少挂灰烟、烤青烟、枯糟烟及无使用价值烟叶的比例, 降低烟叶烘烤损失, 提高烟叶烘烤质量, 增加烟农收入, 提升烟叶原料的工业可用性。 |
王杰 ... [等] 主编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TS45 |
98 |
0 |
荐购
|
| 1793 |
|
识居阅人 |
本书主要为三大部分。第一, 家具简史: 梳理中西方家具发展脉络, 从古代榫卯工艺到现代工业设计, 揭示不同时代技术、文化与生活方式下的人居形态。第二, 人与空间: 分析家居环境对人心理和审美的影响, 探讨空间布局、家具设计如何潜移默化影响人的情绪与行为, 提出家居硬件是连接物质与精神的特殊媒介。第三, 名宅案例: 解读古今中外名人居所案例, 并通过建筑大师作品与科技公司案例, 展望未来人居趋势。本书以历史为镜, 以现实为锚, 为读者理解居住本质提供新视角, 启发人们对“诗意栖居”的思考。 |
钱田编著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TS664 |
68 |
0 |
荐购
|
| 1794 |
|
人体工学办公座椅 |
本书基于作者团队多年从事人体工学科学研究、办公座椅研发设计经验, 参考国际上顶级学术机构的研究和企业的产业经验, 提出了健康人体工学座椅理念、基于研究的创新设计驱动发展模式、各构成要素, 并将理论与产业实践相结合, 对产业研发设计和座椅挑选具有指导意义。书中主要内容涵盖从利益工作到利益健康, 人体工学座椅的历史与文化, 人体工学座椅的科学构成、技术构成、舒适性构成、材料构成、设计构成、功能评价, 以及经典案例分析等。 |
罗仕鉴, 王健, 张加勇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TS665.5 |
168 |
0 |
荐购
|
| 1795 |
|
玉出昆冈:清代宫廷和田玉文化特展 |
本书中收录了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代宫廷和田玉玉雕艺术品中遴选出的260余件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分为玉之源、玉之礼、玉之雅、玉之巧、玉之用五个篇章, 旨在诠释清代和田玉文化, 展现清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故宫博物院编 |
故宫出版社 |
TS933.21 |
480 |
0 |
荐购
|
| 1796 |
|
风格词库:时尚指南与穿搭手册 |
本书是第一本详细归纳、总结和定义各种时尚风格的书。风格可以用来融入、突出, 以及发送不同的信息, 只要掌握了正确风格常识, 也可以根据心情或场合进行调整。它对时尚设计和时尚造型搭配, 以及时装演绎和销售都特别重要。本书作者考察了各种各样的时尚造型, 调查了它们在历史和文化中的根源, 并展示了设计师和造型师是如何策划或搭配出这些造型的。 |
(英) 汉娜·凯恩著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TS941.11-62 |
169 |
0 |
荐购
|
| 1797 |
|
服装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与绿色转型 |
本书介绍了全球服装制造业的发展史、辽宁省服装制造业现状、辽宁省服装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必要性、智能制造技术在服装制造业中的具体应用及辽宁省服装制造业的绿色转型。主要包括全球化对服装制造业的影响、智能制造技术在服装行业中的应用、辽宁省主要服装企业和品牌、辽宁省服装制造业技术水平、智能制造技术优势、案例分析及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服装制造业的应用情况, 此外, 未来研究方还向包括持续优化智能制造技术、推动绿色生产工艺的创新应用等内容。 |
张宁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TS941.26 |
88 |
0 |
荐购
|
| 1798 |
|
图说中国古代衣冠史 |
本选题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推动中国文化繁荣兴盛为主旨。深入挖掘、整理中国传统衣冠文化这一优秀民族文化遗产, 实现其创造性转化, 并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服饰之美, 传播中国文化魅力。因衣冠服饰不易保存, 古代的衣冠服饰多随时光流逝而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文献虽载有其名, 但鲜有图像对照, 令今人难窥其貌, 常产生“张冠李戴”的误解。本书用中国画中人物白描和写意相结合的形式绘制出各个朝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着装效果图, 完美再现了历代人物的风骨, 细致刻画了人物的衣冠特征。全书文稿均为原创, 与以往出版的衣冠类图书相比, 在形式上具有生动、直观的特征, 填补了中国衣冠史中鲜有图示的空白。在这个读图时代, 更易于中国衣冠文化在中国的普及, 在世界的传播,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
何公洲编绘 |
河南美术出版社 |
TS941.742-64 |
148 |
0 |
荐购
|
| 1799 |
|
鞋的历史 |
本书中, 我们能找到歌德的拖鞋、茜茜公主的鞋子, 甚至还有在断头台下发现的玛丽王后的鞋子; 文学、艺术作品中, 关于鞋子的描述更是数不胜数, 玛格丽特·米歇尔的《飘》、卡洛·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全书包含200余幅精美图片, 图文并茂, 细数鞋子几千年来的发展演变与时尚变迁, 并从文学、艺术等角度剖析鞋子背后的历史文化, 是一部以鞋子为主题的文明与艺术史。 |
(法) 玛丽·何塞·博桑著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TS943-091 |
268 |
0 |
荐购
|
| 1800 |
|
中国茶艺入门 |
本书包括以下内容: 一、中国茶叶科学篇, 介绍中国茶的茶树品种、茶叶品种和加工工艺、产区、茶叶内含物质等; 二、中国茶文化篇, 介绍中国茶文化、历史, 从古至今茶叶诗歌、书法绘画、茶书, 以及不同历史时代中国茶的制作和品饮方法; 三、中国茶艺技能篇, 主要介绍如何泡好茶, 科学阐述如何通过水温、茶叶用量、浸泡时间等泡出一杯好喝的茶; 四、中国茶饮艺术篇, 介绍中国茶艺周边的艺术形式, 如插花、燃香、茶席和茶空间艺术等。 |
中国茶叶学会主编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TS971.21 |
126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