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6期3401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21 生命教育与生命成长 本书内容: 1.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介绍生命教育的起源、背景、目的、发展历程、内涵画像、价值指向及实践路径, 为学生构建生命教育的知识体系。2.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 分析生命成长中可能遇到的危机与挑战, 特别是大学生自杀危机的预防和干预, 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3.艺术、体育与健康视角下的生命教育: 通过舞蹈、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 以及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激发其珍惜生命的情感。4.社会交往与生命成长: 探讨友谊、婚恋等社会关系对生命成长的影响, 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 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5.生命教育的多元实践: 结合自然、劳动、影视、绘本、仪式等多种元素, 设计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兰霞萍, 陈雪莹, 王超主编 江苏大学出版社 B083 59.9 0 荐购
22 存在与真理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夏季授课内容, 题目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这部分的目的是通过与黑格尔思想的对峙赢得德意志民族此在的基调。揭示出形而上学的两个决定性的基础: 数学和基督教, 而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是一种神学-逻辑学。第二部分是冬季授课内容, 题目为“论真理的本质”, 通过解读赫拉克利特箴言和柏拉图“洞穴之喻”以及《泰阿泰德》, 海德格尔论述了真理的本质作为斗争和无蔽, 并细致考察了非真理的本质。 (德) 海德格尔著 商务印书馆 B086 58 0 荐购
23 上帝、死亡与时间 本书处于特殊节点, 前承其后期核心著作《别于存在, 或超越本质》, 后接退休, 兼具“天鹅之歌”与后期哲学“大综合”的意味。列维纳斯前期代表作《总体与无限》引发热议后, 经十年思想转向推出《别于存在》, 但因其晦涩, 后期哲学仍令人费解。而《上帝、死亡与时间》聚焦上帝、死亡、时间等后期哲学关键主题, 深入探讨他人、无限等重要概念。书中细致剖析笛卡尔、康德等哲学家思想, 以思想史风格清晰展现其与列维纳斯思想的异同, 读来仿若思想对话录。 (法)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B086 78 0 荐购
24 万物生辉:在经典中寻找世俗生活的意义 本书聚焦当代虚无主义, 探讨在世俗时代如何追寻生活的意义。作者从哲学和文学的专业角度出发, 剖析如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等当代人的虚无主义表现, 通过解读古希腊诗人荷马著作的史诗、但丁的《神曲》、麦尔维尔的《白鲸》等经典, 回溯西方历史中人们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演变。书中介绍了许多文学家、哲人的观点, 作者分析这些观点指出人们可从传统经典中汲取力量, 培养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在世俗世界中找到生活的意义, 抵制虚无主义, 构建更有价值的生活。 (美) 休伯特·德雷福斯, 肖恩·多兰斯·凯利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B089 58 0 荐购
25 社会加速与未来 本书在理论上建构了加速主义的全景式思想图景, 围绕社会加速与人类未来这一重大主题, 以加速主义的社会批判为总问题, 审视和预测当代西方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 分析和批判西方现代性、数字平台、新技术、工作、社会运动等现实问题, 阐述和论证未来社会的美好规划和可行性。基于以上加速主义的批判叙事, 本书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去观察和评判这一批判理论所具有的价值与局限, 进而彰显马克思主义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强大的理论解释力和超越时空的影响力。 杨林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B089.1 78 0 荐购
26 未来性:人类文明尺度的溯源与演化 本书分为上部“方法篇”、下部“文明现场篇”, 共17章。本书围绕“未来性”这一关键概念, 探讨、阐释人类文明的真理尺度。上部分5章, 从“对称”的视野出发, 审视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是如何发生、演变的, 从而追溯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思维定律怎样影响了西方对哲学“真理”道路的选择, 提出了真理的三大尺度; 同时, 揭示东方以“八卦图”为代表的哲学思维跟第一哲学同构, 但其原生基因和发展潜力又超越了西方哲学。 李春光著 东方出版社 B1 128 0 荐购
27 王天下 本书以内圣卷和外王卷之结构, 从德性本理探求如何证内圣并化外王的方法。内圣卷以志德、明德、位德、阳德、识德为内容, 言说如何志明双用证内圣; 外王卷以玄德、圣德、用德、盛德、至德为内容, 言说如何法性贯通化外王, 从而立十德系统论述内圣外王的十德路径。围绕“德性”的修证与教化, 贯穿“七位、八体、九易、十德”的德学内容体系, 通过志明双用内证精气神而正阳进德, 既养内丹转内识治个体, 又行大乘德治来化外王全大体; 既有小乘内证之利, 又有大乘德教之全, 从而小大乘并重且内圣外王并举。 王爱品著 华龄出版社 B2 88 0 荐购
28 无字天书:《易经》的本源和推演 本书与古今中外对《易经》的各种解读区别之处在于, 作者提供了一个全新解读《易经》的视角, 即提出了阴阳比的概念。作者通过反复推演, 算出各个卦系的阴阳比, 揭示了宇宙中各个层次都有一定数的阴阳体, 因阴阳比不同, 阴阳体也各不相同, 但在每个层次的总体上, 所有阴阳体是对称和平衡的, 同时也是对立和互补的。 谢文纬著 朝华出版社 B221.5 88 0 荐购
29 论语 本书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语录体文集,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儒家经典之一,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四书五经”。从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开始至今的两千多年里, 它一直教导人们学习、修身、处世、为政等诸多方面, 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品行风骨、道德智慧等。本次整理出版以通行本为底本, 同时参考朱熹《四书章句》、刘宝楠《论语正义》、杨伯峻《论语译注》等, 择优而取。 (春秋) 孔子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B222.2 36 0 荐购
30 汉蒙合壁论语 本书稿儒学经典《论语》, 历史上曾有两种蒙古语翻译版本: 其一是清代同治年间噶勒桑翻译的《满蒙汉合璧论语》; 其二是1923年特木图翻译的《汉蒙合璧论语》。我们在翻译整理《汉蒙合璧论语》时, 参照上述版本, 采取字 (词) 对译, 行行对联, 分篇分章、添加注释、标点符号、后附《论语词典》等方法, 使其形成了完整、严谨、独特的体例。这种体例, 可以为我们今后学习两种古代语言, 甚至多种古代语言相互对译或者对照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哈图卓日克, 特·曹都编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B222.21 55 0 荐购
31 历史上的孔子形象 本书是一部基于政治与文化的语境视角系统, 研究和论述历史上的孔子形象演进变化历程的著作, 是一项在系统性方面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有关孔子形象问题的研究成果。对从先秦到20世纪孔子形象的变迁历程和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命运所作的深刻考察和反思, 富有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全书除导论和结束语之外, 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孔子: 从学者到偶像, 主要论述先秦至秦汉孔子形象从学者到偶像的演化变迁问题。二、孔子与儒学的历史命运, 主要论述自汉至清政治与文化语境下的孔子形象及其历史命运问题。三、孔子与儒学的现代命运, 主要论述近代孔子形象的裂变及其现代中国的命运转折问题。 林存光著 山东友谊出版社 B222.25 142 0 荐购
32 林希逸“三子口义”研究 本书分为七章, 第一章林希逸生平著述, 第二章“三子口义”诞生的时代与文化背景, 第三章“三子口义”引书论析, 第四章“三子口义”的三子观研究, 第五章“三子口义”的阐释方法研究, 第六章“三子口义”的三教关系论研究, 第七章“三子口义”的历史影响。书后附参考文献。 胡瀚霆著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B223 168 0 荐购
33 老子不老:昌新本〈道德经〉注解 本书主要包括道德经注释和解读两大部分。注释部分对比了经典版本的不同, 形成昌新本道德经, 译文简练概括, 注重以经解经和系统性、连贯性。解读部分包含内、外两篇, 各九篇文章。内篇概括道德经的主要内容、老子的辩证法、生态观、政治哲学等。同时, 用科学的视角整理老子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的观察。提出了老子“道”的两个主体: 水、人民群众。外篇从中国农耕文明历史进程中理解道德经, 以及无为而治、天下为公等理念的历史传承。梳理道学、儒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差异, 在崇尚和平、和谐方面的统一。 刘红晋, 刘昌永著 南海出版公司 B223.1 58 0 荐购
34 老子新校释译:以新近出土诸简、帛本为基础 本书以通行本即王弼本《老子》为底本, 结合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老子〈乙〉》、郭店楚墓竹简《老子》和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等简帛本文献, 考订其文, 辨察其字, 疏通其义, 演绎其理, 力求准确、深入地呈现《老子》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运思特点。 陈徽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B223.5 118 0 荐购
35 止学 本书是一部由隋代文中子所著, 深刻阐述“知止”智慧的古典著作。书中涵盖了从个人修养到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 提出的“大智知止”的观点, 主张在人生的进取与退守间寻找平衡, 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强调在各种生活情境中如何正确地运用“止”的原则, 这是人之所以成就功业之关键。《止学》指导读者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保持心灵的清明, 做到知进知止, 帮助读者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个人决策中找到平衡点, 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隋) 文中子著 朝华出版社 B241.1 45 0 荐购
36 半小时读懂朱熹 本书稿共分为8个故事主题, 前4个故事讲述朱熹的生平, 后4个故事讲述朱子理学和朱熹的教育理念。本书意在用诙谐幽默的图文表达, 深入浅出地普及朱熹及其教育观。书稿围绕朱子家训为主题脉络展开。朱子家训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家教典范。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了那么多的知识仍然没有家教? 如何把孩子教育成有用的人?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本作中寻找答案。书稿内容丰富, 形式生动, 旨在用图文并茂的幽默表达方式, 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让读者学习了解朱熹的理学知识和家庭教育理念。 混知团队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B244.7 35.8 0 荐购
37 王阳明图传 本书是一本独特的王阳明传记, 将明代著名作家冯梦龙的《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和王阳明入室弟子邹守益的《王阳明先生图谱》合二为一。《靖乱录》原文包括正文和眉批, 本书予以标点、分段, 并将《图谱》中30幅图分别插入正文相应位置, 更增添三幅王阳明手迹。此外, 本书添加了对《靖乱录》正文的大量注释, 包括校勘记、生僻词语注释、引文查证、传奇故事增补、征引相关史料及研究成果。《靖乱录》可以说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阳明传记, 也是推动阳明传奇故事广泛流传的重要而媒介, 冈田武彦的《王阳明大传》亦大量征引《靖乱录》。 (明) 冯梦龙, 邹守益原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B248.2-64 58 0 荐购
38 方以智研究:第五辑 本书内容涉及方以智哲学、方以智生平、方以智《药地炮庄》专题研究、方以智文学思想、方以智文献辑佚、桐城方氏易学、桐城方氏学派与宋明理学, 是对方以智及桐城方氏学派的全方位研究。本书在对方以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进行总结的同时, 对方以智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与意义进行阐述。一定程度上, 展现了其作为安徽历史文化遗产重要内容的学术价值, 以及建设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积极意义。 李仁群主编 安徽大学出版社 B248.935 58 0 荐购
39 梁启超:维新 本书讲述梁启超前25年人生, 直至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这位来自广东南部一座乡间孤岛的岛民, 在古老帝国的稳定结构中成长、读书、参加科举, 又敏感地感受到外部世界的冲击, 偕同师友做出反应。他拜师康有为, 主笔《清议报》, 执教时务学堂, 参与戊戌变法, 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许知远追寻梁启超的足迹, 从新会、广州到上海、北京、长沙, 在复原人生轨迹和时代风云的同时, 展现一代人的焦灼与渴望、勇气与怯懦。 许知远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B259.15 88 0 荐购
40 瑜伽经 本书分为四品, 由194个简短的经句组成。第一品主要论述了“心作用”和三昧的分类等问题, 认为“瑜伽是对心作用的抑制”; 第二品说明了造成痛苦的原因和进入三昧的基本方法, 具体论述了“八支行法”的前五支(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 第三品论述了“八支行法”中的后三支(执持、静虑、等执)及神通力等问题; 第四品据许多学者考证不是钵颠阇利所作, 其主要内容是对神通力的五种来源(生得、药草、咒文、苦行、三昧)和解脱状态等的论述。 (古印度) 钵颠阇利著 商务印书馆 B351 72 0 荐购
页码:2/149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