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1 |
|
唐元之间的西域与丝绸之路历史研究 |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唐元之间西域与丝绸之路的历史,认为丝绸之路的这段在以往看来是“衰微”时期的历史,实际是“遗落在史籍之外的黄金时代”。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在我国新疆、甘肃和中亚各地发掘出大量古代遗址,其中陆续出土以各种语言文字书写的文字资料,包括写本、刻本、题记和钱币铭文等,为研究当地和丝绸之路历史提供了大量全新的一手资料;20世纪初叶以来,一些与8世纪以后中亚有关的穆斯林历史地理著作的抄本被重新发现,西方学者对这些抄本开展的整理、注释和翻译工作迄今已经有相当深厚的积累,充分发掘这批材料的史料价值,同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补充汉文传世文献对唐元之间丝绸之路记载的不足。本书的主要工作就是综合利用这两类材料,从统治、道路、城市、商人和景教五个视角,重构唐元之间丝绸之路的历史面貌,揭示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在这一时段总体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史实。 |
付马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K928.6 |
88 |
0 |
荐购
|
| 2342 |
|
久仰了!山海经 |
本书作者以轻松、生动的方式解读这一上古奇书,结合现代视角,将原著中的奇幻世界娓娓道来。书中描绘了仙山大泽的奇异景象,神祇异兽的传奇事迹,仙草灵植的神奇传说等,将读者带入人神共存、天地万物共生的神秘之境。帮助你破解《山海经》的神秘面纱,让读者在其中找寻到古老文化的智慧与现代视角的交融。 |
山海界著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K928.626-49 |
88 |
0 |
荐购
|
| 2343 |
|
自驾川滇藏 |
本书包括纵横川滇藏的4条经典自驾长线、14条热门自驾短线,以及7条个性化徒步路线。书中将里程数据与景点景观相结合,规划出14个大景观中心,共包括544处标志景观及384座代表性山峰。海量点位,由52张地图标注展示,同时由百张摄影师作品及文字展现,方便查阅,读者可根据出行需求规划行程。安全是旅行的首要因素。全路线海拔及风险等级标注,为旅行者提供准确参考;同时,本书将旅途与地理相结合,解读沿途重点景观的地理逻辑,让旅行回归应有的广度与深度。由于川滇藏地区行程长、跨度大等特点,自驾是较为广泛的出行方式,但本书同样适用于骑行、徒步及其他自助出行等形式。 |
地理公社编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K928.97 |
138 |
0 |
荐购
|
| 2344 |
|
红海古卷:再现胡夫大金字塔的秘密 |
本书首次将“红海古卷”这个近年来埃及考古界,乃至世界考古界的一项重要发现及其研究成果,以简洁、流畅的文字和丰富精彩的图片介绍给古代文化的爱好者。这份古卷因在红海沿岸发现而得名,距今约4600年,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草文献,它向我们揭示作为世界七大奇迹的胡夫大金字塔是如何修建的,其修建过程背后是怎样的早期国家管理模式,建造金字塔所需的铜矿、石材、木材如何获取,以及埃及与西奈半岛、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埃塞俄比亚地区的贸易往来和交往历史。 |
(法)皮埃尔·塔莱特(PierreTallet),(美)马克·勒赫尼(MarkLehner)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K941.17-49 |
129 |
0 |
荐购
|
| 2345 |
|
科学史哲学研究 |
本书通过拆分不同学者对科学史元理论问题的学术主张,将零散的观点集中起来讨论并分析,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与学术主张,为科学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分析和理解,从而形成逻辑化的、系统化的科学史哲学学科体系与学术体系,为科学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指明思考路径,为实现科学史的理性重建提供哲学理据,为丰富和繁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学科力量。 |
李树雪著 |
科学出版社 |
N02 |
128 |
0 |
荐购
|
| 2346 |
|
历史视野中的科学与技术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准确而多维度地理解科学、技术以及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更加自觉地支持和投身科技创新实践,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历史视野中的科学与技术》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系统梳理了科技发展的重大事件与关键人物。 |
张柏春著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N091 |
49.8 |
0 |
荐购
|
| 2347 |
|
清华科史哲:第2辑 |
本书旨在促进中国科技史与科技哲学两个亲缘学科的交流与融通,鼓励原创性研究和批评性评论,推动学术规范和学科建设。常设“论文”、“译文”、“书评”和“书讯”等栏目。本辑(第2辑)“论文”栏目侧重西方科技史,兼及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和科技哲学;“译文”栏目侧重古典科学文献的翻译;“书评”栏目发表对科史哲专著的专业性评论;“书讯”栏目主要发布近年来中文专业著作简短出版信息。另外还设置“纪念柯瓦雷逝世60周年”和“学科发展论坛”两个专栏。 |
吴国盛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N091 |
128 |
0 |
荐购
|
| 2348 |
|
奋起:抗战中的科学与科学家 |
本书从上述两个维度研究我国抗战时期的科学技术史,通过溯源学科形成的历史契机与条件、解读富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事业的成形以及探究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回顾梳理中国抗战科技史,为读者讲述中国科学家的抗战故事以及战时中国的科技发展历程。 |
王公著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N092 |
78 |
0 |
荐购
|
| 2349 |
|
科学创造中的原型启发效应机制 |
本书稿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指导,利用科学创造实例为实验材料,首先,对科学创造中的原型启发机制进行梳理,阐释科学创造原型启发效应机制,主要目的在于厘清原型启发效应的力量基础及框架和研究范式;其次,采用行为研究对科学创造中原型启发效应进行探究,通过行为实验方法验证科学创造中原型启发的位置效应,揭示“问题导向”范式更加符合创造性思维特点;再次,采用fMRI对科学创造中原型启发效应脑机制进行探究,揭示科学创造原型启发效应的大脑激活情况,对预测个体的创新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对大脑可塑性进行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最后对科学创造中原型启发效应对人才培养的启示进行了总结。 |
朱海雪,任美健编著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N19 |
68 |
0 |
荐购
|
| 2350 |
|
实验室安全基础:2版 |
本书讲述各类科研实验室普遍关心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方法(包括随着最新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安全问题)。 |
姜忠良等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N33 |
99 |
0 |
荐购
|
| 2351 |
|
“青”声说科普 |
本书分“人物·典范”“科技·探索”“人文·情趣”“自然·博物”4部分,共计70篇文章。每篇文章力求科学与人文自然融合,彰显作者独有的创作风格,展现了我国科普出版事业发展的脉络和作者对科普出版的剖析与展望。每篇文章结尾有作者原创诗作,体现了科学技术、科学普及中的美,是科学技术、科学普及和文学之美的最好融合。 |
苏青著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N4-53 |
58 |
0 |
荐购
|
| 2352 |
|
科学预测:预见科学之美 |
本书主要从理论体系和方法实战两个方面展开:在理论体系篇,在介绍科学预测的内涵、发展与面对的困境后,着重从科学影响力预测、科学行为预测、学科主题预测三个方面构建科学预测内容理论体系,主要构建了论文影响力、学者影响力、期刊影响力、专利影响力、机构影响力、选题行为、合作行为、引用行为、学科主题发展状态、学科主题链路关系等十个预测维度,系统介绍科学预测这一领域的理论体系、方法思路、模型算法、数据特征等,集图机器学习、大模型、深度学习于一体,为科学预测提供一套相对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框架。在方法实战篇,基于图神经网络、异构图神经网络、文本表示学习、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分别构建了学科主题热度预测模型、跨学科主题链路预测模型、学者跨学科合作测度指标与预测模型、跨学科引文预测方法、学者跨学科选题行为预测模型等,分别以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数据、中国人民大学学者数据、PubMed生命与医学全量数据、数字人文领域数据等为例,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实证,为科学预测提供一系列方法指导和具体的应用示范。 |
霍朝光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N49 |
68 |
0 |
荐购
|
| 2353 |
|
演绎复杂性:建立复杂思维的实践基础 |
本书系统地发展了复杂思维的概念框架,将其建立在关系实用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之上,既是理论探索,也是实践指南。作者指出,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不断变化的时代,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接受复杂性,理解其基本过程,并建立有效的管理方法。本书通过定义一系列维度和属性,为复杂思维概念提出了实用框架,这些维度涵盖了结构复杂性、动态过程复杂性、因果和解释复杂性、对话复杂性、观察者复杂性等多个方面。作者特别强调了一阶、二阶或涌现性思维的重要性,将复杂思维与归纳思维形式联系起来,探索了在思维层面上为复杂性实现创造条件的可能性。本书独特之处在于其非线性思维方式,书中内容是在探索复杂性思维理念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强调部分间的动态关系。虽然书中的很多观点并非全新,但作者通过整合这些观点,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跨学科领域。 |
(葡)安娜·特谢拉·德·梅洛著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N94 |
42 |
0 |
荐购
|
| 2354 |
|
系统工程中的验证和确认:评估UML/SysML设计模型 |
本书研究了能够付诸实践的可用手段,以便提供一种专用的方法来自动验证和确认用标准化建模语言表示的系统工程设计模型。它还提供了软件和系统工程中两种最重要建模语言的鸟瞰图,即统一建模语言(UML)和最新的系统建模语言(SysML)。此外,这本书也对大量的定量和定性技术进行了详细地更新说明。这些技术将自动验证技术、程序分析和软件工程定量方法协同地结合在一起,使其适用于用UML和SysML这类现代建模语言所描述的设计模型。 |
(加)穆拉德·德巴比等编著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N945 |
128 |
0 |
荐购
|
| 2355 |
|
数学思维方法:英文:影印本 |
本书从理解问题(明确已知条件与目标)、到探索解决(大胆假设、寻找规律)、再到反思拓展(验证结论、总结方法)。这种”做中学”的方式,让抽象的数学思维变得具体可感,使读者能真正内化数学的思考方法。 |
(英)约翰·梅森(JohnMason),(英)莱昂内·伯顿(LeoneBurton),(澳)凯·斯泰西(KayeStacey)著 |
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O1-0 |
69 |
0 |
荐购
|
| 2356 |
|
有效教学的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
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研究的背景、现状、目的及意义;第二章为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三章为有效教学的概述;第四章为教学研究范式的概述;第五章为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研究范式;第六章为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举措;第七章为教学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 |
蔡明生,朱宁著 |
中国商务出版社 |
O1-4 |
79 |
0 |
荐购
|
| 2357 |
|
改变世界的数学 |
本书共16章,大体上按照历史顺序来展开。第1章是对数学及其文化的总体概述;第2章介绍记数方法的产生,讨论了数学的起源;第3章和第4章是古希腊数学和中国古代数学,它们分别代表了数学历史上演绎化和算法化发展的两种数学发展方向;第5章至第11章阐述数学发展的各个分支,如数论、代数、几何、微积分、概率统计、非欧几何、无穷的理论等;第12章讨论20世纪初数学公理化与数学基础的论争;第13章至第15章充分展示数学与计算机、数学与航海,以及数学在现代各领域中的应用;第16章介绍21世纪以来的最新数学进展及当代知名数学家。 |
李祥兆编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O1-49 |
99 |
0 |
荐购
|
| 2358 |
|
数学的艺术:剑桥大学下午茶时光 |
本书有128个极具吸引力的问题,这些问题源于数学的许多领域,会让读者感到兴奋和挑战。它们的难度差别很大,有些很容易,但是大多数都不容易,还有相当多很难。许多问题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令人惊讶的结果,这些结果只是冰山一角,只是一些重要主题的掠影。为了享受和欣赏这些问题,读者应该浏览整本书,选择一个看起来特别诱人的问题,并断断续续地思考一段时间,然后再参考提示或答案,按照这种方法阅读此书,读者可以进行一次愉快而丰富的数学之旅。 |
(英)贝拉·博洛巴斯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O1-49 |
89 |
0 |
荐购
|
| 2359 |
|
精细大偏差的理论分析及应用 |
本书主要讲述了近年来关于精细大偏差的一些基本理论与应用,包括独立不同分布的精细大偏差,复合更新模型的精细大偏差,各种相依结构下的精细大偏差以及多维风险模型的局部大偏差和随机和的局部大偏差等。第1章介绍了一些重尾分布族的定义,以及精细大偏差和局部精细大偏差的背景,复合更新模型和尾概率;第2章介绍了随机变量独立不同分布下精细大偏差的渐近性,给出了随机变量和的差的精细大偏差的性质;第3章介绍了局部精细大偏差,主要有多维风险模型的局部大偏差和随机和的局部大偏差。 |
焦力宾,赵盼盼著 |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O141.4 |
58 |
0 |
荐购
|
| 2360 |
|
文科微积分:2版 |
全书以探讨数学思想本质方式的阐述数学理论,避免过多数学公式和繁琐计算技巧的堆砌,注重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通过巧妙地使用数学史、科学家文献中的原始论述等,使历史背景与理论知识无缝对接,延伸了知识点的内涵。 |
兰辉主编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O172 |
65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