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1 |
|
爱之路 |
本书收录了屠格涅夫在生命最后几年,远离祖国之时在病榻上写下的82篇散文诗。这些散文诗以抒情为最大特色,伴随着俄罗斯乡土风情、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对贵族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讽刺等情愫,文笔文雅,寓意深刻。 |
(俄)屠格涅夫著 |
商务印书馆 |
I512.24 |
28 |
0 |
荐购
|
| 1822 |
|
死魂灵 |
本书是“俄国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作品”,是俄国文学走向独创性和民族性的重要标志。它的问世,犹如响彻万里长空的一声霹雳,“震撼了整个俄罗斯”。小说描写了投机家乞乞科夫向地主们购买“死魂灵”(俄国的地主们将他们的农奴叫做“魂灵”)的故事,塑造了一系列农奴主和官员们的丑恶形象,揭开了俄国农奴制下的社会生活! |
(俄)果戈理著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I512.44 |
34 |
0 |
荐购
|
| 1823 |
|
铁流 |
《铁流》是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以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苏联国内战争为题材,叙述了古班的红军——达曼军,带领被古班的哥萨克富农和白匪军残害的红军家属和被迫害的群众,突破叛乱者和白匪军的包围,进行英勇转移的事迹,反映了苏联国内战争时期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生死搏斗。 |
(苏)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I512.45 |
29.8 |
0 |
荐购
|
| 1824 |
|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一个虚构的名为“太古”的小镇为中心,小镇上有被强制征兵的磨坊主及妻子,有被良民不齿的流浪女,有沉迷于古老解谜游戏的地主,有视月亮为仇人的老太太,有树林里远离文明世界的一个野人……作者借八十四则以不同时间为题的小章节,呈现出一个虚构的村落长达八十年的人事变迁,喻示波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后期的历史变迁。她轻盈,诗意,充满神话意味的书写宛如一场亘古大梦,梦中流淌着生命、爱情,和时间的记忆。 |
(波)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著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I513.45 |
48 |
0 |
荐购
|
| 1825 |
|
轻描淡写 |
日记体随笔《轻描淡写》是扎加耶夫斯基2015年出版的一部随笔作品。与他的诗歌一样,这部随笔明亮,有一种无形的亲和力,更有一种持久的令人惊叹的力量。他把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必然是不完整的,但也是完整得令人吃惊的。其中有明晰的历史脉络,但更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有种种文学、文化的解读,但更有对于现代与传统联结的探讨;语言质朴,但篇篇堪称美文。 |
(波)亚当·扎加耶夫斯基著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I513.65 |
59.8 |
0 |
荐购
|
| 1826 |
|
德语文学大花园 |
《德语文学大花园》是德译泰斗杨武能教授关于德语文学翻译的心血之作。作者化身为一个老园丁,引领读者走近德语文学这个百花绽放的文学花园。这一比拟视角使全书在角度上占领了趣味性、亲切性,使读者首先从进入时就不会产生阅读学术著作的枯燥与乏味感。而在内容上,作者精选了德语文学中的大家,如歌德、海涅、施笃姆、黑塞等,从作家介绍入手,以作家故事先给读者以背景认识,再通过选译大家们的代表作,让读者直接感受到德语文学的魅力,最后通过剖析作品,将作品的深刻性娓娓讲述给读者。这既是一部德语经典文学作品精粹,也是一本文学爱好者了解德语文学的入门佳作,更是一本德语学习者学习德语翻译的教材。 |
杨武能著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I516.11 |
58 |
0 |
荐购
|
| 1827 |
|
酒神颂歌 |
本书由三编组成,第一编是晚期尼采的一组诗,共9首,全文辑自《尼采著作全集》第6卷;第二编是尼采作于1888年夏天的笔记。该笔记的诗歌残篇可以部分地被理解为《狄奥尼索斯-酒神颂歌》的准备;第三编“尼采-酒神颂歌选辑”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辑选了包括上述“夜歌”在内的11篇诗文,均为具有“酒神颂歌”性质的作品。 |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
商务印书馆 |
I516.24 |
38 |
0 |
荐购
|
| 1828 |
|
同志与情人:罗莎·卢森堡致莱奥·姚吉切斯书信 |
《同志与情人》是卢森堡写给她的同志兼情人莱奥·姚吉切斯的书信,是从卢森堡众多书信中编选而来。此书英译本1979年在美国出版,在英美读书界传诵一时。这本书信集向读者展现出一位杰出女性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以及各种纠葛期盼。后来,卢森堡惨遭暗杀,她的情人莱奥·姚吉切斯为了追击凶手而奔走,最终也遭到杀害。通过这部书信集,我们可以看到爱情和革命,精神与灵魂的结合,如何成为卢森堡和莱奥·姚吉切斯十五年的同志兼情人关系的梦想,又是如何在现实中遭到毁灭。 |
(德)罗莎·卢森堡著 |
商务印书馆 |
I516.65 |
60 |
0 |
荐购
|
| 1829 |
|
希腊左巴 |
英国作家巴苏买了希腊某座小岛的采矿权,在前往该岛的船上他遇见了左巴。左巴没受过什么教育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于是两人结伴来到小岛,开始共同生活,最终性格上的差异导致左巴离开。小说以一位知识分子的眼光,塑造了一个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性情中人左巴,当他激动到无法言语时,就会纵情地起舞或狂放地拨弹;恰与另一主角“我”,一个压抑甚至近乎犬儒的知识分子形成强烈对比。 |
(希)卡赞扎基著 |
万卷出版公司 |
I545.45 |
25 |
0 |
荐购
|
| 1830 |
|
一切为时已晚 |
这些信件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电光石火般永恒的无人之地,“过去总在某处,悬在碎片中”。最后一封信则回应了他们的请求:一个女人的声音,遥远、冷淡,却充满了同情。这是一部反普鲁斯特主义的小说:无论过去如何困扰现在,都不可能回到过去。 |
(意)安东尼奥·塔布齐著 |
东方出版社 |
I546.45 |
60 |
0 |
荐购
|
| 1831 |
|
深层次解读:英美文学作品的叙事与文体研究 |
本书是国内外首部将后经典叙事理论与事理论与传统和现代叙事理论结合起来进行探讨的专著。本书上篇探讨传统英美小说叙事理论,中篇关注现代英美小说叙事理论,下篇则聚焦于20世纪90年代以业的北美后经典小说叙事理论。上篇和中篇所采用的把小说家叙事观点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以往的研究相比有所创新,对英美不同小说叙事传统的对比研究也构成了一种新的途径。 |
赵红新著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561.06 |
69 |
0 |
荐购
|
| 1832 |
|
英美女性文学研究 |
本书主要从女性的视角研究了英美文学的相关发展变迁和特点。由于英美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生活形式的变化,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有很大差异。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形形色色,但是不论其性格本质如何,这些女性形象对待爱情对待人生却有着显著差别。本书是一部具有一定价值的学术著作,资料翔实,评述得当,分析透彻,阐释中肯,可以帮助读者对英美女性文学有更为具体、深刻的把握。对我国的英美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孝会,李晓冉,吴雁汶著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I561.06 |
45 |
0 |
荐购
|
| 1833 |
|
跨文化视域下的济慈诗论和他的诗 |
《跨文化视阈下的济慈诗论和他的诗》一书独辟蹊径,选取跨文化视角对济慈的诗歌作品和诗学理念进行探索。一方面,全书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选取了济慈有代表性的诗歌,包括《伊莎培拉》《秋颂》《夜莺颂》《希腊古瓮颂》《每当我害怕》《灿烂的星》等作品,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微观的角度走进济慈创造的美的世界,对济慈诗歌的特点、文学批评的风格内涵及现实意义都做了阐述,认为认同和注视是济慈诗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它们也决定了济慈的诗学倾向于直觉思维的特点。另一方面,全书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从跨文化的视角对济慈诗歌与古希腊文化、中国道家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进行对比研究,不仅阐述了济慈审美倾向上与希腊文化的亲缘关系,更将济慈诗歌放在东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拓宽了济慈研究的思路,展现了济慈思想的复杂性,揭示了济慈诗中深奥与微妙的哲思。东方文化背景的引入,为重新解读济慈诗歌的思想与艺术内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更新富有启示作用。 |
周桂君著 |
商务印书馆 |
I561.072 |
47 |
0 |
荐购
|
| 1834 |
|
三色堇:《哈姆莱特》解读 |
本书用了相当长的篇幅对《哈姆莱特》悲剧类型重新界定的问题进行了近于无可辩驳的论证,并从严肃悲剧这个视角批判地审视四个世纪《哈姆莱特》研究中对我国最有影响的观点,在与种种误读的争辩、质疑和否定的过程中阐释自己的学术见解,揭示《哈姆莱特》不朽的艺术价值。 |
孟宪强著 |
商务印书馆 |
I561.073 |
26 |
0 |
荐购
|
| 1835 |
|
带莎士比亚走遍世界:《哈姆雷特》的环球之旅 |
2014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亚诞生四百五十周年的纪念日。英国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承担了一项史无前例的戏剧冒险——在全球巡演莎士比亚的伟大剧作《哈姆雷特》。本书就是对史无前例的次巡演的全方位记录。该书的作者是这场巡演的导演和制作人——环球剧院的前艺术总监多米尼克·德罗姆古尔。这是一个关于哈姆雷特的故事。作者带着大家深入了解了《哈姆雷特》是如何诞生、又是怎样走向世界的,这部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哈姆雷特多变的性格特征,又是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当今的世界。在此次巡演中,每一段旅程都会为《哈姆雷特》这部戏剧本身增添新的色彩和光芒,而巡演也定能从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带领着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本书中,多米尼克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于戏剧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这次环球之旅。在整个巡演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奇特的人,遇到了许多让人吃惊和令人捧腹大笑的事儿,每一个国家都为这部剧增添了新鲜的元素,令人感动,也使他倍受鼓舞。《哈姆雷特》在全球两百个国家和地区上演,包括中国的北京、上海、香港和台北。他们遇到了很多奇特的、值得纪念的时刻。他们在通往阿姆斯特丹巨大的轮船上演出过;在南美洲时,他们被邀请去到一个美丽的、古老的剧院演出,观众太 |
(英)多米尼克·德罗姆古尔著 |
商务印书馆 |
I561.073 |
75 |
0 |
荐购
|
| 1836 |
|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名人诗歌 |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是英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涌现了像丁尼生、勃朗宁夫妇、罗塞蒂兄妹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这一时期的诗歌在主题、体裁、韵律等方面表现更为多元,也有所创新和突破,为英语现代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书选译了26位作家共79首诗歌,主题与体裁范围较广泛。除维多利亚时代重要诗人,本译著也选译了像狄更斯、萨克雷、梅瑞狄斯、爱略特和哈代等小说家创作的诗歌,基本上覆盖了那个时代的主要诗人。 |
杜平著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I561.24 |
79 |
0 |
荐购
|
| 1837 |
|
威尼斯商人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维洛那二绅士》、《驯悍记》、《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 |
(英)威廉·莎士比亚著 |
知识出版社 |
I561.33 |
30 |
0 |
荐购
|
| 1838 |
|
李尔王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李尔王》、《麦克白》、《科利奥兰纳斯》、《雅典的泰门》。 |
(英)莎士比亚著 |
知识出版社 |
I561.33 |
30 |
0 |
荐购
|
| 1839 |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裘利斯·恺撒》、《奥赛罗》、《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
(英)莎士比亚著 |
知识出版社 |
I561.33 |
30 |
0 |
荐购
|
| 1840 |
|
哈姆雷特 |
本卷为悲剧,包含3个剧目,即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创作以及英国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最高峰,代表着莎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取材于丹麦复仇故事的《哈姆雷特》;讲述古代史上有名的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及在其背景下展开的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的爱情故事的《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根据普鲁塔克《希腊罗马英雄传》的英译本写成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
(英)莎士比亚著 |
知识出版社 |
I561.33 |
30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