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 |
|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综合应用能力 |
本书包含考试概述, 题型专项精讲等内容, 重点突出, 考点全面, 从最基本、最重要的考点出发, 紧跟考试大纲, 结合精选例题, 配合新颖的版式, 全面细致的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点, 使考生对知识点有足够透彻的印象和理解, 真正地使考生一书在手, 知识尽有, 是考生备考的首选辅导教材。 |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研究组编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D630.3 |
60 |
0 |
荐购
|
| 122 |
|
风腐同查同治十讲 |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风腐同查同治的重要论述精神, 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论述, 对一体推进整饬作风、惩治腐败的要求进行系统阐述。 |
秦强编著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D630.9 |
48 |
0 |
荐购
|
| 123 |
|
中国廉洁文化探源 |
本书旨在对廉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源、脉络、样态呈现及价值体现等进行历史及文化意义上的探究。全书聚焦廉洁文化的内涵、廉洁文化的历史形成和维系机制, 探讨传统廉洁文化生态的若干“中国式”问题, 着重从诫谕、训饬、赏罚、监察、考绩、教育与科举等角度梳理了传统廉洁文化在古代政治活动中的体现, 并从孝悌是否模范履行、齐家是否有方、家居能否慎独、举荐贤能及奖掖后进是否大度主动、邦国交往中是否坚守文化尊严等角度, 系统阐释了廉洁文化在为人之行、治国之为中的体现, 同时从宫廷教育与管制、采择“清议”、旌表贤能、敬畏神圣、坚守“三立”与实现不朽等角度就廉洁文化在优良政治生态中的体现给以了深入的理解。 |
谭平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D630.9 |
62 |
0 |
荐购
|
| 124 |
|
善行双林:江南市镇慈善的传承与创新 |
本书梳理了一个江南小镇慈善事业的发展脉络, 探索近现代慈善转型过程中传统慈善文化的精髓及其当代价值, 以期为慈善事业特别是基层慈善现代化提供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 基层慈善仍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互助性、非正式性等传统慈善特征。要激发基层慈善活力, 需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是伴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在对传统慈善的扬弃和现代慈善的融合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
杨义凤著 |
九州出版社 |
D632.1 |
89 |
0 |
荐购
|
| 125 |
|
捐赠者网络慈善信任生成与维护机制:以“互联网+”为背景 |
本书基于信任生成、信任修复与多元治理等理论, 在定性与定量研究基础上, 建构捐赠者网络慈善信任的生成机制。同时, 在微观层面分别研究慈善项目、慈善组织、网络慈善平台的网络慈善信任动态维护机制; 在宏观层面, 基于多元治理理论建构网络慈善信任的维护机制。本书对促进慈善组织在互联网赢得更多捐赠者初始信任、维持捐赠者持续信任, 进而获得更多的慈善捐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秦安兰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D632.1-39 |
129 |
0 |
荐购
|
| 126 |
|
互嵌与多元共生:伊犁河谷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
本书是对伊犁河谷地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志研究, 是该领域地方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具体而言, 本书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与民族志书写方法, 以伊犁河及其三条支流作为贯穿主线, 对伊犁河谷地区的多民族文化景观进行了长时段地深入研究, 旨在展示伊犁河谷多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的历史与现状, 并探讨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在伊犁河谷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动实践, 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现实案例。 |
乌日格木乐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D633 |
118 |
0 |
荐购
|
| 127 |
|
侨联工作研究 |
本书稿分“侨务工作”“侨联组织”“侨联工作”三编, 结合作者在侨务工作和侨联工作方面的丰富实践, 阐述侨务工作的形成与发展、涉侨工作机构与组织、侨联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性质定位、组织体系等, 并介绍侨联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侨益、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书稿中明确指出, 新时代侨联工作必须强化群众性、立足民间性、突出涉外性、坚持统战性, 以促进全社会形成知侨、爱侨、护侨的良好氛围, 从而更好地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 |
张春旺著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D634.1 |
59.8 |
0 |
荐购
|
| 128 |
|
跨越华南与东南亚:1911-1949年的潮帮侨批网络和社会互动 |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华南与东南亚间的侨批网络与社会互动研究 (1911-1949)”成果。全书探讨服务范围遍及整个潮汕地区与东南亚潮人社会的跨国侨批经营网络是如何建构的, 进一步揭示在侨批经营网络的基础上所流通的侨批的规模、节律变化和区域差异, 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并以汕头侨批公会为中心分析侨批网络的制度化。作者提出, 近代跨国华人社会的存在。无论是跨国华人家庭还是跨国华人社会的建立, 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跨国侨批网络长时期的有效运转。 |
陈丽园著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D634.3 |
95 |
0 |
荐购
|
| 129 |
|
中国特色宗教治理研究 |
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中国化历史、当代中国宗教领域形势任务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治理体系的理论逻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学理阐释, 是一部比较好的“用学术讲政治”的论著。 |
加润国, 沈桂萍著 |
华文出版社 |
D635 |
73 |
0 |
荐购
|
| 130 |
|
乡村治理:多维实践与路径优化 |
本书共九章, 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闭环。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治理的理论基础, 我国乡村治理的演进脉络, 乡村治理的“中外”经验, 组织维度: 基层党组织嵌入治理, 治理主体维度: 乡村干部治理能力, 生态维度: 乡村人居环境治理, 人才维度: 乡村人才建设, 绩效维度: 乡村治理绩效的量化评估等内容。书稿既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 也可为学术界深化乡村治理研究提供理论工具, 对于关注西部发展、民族地区治理、数字乡村建设的读者也可提供阅读参考。 |
熊小四著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D638 |
88 |
0 |
荐购
|
| 131 |
|
乡村治理概论 |
本书主要介绍乡村治理的基本理论、治理组织体系、基本工具、基本制度等, 让学生对乡村治理专业的研究范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形成了一个框架性认识, 具有概论性质。许多问题的更深入研究和介绍都留给其他更加专门的课程去解决。据此, 本书的内容与结构体系为: 第一章, 绪论, 主要介绍与乡村治理相关的概念、乡村治理的主体客体和基本功能, 使学生对乡村治理有一个概念性的认知。第二章, 梳理与讲述与乡村治理相关的主要理论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运用, 使学生了解指导乡村治理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及这些理论对现实的乡村治理实践产生了哪些实质性影响。第三章, 介绍中国乡村治理组织体系的历史沿革, 使学生系统性了解中国主要朝代的乡村治理体系及对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影响和启示。第四章选取美德日作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代表, 介绍一下主要发达国家的乡村治理体系, 使学生了解主要发达国家乡村治理体系及对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影响和启示。 |
张颖举主编 |
九州出版社 |
D638 |
95 |
0 |
荐购
|
| 132 |
|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研究 |
本书将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程、阐述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分析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和实现可能, 提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应坚持的原则的基础上,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象塑造、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教学创新、数字技术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思政课”建设、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
郑小明等著 |
新华出版社 |
D64 |
88 |
0 |
荐购
|
| 133 |
|
历史学视野中的红岩精神研究:197-2019 |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红岩精神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 第二部分历史性地回顾了红岩精神研究工作的部署、实施和推进情况; 第三部分收录了红岩精神研究的相关学术成果。本书稿系统而全面地勾勒出红岩精神的全貌, 有助于提升大众对红岩精神的理解、认识和传播, 为长期以来大众将因南方局而产生的红岩精神与小说《红岩》、“歌乐山烈士精神”等的混淆做了正本清源式的梳理和辨析, 还原了历史真实的红岩精神。有助于读者大众感悟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崇高精神世界, 为国家治理和我党长期执政提供有益的历史镜鉴。 |
周勇著 |
重庆出版社 |
D642 |
90 |
0 |
荐购
|
| 134 |
|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研究 |
本书旨在全面阐释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基本理论, 坚持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力求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研究视角, 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在思想智慧深化中分析价值感召、在价值引领中凝聚教育力量、以教育战略为导向创设数字路径, 拓展和提升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践的研究视野和深度, 深化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本质规律的认识, 对增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文化动力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为向世界讲好中国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故事提供更坚实的底层逻辑和更生动的叙事方式。 |
白勤等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D648 |
89 |
0 |
荐购
|
| 135 |
|
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
本书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模式, 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视角系统梳理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模式的历史演变, 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绩效, 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模式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论”、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优先安排论”、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效率评价的“双重逻辑论”等观点, 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及对策建议。 |
胡扬名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D669.3 |
95 |
0 |
荐购
|
| 136 |
|
学以致用, 以学促用:辽宁社区工作者学院2024年培训跟踪问效典型案例选编 |
本书共收录了来自辽宁省14个市的街道组织委员、社区书记及网格支部书记在学以致用方面的案例共50篇。这些案例内容丰富, 涵盖了社区养老服务、宜居环境建设、社企合作、社区儿童关爱、爱心志愿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网格化管理、社区工作法、便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多个方面。 |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社区工作者学院组编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D669.3 |
68 |
0 |
荐购
|
| 137 |
|
国际移民聚居空间的融合、响应与治理:以南京为例 |
本书借鉴并整合相关理论工具, 建立包括空间、经济、社会、制度、心理五个维度在内的“融合一响应”理论诠释框架, 并分别以南京的外籍员工聚居区与国际留学生聚居区为实证样本展开分析, 最终建立中国语境下国际移民聚居区“融合一响应”的多情境解释模型, 管窥国际移民群体在中国城市的生存与演进困境, 进而从城市规划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包容性治理”策略, 以期从城市规划与社区治理角度推动移民社区治理现代化进程。本书建立了“理论构架十实证分析十情境解释”的总体研究思路, 对国际移民聚居空间融合、响应和治理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 可以为我国国际移民政策的制定与移民群体的本土化管理提供有力参考, 从而促进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与世界的可持续性互动, 这对于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社会正义的城乡规划工作而言, 更是有着显见的样本价值和现实意义。 |
王凌瑾, 吴晓著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D669.3 |
78 |
0 |
荐购
|
| 138 |
|
以家为本:家庭养老“内外耦合”与社会工作“关系增能” |
本书是关于家庭养老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 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成果。本著作采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方法和关系伦理行动分析路径, 以“国家-家庭-个人”之间互为交叠的“横截面”为切入点, 详细描述和呈现了两个城乡社区中26个家庭在照顾失能与半失能老人的养老实践及经验, 探讨了相关社会工作机构在这两个社区中开展的养老服务, 进而提出了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方法与路径。 |
王依娜著 |
上海三联书店 |
D669.6 |
98 |
0 |
荐购
|
| 139 |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社关系模式转换研究 |
本书通过对养老服务实践案例考察, 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现存政社关系模式划分为“统合型”关系模式、“契约型”关系模式、“协作型”关系模式三种类型, 并对上述政社关系模式的特点进一步从关系格局、嵌入方式以及互动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 对三种政社关系模式面临的关系构建困境、关系嵌入困境以及关系互动困境及其根源进行剖析, 并结合治理理论最新研究进展和养老服务实践案例进行融合思考, 提出构建“嵌合型”政社关系模式及其路径, 以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社关系模式转换。 |
韦兵著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D669.6 |
60 |
0 |
荐购
|
| 140 |
|
养老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与智慧养老应用实践 |
本书系统介绍了养老建筑设计及服务体系, 以及智慧养老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内容涵盖养老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需求分析、服务策划及主要内容, 现代养老建筑适老化设计的关键指标与技术, 适老化过程管控, 以及交付要求。此外, 书中还探讨了当前及未来智慧养老技术的应用前景。整体结构清晰, 逻辑严密, 便于读者全面理解养老建筑与服务的各个方面。本书旨在为行业提供养老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及智慧养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刘印主编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D669.6 |
66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