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1 |
|
语义整合研究:篇章语义多维度系统分析 |
本书运用语言单位层级分析篇章语义整合, 提供系统方法对篇章语义空间的多维性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分析, 认识篇章语义。依据有形且并不陌生的可靠手段--语言单位, 有凭有据、有效地系统把握无形的心理意识活动--篇章语义整合。从语言实践角度深化了对音素、形素、词形、句素、语句、篇素、篇章、篇际的语义特性之认识, 在篇章视野下细化了对这些单位的分类; 从语言交际、认知角度分析篇章对作为交际活动机制的各个语言单位层次进行语义整合的概念、机制、类型、功能及其所产生的语义关系和由多维语义空间的场能量所产生的效应--对受话人的全方位影响。 |
周小成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H030 |
95 |
0 |
荐购
|
| 2902 |
|
数词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 |
本书从形式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自然语言数词系统句法语义接口现象, 涉及大约100种各语系语言, 基本上代表了自然语言数词系统的主要语言特征, 包括句法构成和语义诠释。本书重点探讨数词的句法语义现象, 目的是以汉语为代表性语言建立一种数词系统的结构-诠释接口理论 (structure-interpretation mapping), 为自然语言处理提供理论基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本书从中国南方民族语言以及部分境外语言中提出句法的、语义的、形态音系的证据论证数词 (特别是复合数词) 的成分结构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数词的组合语义具体分析步骤和程序, 并且通过大量语言事实论证数词的语义观点。本书的成果代表了国际语言学界的一流水平, 书中很多内容属于首次挖掘报道和原创研究。 |
贺川生著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H042 |
98 |
0 |
荐购
|
| 2903 |
|
形式句法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应用 |
本书旨在对形式句法学领域内的前沿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 涉及合并的二元限制理论、关系句法、纳米句法、范域理论、普遍语义句法、接触理论、外化理论和韵律句法八大理论模型, 涵盖句法运算部门、语义部门和音系部门的发展与变革。本书依次介绍了各个理论模型的产生背景、基本假设及其在语言现象解释中的具体应用, 并对各个理论模型的代表性学术新作进行了简要的评析, 期望能够使广大读者更好地把握形式句法理论的发展方向, 以便进一步推动汉语语法理论研究。 |
孙文统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H043 |
95 |
0 |
荐购
|
| 2904 |
|
二语写作自我监控研究:a focus on pausing and revsing behaviors |
本书采用停顿和修改两个高频行为, 作为了解写作者在文本产出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的观察窗口和重要指标, 通过考察不同水平写作者的停顿和修改行为, 深入探究行为特征所反映的自我监控现象。基于丰富有效的数据分析结果, 本书构建了二语写作自我监控的两大理论模型: 监控要素理论模型和监控方式理论模型, 对二语写作自我监控的发生阶段、构成要素、对象层面和实施方式展开理论探讨, 对比不同水平写作者自我监控的范围、对象及方式等方面的异同, 并进一步分析了造成自我监控差异的原因。 |
沈翠萍著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H05 |
78 |
0 |
荐购
|
| 2905 |
|
话语事件中社会角色形象建构修辞批评研究 |
本书内容包括: 模式中各要素的理论内涵及批评标准, 模式的分析工具及操作方法, 非争议性话语事件相关文本修辞批评举隅等。 |
韩健著 |
九州出版社 |
H05 |
58 |
0 |
荐购
|
| 2906 |
|
A study of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metaphorical categorization |
本研究将隐喻中本体和喻体在范畴层级中的转化过程定义为隐喻性范畴化过程。以往认知语言学研究对该转化过程多是基于具体语言的描述分析, 对其具体的实现机制并未做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 因此仍缺乏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框架。本书以类比理论中的结构映射理论和抽象图式归纳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 通过心理语言学研究范式考察隐喻的本体和喻体跨越常规范畴进入新的共属范畴的实现过程的认知机制, 以期探索性地为隐喻性范畴化的实现机制提供一个较具解释力的心理语言学模型。 |
龚玉苗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H05 |
68 |
0 |
荐购
|
| 2907 |
|
学者的初心与使命: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中的“数字化”“模型化”反思 |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 分别从期刊主编观点、研究者针对“编者按”发表的评论, 以及在期刊和媒体上发表的相关文章, 对撰写学术论文中的“数学化”“模型化”等不良倾向进行深入探讨。 |
李志军, 尚增健主编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H052 |
88 |
0 |
荐购
|
| 2908 |
|
跨文化交际与口译实践融合研究 |
本书共七章, 内容包括: 跨文化交际基本概述;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的构建; 口译概述; 口译相关理论的应用; 跨文化交际与口译; 跨文化交际意识下的口译实践技巧分析; 口译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
李红梅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H059 |
78 |
0 |
荐购
|
| 2909 |
|
词海泛舟亦编舟:黄建华词典学文集 |
本书收集了著名词典学家黄建华教授的学术论文及杂文共65篇, 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田兵教授选编, 并撰写按语。这些文章或谈为学之道, 或就某一词典学问题展开讨论, 或评论某部辞书、词典学著作。文章排列总体上依照类别和时间顺序, 整体来看有学术自传的性质。文章发表的时间跨越近四十年, 记录了黄教授多年以来对辞书研究的感悟与探索, 也记录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双语词典学发展的一个个片段。黄教授的文章中体现出的为人、为学、为师之道, 是后辈学人的典范。 |
黄建华著 |
商务印书馆 |
H06-53 |
98 |
0 |
荐购
|
| 2910 |
|
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应用 |
应用语言学在现代的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 当前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英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主要阐述了语言的定义与功能、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语言学相关理论综述、应用语言学的性质与范围、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应用语言学的核心领域、应用语言学的其他领域、应用语言学在英语知识教学中的应用、应用语言学在英语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等内容。本书结构合理, 条理清晰, 内容丰富新颖, 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
包懿著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H08 |
68 |
0 |
荐购
|
| 2911 |
|
应用语言学基础及前沿问题研究 |
本书对应用语言学基础及前沿问题进行了探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 介绍了语言与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梳理了语言的起源发展问题, 揭示了语言的定义、特点、性质与功能, 并解读了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 介绍了应用语言学基础知识。分析了语言学的定义、特点, 总结了应用语言学的内容, 揭示了应用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并梳理了中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 对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进行了探究。在构建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上, 对应用语言的理论问题、社会文化问题、语言教学研究问题、语言传播问题与跨学科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索。 |
王小妹著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H08 |
58 |
0 |
荐购
|
| 2912 |
|
外语教学新思路:心理语言学视角 |
近年来, 关于外语教学的著作层出不穷, 然而从心理语言学视角对外语教学进行分析的著作却十分少见, 心理因素在语言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心理语言学视角对于外语教学进行分析, 有利于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在外语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书是关于外语教学的研究著作, 立足于心理语言学视角, 从外语学习的心理学概念、外语教学的心理学学科体系, 以及外语教学中的个体影响因素入手, 对外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口语教学、听力教学、写作教学以及课堂管理的心理学因素进行分析, 充分展现了心理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
欧阳偶春, 雷淑华著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H09 |
75 |
0 |
荐购
|
| 2913 |
|
现代外语教学与文化融合研究 |
外语教学离不开文化, 文化体验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语言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 也取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学习有助于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学习者只有尊重目的语国家文化, 了解对方国家的历史、人文、地理、风俗、民情等文化因素, 才可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真正的目的, 实现与目的语国家人民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与交流。本书主要阐述了文化的基本概念、现代外语教学的现状、现代外语教学的基本模式、现代外语教学的语言认知、现代外语教学与文化交融、学生外语教学文化自信的提升策略等内容。 |
韩思远著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H09 |
68 |
0 |
荐购
|
| 2914 |
|
思行合一: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与修炼 |
本书针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这一研究内容, 从多层面深入挖掘高校外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相关问题。本书首先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现状、影响因素等知识进行探讨, 进而分析高校外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的理念与取向, 然后重点从职前职后教育、学习共同体、教学反思、学校措施、教学评价等多个层面探讨高校外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
吴文亮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H09 |
82 |
0 |
荐购
|
| 2915 |
|
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20 |
本书将以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规划为主线, 以各类统计数据为支撑, 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全面反映2019年各行各业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语言资源科学保护、语言服务能力提升、语言文化传承传播、社会语言生活治理等方面的情况。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编 |
商务印书馆 |
H1 |
60 |
0 |
荐购
|
| 2916 |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语言文学 |
本书是以汉语言文学为研究对象, 深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关系。汉语言文学是在古汉语及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结出来的,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言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 肩负着对本语言、文学和文行研究和传承的责任。 |
邢娜, 白宁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H1 |
68 |
0 |
荐购
|
| 2917 |
|
汉语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 |
全书分4部分。第一部分为语源探索。主要从语源上探索汉语词语的本义以及汉语同义词之间的差异。第二部分为训诂的理论与实践, 在理论上将训诂分为语言的训诂与言语的训诂, 训诂实践严格遵循相应的训诂方法与程序, 新见迭出, 多能发人所未发。第三部分为语法研究, 果既注重语言材料, 又注重理论方法; 既注重描写, 又注重解释; 既注重通语语法, 又注重方言语法, 既注重古代语法, 又注重近现代语法。第四部分是语言与文化, 主要从语言入手, 运用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 解决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若干重大问题, 如夏族的图腾问题、商族的起源问题、帝与生殖崇拜的关系问题、天干、地支与太阳循环的关系问题等。 |
蔡英杰著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H1 |
99 |
0 |
荐购
|
| 2918 |
|
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三十二輯 |
本书主要收录了有关汉语语法史、语音史、词汇史、文字史研究文章二十余篇, 是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 多项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的阶段性成果。本书还包含两个专题。一是“赵振铎教授从教70周年纪念”专题, 收录5篇论述赵先生语言文字学、辞书学、文献学的学术贡献的文章。二是“柯蔚南先生译介”专题, 介绍了柯先生的两篇重要的语言学研究成果。 |
俞理明, 雷漢卿主編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H1-09 |
98 |
0 |
荐购
|
| 2919 |
|
漢語史學報:第二十六輯 |
本书收录该领域前沿论文九篇, 包括冯胜利教授的《语体语法的学科系统与理论推阐》和汪维辉教授的《词汇的语体差异及其分析》等, 涉及语体语法、上古和中古汉语语法、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域外汉籍等诸多学科, 呈现了语体语法研究的交叉性和综合性。此外还有十五篇论文, 内容涵盖文字、音韵、训诂、方言词汇和语法、梵汉对音等方面, 充分反映汉语史研究的详赡精细和推陈出新, 体现了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 有助于推进学术前沿研究的进展。 |
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編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H1-09 |
110 |
0 |
荐购
|
| 2920 |
|
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20 |
本书秉持服务政府、服务学术、服务社会的宗旨, 紧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需求, 跟踪研究热点, 反映年度语言文字政策学界的新见解、新亮点。本书分设专题篇和论点篇, 专题篇聚焦国家通用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语言文字法制建设、语言与国家安全等10个热点话题, 体系化地摘编2019年研究的重要观点, 并综述了事业相关发展情况和近年的研究情况。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编 |
商务印书馆 |
H102 |
6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