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1 |
|
离散数学:第3版 |
本书共分10章, 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数理逻辑, 包括命题逻辑和一阶逻辑; 集合论, 包括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及二元关系和函数; 代数结构, 包括代数系统的基本概念、群、环、域和有限域及格和布尔代数; 图论基础, 包括图的基本概念、树和几类典型图。各章备有例题选解和较多的习题, 便于读者自学。 |
蔡英, 侯霞, 夏红科编著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O158 |
46 |
0 |
荐购
|
| 1902 |
|
数学分析:上册 |
本书是受教育部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虚拟教研室委托而编写的, 分为上下两册, 共11章, 上册内容包含函数、极限与连续初阶, 微积分的基本概念, 微积分的运算, 微积分的应用, 极限与连续进阶; 下册内容包含多元函数微分学, 重积分,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广义积分 (反常积分), 无穷级数, 常微分方程。 |
杨斌鑫主编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O17 |
45 |
0 |
荐购
|
| 1903 |
|
微积分:经济管理:第3版 |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初步、多元函数微分学、二重积分、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无穷级数、经济管理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及软件。 |
彭红军, 张伟, 宋飞主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O172 |
79.8 |
0 |
荐购
|
| 1904 |
|
极值集合论中的一些经典问题与方法 |
本书内容涵盖移位方法、随机游走方法、生成集方法、线性代数方法、弗兰克尔-库帕夫斯基集中不等式、超图的几乎完美匹配以及移位方法的新应用等, 此外第8章中还列出了目前极值集合论中一些未证明的猜想和未解决的问题。 |
王健编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O172 |
79 |
0 |
荐购
|
| 1905 |
|
微积分:第3版 |
本书包括十章内容: 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微分方程、差分方程。 |
任秋艳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O172 |
89 |
0 |
荐购
|
| 1906 |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
本书共分为7章, 分别是: 复数与复变函数、解析函数、复变函数的积分、级数、留数、保形映射、积分变换。本书每章中间编有若干随文练习题, 便于读者学练互动, 每章章末有小结和课后作业题, 书末有参考答案。本书参考文献后有中外人名对照表和索引, 便于读者查询。加星号的部分为宣读内容, 主要包含复变函数理论的应用。 |
张神星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O174.5 |
55 |
0 |
荐购
|
| 1907 |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
本书介绍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使读者在运用向量分析与场论、复变函数论、积分变换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到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主要内容有复数与复变函数的基本运算及性质、解析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复变函数的积分、解析函数的级数表示、留数的计算及其应用、保形映射、拉普拉斯变换及逆变换的性质及应用、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和应用。 |
王英, 洪银胜, 孙振川主编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O174.5 |
45 |
0 |
荐购
|
| 1908 |
|
常微分方程 |
本书内容包括, 绪论 (基本概念、微分方程经典模型),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 一阶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高阶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组, 非线性微分方程, 一阶偏微分方程简介共七章。 |
王进良编著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O175.1 |
49 |
0 |
荐购
|
| 1909 |
|
偏微分方程:第2版 |
本书主要介绍偏微分方程中典型方程的物理背景、主要解法及有关适定性的基本结论。初步介绍能量积分、积分变换、先验估计、变分法与广义解等重要概念。 |
保继光编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O175.2 |
54.9 |
0 |
荐购
|
| 1910 |
|
几类分数阶微分包含及方程的定性研究 |
本书主要研究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方面,研究了三类分数阶微分包含的逼近可控问题。第二方面考虑了一类具有非局部条件的Hilfer分数阶微分方程的适度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第三方面, 考虑了一类分数阶积分微分方程的伪周期解问题。证明了伪S-渐近ω-周期函数具有平移不变性.第四方面, 考虑了由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随机发展方程适度解的存在性。 |
杨敏著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O175.6 |
39 |
0 |
荐购
|
| 1911 |
|
泛函分析:第3版 |
本书共分五章, 从赋范线性空间与内积空间的基本理论入手, 循序渐进地阐释了其上有界线性算子与有界线性泛函的基本定理, 系统地展示了有界线性算子的谱理论体系, 并适当融入了对核心定理的应用分析。习题编排兼顾基础性与启发性, 难度设置较合理。 |
江泽坚, 孙善利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O177 |
29.8 |
0 |
荐购
|
| 1912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于R语言 |
本书共10章, 第1章学习本书所应该具备的R软件入门知识; 第2章学习本书所应该具备的数据基础知识, 包括数据的基本概念及数据可视化方法, 为后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的学习打下数据知识基础; 第3章到第6章为概率论部分, 内容包括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一维与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数字特征、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等; 第7章到第9章为数理统计部分, 包含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 第10章为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主要介绍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及一元和多元回归分析的相关内容。 |
方红主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O21 |
79 |
0 |
荐购
|
| 1913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2版 |
本书内容包括: 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极限理论、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数学软件与应用实例。 |
胡月, 云本胜主编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O21 |
59 |
0 |
荐购
|
| 1914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概率论部分主要介绍随机事件、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等基本概念和性质。数理统计部分主要介绍样本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 |
刘婧主编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O21 |
49.8 |
0 |
荐购
|
| 1915 |
|
带有随机权重的尾概率及其相关研究 |
本书围绕尾概率的相关结论做了十个方面的介绍, 得到了在所有时间范围内一致的破产概率的渐近估计。本书考虑了允许部分资本转移的破产集, 扩展了现存的多维离散时模型, 并提出了在这种改进模型下的初始储备最优分配策略。 |
陈丽莹, 华志强著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O211 |
53 |
0 |
荐购
|
| 1916 |
|
隐马尔可夫模型及其在大范围多重检验中的应用 |
本书着重介绍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并重点探讨隐马尔可夫模型及其拓展模型在大范围多重检验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 独立混合模型 (independentmixturemodel)、马尔可夫链 (Markovchain)、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多重检验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拓展的隐马尔可夫模型以及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及其拓展模型的大范围多重检验方法。 |
王鹏飞著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O211.62 |
65 |
0 |
荐购
|
| 1917 |
|
运筹学 |
本书主要包括线性规划、运输问题、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分析、储存论、决策分析和博弈论等内容。本书共12章, 各章均附有习题和拓展练习, 以帮助读者复习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检查学习效果, 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趣味性和学习效果。 |
徐辉, 刘瀛寰, 张海水编著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O22 |
68 |
0 |
荐购
|
| 1918 |
|
现代控制理论 |
本书介绍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全书共分7章。第1章介绍控制理论的发展及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章介绍控制系统的状态、状态空间和状态空间模型等基本概念, 以及如何建立状态空间模型。第3-5章分别讨论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域分析、能控能观结构性分析、稳定性分析。第6章介绍基于状态空间分析的系统综合, 包括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系统镇定、系统解耦、状态观测器等。第7章介绍最优控制系统设计。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现代控制理论的概念和方法, 本书还专门讨论基于Matlab计算软件的现代控制理论相关问题和方法的计算机仿真计算与设计的程序编制和应用。 |
米阳, 刘蓉晖主编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O231 |
48 |
0 |
荐购
|
| 1919 |
|
大话模式识别 |
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 引导读者掌握模式识别的核心概念, 摒弃传统教材中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理论,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将模式识别的原理直观地展现给读者, 使其在轻松阅读中深入理解并掌握这门学科。此外, 本书精心选取了大量贴近实际的案例和应用场景, 生动展示了模式识别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价值。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讲解方式, 读者将更直观地理解模式识别的实际价值和应用潜力。 |
王玮, 文杰, 徐勇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O235 |
49 |
0 |
荐购
|
| 1920 |
|
计算思维培育:思维型协作深度学习实践 |
本稿围绕“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思维型协作深度学习活动”建构了“TDS-SPC”(三阶段·双中心·六层面) 螺旋推进循环型设计模型, 以培养学生兼具问题解决的“计算特征”和思维活动的“思维属性”的计算思维。同时基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在“TDS-SPC”设计模型的指导下开展了“混合式环境下基于《开源创客-图形化编程》的“双线融合·三阶活动”的思维型编程教学实践和面对面环境中基于《开源创客-Python编程》的“A-IPO-D”的思维型编程教学实践”。在此过程中, 形成了教师视角下“双中心·七步骤”过程模式 (即教师设计手册) 和学生视角下“活动记录单”导学支架 (即学生活动指南), 为编程教育中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思维型协作深度学习活动设计提供了具体可操作性的活动设计导向和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 从而揭示出了思维型协作深度学习活动设计框架对学习者计算思维发展的具体促进过程。 |
徐恩伟, 宁可为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O241 |
65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