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0910(3033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981 现代装饰人物画集 《现代装饰人物画集》编入作者近400幅作品。 陆涌绘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J522.1 20 0 荐购
1982 解丝成文:朱辛伟扎染纹样图鉴 本书以朱辛伟的扎染作品为案例,介绍扎染的基本历史传承、扎染的基本创作流程,以及朱辛伟扎染创作的过程及灵感解析。此外,全书呈现了作者本人创作的200种现代扎染纹样作品,系首次向公众面世,涵盖扎染技法、材料的各类层面。可以说,该书兼具工具价值和鉴阅价值。 朱辛伟,张博著 商务印书馆 J523.2 168 0 荐购
1983 翟鹰王济成现代扎染重彩画集 翟鹰毕业于中央美院,现为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其母王济成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染织系,任职于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中国当代著名扎染艺术家。本书入选母子俩多年来创作的现代扎染重彩绘画近100幅,附有作者简介及专家评说的论文,展示了两位艺术家怀着深厚的民族情感,续传着民间工艺文脉,为复兴中华传统的造型艺术开辟一条可行的范式。这是一本独具特色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图书 翟鹰,王济成著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J523.2 78 0 荐购
1984 玩转手绘POP:标题字素材库 本书内容以POP海报的标题字为主,强调插图风格的多元化、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集高品质的传统POP风格以及欧美、日韩等其他风格作品于一身;主题几乎涵盖了能应用POP海报的各个领域。内容丰富,包括1000多种标题字实例。 李驰宇主编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J524.3 45 0 荐购
1985 珐琅:工艺美术奇葩 本书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彩色制作,编排合理,解说详实。主要介绍了中国的珐琅器与文化之特色。包括珐琅器历史、珐琅器制作、珐琅器器型、珐琅器用途、珐琅器分类、珐琅器名品、景泰蓝、珐琅器纹饰、珐琅器艺术与鉴赏、珐琅器与中国文化、珐琅器收藏保养等内容。 刘干才编著 汕头大学出版社 J526.3 29.8 0 荐购
1986 封伟民陶艺作品集 作者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广东省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其陶艺作品曾获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金奖、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等奖项,他在石湾传统陶艺的基础上摸索出一条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的路子,成为石湾陶艺新一代的领军人物。本书入选了他的代表作品80幅左右,分为四个系列——高士系列、仕女系列、佛教系列、武将系列,附有著名美术评论家的评介文章及作者的照片、简历及艺术活动,全面立体地展示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是一本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类图书。 贾德江主编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J527 88 0 荐购
1987 石湾陶艺 本书共分为源流;技法;传承;发展与思考四章,主要内容包括:遗失的基因;形成发展时期;鼎盛时期;全盛时期;泥的呼吸;釉的和声;火的涅槃;数风流人物;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当代;传统的变迁等。 夏金旺,盛慧,刘东著 知识出版社 J527 40 0 荐购
1988 陶瓷新彩技法 新彩装饰技法是最重要的陶瓷装饰技法之一,其形式丰富多样。本书讲解了新彩装饰的工具、颜料及配制方法,是很好的学习参考书。 张闻兵著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J527 28 0 荐购
1989 中国陶瓷源流及域外传播 本书分为瓷器的辉煌诞生、早期瓷器发祥地、南青北白、八大窑系与五大名窑、群芳争艳与瓷都奠基、瓷都的崛起、瓷都的黄金时代七章,主要包括:陶器:瓷器之祖、原始瓷器、瓷器的诞生、越窑青瓷:翠色初露等。 石云涛著 商务印书馆 J527 42 0 荐购
1990 影青陶瓷雕塑 《百工录》系列丛书是根据景德镇当地的手工艺业发达的现状出发,凭借景德镇陶瓷学院理论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优势,开发的一套原创性图书。“百”意味着该丛书品种近百,“工”强调的是工艺美术内容,“录”指出的是该书的文体方式。《百工录——影青陶瓷雕塑》一书由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胜所著,全书分四个部分详细地讲述了影青陶瓷雕塑概述、影青陶瓷雕塑技艺与表现形式、影青陶瓷雕塑的制作工艺和作品赏析等内容。 黄胜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J527 98 0 荐购
1991 八木一夫:现代陶艺 自明治维新起,来自西方国家的各种影响对日本可谓无孔不入,艺术界亦如是。二十世纪初,西方艺术家巴纳德·理奇来到日本,一边教授西方铜版画的艺术技艺,一边学习日本陶瓷艺术,并与富本宪吉、柳宗悦、河井宽次郎、滨田庄司等艺术家互相切磋,为日本陶瓷界带来新风,亦为后进者铺好了发展的土壤。20世纪50年代,日本陶艺迎来蜕变的时候,那就是八木一夫的登场。他把陶泥自由地捏成了无用之用的陈设品,是为“陈设陶”,对陶瓷从杯盘碗碟等实用工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走向造型艺术的过程,踏出了划时代的一步。八木一夫,作为“走泥社”的创始人,是日本从传统器物性陶艺向非实用的前卫陶艺转型的关键人物,也是世界前卫陶艺的先驱,标志着日本现代陶艺真正意义上的崛起。以八木一夫为里程碑,后起之秀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加守田章二、三轮龙作、寺尾恍示……等等,以各自的艺术姿态,竞相抒怀各自的诗篇,令日本陶艺百花齐放。本书以四个篇章,探讨了日本现代陶艺的起源,八木一夫“陈设陶”的诞生,以及八木一夫对日本现代陶艺的影响。在叙述八木一夫艺术生涯的同时,对其作品、创作特点、创作的心路历程,以及其在日本现代陶艺史上的地位作出了详细的论述和评价。 (日)海上雅臣著 商务印书馆 J527 149 0 荐购
1992 重新发现手艺:可持续旅游发展视野中的传统民间工艺 本书主要从可持续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旅游发展的背景中,以手工艺者为主的相关群体,如何进行民间手工艺的创新和传承,在此其中旅游的情景如何产生影响。本书以案例为主,涉及银器、壮锦、黎锦、扎染、狮头、陶瓷、木雕等若干种重要而独具特色的地方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书中呈现了传统工艺所处的多重张力——乡村与城市、人与地方、时间与空间的连续谱,即创设了民间工艺发展的背景,又带来了非遗传承和创新的多重困惑。每一种民间工艺都是在用其独特的生命历史,描绘着地方化的知识在中国城市化、现代化与日益增长流动性背景下不断演变的图景。叙述过程中时空场景的转换、研究问题的相互碰撞,赋予了话题不断延伸的力量;同时,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思想和理论贯穿于每一个案例的展示之中,并串联全书的逻辑主线,使得民间工艺地方化的案例呈现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不同视角,并由可持续思想引领,进行理论和经验探讨。 徐红罡,吴悦芳著 商务印书馆 J528 75 0 荐购
1993 江西民间美术现象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江西民间美术现象进行研究积累出的成果。其主要内容是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作者对江西民间美术考察和研究过程中发表的诸多文章中,挑选的近二十篇具代表意义的小文字列入其中,且搭配两百余幅图片,直观地呈现出江西民间美术的大致现状,积极地探索民间美术与现代视觉设计间的关系,企望从华夏民族瑰宝中萃取民间美术之精髓,以升华现代美术设计之精神。 丘斌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J528 46 0 荐购
1994 渗透与传承:中国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 中国民间美术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美术以其特有的亲和力,把思想理性内容融入艺术形象中,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人生价值、是非观念、审美情趣等以启迪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欣赏、审美和教育的意义,这也是其自身存在价值及相对独立发展的内驱力。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文化角度对中国民间美术进行宏观梳理,包括中国民间美术概念、分类、特征等;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各个类型的民间美术品类;第三部分从历史文化角度对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梳理。本书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新颖。 周立明著 东北大学出版社 J528 68 0 荐购
1995 风筝技艺与诀窍 为了使读者能快捷地掌握风筝的基本技艺和要领,以及了解与风筝相关的知识,本书以文字和图例的形式,简明扼要地叙述了风筝的历史与发展、风筝的类型与审核、风筝的飞行条件与原理、风筝的设计理念与原则、风筝的制作工艺、风筝的选择与调试和风筝的放飞技艺等。本书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些简便易行的风筝技艺和诀窍。 张金龙编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J528.6 36 0 荐购
1996 乡土之乐:吉安民间灯彩 民间灯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民俗内涵和多姿多彩的形态,千百年来闪烁在神州大地的街市乡野,深受士民百姓的喜爱。我国各地都有民间灯彩,各呈风采,成为习俗代代传承。位于赣江中游的江西吉安,因其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浸润,使民间灯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广泛的社会影响,种类诸多,异彩纷呈。 李梦星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J528.7 30 0 荐购
1997 葫芦把玩与鉴赏:2版 本书主要内容:葫芦考略、葫芦分类、葫芦的形态、葫芦制作工艺、葫芦虫具、葫芦把玩与保养、葫芦精品赏析等。 何悦,张晨光编著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J529 28 0 荐购
1998 丝绫堆绣新技法 本书详细介绍了用新的方法制作丝绫堆绣的每一个步骤,让读者能够非常容易地学会。本书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乔素清编著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J529 35 0 荐购
1999 北京民间玩具 本书内容丰繁,面面俱到,将北京得民间玩具介绍得非常全面,从玩具的起源、发展、到制作工艺,从传承人到现在的领军人物,都做了详细的描述。本书既是一本资料书,又是一本记载北京民间玩具史得史书,读者范围很广,老少皆宜。 王连海编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J529 88 0 荐购
2000 葫芦·艺术及其他 这本文集全面地反映葫芦文化的各个方面,主要探讨了葫芦文化:中华民族凝聚的文化基因;葫芦文化的开发与文化自觉;葫芦在民俗中的内涵;彝族葫芦民俗与三观求解;中国艺术与葫芦文化;中华葫芦工艺的起源与传承;根植葫芦文化打造葫芦山庄;发挥展馆优势弘扬葫芦文化等内容。 游琪主编 商务印书馆 J529-53 22 0 荐购
页码:100/128页  每页: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