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2期2155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21 《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研究 本书致力于从易学史与易学哲学的角度反思古代国家治理的构建、发展与得失, 反思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局限, 研究易学与古代国家治理之间的学理关系、逻辑关系, 研究古代国家治理对当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探索易学回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路径。 李圣强著 山东大学出版社 B221.5 60 0 荐购
22 德知之间:孔门经学的合外内之道 本书除导言外分为三编, 上编考察德性思维的圆融形态, 同时也是孔门心性自觉的重心所在。本稿体大思精, 从德性与知性两种思维模式交摄互徧的角度, 对于经学在先秦的早期形态及演变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对于近代以来学术界对经学的误读性批判作了有效的澄清, 尤其是详细揭示了“德性思维”这一经学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 也重新在先秦经学的发展中对“知性思维”予以肯认, 从而凸显了经学更为圆融的系统, 对于我们如何以经学思维认知宇宙极具理论与现实意义。 邓秉元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B222.05 128 0 荐购
23 儒学复兴场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 本书内容讲述信仰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大时代命题。之所以事关重大是因为其要探究意识观念如何在信仰塑造中成为了人的精神世界支柱, 如何发挥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的精神之钙、思想之光、力量之源的作用。所以,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注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信仰建设。信仰居于其文化精神的核心位置, 并化为本民族基因密码来决定民族的特征和发展。信仰研究的视域在今天的中国同样值得重视, 因为人无信仰不立, 国无信仰不强。历史已经证明,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就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杨玉强著 新华出版社 B222.05 48 0 荐购
24 以儒学为方法 本书对于儒学的研究, 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角度出发, 探索在中国研究中建构自身的方法论。本书将中国研究分为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四个层次。社会行为的公共性即为政治, 包括政治哲学与政治制度; 社会行为的个体性即为道德, 包括道德哲学与道德范式。道德和政治构成了一定人群的基本行为模式。而对行为模式予以解释, 对道德提供论证的是哲学思想。何以能够以此行为模式行事的根基, 则是与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形态。 李若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B222.05 72 0 荐购
25 百年魂归:儒学扎根与经典育人 本书以1900年至2020年为历史背景, 探讨儒学教育如何从中国近现代教育中部分保存、逐步清除、逐步回归乃至全面传承发展的历程, 着重从教育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时间、课程师资、课程评价等教育现象分析其归来的进程表现、思潮和成就, 回应海外儒学研究者对儒学游魂的历史判断, 正确看到儒学教育归来的历史痕迹和实践可能性, 特别是对未来30年儒学教育如何归来作出展望。作者以深厚的学养, 将书中智慧向大众传达, 深入浅出, 鞭辟入里, 而分析一针见血, 常有令人拍案叫绝之妙处。 祝安顺著 齐鲁书社 B222.05 58 0 荐购
26 荀子增注校正 本书内容讲述江户时期, 日本学术界掀起了训释《荀子》的浪潮, 久保爱的《荀子增注》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极具价值的学术著作。久保爱的《荀子增注》以水玉堂原本全注的荀子全书为底本, 在唐代杨倞注的基础上作增注, 补足了杨倞未注之处, 结合宋本、元本、小字符本、韩本等七种底本加以参考, 并有土屋型、久保谦等七位学者参与校订工作, 正是在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训诂背景下,《荀子增注》一书在荀学研究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成为荀学研究必参的一部著作。 (唐) 楊倞注 崇文书局 B222.62 128 0 荐购
27 道德经 本书分上下两篇, 上篇《德经》, 下篇《道经》, 并分为81章。本书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 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 而多以政治为旨归, 其内容全面丰富, 集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经济、道德规范、环境保护、自然规律、社会发展、治国用兵、内政外交、仁义礼仪、名利得失、修身养性、学习工作、为人处世等众多内容于一体。文意深奥, 包涵广博, 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春秋) 老子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B223.1 19.8 0 荐购
28 帛书道德经 本书内容讲述:《道德经》又称《老子》, 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问世以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道德经》帛书甲、乙本, 较多地保存了《道德经》的原貌。去年, 我们约请潜心研治老庄哲学几十年的张松辉先生, 将《道德经》帛书甲、乙本与通行的王弼本相对照, 篇次依帛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参考多种版本精审校勘原文,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题解、注释和翻译, 原文差异较大者则分别进行翻译, 全面呈现《帛书道德经》的独特价值。 张松辉译注 中华书局 B223.1 128 0 荐购
29 渔樵问对 本书通过渔夫和樵夫的问答形式展开, 问题逻辑严密, 环环相扣。该作品以其深邃的思考和简洁的语言, 剖析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矛盾。书中附带注释、译文和哲理解析, 激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读者的哲学素养与思维能力、为读者提供人生智慧与处世之道, 帮助读者走进错综复杂的古代哲学世界。 (宋) 邵雍著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B244.31 56 0 荐购
30 问道:《渔樵问对》中的人生智慧 本书以明代经典对话体著作《渔樵问对》为基础, 探寻其中蕴含的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本书通过对渔夫与樵夫对话的解析, 揭示了天人合一、顺势而为、知足常乐等思想, 并结合现代生活, 探讨如何在纷繁世事中保持内心平衡。书中不仅梳理了《渔樵问对》的思想脉络, 还结合历史典故与现实案例, 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在功名与隐逸之间找到平衡, 在顺境与逆境中保持从容。 甄知编著 成都地图出版社有限公司 B244.45 49.8 0 荐购
31 依旧青天此月明:王阳明小传 本书另辟蹊径, 以天赋诗才、留情武学、出入佛老等十个章节, 系统勾勒王阳明的人生轨迹。其独特之处在于“精”与“思”: “精”体现在行文严谨, 对王阳明一生的重要事件、思想转变都进行了深入考据, 力求还原历史本真; “思”则聚焦于思想史维度, 不仅叙述其生平, 更深入挖掘思想演变的脉络, 探寻阳明修身证道的精神历程。凭借这两大特质, 本书堪称读者深入理解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的进阶佳作。 邵逝夫著 齐鲁书社 B248.2 58 0 荐购
32 王阳明年谱汇校 本书稿主要是对《王阳明年谱》的三个版本进行汇校。其中, 藏于日本蓬佐文库的天真书院翻刻本与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赣州刊刻本《年谱》皆为孤本, 尚未被学术界熟知, 也未有整理本面世。而之后通行的《王文成公全书》中的年谱部分, 则是在此二本基础上形成的, 可以说, 只有阅读过钱德洪编撰的天真书院本年谱和罗洪先编撰的赣州本年谱, 才能真正读明白《王文成公全书》中年谱的内容。 邹建锋, 黄敦兵, 王迪汇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B248.2 69 0 荐购
33 经世:清季新学史论 本书是对晚清时期趋新儒学以及学人的思想史研究, 其中九个部分大体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所涉及的多位学人, 有的在清季完成了毕生思考, 有的活跃在20世纪前中期, 只是在此前铸定精神基盘。 余一泓著 齐鲁书社 B249.05 68 0 荐购
34 抗战时期的中国思想 本书内容讲述202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37年全民族抗战开始后的中国思想界,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 中国应该如何取得民族独立、建立什么样的新中国。抗日、民主与建国, 成为这个阶段中国各派政治势力关注的核心问题。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大家左玉河基于数十年的研究成果, 以丰富的史料、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分析, 系统梳理了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中国社会各界如何在烽火连天中觉醒及探索民族救亡图存的道路, 并阐释了该时期中国思想发展演变的核心内容、主要特点, 以及这些思想探索如何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起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该选题无版权纠纷。 左玉河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B261 88 0 荐购
35 批评的希腊哲学史 本书共十九章, 简明晓畅地概述了古希腊哲学的主要内容, 从伊奥尼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爱利亚学派、赫拉克利特、原子论学派、智者学派到苏格拉底、小苏格拉底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至斯多亚派、伊壁鸠鲁学派、怀疑学派,结于新柏拉图学派,并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塑造古希腊哲学的哲学家的生平。本书注重各种哲学的观念、真理、意义和关系, 对于考古学上的争辩则从略, 并力图将哲学思想就其历史的继续和关联而顺序说明, 使读者能明了哲学演化的递嬗。 (英) W.T. 斯退士著 崇文书局 B502 48 0 荐购
36 德国哲学:2024年卷下(总第46期) 本书收录集刊, 现任主编为彭富春、舒红跃。刊物创办30多年来的历史比较完整地记录了当代中国学人研究德国哲学的历程和成绩, 国内从事外国哲学特别是德国哲学研究的主要专家学者几乎都曾在《德国哲学》上发表过重要论文, 刊物也为年轻学子提供了窗口, 培养了一大批学术新秀, 起到了学术传承的作用, 对推进德国哲学乃至外国哲学研究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在中国乃至外国哲学界都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学术影响。本辑为总第46期, 围绕德国古典哲学、现当代哲学展开研究和探索, 对黑格尔、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等德国哲学家的理论和思想展开探索, 对斯宾格勒的技术思想、康德希望哲学的双重维度、谢林艺术形而上学对感性学的超越、胡塞尔对主体性悖论的提出与解决等当前德国哲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展开探讨。 彭富春,舒红跃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B516-55 128 0 荐购
37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之解读 本书从如下三条主线展示出了《逻辑哲学论》所蕴藏的核心论证。第一, 该书聚焦于阐释者对《逻辑哲学论》提出的“本体论”在该书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包括该书的“本体论”和该书研究方法、该书逻辑符号系统之间的关系。而上述上面展现了语言和时间所具有的形式方面的本质特征; 第二, 该书处理的是语言符号的统一性 (unity), 这种统一性在“梯子结构”中的具有重要作用的具体内容。同时, 该书还力图阐明《逻辑哲学论》为何不是自掘坟墓的; (self-defeating)第三, 对于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宣称, 他已经解决了所有哲学问题的本质方面而言, 该书尝试给出合理的解释。在恩格尔曼教授看来, 维特根斯坦认为, 哲学问题的表述方式本身就是基于哲学家对语言的误解。 (巴西) 毛乌洛·路易兹·恩格尔曼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561.59 78 0 荐购
38 维特根斯坦的继承人与编者 本书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专著编者间的冲突、编者对维特根斯坦哲学手稿的理解和编辑方法所存在的具体偏差、从编者当中产生的其它学术问题、在维特根斯坦遗作编者中所形成的具体哲学传统。上述方面的研究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了编者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忠诚, 以及编者将维特根斯坦哲学文本不仅变得可以获得, 而且变得可以理解所付出的毕生心血。因此, 本书能够被当作对全部已经出版的维特根斯坦著作的指南来使用。中国维特根斯坦研究有百年历史, 而且属于国际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重要组成部分。 (德) 克里斯蒂安·厄尔巴赫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561.59 88 0 荐购
39 维特根斯坦论生活形式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对“生活形式”给出一种描述, 并且, 这种描述同时还向读者解释了维特根斯坦为何不愿对此说法给出更多谈论的缘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书尝试从维特根斯坦所生活的时代的视角出发, 通过简短的历史介绍, 从而检验“生活形式”理念的起源与用法。顺着上述研究思路, 本书接着对维特根斯坦有关“生活形式”的具体用法进行了仔细的考证, 同时通过考察已有研究文献从而对研究文献获得综览的视角。 (意) 安娜·布翁孔帕尼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561.59 88 0 荐购
40 想事之道 本书致力于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崭新的思考维度, 揭示不同领域的成功者们如何运用独到的思维方式解决复杂问题、捕捉机遇, 并取得非凡成就。本书从思考、决策、预见、布局、创新、领导力及个人修养等多个维度展开讲解。每个维度都通过详实的案例、深入浅出的分析以及切实可行的方法论, 展示了高手们在面对挑战时, 如何运用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系统思维等多种思维工具, 将复杂问题化繁为简, 直击核心, 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王一著 中国商业出版社 B804 39.8 0 荐购
页码:2/83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