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26期2373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921 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技术与应用 本书以多枚空空导弹协同拦截高速大机动目标为背景, 以时间约束、终端视线角约束为制导目标, 针对时空约束、模型不确定性、目标未知机动形式等几个问题的协同末制导律进行研究。 韩治国, 张明环, 张烨著 科学出版社 V47 138 0 荐购
1922 水环境治理与修复原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水的性质与水污染、河湖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方法、环境生物与生态群落、污染物的物理、化学与生物迁移和转化原理、典型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水体污染净化原理与工艺技术、河湖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及河湖生态健康评价等。 李乃稳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X143 80 0 荐购
1923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生态-水文过程及其响应机理 本书以黄土高原典型流域为对象, 运用水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及水文模拟技术和同位素示踪技术, 以植被恢复、坡沟工程等生态建设活动对生态-水文过程的作用机理为核心, 系统研究生态建设条件下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变化规律, 分析流域水资源赋存特征和水传输时间的变化, 明确地表径流汇聚过程中的能量传递与转化, 阐明生态建设对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与转化的作用机制, 揭示生态建设活动与流域水循环过程变化的作用机理, 探索基于流域水资源生态-生产-生活服务功能的生态-水文调控方法, 为黄土高原社会经济与生态建设可持续协调发展和黄河健康维系提供科学依据。 李占斌, 李鹏, 徐国策, 任宗萍著 科学出版社 X171.4 280 0 荐购
1924 区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管理:以甘肃省青土湖为例 本书首先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管理的相关进展进行系统梳理, 接着, 以甘肃省青土湖为例, 开展青土湖区域生态环境变化遥感监测、水生生物、陆生植物以及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展开调查并汇集成书, 边际贡献在于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 将自然本底调查与社会调查相结合, 更加有利于科研和管理人员掌握青土湖区域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变化趋势, 深度了解工作人员, 当地老百姓对青土湖生物多样性的主观感知, 从而为提升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和管理决策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徐辉, 张世虎著 科学出版社 X176 188 0 荐购
1925 星球健康 本书是一部探讨人类与地球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著作。地球已有约46亿年的历史, 而人类的存在仅仅是这一漫长时光中的一瞬间。尽管如此, 人类的演化, 尤其是在过去六七百万年间的迅速发展, 已经深刻影响了地球的生态系统。早期智人自约五万年前开始全球性迁徙, 占据了世界各地, 标志着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扩大。从狩猎采集到农业文明的兴起, 人类逐渐脱离自然生态的限制, 开始通过开垦土地和驯化动植物改变地球的面貌。这种转变带来了自然栖息地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揭开了人类大规模改造环境的序幕。 朱永官主编 科学出版社 X21 198 0 荐购
1926 生态文明保障体系的协商机制研究 本书在国社科项目结项成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生态文明保障体系的协商机制。以科学不确定领域知识论为依据, 建构了包括生态环境科学、生态治理相关主体间的动态关系、以及相关主体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的生态协商理论, 进一步完善了包括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等多方主体的协商机制。阐明了新时代生态文明保障体系中协商机制建设的理论逻辑、机制模式及发展趋向, 提出了借鉴反身法理论推动生态协商规制法律化的路径体系。为打好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体系的“组合拳”提供了理论参考及机制建议。 聂长久, 张敏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X24 98 0 荐购
1927 天然河流急流-深潭-河滩系统形态结构和生态功能 本书选择云贵高原、秦岭山地和黄土高原天然性较好的河流, 进行河道结构参数调查, 分析天然河流基本结构单元-急流-深潭-河滩系统结构特征, 利用实验室模拟和数学模型方法, 研究天然河流急流-深潭-河滩形成过程和机理, 对野外典型天然河流岸带氮磷流失特征、水质净化功能、底质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进行研究, 分析急流-深潭-河滩系统结构对生态功能影响规律, 为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王震洪等著 科学出版社 X321 235 0 荐购
1928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研究 本书围绕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展开, 内容涵盖了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多维视角、公众参与、法学创新、环境权法律框架、制度建设以及法治保障等多个方面。首先介绍了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然后从区域、乡村及生态社会主义等不同视角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接着, 深入分析了公众参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方式, 以及生态文明法学创新的逻辑起点与主要模式。 陈俊丽著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X321.2 78 0 荐购
1929 转型中的地方环保治理 本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以解释环保治理转型过程的上下级政府间关系的重构如何影响了地方环境治理行为与效果。 庄玉乙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X321.2 88 0 荐购
1930 绿色丝绸之路:资环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系统集成 本书主要包括上、下两篇共11 章。上篇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从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与适宜性分区, 到资源环境承载力分类评价与限制性分类, 到社会经济适应性评价与适应性分等, 再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与警示性分级, 从技术方法到实际应用, 完成丝绸之路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下篇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集成, 建立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系统集成平台, 研发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分类评价与综合评价系统、国别报告编制与更新系统和成果集成与可视化系统, 实现了丝绸之路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国别评价及国别报告编制与更新。 封志明等著 科学出版社 X321.2 268 0 荐购
1931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治研究:2020-2022年中达环境法论坛论文集 本书的主题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本次论坛中, 与会各位专家、学者就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立法、司法、执法、配套制度以及相应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交流, 为黄河流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实现新时代新型流域治理提供了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思考。 吴喜梅, 林爽主编 上海三联书店 X321.22 188 0 荐购
193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及提升策略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 本研究梳理了生态环境保护国内外相关文献、理论及历史脉络; 其次, 归纳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的时空演变格局与趋势, 并进一步从自然、经济和社会角度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驱动因素; 然后, 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以案例形式研究农户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情况, 并分析其深层次原因; 最后, 在总结国外生态环境保护经验及启示的基础上, 提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李桦等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X321.22 78 0 荐购
1933 陕南秦巴天坑群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本书以陕西省镇巴县天坑群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 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 运用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旅游学的相关统计分析方法, 围绕天坑群地区资源调查、天坑群生物多样性分析、生态敏感度评价、天坑群及周边地区旅游地学景源分析与评价、天坑群自然保护区划定、天坑群及周边地区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以及保护性开发建议等7方面内容开展研究, 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生态敏感度、地学景源评价三个方面衡量天群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从人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衡量天坑群及周边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对天坑群及周边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对策措施。 李双, 杜建括, 邢海虹著 科学出版社 X321.241 168 0 荐购
1934 闽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区域发展耦合机理及调控 本书以闽台区域环境经济要素的交互作用与调控为研究对象, 综合运用承载力理论、突变理论、ANNCA模型与GIS分析工具等理论和技术, 研究内容包括: (1) 基于基础要素和专项评价, 构建闽台城乡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框架; (2) 评估闽台区域城乡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要素互作格局、承载力空间差异与相互制约效应; (3) 识别闽台区域城乡发展要素交互胁迫的病理致因和风险特征, 建立病理风险预警系统; (4) 探讨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要素的空间情景博弈过程, 构建闽台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智能。 伍世代, 王佳韡, 孙阳著 科学出版社 X321.25 188 0 荐购
1935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与实践:以山东省为例 本书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需求角度出发, 通过对山东省已开展的海洋生态修复相关工作进行收集、整理、概括, 对成功的修复经验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和探索, 呈现较为完整和典型的海洋生态修复方案。通过对典型的生态修复案例研究, 建立优化的海洋生态修复工作程序。针对不同的海域、海岸带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寻找最适合的海洋生态修复方案, 以期为我国沿海省份开展海洋生态修复提供案例参考和理论依据。 冯银银, 张焕君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X321.252 108 0 荐购
1936 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体化治理: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的福利效应与机制创新 本书在系统梳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治理理论逻辑与国内外流域生态治理的典型案例实践基础上, 以钱塘江源头生态治理为案例, 在详细阐释钱塘江源头生态治理政策演进的基础上, 构建“生态-经济-社会”评价指标, 系统分析钱塘江流域系统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 运用SBM模型、双重差分与空间计量模型分别探讨钱塘江源头不同生态治理阶段所带来的生态福利、经济福利效果变化以及对流域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 朱臻等著 科学出版社 X321.254.4 168 0 荐购
1937 绿水青山看浙里 本书涵盖了先行示范篇、擎画布局篇、实践成效篇和美丽蝶变篇四个篇章, 通过详实的图片与文字记录了一代又一代浙江人为了治理环境、守护环境、优化环境而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巨大成果。2023年乃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也是“八八战略”在浙江施行20周年, 这部画集在浙江环境治理的总结当中, 具备着极为非凡的意义。 本书编写组编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X321.255-64 108 0 荐购
1938 青藏高原典型区域人类生存环境及人类福祉综合研究 本书旨在探究青藏高原典型区域的人类生存环境及人类福祉现状及改进策略。以青藏高原为研究范围, 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 深入探讨青藏高原典型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生态环境资源、城乡产业发展与多维安全现状等多方面内容, 以期理解青藏高原的区域异质性以及当地自然-人文地理系统复杂性, 揭示青藏高原人类生存环境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促进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支撑和政策发展建议。 宋长青主编 科学出版社 X321.27 198 0 荐购
1939 生态帝国主义:欧洲的生物扩张, 900-1900 本书从全球视角和环境视角考察历史, 是史学研究的新亮点。克氏的这本生态史名作, 是以生态史研究在历史学界享有声誉的少数几本著作之一。克罗斯比在书中明确表示了从生态和地理的视角探索历史上欧洲全球扩张的目的。他提出, 欧洲人之所以在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广大地区成功殖民, 不仅因为他们把欧洲的技术、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带到了那里, 更因为他们造成了这些地区生态环境的欧洲化, 他们带去了旧大陆的动物、植物和疾病, 这些生物挤占了各地土生土长的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许多物种甚至民族, 惨遭灭。 (美) 阿尔弗雷德·克罗斯比著 商务印书馆 X321.5-09 65 0 荐购
1940 ESG十年洞见 本书是了解中国ESG行业发展和趋势不可错过的读本。通过一位清华博士十年来持续的行业观察随笔, 以专业的视角对中国在ESG领域的发展历程、政策法规、企业实践、投资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记录中国企业从CSR跨向ESG的历程, 突出对关键问题和热点议题的探讨, 将ESG (环境、社会、治理) 概念和实践向更广泛的读者群体传播和普及, 引导行业发展。 郭沛源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X322.2 78 0 荐购
页码:97/100页  每页: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