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1 |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裘利斯·恺撒》、《奥赛罗》、《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
(英)莎士比亚著 |
知识出版社 |
I561.33 |
30 |
0 |
荐购
|
| 1842 |
|
哈姆雷特 |
本卷为悲剧,包含3个剧目,即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创作以及英国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最高峰,代表着莎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取材于丹麦复仇故事的《哈姆雷特》;讲述古代史上有名的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及在其背景下展开的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的爱情故事的《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根据普鲁塔克《希腊罗马英雄传》的英译本写成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
(英)莎士比亚著 |
知识出版社 |
I561.33 |
30 |
0 |
荐购
|
| 1843 |
|
名媛双胞案 |
小说以前英国陆军上尉艾米的登陆在报纸上的一则冒险邀请开篇。这个军官潇洒倜傥,身体强壮,但是不帅气。不久,他就收到了一位女士的回复,来信是向军官求助的,因为她的父亲卷入一场政变,不仅财产将遭受损失,而且生命也有危险。艾米在历经重重危险之后,终于击败了对手。 |
(英)迈克尔著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561.45 |
29 |
0 |
荐购
|
| 1844 |
|
黎明杀机 |
本书为一部长篇小说,詹姆斯·邦德到捷克掩护苏联间谍戈斯科夫叛逃,联络员帮助邦德通过地下管道把叛逃者带到西方。戈斯科夫仅供出苏军大将布什金正在进行一项“杀死间谍”的军事行动,就被人绑架了。邦德再度到捷克,并了解到戈斯科夫的叛逃只为了转移西方视线,布什金的目的是大宗国际军火贸易。邦德与对方展开激烈的战斗。最后,邦德出人意料地破坏了苏军的空军基地。 |
(英)伊恩·弗莱明著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I561.45 |
25 |
0 |
荐购
|
| 1845 |
|
巴里林登 |
爱尔兰青年巴里·林登因父亲去世,不得不与母亲投靠舅舅。不久英法爆发战争,原来与巴里有染的表妹爱上了招兵的上尉,巴里与上尉决斗,枪击了上尉。他为了躲避追捕,成了步兵团的新兵。在部队里他从一名参与当时决斗的军人那里得知原来上尉并未死,因为舅舅一家为了攀亲,在手枪上做了手脚,如今表妹和上尉早已成亲。军队中死伤甚多,巴里心生厌倦,冒充军官混进普鲁士盟军部队,但被识破,不得不加入普军。因在战斗中救了主帅而受器重,被派调查一个爱尔兰骑士是否是间谍。巴里和骑士一见投缘,借机离开普鲁士到法国经营赌场。巴里决定混迹上流社会,并设法和有财产、身份的林登夫人结婚,改名巴里·林登,用手段得到爵位。但林登夫人与前夫的儿子布林登离家出走,巴里的亲子也因意外夭折。林登夫人也企图服毒自杀。在与布林登的决斗中,巴里失去一条腿。加上债务缠身,巴里不得不以离开林登夫人为条件换取年金维生。他曾试图东山再起,但已失去了往日的好运。 |
(英)萨克雷著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561.45 |
32 |
0 |
荐购
|
| 1846 |
|
生死攸关 |
本书系“007典藏系列”的一种,系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邦德受命前往美国调查三名情报人员的死因,却因此而牵连出一桩轰动世界的毒品大案的故事。在故事中,邦德屡屡靠自己的英勇机智化险为夷,与敌人周旋,情节精彩好看,可读性强。 |
(英)伊恩·弗莱明著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I561.45 |
25 |
0 |
荐购
|
| 1847 |
|
第一夫人 |
年轻的金妮是反对派议会成员领袖多姆尼克·艾治的妻子,安于主妇生活。一次偶尔听说了丈夫的出轨丑闻,犹如晴空中打了一个霹雳,让她如梦方醒。有些女人可能会觉得这种事是威斯敏斯特政治游戏的一部分,但金妮不是个普通女人。她觉得,避免沦为这个体制的永久牺牲品的唯一办法就是成为这个体制的主宰。金妮立志成为首相的妻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就这样,金妮一步步发现政界的龌龊和隐秘之处,这让她从一个相夫教子的母亲和主妇最终变为了一个政界的操控者。蒙羞的金妮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不屈的意志冷酷无情地利用男人的愚蠢为自己捞好处。部长大臣、报章编辑、神职人员,甚至是君王都被她玩于股掌之中,沦为了她那高超的政治手腕的牺牲品。然而,在残酷的政界,一个人的成功是踏着很多人的尸骨前行的,金妮慢慢发现,要想让丈夫登上权力的顶峰,是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的…… |
(英)迈克尔·道布斯著 |
北京出版社 |
I561.45 |
39.8 |
0 |
荐购
|
| 1848 |
|
时间机器 |
时间旅行者发明时间机器。他乘着机器来到公元802701年时,人类分化为两个种族:爱洛伊和莫洛克人。莫洛克养肥爱洛伊,到了晚上便四处捕食他们。时间旅行者继续他的旅行,看到几千万年之后的巨蟹、巨蝶等一些复古图景。他历经困难回到了“现在”,将旅行的经历告诉朋友。不久他踏上了第二次时间之旅,却再也没有回来。 |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561.45 |
18 |
0 |
荐购
|
| 1849 |
|
生死时刻 |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在本书中,世界巨富航业大亨史登堡为征服世界,满足野心,建立了一座“海底城”。他高薪聘请科学家发展潜水艇跟踪系统,将英、苏核子动力潜艇占为己有,并将其配置的核子飞弹对准纽约和莫斯科,准备一口气消灭两个超级强国,雄霸世界。正当英、苏双方无计可施时,007与苏联女情报员一起来到海底基地,在一场斗智斗勇的生死之战后,终于毁掉了基地。 |
(英)伊恩·弗莱明著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I561.45 |
25 |
0 |
荐购
|
| 1850 |
|
霹雳弹 |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在本书中,魔鬼党是一个世界性的恐怖组织,专门从事毒品、抢劫、勒索等国际性案件。某日,魔鬼党拦截了美国运往英国的两枚原子弹,并向英国首相勒索1亿英镑,否则将于七天内炸毁英国各大城市。英方情急之下,派遣邦德前往魔鬼党总部,邦德在内应的帮助下终于拆除核弹引线,阻止了大灾难的发生。 |
(英)伊恩·弗莱明著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I561.45 |
28 |
0 |
荐购
|
| 1851 |
|
最高机密 |
本书为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邦德接到一单新任务,英国三名情报人员在美国遇害,英政府却无法查出凶手,邦德赶赴异邦调查真相,意外发现这宗案件不仅与邪恶的巫术有关,还牵涉一桩将牵动全世界的毒品案件。邦德孤身深入敌营,经过危险重重的侦查,最终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
(英)伊恩·弗莱明著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I561.45 |
25 |
0 |
荐购
|
| 1852 |
|
高罗佩《大唐狄公案》文化回译研究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高罗佩其人其著及《大唐狄公案》译介研究现状;《大唐狄公案》源文本群——公案小说文学特质;文化回译在《大唐狄公案》文化物事的镜像分析等。 |
宇文刚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I563.074 |
70 |
0 |
荐购
|
| 1853 |
|
三个火枪手 |
主人公少年勇士达达尼安,怀揣其父留给他的十五个埃居,骑一匹长毛瘦马,告别家乡及亲人,远赴巴黎,希望在同乡父执的特雷维尔为队长的国王火枪队里当一名火枪手。在队长府上,他遇上阿多斯,波尔多斯和阿拉米斯三个火枪手,通过欧洲骑士风行的决斗,四人结成生死与共的知己。他们四人为了保护王后奥地利的安妮的名誉,抗击红衣主教黎塞留,击败黎塞留设置的重重障碍,前往英国,从白金汉公爵那里取回王后的钻石,挫败了黎塞留挑拨国王和王后的阴谋。 |
(法)大仲马著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I565.44 |
68 |
0 |
荐购
|
| 1854 |
|
一只好的耕牛不可以太胖 |
本书对狮、虎、熊、狗、狼、狐狸等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的描写。 |
(法)布封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I565.64 |
28 |
0 |
荐购
|
| 1855 |
|
乔治·斯沃德的勇士叙述 |
本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红衫·德尔菲娜关于美国印第安部落的口述文学研究专著。乔治·斯沃德在十八世纪末用英文字母拼写出印第安口述作品,让一直以来用声音和手势表达的故事,以固定的形式留存,也为学者的研究分析提供了可能。作者基于该文本的开创性研究方法,为文学、人类学和传统语言学以及翻译研究提供了素材,也为人类学研究与传统语言学的进一步研究开辟了道路。 |
(美)德尔菲娜·瑞德·舍特著 |
南海出版公司 |
I712.06 |
68 |
0 |
荐购
|
| 1856 |
|
美国“南方文艺复兴”:一个文学运动的阶级视角 |
本书从阶级视角透视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文学现象,分析其阶级背景、阶级本质、人物形象、道德准则、生态主义精神等。作者认为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话语,与一定社会集团利益相关,在有阶级矛盾和对立的社会里,往往代表超个人的阶级信念、理想或情感,是阶级意识或阶级觉悟、立场、意志的一种载体和表达方式。美国“南方文艺复兴”也是如此。阶级,尤其是在一个民主社会里的阶级,具有上下移动的特性,似乎不如种族和性别那般固定不变,更难以界定和明确。作者指出了美国内战的本质,至少就南方来说,是富人挑起战争,穷人前去打仗。南方作家群讲述了特权阶级的白人南方作家不可能讲述的真实故事。 |
李杨著 |
商务印书馆 |
I712.095 |
20 |
0 |
荐购
|
| 1857 |
|
十二宫杀手:史上最神秘连环杀手 |
《十二宫》是罗伯特·格雷斯密斯关于十二宫杀人案的一部纪实小说。十二宫杀人案是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旧金山地区的连环杀人案,此案一直没有破获。作者在书中详细记述了警方的调查过程,包括大量凶手所寄信件的全文和照片。 |
(美)格雷史密斯著 |
重庆出版社 |
I712.45 |
29.8 |
0 |
荐购
|
| 1858 |
|
大书特书 |
本书是关于书的书,作者乔·昆南相信“书有转变的魔力,把黑暗变成光,把虚无变成存在”,这种对书的深刻感情,想必会引发爱书人的强烈共鸣。与同类作者想比,他的阅读十分纯粹。在数字出版的冲击下,书店一家家倒闭,读书的人也跟着减少了,书将何去何从?昆南和许多爱书人一样也在思考这个严肃的问题。本书虽然是在书处在一种困境之中所产生的思考,但作者用有趣的笔风讲述自己与书结缘、相恋到无时无刻不能分离的故事,让人笑不可抑。本书审视了当今的阅读生态,触及热情专注的书商、遭受围攻的图书馆,以及爱书人的日常困境。昆南不仅讲了自己的读书癖好,更通过调查与问询的方式研究了朋友们、家人等的读书习惯以及读书与交友的有趣故事。不同于坐而论道、与读者保持距离的书之书,本书让真正的爱书人难以忘怀,并刺激他们读更多的书。 |
(美)昆南著 |
商务印书馆 |
I712.65 |
39 |
0 |
荐购
|
| 1859 |
|
大众艺术哲学论纲 |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艺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在工业化社会以及其他地方,人们被电影、电视、通俗文学、连环漫画、摇滚音乐包围。对大数人来说,大众艺术提供审美体验的主要来源;尽管如此,大众艺术这个领域一直被分析哲学完全忽视。在《大众艺术哲学论纲》中,诺埃尔·卡洛尔——审美哲学方面的一位领军人物——试图填补这一空白。 |
(美)诺埃尔·卡洛尔著 |
商务印书馆 |
J0 |
40 |
0 |
荐购
|
| 1860 |
|
酒神美学:尼采艺术哲学经典文选 |
本书收录了《悲剧的诞生》和《瓦格纳事件》两本书及《权力意志》一书中与艺术哲学相关的内容。编译者之所以把尼采艺术哲学经典文选命名为《酒神美学》,是因为虽然从《悲剧的诞生》开始,酒神狄奥尼索斯与日神阿波罗在尼采那儿都是并列的两个艺术之神,但毫无疑问,尼采更偏爱于酒神。即便到了晚期,也就是所谓《权力意志》时期,尼采也还坚持着这个神话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尼采的艺术哲学完全可以称为“酒神美学”。 |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
商务印书馆 |
J0-02 |
5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