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15辑 |
本书主要收集、梳理了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中的若干热点、焦点和重点问题, 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具体的划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将当前学界关于这些主题研究的核心观点呈现给读者, 为读者快速了解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前沿动态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内容的创新: 本书系统全面地梳理了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热点、焦点和重点问题的最新观点, 对学术前沿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性地凝练、整合, 为深入研究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内容。 |
马俊峰, 史小宁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A81 |
108 |
0 |
荐购
|
| 2 |
|
理解晚年恩格斯 |
本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主要运用文本研究方法和逻辑分析方法, 对恩格斯晚年的著作及书信中有关社会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发掘, 系统梳理出恩格斯晚年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脉络和主要观点, 并对其加以论证和解读, 意在厘清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与其早期有关社会主义思想的关联和区别。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 分别是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思想渊源”“对社会主义内涵的阐释”“关于社会发展的新思考”“关于东方落后国家发展问题的探索”“方法论原则与特点”“思想的历史地位”以及“现实价值”。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是理解晚年恩格斯的关键,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陈士勇著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A811 |
98 |
0 |
荐购
|
| 3 |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
本书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全过程培养的重要支撑。本书旨在编写一本打通研读经典与理论创新之间的“梗阻”的博士研究生专业教材, 回答怎样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 注重在概念史、思想史、学说史的考察中研究“经典”理论, 精读文本、把握要义, 在研读经典著作的过程中注重将学术界研究成果作为拓展资料进行内容延展。从经典中开拓视野, 从经典研究中涵养问题意识, 从经典中探寻科学研究, 从经典研究中进行学术创新。 |
胡芳主编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A811 |
59.8 |
0 |
荐购
|
| 4 |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发展理论研究 |
本书探讨了三方面的动因, 历史动因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高扬“人”的旗帜, 凸显了人的问题的重要性; 现实动因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主要表现为人的不自由发展、不平等发展和不全面发展; 理论动因为马克思要批判并超越先前思想家关于人的发展思想, 确立科学的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 三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发展理论有何重要思想? 即忠实于经典文本, 从人的本质思想、私有财产思想、异化劳动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四个维度总结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 充分彰显马克思对先前思想家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四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发展理论有何当代启示? 本书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发展理论,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进程, 提出要避免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 实现二者的和谐共生; 主动驾驭资本, 着力提升人的劳动能力; 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力, 防控异化劳动衍生。 |
何玲玲等著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A811.21 |
78 |
0 |
荐购
|
| 5 |
|
资本和生态: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研究 |
本书中, 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始终坚持了两个视角: 一是经济学的视角, 也就是从人和人之间社会物质变换关系的角度来批判资本, 相应的观点形成了一条贯穿《资本论》逻辑体系的主线, 沿着这条主线, 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劳动和资本的关系; 二是生态学视角, 也就是从自然和人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角度来批判资本, 相应的观点形成了一条贯穿《资本论》逻辑体系的辅线, 沿着这条辅线, 马克思也历史地说明了自然和资本的关系。这两条线索相互交织、有机统一, 它们共同构成《资本论》理论大厦的主体框架。本书认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具体劳动为枢纽、以使用价值为基础、以劳动过程为对象、以剩余产品为核心, 对现代社会自然和人之间物质变换关系本身的分析; 二是对社会物质变换与自然和人之间物质变换之间彼此制约、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 |
常红利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A811.23 |
98 |
0 |
荐购
|
| 6 |
|
马克思国家思想的历史考察 |
本书是对马克思著作的文本研究, 系统梳理并深入分析了马克思国家思想的发展脉络。全书分为六章, 首先回顾了西方国家思想的两大传统, 即将国家神圣化与视其为必要之恶, 继而探讨了马克思对这两种传统的批判与发展。在随后的章节中, 详细分析了马克思思想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 揭示了他如何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对国家的唯物史观。通过研究《资本论》《法兰西内战》等经典著作, 本书揭示了马克思关于国家职能、国家消亡及无产阶级专政等理论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创新性地从思想发展历程的角度展开, 充分展示了马克思国家思想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
王义德著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A811.64 |
90 |
0 |
荐购
|
| 7 |
|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 |
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土地问题的论述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土地问题研究的侧重点变化来划分其土地思想的发展历程, 在此基础上, 提炼出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贡献, 通过梳理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实践、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土地思想的继承、创新这一理论演进过程, 以期回答中国现行土地制度从何演变而来、如何形成制度、未来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 |
张翔著 |
中国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
A811.66 |
68 |
0 |
荐购
|
| 8 |
|
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及其实践路径 |
本书以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理论溯源为起点, 系统梳理其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脉络, 深入阐释这一思想所蕴含的多重理论内涵, 并进一步剖析其实现条件与实践路径。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 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仍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 能够为破解当代劳动领域的新问题提供重要理论指引。 |
张迪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A811.66 |
88 |
0 |
荐购
|
| 9 |
|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形式理论研究 |
本书梳理了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关于文学形式问题的讨论, 并结合具体文本和案例作深入解读。在发展脉络梳理的基础上, 整理新世纪以来的相关研究, 探讨新问题, 发掘新的理论生长点。 |
郑海婷著 |
九州出版社 |
A811.691 |
58 |
0 |
荐购
|
| 10 |
|
哲学家:2023 |
本书所选论文如现代文明转型的多元路径与马克思主义文明和谐观、资本物神与人的异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经验、生存论-存在论词源学方法、董仲舒中和思想及其特质以及黑格尔专题研究等, 既涵盖对经典文献的审慎解读, 又不乏对哲学主题的评判性介入, 从中可见各位作者致力于拓展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亦可看到各种面向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辨, 呈现了跨文化哲学与比较哲学的研究视域。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编 |
人民出版社 |
B-53 |
99 |
0 |
荐购
|
| 11 |
|
青年的追问:与人生有关的二十个话题 |
本书提炼了当前青年最为关切、最具代表性的二十个话题, 邀请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机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相关领域的20位中青年学者组成写作团队。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结合冯定哲学思想精华, 对青年人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答。 |
祝晓风主编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B0-0 |
68 |
0 |
荐购
|
| 12 |
|
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风险评估与防控研究 |
本书围绕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风险评估与防控这一主题, 从多个维度和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研究结论有利于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成效, 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参考。 |
曾贤杰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B022 |
89 |
0 |
荐购
|
| 13 |
|
生命文化课程 |
本书通过深入探讨生命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多重层面, 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框架和理解生命的综合视角。本书将详细分析生命文化在不同文化传统中的演变和表达, 探索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从古代经典智慧到现代科技社会, 我们将揭示生命文化在塑造人类精神世界和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为读者提供深刻的启发和思考。本书内容包括建构生命树的生命文化观、生命大河的多元意象、解构生命学的人生课题、人生的终极关怀、解析生命的意义、生命伦理议题的省思、西方医学养生与保健、传统医学养生与保健、生命文化与生物科技的对话、现代文明社会的病源。 |
梁远, 宋秀婵主编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B083 |
35 |
0 |
荐购
|
| 14 |
|
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十讲 |
本书是笔者探讨中国古代哲学史所采取的基本立场与分析方法的总结:从文明类型与宇宙论入手, 立足古代中国思想文本固有的价值关切与具体概念, 构建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成模式与思想图景。本书认为, 独立处理中国文明与学术, 不应脱离比较的视野, 应深入智能形式层面进行分析, 努力构建可以同时呈现诸文明哲学思想的框架基础, 展示诸体系之所以同与所以异。 |
陶磊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B2-3 |
98 |
0 |
荐购
|
| 15 |
|
儒学即实学:历代道学讲义选说 |
本书精选宋以来的道学 (理学) 讲义并予以解释, 印证“儒学即实学”的主题, 展示道学的求实理、贵实行、重实用。所选讲义, 有当事人精心准备的学校讲章, 有朋友的疑问辩难, 有弟子从游的问答, 有正襟危坐的经筵, 有耳提命面的庭训。有的经过了深度润色, 有的还保留口语。由于儒家讲义即时的社会面向, 这种文体天然地顾虑现实功效, 与实学的联系更紧密。千年来道学讲义之多, 不能尽录。本书不求道学人物、道学思想的全面, 只求人物的代表性、讲义的多样性。 |
衷鑫恣编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B222.05 |
88 |
0 |
荐购
|
| 16 |
|
言子研究题录与综述 |
本书是对近代以来学者关于言子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分上下篇, 上篇分别为言子研究报刊论文题录、言子研究相关书目提要、言子研究专著文集介绍、言子研究学位论文题录; 下篇分别为20世纪言子研究综述、21世纪言子研究综述、21世纪《礼运》研究综述和言子研究学术会议综述。本书对言子研究资料做了较为全面的搜集和论述, 特别是下篇, 对搜集的资料做分类研究, 较为清晰地呈现了不同时期学术界在言子研究方面的侧重点和取得的成果, 有助于言子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
王燕, 吴建平编著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B222.25 |
68 |
0 |
荐购
|
| 17 |
|
常熟与言子文化:常熟言子文化遗存论稿 |
本书稿对常熟的言子历史遗存作了梳理和研究, 揭示其意义和价值。书稿主要内容包括言子故里常熟、虞山圣贤广场、常熟弦歌之政、常熟言子故宅、虞山言子林墓、文庙言子专祠、常熟言子家族、言氏家族谱牒、明代虞山书院、言子言行辑录、常熟言学碑刻、名人诗咏赞语等十二个部分。 |
王燕, 许霆著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B222.25 |
68 |
0 |
荐购
|
| 18 |
|
论语读法 |
本书中收入的文章既有根据钱穆先生20世纪50-60年代在香港新亚书院讲课记录而编成的文章,也有钱穆先生多年来发表在港台学术杂志上的文章。钱穆先生在这些文章中围绕阅读《论语》之意义、朱子如何阅读《论语》、今人应如何阅读《论语》、如何看待古人对《论语》的不同理解等论题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钱穆先生还在书中对古人的《论语》阅读进行了评点, 并介绍了他本人对《论语》的认识领悟过程。可以说, 本书堪称集钱穆先生几十年来阅读《论语》心得之大成。 |
钱穆著 |
商务印书馆 |
B222.25 |
32 |
0 |
荐购
|
| 19 |
|
孔子的秘密 |
本书内容包括: 春秋之乱、迁怒之祸、少年之学、豪门之辱、赠鲤之恩、晏婴之问、为政之谋、吃亏之福等。 |
任艾军著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B222.25 |
68 |
0 |
荐购
|
| 20 |
|
人贵在:新解《道德经》全文译注 |
本书是一部对国学经典的解读著作。全书围绕“道”与“德”的核心概念, 详细解释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内容是对《道德经》全文的逐章译注, 并通过现代视角对经典内容进行了注解和翻译, 力求让读者在理解老子思想的同时, 能够与现代社会实际相结合。 |
夏茂胜著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B223.1 |
66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