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2期2155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41 养老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与智慧养老应用实践 本书系统介绍了养老建筑设计及服务体系, 以及智慧养老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内容涵盖养老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需求分析、服务策划及主要内容, 现代养老建筑适老化设计的关键指标与技术, 适老化过程管控, 以及交付要求。此外, 书中还探讨了当前及未来智慧养老技术的应用前景。整体结构清晰, 逻辑严密, 便于读者全面理解养老建筑与服务的各个方面。本书旨在为行业提供养老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及智慧养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刘印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D669.6 66 0 荐购
142 助残服务社会化改革:合作治理的视角 本书以助残服务社会化改革为主题, 从合作治理的角度分析助残服务合作供给的治理过程、多元影响和运作机理。助残服务社会化改革本质上是一个在地方政府和残联领导下的由社会组织、残疾人、高校专家、社区成员围绕购买服务展开的共同学习过程。除了资源和权力的分析维度, 合作主体的观念变化也是理解我国合作治理的重要方面。当前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尤为重要, 以社会组织培育推动合作治理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赵挺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D669.69 98 0 荐购
143 比较视域下政府近代转型研究:以清末新政和明治维新为中心的考察 本书试图从中日近代化过程中政府制度的演变, 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中, 探寻中国和日本建立近代政府制度的过程、结果及影响。书中回顾了中日两国被迫走上近代化之路时的异同, 对日本的改革历程进行批判地肯定, 尽管日本的改革存在浓郁的封建主义残余和政治现代化的严重滞后与不足, 但日本近代化仍有可取之处, 是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另一方面, 书中考察并审视了晚清政府未能成功改革的原因--器物层面的进步必多维度地诉求行政体制变革, 诉求高效率之政府亦即责任内阁 (责任政府) 的建立, 但晚清时代的改革未能得到立法保障, 也未能构建王权与责任内阁的相互制衡与良性互动。 石晶著 南京出版社 D691.2 68 0 荐购
144 中国历代状元文章精选 本书选取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中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历史影响的状元, 不仅收录了其高中状元时的殿试文章, 还对其进行简单介绍以及主考官的考评, 并增加了状元本人所创作的诗词, 以及为了读懂状元文章而增加的一些国学常识, 以开拓读者的视野与思维, 提高读者的国学修养。在殿试文章中, 状元针对皇帝提出的与治国安邦有关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回答, 答卷内容包罗万象, 博古通今: 既有对历史典故的了解, 也有对天文、地理等知识的认识, 还有对时事政务的见解; 既有对历代兴衰的经验总结, 也有对社会不公之事的无情鞭挞, 从而为执政者敲响警钟; 在字里行间, 不仅有士子的报国热情和满腔豪情, 还有为国分忧的家国情怀; 既有慷慨陈词, 也有治国安邦的良策。 明卿主编 应急管理出版社 D691.46 58 0 荐购
145 加拿大政策发展报告:2023-2024 本书设特别推荐、环境政策、外交政策等六个专题, 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成果, 从多维度深入剖析加拿大该时段政策发展, 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 为全面了解加拿大政策动态与发展趋势提供了权威参考。 主编刘琛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D771.122 65 0 荐购
146 八卦男:胡佛、麦卡锡、科恩与影射政治 本书作者克里斯托弗·M.埃利亚斯选择对这些“污点人物”进行探究, 揭示了20世纪美国政治中性别、身份和国家安全之间的一系列的微妙联系。埃利亚斯展示了这三个人如何通过故意误导的技巧( 如暗示、夸张和照片处理) 来巩固他们的权力。另一方面, 埃利亚斯也揭示了1950年代美国民众的视角, 表现他们如何对待广受欢迎的八卦杂志中的此类策略。本书的研究视角独特, 洞见深刻, 对二十世纪下半页以来的美国政治运作体系的解读极富穿透力。 (美) 克里斯托弗·M. 埃利亚斯著 商务印书馆 D771.2 108 0 荐购
147 民德与民治:乡镇与美利坚政治的起源 本书沿着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乡镇研究的思路, 将乡镇看作新大陆民众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孕育整个美国社会的胚胎。乡镇文化不仅决定了美利坚革命和政治的保守性, 保证了美国社会建立在牢固的信仰和社会纽带组成的有机整体之上, 而且塑造了美国政治生活的底色。 任军锋著 商务印书馆 D771.29 86 0 荐购
148 世界百年变局和全球重塑格局:二战结束80周年的思考和展望 本书以“世界百年变局和全球重塑格局”为主题, 综合性、系统性分析国际关系和全球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未来趋势。作者从战争与和平、经济科技、文明互鉴、国际体系和未来方向五个方面展开讨论, 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深入探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年来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历程及其内在逻辑。通过对过去8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80年的展望, 作者指出, 世界将在应对各类挑战中进入一个疆域不断拓展, 融合全面深化, 共商共建共享加强的“新世界”, 美好的未来不会凭空而降, 需要整个国际社会在共同目标下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 改造世界和创造美好的世界,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应当而且也能够站在世界的前列进行探索, 并为世界发展提供力量、智慧和方案。 杨洁勉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D81 138 0 荐购
149 北大区域国别研究:第10辑 本书意在提供一个跨学科的平台, 展现区域与国别研究不同领域的最新成果; 以中国视角、基础研究为思想导向, 面向世界重点国家、地区的人文、社会知识及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跨学科研究。第10辑涉及全球化时代的比较宪法专题, 中国和欧洲不同的历史进程比较视野下对“近代”等关键词的理解, 中西文化对全球治理新秩序的影响, 桑巴与巴西民族认同的构建, 区域国别学研究文献导引等。 昝涛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D81 68 0 荐购
150 国际组织间合作:全球难民治理的新范式 本书对国际组织间合作进行了系统探讨。为了展示国际组织间合作的完整图景, 本书先对国际组织间合作的动力、模式和有效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 通过运用上述分析框架并对多个国际组织的官员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 分析了全球难民治理中的国际组织间合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 国际组织将通过合作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国际组织间合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同时, 国际组织间合作需要继续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 并处理好区域化与国际组织间合作, 以及本地化与国际组织间合作的关系, 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国际组织间合作的价值, 以推动和促进全球治理的良性和动态发展。 王悦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D813 89 0 荐购
151 国际组织变迁:碎片化与改革路径 本书探讨了国际组织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 特别关注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去中心化和碎片化进程。书中详细分析了世界卫生组织的“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战略, 强调了初级卫生保健在国家层面的实施, 以及区域办事处在政策变革中的重要角色。通过比较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去中心化路径, 作者揭示了不同初始结构如何影响组织的碎片化程度。 (德) 蒂内·汉里德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D813 68.9 0 荐购
152 “一带一路”背景下友好城市建设的地方实践:以广西为例 本书基于习近平外交思想, 结合学者研究成果及云南省、广东省、江苏省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八条推动广西友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旨在优化布局以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因地制宜推进各地友城协同发展, 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确保交往流程规范, 构建资源共享的“大友城”格局, 丰富合作内容与形式以加速各领域发展, 强化要素保障提升友城工作效能, 并加强宣传塑造包容并蓄的广西品牌形象。 唐甜薇著 研究出版社 D822.2 69 0 荐购
153 从门罗宣言到威尔逊主义:文本与阐释 本书是美国的“外交独立宣言”和“世界政策”第一次奠基, 那么, 20世纪初威尔逊主义诞生则是“美利坚治下的和平”来临的标志和“世界政策”第二次奠基。本书以史为本, 聚焦美国19世纪-20世纪的外交重大事件, 从门罗主义和威尔逊主义等美国对外关系核心范畴入手, 重点考察其原初文本蕴含的意识形态-观念结构, 在文本阐释的基础上, 试图更恰切地理解和思考美国发展的思想史脉络。 付文广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D871.29 59.8 0 荐购
154 湘江法律评论:第19卷 本书共收录了15篇文章, 分为六个专题: 特稿、理论前沿、热点法律问题研究、刑事法治、诉讼理论与实务、域外法律。其中, 特稿部分是对湘潭大学法学学部犯罪学教授杜雄柏教授的采访, 记录了湘潭大学法学学科的历史发展与成就。理论前沿专题收录了三篇深度理论文章, 分别探讨了法律实证主义、中国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以及国际组织豁免制度的理论选择与规则设计。“热点法律问题研究”专题收录了三篇针对热点法律问题的优质论文。“刑事法治”专题专门收录了三篇聚焦于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问题的精品文章。“诉讼理论与实务”专题收录了三篇注新型诉讼的文章, 其中前两篇兼具实体和程序问题。“域外法律”专题收录了两篇译文, 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读者对日本刑法的流派和传承稍稍管中窥豹。 黄明儒主编 湘潭大学出版社 D9-53 88 0 荐购
155 法伦理的精神哲学形态研究 本书稿内容主要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法伦理精神哲学的范畴奠基, 第二章是法伦理精神哲学的“伦-理生态”, 第三章是法伦理精神哲学的“道-德生态”, 第四章是法伦理精神哲学的“德-福生态”, 第五章是法伦理精神哲学的实现机制。书稿对法伦理精神哲学形态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分析和界定, 对法伦理精神哲学形态的三大部分内容逐一进行研究, 并对法伦理精神哲学形态的实现机制进行具体探讨, 从而形成合理的法伦理精神哲学形态言说系统, 并期望能在实践中发挥有效作用。 赵一强著 法律出版社 D90-053 96 0 荐购
156 法治论坛:2025年第1辑 总第77辑 本设“涉外法治”、“生态法治”、“实务研究”、“案例分析”4个栏目。“涉外法治”选用的6篇稿件探讨的问题都比较前沿, 其中第1篇和第2篇, 关注涉外司法问题; 第3-6篇, 关注经贸领域, 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制裁、欧盟补贴政策、境外投资、贸易调查中的商业秘密保护等问题。“生态法治”栏目选用3篇文章, 重点关注“双碳”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相关问题。“实务研究”栏目选用10篇稿件, 涵盖公司法、税法、刑法、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关注虚拟主播、南沙自贸区、电子证据审查、地理标志保护等热点问题。“案例分析”栏目3篇, 其中第三篇为广州法院2024年中精品案例评选”一等奖、广州知识产权法院“2023年度十大典型案例。 广州市法学会编 法律出版社 D90-55 88 0 荐购
157 从现代法的立场看罗马民法之诉 本书不仅是温德沙伊德法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更是对现代私法理论与诉讼法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经典之作。温德沙伊德在这部著作中通过深入研究罗马法中的“诉”(actio), 探讨了如何将罗马法与现代法学体系相结合。他的研究超越了简单的历史考察, 而是从现代法的角度重新审视和解释了罗马民法中的诉的结构。这种方法不仅为理解古代法律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 更为现代民法体系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也对民事诉讼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德) 伯恩哈德·温德沙伊德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D904.1 78 0 荐购
158 人工智能法律理论与实务:第二届文化法治论坛论文集 本书主要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法律问题展开, 重点集中于文化传播、新闻传播、艺术创作等领域的著作权、数据保护、内容治理等主题, 既有理论知识的探讨, 也有司法裁判的实践, 兼具国际视野, 反映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所引发的最新法律问题的发展与思考。 周丽娜主编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D912.17-53 89 0 荐购
159 未来法学:第1辑:2025年 本书是一部聚焦全球数字智慧法治前沿的权威著作, 涵盖人工智能、元宇宙、国际数字贸易等热点领域。本书秉持“未来导向”与“全球视野”, 深度剖析科技竞争和法治博弈中的跨国法律问题与策略, 汇聚行业最新研究成果与动向。书中通过多个版块, 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法律治理、元宇宙中的虚拟现实与知识产权问题, 以及国际数字贸易中的法律博弈与合作。同时, 结合贵州省数字法治实践等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展现了中国在数字智慧法治领域的特色与成果。 杨武松, 刘学文主编 知识产权出版社 D912.170.4 89 0 荐购
160 数字法学评论:第4辑 本书旨在积极推动跨界融合研究, 探索数字社会发展规律, 提炼数字法学理论命题, 推动数字法学体系和数字法治体系的理论构建, 进而为数字法治建设提供理论引领和智力支持。《评论》第4辑设置了“理论前沿”“专题研究·AIGC与数字司法的理论回应”“会议实录”三个栏目, 其中“理论前沿”关注最新的数字法学热点, 发表前沿问题的创见成果, 促进学术争鸣; “专题研究”聚焦“AIGC与数字司法的理论回应”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推进深度的学术研究; “会议实录”收录了第三届“数字法学与数字司法”研讨会实录。 马长山主编 商务印书馆 D912.170.4-53 100 0 荐购
页码:8/83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