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
|
拥抱不可预见的未来:未来创新设计“消除想象力危机” |
本书深入探讨了设计更广泛的意义与价值, 强调设计不仅是为了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 还可以促进积极的意识形态转变来改善社会问题。引入思辨设计实践理论旨在打破传统设计的局限性, 为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考方式。通过探讨设计与伦理、社会、文化、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促进读者审视社会问题、关注整体福祉, 并通过想象探索多样性的未来可能。本书将原本自由、开放、离散的思辨理论、路径与方法进行系统、结构化梳理, 通过辨析思辨设计概念, 凝练思辨设计基本特征, 总结思辨设计实践关键路径, 开发思辨设计实践工具与方法, 制定思辨设计实践准则与评价指标, 为思辨实践者提供一个考虑潜在未来的结构化思考框架。 |
朱自瑛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B804.4 |
49 |
0 |
荐购
|
| 42 |
|
分析推理 |
本书分为八章, 涵盖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资料分析、综合应用等主要知识内容和综合训练。 |
参考用书编写组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B81 |
140 |
0 |
荐购
|
| 43 |
|
管理类、经济类综合能力逻辑综合推理180题 |
本书为考研用书, 包括180道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挑灯成硕编著 |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
B81-44 |
42.8 |
0 |
荐购
|
| 44 |
|
道德论证内外谈 |
本书中, 迈克尔同时阐述了一种微薄的 (thin) 普遍主义与一种厚重的 (thick) 特殊主义。其中, 前者是一种道德最小值, 它代表一种低限的、常常需要结合特殊的文化背景予以充实和解释的要求, 后者是一种道德最大值, 它具有强烈的社会与文化上的特殊性。在作者看来, 道德术语同时具有最小的和最大的意义, 我们可以一般性地给它们以微薄的和厚重的解释, 这两种解释适合于不同的语境, 服务于不同的目的。道德从一开始就是厚重的, 只有当道德语言被转向具体的目的时, 它才以微薄的形式展现自身。 |
(美) 迈克尔·沃尔泽著 |
商务印书馆 |
B82 |
29 |
0 |
荐购
|
| 45 |
|
伦理学 |
本书是荷兰著名哲学家, 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 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都表述在这本书中。本书是用“几何学的方法”写的。斯宾诺莎和比他稍早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一样, 认为只有像几何学一样, 凭理性的能力从最初几个由直观获得的定义和公理推论出来的知识, 才是最可靠的知识, 因此, 他写《伦理学》时, 就把人的思想、情感、欲望等等也当作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一样来研究, 先提出定义和公理, 然后加以证明, 进而作出演绎。 |
(荷) 斯宾诺莎著 |
商务印书馆 |
B82 |
95 |
0 |
荐购
|
| 46 |
|
教化:从秩序到超越 |
本书通过剖析权力与教化的共生关系, 展现从“神的秩序”到“科学秩序”的演变逻辑, 揭示类本性如何通过教化转化为文明动力。 |
李佳琦著 |
东方出版中心 |
B82 |
68 |
0 |
荐购
|
| 47 |
|
工程伦理:第2版 |
本书旨在培养和引导初入工程行业的工程师和未来工程从业者系统学习工程伦理知识, 并逐步加强工程伦理职业道德的养成。全书采取”理论教育+案例分析”的形式, 对工程伦理学的基本概念、职业伦理规范、伦理困境及解决办法、工程中的内外部社会责任和全球化工程中的伦理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知识-意识一规范一能力”四个维度, 以及对大量虚拟和真实案例的剖析, 帮助读者应对工程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伦理困境。 |
徐海涛主编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B82-057 |
69.9 |
0 |
荐购
|
| 48 |
|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 |
本书论述了“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 将其界定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伦理内核和中华伦理文明演进发展的最新成果, 对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内涵要义、思想基础、生成机理、主要内容、建构实践、话语体系等展开了深入系统的探究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伦理向度作了深入系统的理论阐释, 提出了伦理学研究的新议题, 开辟伦理学理论研究新方向。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是一个前沿性论题, 对其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拓展中国伦理学理论研究的范围。 |
向玉乔等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B82-092 |
98 |
0 |
荐购
|
| 49 |
|
深思熟虑的人生方向 |
本书对认识思想认识的重要性, 怎样鉴定思想认识是正确的, 鉴定正确的思想认识的标准是什么, 思想认识对每个人的命运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以及怎样拥有正确的思想认识等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力图能够通过这些解释赢得读者的共识。 |
王玉山著 |
山西经济出版社 |
B821-49 |
58 |
0 |
荐购
|
| 50 |
|
关怀品格论 |
本书主要研究关怀品格的内涵及其培育路径。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科学方法和历史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在理论溯源的基础上, 分析关怀相关概念, 界定关怀品格的概念, 系统建构关怀品格的结构、特征等内涵体系, 分析关怀品格在人、社会与自然三个层面的价值, 考察关怀认知模糊、关怀情感淡漠、关怀意志薄弱和关怀行为乏力等关怀品格的现实困境, 揭示了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对关怀品格的影响, 提出自我修为、家庭熏陶、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四个层面的培育路径。 |
沈辉香著 |
九州出版社 |
B825 |
62 |
0 |
荐购
|
| 51 |
|
天地有文:美学史视野下的先秦文化考释 |
本书聚焦先秦美学领域, 针对汉字“美”的本义及其引申路径、商代青铜器饕餮纹的原初功能及其嬗递、“绝地天通”命题的原始语义、孔子对《韶》乐和《武》乐的价值批判标准等问题展开研究, 着重还原特定历史语境中的观念运作逻辑, 通过综合使用古文字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材料, 为进一步准确勾勒先秦文化的演进轨迹提供关键坐标。 |
肖琦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B83-092 |
128 |
0 |
荐购
|
| 52 |
|
人体美学分析与设计 |
本书中深入讲解了内在健康美的塑造, 强调了心理健康、自我认知与身体形象的和谐统一对于个人美感的重要性。首先, 内在健康美塑造部分着重于个人心理健康与身体美的关联, 探讨如何通过积极的心理态度和生活方式来促进内在美的培养。其次, 外在形态美的修饰章节详细阐述了现代人体美学设计的技术和方法, 教授如何科学地改善和优化个人外观, 包括局部和整体形象设计等方面。最后, 书中结合美业实际, 深入分析了医学美学分析师、形象设计师、化妆师以及服饰搭配师等职业的工作场景, 提供了专业技能的应用和职业发展的指导。 |
曹晨, 鲍海萍主编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B834.3 |
59 |
0 |
荐购
|
| 53 |
|
心理学专业英语 |
本书涵盖了心理学专业术语、论文写作以及专业阅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本教材, 学生可以掌握心理学领域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提高论文写作和阅读的能力,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心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包括心理学专业术语、心理学论文写作、专业阅读、案例分析、跨文化视角等内容。基本涵盖了心理学基本概念到前沿动态, 内容全面、系统。教材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分析,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学专业英语知识。 |
王涛主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B84 |
56 |
0 |
荐购
|
| 54 |
|
心理学基础 |
本书内容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认知过程、思维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等。章前以案例导入, 引出话题, 激发兴趣; 关键之处附有个案, 促进理论联系实际; 全书设置丰富多彩的专栏, 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在文中即时呈现思考题, 以鼓励及时地深入思考, 利于分析、综合和消化; 在章末增加双语阅读材料, 提高学生的学术阅读能力。以此体现良好的理论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
张婷, 何洋主编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B84 |
54 |
0 |
荐购
|
| 55 |
|
词说心理学 |
本书精心选取了300至500个关键术语, 这些术语不仅涵盖经过官方审定的多学科标准词汇库中的条目, 还特别纳入了与社会热点及日常生活相关的词汇作为重点内容。此外, 书中增补了关于学科发展的简史、重要人物传记、重大事件记录以及术语背后的故事和审定历程等辅助资料, 以精炼的形式构建了一套知识型高端科普系列丛书, 旨在全面介绍心理学领域。本书严格遵循学术规范, 专注于阐述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同时, 它也深入探讨了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 并强调了心理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编著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B84-61 |
69 |
0 |
荐购
|
| 56 |
|
大学生哀伤自助和干预手册:丧亲之痛与疗愈之旅 |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大学生哀伤疗愈的自助指南”, 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哀伤疗愈的专业探索”。第一部分中, 首先针对哀伤的知识进行科学介绍, 包括对哀伤的忽视和误解, 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哀伤和平衡哀伤与日常学习生活。其次讲述了哀伤平复的方法, 包括调节哀伤反应, 处理与逝者的关系, 以及寻求帮助和帮助他人。第二部分, 首先介绍了大学生哀伤的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同时详述了大学生哀伤的干预方法和实践案例, 包括延长哀伤疗法, 意义重构理论, 双程模型, 人际关系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等。 |
史光远, 陈丽冰, 季宣辰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B842.6 |
45 |
0 |
荐购
|
| 57 |
|
儿童青少年自杀行为:学校预防、评估和干预 |
本书呈现了全面指导学校开展儿童青少年自杀预防的最新知识。作者戴维·N. 米勒基于丰富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重点讨论了以下主题: 儿童青少年自杀行为概述、青少年自杀行为和学校、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公共卫生方法、普遍性学校自杀预防项目、学校自杀风险评估与干预、学校自杀危机的选择性干预和三级干预、自杀的学校事后干预等。除此之外, 本书还详细论述了儿童青少年自杀相关法律和伦理问题, 还包括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操作性强的评估手册。 |
(美) 戴维·N. 米勒著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B844 |
59 |
0 |
荐购
|
| 58 |
|
名师谈儿童自控力养成计划 |
本书作者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 并结合养育孩子的亲身经历, 从以下7个方面全面研究儿童自控力养成的教养方式: 1. 从脑科学看自控力; 2. 从情绪管理看自控力; 3. 从学习动力看自控力; 4. 从目标规划看自控力; 5. 利用孩子学习的心理效应; 6. 从思维方式看自控力; 7. 从教养方式看自控力。 |
刘思瑾主编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B844.1 |
26 |
0 |
荐购
|
| 59 |
|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
本书共13章内容。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概述, 介绍了特殊儿童教育概念、理论基础及教育理念; 第二章特殊儿童教育理论基础, 介绍了特殊儿童教育的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及发展生态学基础; 第三章特殊儿童教育法规政策, 介绍了国内外的特殊教育政策; 第四章特殊儿童评估, 介绍了特殊教育的评估思路、内容及方法; 第五章为特殊儿童教育体系、安置与原则; 第六章至第十三章, 分别介绍了视觉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听觉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智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语言和言语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孤独症系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学习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其他障碍类型儿童心理与教育以及超常儿童心理与教育。 |
刘晓燕, 周红云主编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B844.1 |
49.8 |
0 |
荐购
|
| 60 |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特点 (注意的发展、感知觉的发展、记忆的发展、想象的发展、思维的发展、言语的发展等),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情绪情感的概念、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以及促进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策略), 学前儿童意志力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意志品质的概念、特征, 意志品质的发生发展特点以及意志品质的培养),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的发展) 以及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社会行为、性别角色的发展) 与学前儿童学习与心理发展中的问题等。 |
张静主编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B844.12 |
49.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