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 |
|
罪犯教育学:第3版 |
本书既注重理论教学,又突出罪犯教育的过程和技能,是一本具有理论基础的偏实务图书。本书编写在继承上一版图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充分吸收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监狱教育改造罪犯实际,在罪犯教育理论性、系统性、适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方面做了进一步探索,同时在图书结构和编写体例上作了创新性安排。本书的编写着重培养专业人士的教育改造意识,夯实一线工作人员教育罪犯的基本功, 将知识、能力和正确价值观培养有机结合, 较好地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
主编魏荣艳, 季丽春 |
法律出版社 |
D916.8 |
40 |
0 |
荐购
|
| 222 |
|
网络犯罪通论 |
本书主要包括: 第一章“双层社会”视野下网络犯罪的刑法解构。第二章网络犯罪的可罚性边界与犯罪圈的扩张根据。第三章网络犯罪刑法应对的基本思路与发展方向。第四章对“共犯行为正犯化”“预备行为实行化”的系统研究, 围绕共犯行为的危害性、违法性以及相应罪名完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第五章网络空间视阙下的有组织犯罪及其制裁思路。第六章网络数据安全与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
于冲著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D917.7 |
95 |
0 |
荐购
|
| 223 |
|
狱内侦查学:第3版 |
本书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狱内侦查学的理论发展和成果, 同时在结构和编写体例上作了创新性安排。本书由总论、狱内犯罪防控、狱内侦查方法和狱内案件侦查四编组成。 |
主编孙延庆 |
法律出版社 |
D918 |
52 |
0 |
荐购
|
| 224 |
|
侦查讯问:第3版 |
本书包括侦查讯问的概念和特点、侦查讯问学的研究对象、侦查讯问的历史沿革等相关内容。 |
主编赵昌平 |
法律出版社 |
D918.5 |
44 |
0 |
荐购
|
| 225 |
|
中国法学教育年刊:2024-2025 |
本书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主办,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教授任主编, 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大元教授任副主编, 是以法学教育研究为主题的学术文集, 也是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的学会文集。现就本书中的各部分内容作如下说明: 新时代法学教育5篇论文、法治人才培养模式9篇论文、法治人才培养收录3篇论文、法学实践教育与评价4篇论文。信息动态部分收录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4年年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4年会等10余个省市法学教育研究会年会的会议综述, 包括研究资料部分。 |
张文显主编 |
法律出版社 |
D92-4 |
118 |
0 |
荐购
|
| 226 |
|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4年 |
本书聚焦于我国法学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丰富, 涵盖了法学教育、课堂与教学、法律职业、百花园等多个方面。首先从宏观角度探讨了法学教育, 包括刘坤轮和龙东承的《一流法学专业的构成逻辑: 一个高等教育评估的视角》、张璐的《法治传播人才培养中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与发展》, 等等。在课堂与教学部分, 收录了钟林燕的《大学英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模式探究--以中国政法大学民族生大学英语课程为例》、孙道萃的《数字刑法教学的探索检视和完善思考》、张琮军的《法律史硕士论文写作问题的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等文章, 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法学教学进行了探讨。 |
田士永主编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D92-4 |
99 |
0 |
荐购
|
| 227 |
|
西索法韵三十秋: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文集 |
本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为纪念建院三十周年而编撰的文集。上海外国语法学院成立于1995年, 是国内最早培养“法律+外语”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和多语种涉外法治人才的摇篮。三十年中, 上外法学院面临着多种挑战, 也取得了许多成绩。全书分为四大部分, 包括50多篇文章, 内容主要为学校和学院领导回忆上外法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历程、老师回忆自己在上外法学院的工作经历、校友回忆自己在上外法学院的学习经历、对上外法学院优秀校友的访谈, 总结了上外法学院三十年来特色法学教育实践的美与不足, 以期对我国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有所裨益。 |
张海斌主编 |
商务印书馆 |
D92-53 |
137 |
0 |
荐购
|
| 228 |
|
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
本书内容讲述国家治理体系的能力建设是铸就现代化强大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在善治视野下对决定和影响国家治理体系能力基础的诸方面予以检视和改新, 并参考善治的准则对国家新阶段治理改革予以全新设计, 构成国家治理制度能力各要素的体制与功能机制进行根本性重构, 以打造一个民主的、法治的、公正的、廉洁的、高效的国家治理能力体系。为了实现国家治理和善治目标, 就应以形式法治为主要的社会控制手段, 在多方面、多领域积极建构法治与良好社会治理的基础和机制。 |
魏治勋著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D920.0 |
72 |
0 |
荐购
|
| 229 |
|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治保障 |
本书立足整体主义视角, 在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制度供给原理等基础上, 从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脉络起笔, 考量我国现阶段发展需求, 寻求与国际制度的有效衔接, 旨在搭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分析范式。本书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框架解构为本体论、内核论、动力论、协调论、转型论、跃升论、环境论, 聚焦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法治基础、劳动禀赋、科学技术、生产要素、绿色化、数智化、对外开放等七大核心问题, 搭建起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的法治保障体系, 力求发挥法治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方面的重要功能, 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壮大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支撑。 |
冯果等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D920.0 |
118 |
0 |
荐购
|
| 230 |
|
中国法治社会发展报告:2025:2025版 |
本书由总报告、地方报告、专题报告、调研报告和年度事件报告五个版块组成。总报告着重围绕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法律服务、公民权利保障、社会领域立法、社会规范建设、社会基层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等七个方面总结回顾2024年度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总体面貌; 地方报告以河南省为对象, 通过4篇报告分别介绍河南“五星”支部创建、人民调解的“清丰模式”和基层社会治理在城乡村社的工作经验; 专题报告以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为主题, 选取4篇研究报告, 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展示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治理实践的成效及其难点破解; 调研报告首次推出了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创新品牌项目“人民法院政务网站司法服务能力评估报告”, 另外选取分属于4个不同省份的城乡社区 (村) 呈现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和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面貌、工作亮点、条件限制、存在问题和完善方案; 年度事件报告是对经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评选出的“法治社会发展2024年度十大事件”的文字呈现。 |
主编李力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D920.0 |
158 |
0 |
荐购
|
| 231 |
|
“中华文明与中国法学知识体系”论集 |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围绕“中华文明与中国法学知识体系”这一主题, 从古代、近现代的历史一贯性中探索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本土资源。本书共收录“法律史学科与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历史检讨与学科使命”“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之维”等十一篇专题论文, 时段上兼顾通史和断代, 地域上兼顾本土和全球, 领域上兼顾实践和学理, 反映了新时代中国法律和法学主体性探索。 |
张生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920.0-53 |
98 |
0 |
荐购
|
| 232 |
|
中国比较法学:2024年卷:比较法基础理论反思 |
本书就是由多位参会代表/学者的优秀论文汇集而成, 共收录了13篇论文, 一方面展示了本次会议在方法论创新的重要突破: 从樊一江同学提出的“解释性重构”方法, 到王静老师提出的“法律鉴进”范式, 再到谢思思同学提出的“动态比较”理念, 都体现了青年学者在方法论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会议在具体法律制度比较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从王栋老师对《大宪章》渊源的史学考证, 到雷槟硕老师对判例法制度的理论分析, 再到卢震豪同学对隐私观念变迁的文化考察, 都体现了比较法学研究在具体问题上的深入推进。这些具体制度研究的价值在于: 一是为宏观的理论思考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 二是为相关领域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是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提供了良好示范。 |
高鸿钧主编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D920.0-53 |
85 |
0 |
荐购
|
| 233 |
|
2026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应知应会5000客观题解 |
本书根据法考最新大纲和法律法规变化编写, 涉及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经济法、商法、环境资源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学科, 每个学科精选单选题、多选题和不定项选择题, 每个学科下按照单元排列, 每个单元下得题分为基础知识篇和理解应用篇两个层次, 并对答案进行详细解析。 |
法律考试中心组编 |
法律出版社 |
D920.4 |
178 |
0 |
荐购
|
| 234 |
|
案例法学研究:2025年春季卷 (总第6辑) |
本书分为7个部分, 共收录了24篇文章。“法学名家讲坛”部分收录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晓耕和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振杰的两篇精彩演讲稿。“基础理论研究”部分收录的4篇文章分别深入探讨了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消费券发放政策、国家管辖豁免理论与在美国法院的滥诉中国案件、反外国制裁下的民事权益保护等法学理论问题。“典型案例评析”部分收录的4篇文章从经典案例出发, 探讨了受虐妇女杀夫行为的刑法认定、跨越刑罚执行完毕五年前后的犯罪行为适用累犯等司法实践问题。 |
周振杰, 郭泽强主编 |
中国法治出版社 |
D920.5 |
89 |
0 |
荐购
|
| 235 |
|
司法文件选解读:2024年精选集 |
本书内容讲述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最新法律文件官方权威解读。丛书以《司法文件选》的编选内容为基础, 对《司法文件选》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等法律文件进行解读。解读的形式包括法律文件的立法背景、立法部门的权威解读、法律文件的起草单位负责人答记者问等相关重要资料, 对审判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参考作用。为了便于读者收集和查阅, 特将2024年12辑《司法文件选解读》按照栏目进行重新排版, 并将其中个别司法解释答记者问文章替换为解读文章, 以使本合集更加实用、更加准确。同时, 对本书稿的格式进行了统一。另外, 本书将12辑总目录按出版顺序附后。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 |
人民法院出版社 |
D920.5 |
86 |
0 |
荐购
|
| 236 |
|
中国判例传统的法理演进及其当代价值 |
本书聚焦于中国本土判例传统的法理演进历程及其对当代法治的深刻启示, 系统梳理了自西周萌芽至当代案例指导制度数千年间判例在中华法系中的独特地位与功能变迁。不同于西方判例法, 中国判例传统长期在成文法主导框架下运行, 却始终发挥着创制新规、解释法律、填补漏洞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以朝代更迭为脉络, 深入阐明西周至唐, 判例实践从雏形走向奠基, 形成了独特的功能定位与早期特征; 宋元时期, 判例制度迎来理性化与权威化发展高峰, 宋代“断例”不仅具有强约束力并为后世“律例并行”奠基, 元代更在民族习惯法与成文法融合中探索出判例主导的独特路径: 明清两代, 判例技术日益精进并最终制度化, 明代《大诰》《问刑条例》推动律例并行初具规模, 清代“成案”转“通行”程序及成熟的律例合编模式代表了传统判例技术的集大成; 民国时期, 大理院创制的大量判例与解释例在动荡政局下构建了短暂却高度发达的“判例法”式实践, 极大彰显了判例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
赵青娟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920.5 |
98 |
0 |
荐购
|
| 237 |
|
2026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汇编:教学版 |
本书依照大纲类别分册, 严格收录考纲范围内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解释、意见。为更好贴合应试要求, 本书编写组精选出3000余组重点法条, 进行区别标注, 并在其后分别设置了不同栏目, 作为“法条讲义”来辅助考生理解法条, 加深印象。本书针对部分高频法条, 选取相应试题, 帮助考生及时了解考情, 抓取复习方向。本书针对部分理解难度较大的法条, 设置专门知识点讲解, 帮助考生厘清思路, 明晰重点。 |
法律考试中心组编 |
法律出版社 |
D920.9 |
198 |
0 |
荐购
|
| 238 |
|
人民法庭办案手册:含指导性案例:第3版 |
本书全面收录了人民法庭常用、必备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以及司法解释性质的指导文件, 内容分为: 综合、民事审判 (综合, 婚姻家庭、收养、继承, 债务纠纷, 山林、水利、农业管理, 土地、房产、物业、相邻关系, 事故处理, 劳动争议, 侵权损害赔偿)、商事审判、刑事审判、民事诉讼程序、刑事诉讼程序、调解、诉讼费用, 并涵盖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 力求全面系统。 |
法律应用编选组编 |
法律出版社 |
D920.9 |
98 |
0 |
荐购
|
| 239 |
|
代表法解读与适用 |
本书讲明人大定位和任期的演进、立法中“可以”和“应当”的区别、会议和大会的不同等知识, 融入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地方组织法、选举法、监督法、立法法、监察法、残疾人保障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国家立法修法的新成果。 |
蒋元文编著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D921.110.5 |
49 |
0 |
荐购
|
| 24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注解与配套 |
本书主要包括注解、应用及配套三部分。注解部分对主体法中的重点法条及专业术语进行注解; 应用根据司法实践提炼疑难问题, 并运用法律规定及原理进行解答; 在主体法律文件之后择要收录与其实施相关的配套规定, 便于读者查找和应用。本分册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分册, 根据最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全新出版, 帮助读者学习最新内容。 |
中国法治出版社 |
中国法治出版社 |
D921.115 |
24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