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1 |
|
电机学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主要内容变压器、交流绕组、同步发电机、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五大模块。变压器模块主要讲述变压器的基本知识及结构、变压器的运行原理、三相变压器等三个项目; 交流绕组模块主要讲述交流绕组的基本知识、交流绕组的电动势和磁动势; 同步发电机模块主要讲述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知识及结构、同步发电机的运行原理、同步发电机的并列运行、同步发电机运行监视及异常运行分析和处理等四个项目; 异步电动机模块主要讲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知识及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等三个项目; 直流电机模块主要讲述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结构, 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的运行。 |
曲洋, 张博, 刘万强主编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3 |
30 |
0 |
荐购
|
| 1622 |
|
电机驱动与调速:第2版 |
本书围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条主线, 遵循“理论为基础, 实践为主导”的指导思想。理论知识以“必需, 够用”为原则, 对项目的安排力求高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注重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 并且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任务, 同时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本书共4个项目: 供电变压器的维护与检修、机车牵引电机的维护与调速、电梯曳引电机的维护与调速、自动化生产线驱动电机的维护与调速。各个项目均从应用角度出发进行阐述, 强化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
赵冰主编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TM303.5 |
46 |
0 |
荐购
|
| 1623 |
|
深远海风电柔性直流送出工程技术 |
本书共包含10个章节: 第一章是国内外海上风电发展概况, 主要介绍国内外海上风电资源开发的风场规模、输电距离等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国内外政策支持等; 第二章是海上风电送出工程技术路线, 主要介绍海上交流输电技术路线、海上直流输电技术路线以及未来可能的海上新型输电技术路线等; 第三章是海风柔直工程系统结构及运行方式, 主要介绍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交流、直流、换流阀、柔直变等主接线方式以及启动、运行、停机等运行方式; 第四章是海上换流站, 主要介绍海上平台上部组块、下部基础、海上换流站设备、平台布置等; 第五章是海上柔直控制与保护, 主要介绍控制保护系统整体架构、控制策略、故障穿越策略、保护策略等; 第六章是耗能装置, 主要介绍耗能装置结构、控制原理、保护原理等; 第七章是直流海缆技术, 主要介绍直流海缆类别, 直流海缆工程选型、海上柔直工程海缆路由规划等; 第八章是海风柔直工程施工方法, 主要介绍海上柔直工程施工组织、上部组块建造、平台运输安装、下部基础施工、海缆敷设施工等; 第九章是海风柔直工程调试, 主要介绍平台运输前的船坞内调试以及平台安装就位后的系统调试等; 第十章是海风柔直工程运维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组编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315 |
68 |
0 |
荐购
|
| 1624 |
|
永磁同步电机先进驱动控制技术 |
本书系统深入地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先进驱动控制方法。全书共分6章, 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永磁同步电机基本控制方法、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基于扰动观测器理论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基于矢量谐振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基于预测控制理论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
王建立, 邓永停, 刘京著 |
科学出版社 |
TM351.012 |
160 |
0 |
荐购
|
| 1625 |
|
两级式逆变器在线效率优化技术 |
本书共分为7章, 第1章为绪论。总体介绍了两级式逆变器的应用背景及研究现状。第2章为两级式逆变器电路及其工作原理。第3章分析了两级式逆变器中间直流母线电容电压二次电压纹波产生的原因、二次电压纹波大小的计算及直流母线电压低频纹波对两级式逆变器系统造成的影响。第4章对前级Boost电路和后级单相全桥逆变电路进行基本公式推导。第5章首先讲述了中间母线电压对两级式逆变器效率的影响, 然后对比两种控制方法对前级电路效率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在线效率优化控制方法。第6章为开关管自适应驱动技术。 |
袁义生, 袁世英著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TM464 |
68 |
0 |
荐购
|
| 1626 |
|
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2024 |
本报告共分为6章。第1章为新能源发电开发及接网, 主要分析了新能源发电开发和配套电网工程建设情况; 第2章为新能源发电并网运行和消纳, 主要分析了新能源发电量、发电利用以及调度运行等情况; 第3章为新能源发电市场化交易, 梳理总结了新能源发电参与市场交易、绿色电力交易以及新兴主体参与市场交易等情况; 第4章为新能源发电经济性, 从初始投资成本以及平准化度电成本两个维度分析了风电、太阳能发电的经济性, 研判了未来成本变化趋势; 第5章为新能源发电产业政策, 梳理分析了中国2023年最新出台的新能源产业政策要求及特点; 第6章是新能源发电重点问题分析, 选取本年度新能源发电领域3个重点问题, 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编著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61 |
138 |
0 |
荐购
|
| 1627 |
|
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故障案例汇编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仪控专业 、 机务专业 、电气专业 , 共50个案例, 典型的有3号机阀组间危险气体探头故障分析与处理、3号机阀组间危险气体探头故障分析与处理、4号机组汽轮机高压主汽门CV阀无法打开事件分析与处理、4号机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高引起机组全速空载事件分析与处理、9FA燃气轮机排气分散度异常分析与处理、9FA燃气轮机燃烧不稳定异常分析与处理、4号机启动过程中3X振动大跳闸分析与处理、4号机真空低机组跳闸分析与处理。 |
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编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611.31 |
95 |
0 |
荐购
|
| 1628 |
|
交直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优化控制 |
本书各章内容将紧密相关、层层相扣。第1部分首先阐述了交直流混合系统概念及关键关键电力电子装置, 介绍了交直流混合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运行调控研究意义及架构; 第2部分论述基于关键电力电子设备量测的系统实时状态估计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及负荷预测、交直流混合系统的运行场景生成方法, 为系统优化运行控制提供状态、边界等必要条件; 第3部分论述多电力电子变压器条件下的交直流网络互补运行策略组合方式; 第4部分在第3部分的基础上计及源荷储调节能力, 以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和高效利用为目标, 论述多时间尺度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互补优化调度策略; 第5部分论述系统正常、故障、可再生能源波动等不同场景下的交直流混合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控制和模式转换策略; 第6部分, 论述交直流混合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运行调控系统框架、功能模块、数据管理技术及实际应用部署方案等, 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建议; 第7部分结合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结合人工智能等数据驱动新技术, 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运行调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蒲天骄等著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7 |
98 |
0 |
荐购
|
| 1629 |
|
水能富集地区的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与实践 |
本书结合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前沿和趋势, 阐述“双碳”目标下水能富集地区新型电力系统的价值内涵与发展形态, 基于源网协调与最优匹配的发展思路, 创新性提出了“模型构建-容量规划-时序安排-优化布点-模拟运行-综合评价”的多要素全周期分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指数评价方法以及实现路径, 为水能富集地区新型电力系统源网协同规划、资源最优开发、新型电力系统全要素创新示范等提供理论方法和实践案例。 |
四川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四川大学能源发展研究中心编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7 |
110 |
0 |
荐购
|
| 1630 |
|
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人工智能方法 |
本书共分为6章。第1章介绍了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含义和作用、电网运行控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 以及基于数字仿真的大电网人工智能分析研究框架; 第2章介绍了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知识获取与管理的相关成果; 第3章介绍了电力系统仿真分析人工智能建模与评价分析的相关成果; 第4章介绍了基于知识驱动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收敛与运行方式调整人工智能方法; 第5章介绍了基于知识驱动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稳定控制决策人工智能方法; 第6章总结了电力系统仿真分析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以及还需进行的工作。 |
汤涌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TM7 |
168 |
0 |
荐购
|
| 1631 |
|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 |
本书分为十一章, 包括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及数学模型, 电力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 发电机和负荷的数学模型, 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的数学模型及算法,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静态等值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直接法和时域法, 电力系统的小扰动稳定分析,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电力系统安全校核的基本概念。 |
文昌, 田树耀, 卞建鹏主编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711.2 |
47 |
0 |
荐购
|
| 1632 |
|
直流电网故障电流:分析与抑制 |
本书重点对柔性直流电网故障电流相关机理与抑制优化进行了介绍。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柔性直流电网故障电流影响机理、时空特征、计算方法以及抑制优化原则等四个方面。相关机理分析均考虑了不同类型直流电网下的典型故障, 直流电网包含了对称单极、双极柔性直流电网, 故障类型计及了极间短路、单极接地、断线故障等。考虑到故障限流设备不属于直流电网的固有元件, 因此本书所介绍故障电流水平优化措施均指不借助于其他装置的抑制手段, 包括网架结构与运行方式优化两大方面优化方法。同时, 针对柔性直流电网故障电流演变机理复杂的特点, 在初步厘清关键影响因素后, 后续章节进一步详细介绍了故障电流在多时间尺度上的时空演变特性, 并提出了适用于各种故障电流的通用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 也深入分析了加入限流措施的直流电网故障特性变化情况。 |
贺之渊, 刘天琪, 郝亮亮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TM721.1 |
168 |
0 |
荐购
|
| 1633 |
|
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发热缺陷无人机多光谱智能检测技术 |
本书主要介绍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发热缺陷的检测手段及数据处理方面的最新技术。在基于现场案例调研及人工智能输电线路红外图像智能分析技术研发的基础上, 著者对输电线路现场发热缺陷案例发生情况、输电线路部件的发热机理、现场无人机红外检测方法、红外图像智能分析模型的研发、复合绝缘子不同发热原因的诊断及检修策略、图像智能处理算法模块的开发及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无人机平台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
李特著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TM726 |
88 |
0 |
荐购
|
| 1634 |
|
甘肃电网调度控制管理规程:2025版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1、调度管理任务与职责( 包括调管范围划分原则、各级调度职责) ; 2、调度计划及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管理; 3、调度运行管理制度( 包括信息汇报制度) ; 4、调度运行操作规定与电网故障处置规定; 5、电网稳定管理; 6、并网电源及储能调度管理; 7、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管理; 8、调度自动化、通信及网络安全管理; 9、配电网调度管理。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发布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727.2-65 |
30 |
0 |
荐购
|
| 1635 |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 |
本书首先对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进行简要概述, 介绍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与方法, 然后对电力系统进行梳理和分析, 包括电力发电系统、电力系统高压输电技术、电力系统的调整控制与继电保护, 最后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与经济运行、配电网与变电站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
宋宇著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TM76 |
88 |
0 |
荐购
|
| 1636 |
|
电力电子技术 |
本书共分七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典型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主要介绍常见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及特性; 第三章主要介绍可控整流电流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 第四章主要介绍逆变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 第五章主要介绍直流-直流变流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 第六章主要介绍交流-交流变流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 第七章主要介绍PWM控制技术。 |
李春玲, 李林琳, 董恒主编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76 |
34 |
0 |
荐购
|
| 1637 |
|
绝缘气体状态监测与电气设备故障诊断 |
本书共分12章, 重点介绍了SF6气体及其环保替代气体和智能电网中电气设备的新型传感器及在线监测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 绪论; 高压气体放电研究方法、基本理论、SF6的基本性能;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及其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和光声光谱法及其在智能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法在化学物质检测中的应用; 红外光谱与热成像技术; 紫外线光谱学和紫外线照相机, 空气绝缘电气设备局部放电诊断的技术; 高电压组合电器GIS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 化学发光法和紫外吸收法检测放电过程中空气分解物; 电光和磁光效应传感器; 迈克尔逊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声学和超声可视化。 |
张国强主编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853 |
138 |
0 |
荐购
|
| 1638 |
|
燃料电池与燃料电池汽车:第3版 |
本书分为5章, 主要内容包括燃料电池概述、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基础、燃料电池类型 (第1-3章), 燃料电池用氢燃料的制备、纯化与储存 (第4章), 以及燃料电池汽车 (第5章)。 |
钱斌, 王志成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TM911.4 |
59.8 |
0 |
荐购
|
| 1639 |
|
燃料电池建模与仿真:从微观到宏观 |
本书系统性介绍了燃料电池技术, 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多个方面。首先, 深入探讨了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随后, 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为例, 重点讲解了不同尺度下燃料电池的建模方法, 包括微观的电化学反应模型、中观的传输现象以及宏观的系统多维模型与性能分析; 紧接着以金属氢化物和先进碳材料为例, 介绍了不同储氢系统的建模仿真方法; 最后, 结合燃料电池在电动汽车、发电站与热电联产等相关领域的案例研究, 提供了多种仿真技术及代码的应用实例, 帮助读者理解如何通过计算模型优化燃料电池的设计和运行效率。 |
(伊朗) 戈兰·礼萨·莫莱马内什, 法尔沙德·托尔比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M911.42 |
168 |
0 |
荐购
|
| 1640 |
|
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技术 |
本书主要侧重钠离子电池的基础理论, 揭示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视觉。同时, 还兼顾了钠离子电池的实践与应用技术, 分析了未来钠离子电池的挑战, 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
黄云辉, 方淳编著 |
科学出版社 |
TM912 |
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