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本书主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四个维度构建内容体系, 全书内容主要包括: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 (12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9篇)、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 (5篇) 和地方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4篇)。本书坚持“马院姓马, 在马言马”的政治引领, 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云南发展提出的“三个定位”,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优势与需求,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支撑, 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为贯通, 从学生视野多维思考与探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
杨刚主编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A81 |
95 |
0 |
荐购
|
| 2 |
|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研究 |
本书稿以史为据, 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运用“史”与“论”结合、历史与现实链接的方法, 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科学认识、成功实践和历史经验。具体来说, 一是通过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任务的研究, 揭示其信仰建设的必然性、历史条件和发生的规律性; 二是通过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科学理论的研究, 揭示其信仰建设的特殊性、精髓实质和内在的规律性; 三是通过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的研究, 揭示其信仰建设的当代性、经验价值和发展的规律性。总之是多维度、多层面、系统地探讨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 |
韩琳, 高九江著 |
人民出版社 |
A81 |
78 |
0 |
荐购
|
| 3 |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
本书在英语语境下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 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及部分著作选段导读, 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总结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流派和观点, 并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在最后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英语的翻译技巧。内容丰富, 每章配套增加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专题思考、阅读拓展、深度解读与讨论等内容。本书在英语语境下介绍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适应了学科体系完整化、时代化要求, 为研究生的教学质量提升创造条件。 |
翟金秀编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A811 |
36 |
0 |
荐购
|
| 4 |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精读 |
本书内容包括四大部分: 一是导论, 主要介绍马克思本人的生平及思想发展演变历程, 帮助学生从宏观上走进真实的马克思; 二是对《手稿》写作的思想背景的介绍, 涉及对马克思是如何在1842-1843年期间从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再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解读; 三是对《手稿》经典原理的介绍; 四是阐述异化理论的当代意义以及共产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 启发学生运用经典理论分析当代现实问题。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 这一马克思青年时期的重要著作的解读, 本书重在拓宽学生的跨学科视野, 强化其问题意识, 并提升其综合能力。 |
康翟著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A811.21 |
49 |
0 |
荐购
|
| 5 |
|
《资本论》正义思想研究 |
本书蕴含着许多至今仍具有价值和意义的重要正义思想。《资本论》正义思想的形成逻辑, 由时代境遇、哲学基础和政治经济学基础构成。《资本论》正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正义思想、社会正义思想、生态正义思想、制度正义思想和国际正义思想, 这些正义思想不是割裂、独立的,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 具有指导方法合理、价值旨归崇高、思想深刻、根基牢固、叙事方式独特等鲜明特性, 有助于回应当代西方正义观点的诘难与挑战, 丰富马克思正义思想, 为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正义事业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
蓝春娣著 |
人民出版社 |
A811.23 |
32 |
0 |
荐购
|
| 6 |
|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 |
本书以历史和空间为视域, 通过历史向域探讨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场域、建构语境与萌发成熟, 通过空间向域揭开了马克思从“时间性”到“空间化”的隐性拓维。本书主体内容由三部分构成。首先, 深刻阐释理论出场。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 “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对民族主义、极端的国家主义和形而上神秘主义进行批判, 在“劳动实践”中触及“作为结果”的世界史。其次, 深度概括基本内容。马克思文本语境中包含着从整个人类历史层面 (史学为主) 观察人类古今历史、从一定历史时代的人类社会联系层面 (哲学为主) 抽象出人类发展一般规律的两种阐释。宏大叙事内在地包含了主体生成、内在机理、东方社会等基本问题域。最后, 深层探讨时代内涵。全球化是世界普遍交往的产物, 当前世界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交织, 人类正处在向多元性空间化转换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的重要阶段。 |
袁伟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A811.692 |
98 |
0 |
荐购
|
| 7 |
|
在中西哲学之间:张汝伦先生七秩寿庆纪念文集 |
本书拟收录会议论文20篇左右, 包括张先生校外友人的评论文章5篇, 张先生历年所培养的中哲、西哲方向博士的代表性文章约15篇。各位作者贡献了各自代表性的论及中西方哲学的代表作, 以及研读《〈中庸〉: 〈中庸〉前传》的学理性评论文章, 共襄盛举。 |
何益鑫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B-53 |
108 |
0 |
荐购
|
| 8 |
|
走出思辨的囚笼:马克思三大哲学批判思想研究 |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哲学内在的、深刻的批判精神和超越意识, 通过梳理马克思对宗教哲学、思辨哲学和感性哲学的三重批判, 阐释了马克思哲学革命性变革的生成路径, 揭示了马克思的三大哲学批判具体、历史地促成了唯物史观的诞生, 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阐释具有三重价值: 一是在理论层面, 通过还原马克思哲学批判的逻辑进路, 为理解唯物史观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 二是在方法论层面, 以形而上学批判为研究范式, 彰显了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实践品格; 三是在现实意义层面, 通过激活马克思哲学的批判基因, 为分析当代资本逻辑、技术异化等重大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 |
黄秋生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B0-0 |
89 |
0 |
荐购
|
| 9 |
|
现代技术下的社会时间透视 |
本书内容讲述对时间的哲学思考,在当今的社会, 已经成为一个很急迫的任务。随着科技的极速发展, 特别是它对我们社会的解构和重新塑形, 社会时间的内涵从未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丰富和多样化。社会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基本的底色, 它面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且都展示了自己不同方面的内容, 时间就如古希腊人说的“偶性”, 遇到任何事物, 都能与其结缘, 并嵌入在这一事物之中。社会时间的产生不是人的主观构造的产物, 而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的社会实践是以劳动工具, 即技术人工物为基础的, 因而对社会时间本质及其来源的考察, 就转化为对技术人工物的探索。 |
郑雨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B016.9 |
128 |
0 |
荐购
|
| 10 |
|
纯粹理性批判 |
本书是康德哲学体系的基石, 旨在重构形而上学并划定人类理性的边界。全书以“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为核心命题, 分为先验要素论 (占六分之五) 与先验方法论 (占六分之一)。前者系统剖析人类认知的先天结构(如时空直观形式与知性范畴), 揭示经验知识的形成机制; 后者确立理性运用的规范, 避免陷入传统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困境。康德通过区分“现象”与“物自体”, 论证牛顿式自然科学的真理性局限于经验领域, 同时批判超验理性的僭越。该书以数学般的逻辑严谨性重塑哲学方法论, 既捍卫了科学客观性, 又为道德与信仰保留了空间。 |
(德) 康德著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B081.2 |
126 |
0 |
荐购
|
| 11 |
|
哲学人类学与社会理论:2025年刊 |
本书内容讲述在当代学术学科视界, 哲学人类学与社会理论的结合呈现出广阔的前景。晚近以来, 国际人类学呈现出哲学人类学复兴态势, 让·科潘、埃斯科巴、里贝罗等提出根除人类学领域的殖民化和帝国主义化倾向, 并明确提出建构“世界人类学”, 人类世的观念已从古生物学概念转义为生存论的概念, 而布迪厄、拉图尔、萨林斯、卡隆、阿克什等则致力从哲学人类学拓展至社会理论领域, 展开城市、民族、科技、健康以及生态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人类学研究。近年来, 国内学界则呼应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并引入社会理论研究领域, 其中包括切入正在蓬勃兴起的人类学文理交叉研究前沿, 展开有关研究。 |
邹诗鹏, 汪行福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B089.3 |
139 |
0 |
荐购
|
| 12 |
|
天使的精确性:博尔赫斯、海森堡、康德与现实的终极本质 |
本书是一部探讨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和普鲁士哲学家康德的思想的作品。本书旨在揭示他们对于现实本质的不同见解: 博尔赫斯在经历心碎后深刻理解到爱情与失去的不可分割性; 海森堡在量子力学领域的争论中意识到现实无法被完全描述; 康德则通过理性的极限构建了哲学体系, 认为人类思维有其根本的局限。这三位思想家的工作汇聚于一个核心观点: 现实“在那里”与我们所体验的现实存在不可调和的差异。这一观点激发了关于自我、人生目的、道德、美学、理性以及宇宙起源和性质的深刻思考。 |
(美) 威廉·埃金顿著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B1 |
98 |
0 |
荐购
|
| 13 |
|
易学新探 |
本书稿为2019年9月20日至22日在长白山池西区举办了“首届长白山《周易》论坛”的会议论文集。本届论坛由东北师范大学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心、吉林省周易学会、长白山池西区管委会、长白山书院等联合举办。“长白山《周易》论坛”旨在通过对《周易》所蕴含的深邃哲理的研究和交流, 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繁荣吉林省的学术研究、推动长白山的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 提供文化资源和智力支持。本论坛上, 与会学者《周易》围绕与中国传统文化、《周易》与长白山康养文化、《易经》哲学研究以及其他与《周易》相关的问题各抒己见, 发表了数十篇学术文章和实践报告, 展开了热烈讨论。 |
鞠曦著 |
东方出版中心 |
B221.5 |
108 |
0 |
荐购
|
| 14 |
|
中华易学:第十五卷 |
本书依托北京师范大学, 该校是国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 学科门类齐全, 具有易学文化教学、研究的悠久传统和良好氛围, 为集刊提供了雄厚的研究根基; 集刊是海内外唯一以易学研究为专门主题的学术集刊, 研究队伍稳定, 学科优势明显, 科研平台宽广, 学术积淀深厚。主要设有《周易》经传研究、易学文献考辨、易学史研究、易学研究动态等栏目, 还延设了海外易学研究专栏, 《永乐大典》易学典籍研究专栏、易学学术前沿专栏等栏目, 涵盖易学理论、思想、文献、历史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等多方面。 |
张涛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B221.5 |
128 |
0 |
荐购
|
| 15 |
|
论语 |
本书共20篇、492章,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 是中国现今仍在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
(春秋) 孔子弟子编著 |
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
B222.2 |
49 |
0 |
荐购
|
| 16 |
|
论语辨读 |
本书讲述自西汉以来, 为之注释者历代有之, 影响尤大者有三国何晏《论语集解》、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以现代汉语为之译注者亦络绎不绝, 如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杨朝明《论语诠解》等。然虽古今译释众多, 于其义理仍旧异说纷陈, 甚至可以说每一章每一句几乎都有不同的理解, 传世版本文字也多有歧异。故本书稿名曰《论语辨读》, 对其每一章的主要异说进行辨析, 择善而从, 提出自己的看法, 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论语》本义及其思想,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徐国荣著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B222.25 |
138 |
0 |
荐购
|
| 17 |
|
《荀子》和琐罗亚斯德思想的比较研究:中西元典精神诠释 |
本书内容: 新世纪中西思想文化的整合问题研究, 为学界普遍关注。经《荀子》等文本的异质文化符号解读、古文献记载、琐罗亚斯德思想的形成与传播中原等考证、出土文物以及新世纪考古发现等证明, 中西思想文化的整合传统, 应该较早始自《荀子》与琐罗亚斯德思想的多元融合, 主要体现在二者对天人关系论、善恶观、社会观、人生观与文化观等问题的深刻解读。其间经历春秋战国之际、战国中期及战国后期的发生、发展与日臻成熟等阶段。 |
杨机红著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B222.65 |
99 |
0 |
荐购
|
| 18 |
|
道德经新解 |
本书内容讲述《道德经》, 又称《道德真经》《老子》等,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的一部著作, 为其时诸子所共仰, 分《德经》《道经》两篇,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本。作者根据最早的《道德经》(三国时期王弼版) 完整版为蓝本, 以文法、语法规律为经, 以“字解”为纬, 穷举字义进行解读, 从而探寻经文真意。“原文”的每一个字, 基本上都可以在“译文”中找到对应的解释。全文解读顺畅, 章节主题明确, 通俗易懂, 为一般的读者提供了较好的读本。 |
饶雁山译著 |
岳麓书社 |
B223.15 |
40 |
0 |
荐购
|
| 19 |
|
《墨子》简明辞典 |
本书创新解释《墨子》语词、范畴与原理, 并统计词频, 列举例句, 显示篇名。释文用现代科学观点, 纳入世界知识分类系统, 阐发墨学的精粹义理。本书条目设置规范, 释义准确精当, 体现出墨学的知识性、系统性与逻辑性, 有利于促进研究的现代化、科学化与世界化; 在表达方式上体现出大众化、普及化与通俗化, 具有生动性、趣味性与可读性。 |
孙中原编 |
商务印书馆 |
B224-61 |
100 |
0 |
荐购
|
| 20 |
|
鬼谷子:全本全译全析 |
本书嘉庆本质量远超《道藏》本, 当为今日宣传借用之依据, 但此本也没有收录《揣篇》《摩篇》《权篇》的题注, 凤凰社版本吸收了各家之长, 并且补充了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 是目前可见的最完备的本子, 值得参看。本书每篇均包括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四个部分。注释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 难认的字在字后加注汉语拼音, 难以理解的字词或文化常识等出注, 他人有价值的注释亦择善而从, 以供读者选择。译文力求直译, 直译不顺畅之处采取意译, 以便于读者迅速理解文意。 |
方向东注解 |
凤凰出版社 |
B228 |
6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