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 |
|
女性的权利 |
本书是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在1792年发表的一部开创性的女权主义著作, 被广泛视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著作。在这部作品中, 沃斯通克拉夫特批评了当时女性教育的不足, 这种教育把女性仅仅培养成男性的附属品, 而不是有尊严、有自立能力的独立个体。她认为, 女性受到的教育阻碍了理性和才能的发展, 限制了她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她呼吁女性在教育、政治、社会和婚姻各个层面获得平等待遇。玛丽的辩护不仅仅是维护女性的利益, 更是为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而呐喊。 |
(英)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著 |
山东文艺出版社 |
D440 |
39.8 |
0 |
荐购
|
| 142 |
|
通识大课堂:近代中国女性十讲 |
本书分为五个主题, 共十章。主题一“女性、时尚与现代性”, 主要讨论民国时期审美风尚的变革, 探究伴随着城市现代化与大众休闲娱乐转型, 涌现出“摩登女郎”与“健美女性”这两类为追求时髦与自由解放的“新女性”群体, 揭示她们在围绕资本及社会阶层博弈的同时, 也重构着对女性主体性身份的责任与想象。主题二“女性、政治与民主”, 聚焦近代中国历史上分别发生于民国初年新政权初立之际及五四新文化运动过后的两次妇女参政运动, 比较两次妇女参政运动发展的递进脉络, 理解女性在革命运动中为争取男女平权事业的艰难性与曲折性。主题三“女性、媒介与消费”, 选取阮玲玉与蝴蝶为人物个案, 探讨男性凝视下电影女明星的苦情与悲剧, 审视她们在商品化经济浪潮中遭遇的物化, 分析她们所经受新闻媒体与社会舆论风波的裹挟, 以及九一八事变后在国难因素催化下身陷政治漩涡的失语。主题四“女性、道德与法律”, 着眼于新生活运动这一时期的同时发生在北平的女作家刘荷影救济案与刘景桂、逯明情杀案, 观照在引发社会反响的背后, 所牵动的女性伦理观念、国家权力与话语、“新女性”形象再造等多重镜像, 并发掘民国时期律法精神在公共事件中日渐深 |
高翔宇主编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D442.9 |
59 |
0 |
荐购
|
| 143 |
|
欧洲法西斯主义的民众基础:意大利、西班牙和罗马尼亚 |
本书以意大利、西班牙和罗马尼亚三个案例为基础, 通过精彩的比较历史学和政治学研究, 重新概念化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法西斯主义的本质和起源。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志愿结社在整个欧洲蓬勃发展, 尤其是在乡村非精英群体中。但这种“市民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在意大利、西班牙和罗马尼亚催生自由民主。相反, 莱利发现它在特定的背景下破坏了这些国家新生的自由主义政权, 并且成为法西斯主义崛起的核心推动力。莱利令人信服地挑战了著名的“托克维尔命题”(强大的公民社会必然导向自由民主的发展), 引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为我们理解法西斯主义、理解市民社会与政权体制的关系做出了里程碑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贡献。 |
(美) 迪伦·莱利著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D51 |
80 |
0 |
荐购
|
| 144 |
|
共商金砖合作新蓝图 共建全球发展新格局: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论文集 |
本书由参加该论坛的金砖五国政要、专家发表论文翻译整理而成, 按会议议程分为四个部分, 收录了金砖五国关于多边合作、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合作等重要论述, 展示合作成果和描绘未来蓝图, 也提出宝贵建议, 体现了金砖国家的合作决心与创新力量, 为提升金砖国家交流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因此本书既是交流的重要成果, 也具有重要的历史记录价值。 |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编 |
朝华出版社 |
D523-53 |
128 |
0 |
荐购
|
| 145 |
|
凝聚共识 强化信心 助力命运与共的金砖作品作:2021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论文集 |
本书反映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在金砖合作框架下, 在治国理政、经贸、科技合作方面交流协商, 共谋经济、科技合作大计, 积累理论与实践经验。本书记录金砖各国加强对话交流、推动互学互鉴, 为汇聚金砖国家发展动力、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的愿望与实际行动, 是金砖国家交流的历史见证, 是合作交流的重要成果。 |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编 |
朝华出版社 |
D523-53 |
99 |
0 |
荐购
|
| 146 |
|
共商金砖合作新蓝图 共建全球发展新格局: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论文集 |
本书由参加该论坛的金砖五国政要、专家发表的论文翻译、整理而成, 按会议议程分为四个部分, 收录了金砖五国关于多边合作、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合作等重要论述, 展示合作成果和描绘未来蓝图, 也提出宝贵建议, 体现了金砖国家的合作决心与创新力量, 为提升金砖国家交流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 |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编 |
朝华出版社 |
D523-53 |
99 |
0 |
荐购
|
| 147 |
|
凝聚共识 强化信心 助力命运与共的金砖作品作:2021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论文集 |
本书记录金砖五国加强人文交流合作, 在传媒影视、音乐体育、科技教育等领域开展促交流、惠民生的项目活动和经验。本书旨在夯实人文交流基础、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汇聚人文交流力量, 讲好打动人心、引领价值、弘扬精神的金砖故事,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递金砖国家的精神力量, 是金砖国家交流的历史见证, 是合作交流的重要成果。 |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编 |
朝华出版社 |
D523-53 |
128 |
0 |
荐购
|
| 148 |
|
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转化和创新发展研究 |
本书运用结构分析和诠释学的方法, 重新审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价值、贡献及启示。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内在逻辑结构, 主要分为天下观、国家观、社会观、家庭观、个人观、自然观等层次, 每一层次中都包含着典型的命题, 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价值取向包括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义利观; 以和为贵、和合共处的整体观; 兼善天下、兼利天下的大局观等。第二部分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理想追求, 包括内圣外王的理想政治、小康大同的理想社会、天下有道的理想世界、天人合一的理想生态。第三部分介绍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转化和创新发展, 体现在全球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家庭治理、个人治理、生态治理等层面。 |
侯文莉著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D6 |
88 |
0 |
荐购
|
| 149 |
|
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
本书秉持“理论导引-实践分析-改进实践”的认识论路线, 遵从“描画应然-透析实然-理论确证-建构优化”的方法论线索, 构建以内容分析为核心方法的研究方法体系, 锚定国家形象的客体--国家本质要素作为教科书中国家形象研究的逻辑起点, 聚焦义务教育统编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建构这一命题展开研究, 建立“知识教授-价值观与情感培育-国家认同培养”和“形象表征-内容描述-意义诠释”纵横坐标作为义务教育统编教科书中国家形象建构内容分析的基本维度, 回答好国家形象作为跨学科论域中的现实问题: 国家形象究竟是什么, 教科书的国家形象价值是什么, 义务教育统编教科书建构什么样的国家形象最有价值等问题。 |
周昆著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D6 |
78 |
0 |
荐购
|
| 150 |
|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 |
本书采用对标国际、趋势外推、定量分析等方法, 设定评价指标2030年、2035年的目标值。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优势条件与不利因素, 要辩证分析、综合施策,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顺利完成各项指标各领域目标基础上顺利实现2035年总体目标。 |
郭春丽等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D61 |
86 |
0 |
荐购
|
| 151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拓展学习教程 |
本书以案例和实训为重点, 立足于《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是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由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的有益尝试。本书通过案例来诠释、点评抽象的理论和观点, 引导大学生从鲜活的案例中真正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主编于庆峰, 关丽 |
辽宁教育出版社 |
D61 |
42.8 |
0 |
荐购
|
| 152 |
|
世界历史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逻辑研究 |
本书主要内容为, 世界历史: 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框架, 卷入世界历史: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因由, 顺应世界历史: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主动, 走向世界历史: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探索, 引领世界历史: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等。力图在凸显世界历史的视野下, 以演进逻辑进一步强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意蕴。 |
胡博成著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D61 |
88 |
0 |
荐购
|
| 153 |
|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探索 |
本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方面展开研究, 该书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中国式现代化, 从问题提出、理论梳理、背景分析、现状剖析、措施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阐释。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有利于涪陵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掌握党中央作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精神实质, 进一步增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 以及推动涪陵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黎治国, 李外禾, 倪春华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D61 |
88 |
0 |
荐购
|
| 154 |
|
中国式现代化的护航之道 |
本书阐释安全不仅为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基本保障, 更是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协同发展的战略支柱, 同时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对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的牵引作用。全书立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视域, 结合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以理论、现实、实践三个维度展开, 在新安全格局下构建了一个从宏观理念到具体治理再到实施落地的完整框架。在理论向度部分, 从全球视野出发, 揭示国家安全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共性命题。在现实向度部分, 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风险治理实践。 |
王丹彤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D61 |
89 |
0 |
荐购
|
| 155 |
|
创新实干促发展:理论热点面对面:2025 |
本书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 对干部群众关心的8个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回答。详细阐释了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重大问题, 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 是对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进一步通俗化的权威表达、理论普及。 |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 |
学习出版社 |
D61 |
27.8 |
0 |
荐购
|
| 156 |
|
致青年:共创中国式现代化 |
本书阐述了西方现代化的文明悖谬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为什么好、未来怎么干等问题, 告诉青年如何以实际的行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 |
钟君, 何绍辉主编 |
东方出版社 |
D61 |
52.8 |
0 |
荐购
|
| 157 |
|
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 |
本书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验做法, 深刻阐述了为什么要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高干部哪些能力、怎样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如何把握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完善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制度机制等重要问题。 |
陈小明, 苏玉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D61 |
68 |
0 |
荐购
|
| 158 |
|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在我国的守正创新研究 |
本书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本书认为“现代”是相对“传统”而言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样式、社会组织、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呈现样态, “现代性”则是对这一样态的批判性省思。马克思尽管没有直接论及“现代性”概念, 但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生成、资本逻辑、社会建制、主体异化、超越路径等问题进行批判论析, 形成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全书指出, 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了马克思现代性思想, 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形成既具时代特色又有民族风格、既批判借鉴又辩证超越西方现代性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新范式。 |
徐平著 |
新华出版社 |
D61 |
66 |
0 |
荐购
|
| 159 |
|
学习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和智慧 |
本书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同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系列文章汇集。这些文章集中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 深刻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伟大思想和智慧, 并生动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路径、重点任务和基本方略, 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
曲青山著 |
学习出版社 |
D610.4 |
68 |
0 |
荐购
|
| 160 |
|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研究 |
本书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研究, 在对话语、话语体系、话语权、现代化、现代性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 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以党的重要文献为指导和依托, 兼顾政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知识, 考察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变迁的历史脉络, 研析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逻辑, 揭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文明内核, 深入透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叙事特色, 剖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结构功能及创新发展的原则与路径,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传播策略和守护之道, 揭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内蕴的文明共识和特殊价值, 进而为在探寻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规律和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话语权的有效之道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和突破。 |
苏阳著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D614 |
6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