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1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研究 |
本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基本知识入手,对文化的本质与基本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与精神、文化自信的理论内涵与本质特征、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及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 |
孙乐宏著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K203 |
65 |
0 |
荐购
|
| 422 |
|
中国文化常识 |
本书对中国古代文化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衣、食、住、行、婚姻、族制、阶级、政体、选举、官制、兵制、文字、语言、学术等,旨在说明文化的变迁,“而推求现状之所由来”。 |
吕思勉著 |
哈尔滨出版社 |
K203-49 |
49.8 |
0 |
荐购
|
| 423 |
|
走近版本之江南篇 |
本书以杭州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江南版本文化概览”展览大纲为基础,抓住最能体现江南地区历史文脉、人文气息的版本类型——文献,全面梳理文献版本的相关内容,展开相对系统而简要的介绍。同时选取相关经典版本,特别是体现江南特色的版本进行介绍与赏析。全书共分为版本源流、版本内涵、版本生成与典藏、版本技艺与审美四个部分,另有附录部分,介绍了中华版本传世工程的概况,包括国家版本馆使命与定位、“一总三分”布局的意义及杭州国家版本馆内容建设与场馆建设的情况。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进一步了解版本、爱上版本、研究版本。 |
浙江老年电视大学,杭州国家版本馆编 |
杭州出版社 |
K203-49 |
36 |
0 |
荐购
|
| 424 |
|
形象史学:2024年秋之卷(总第三十一辑) |
本书为《形象史学》第三十一辑,《形象史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办,是CSSCI来源集刊。“形象史学”,是指把形与象作为主要材料,用以研究历史的一门学问。本辑有器物研究、图像与形象、壁画研究、地理图像、考古札记等五个栏目,兼具图像与实物、文献与考古的研究文章。 |
刘中玉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K203-53 |
145 |
0 |
荐购
|
| 425 |
|
续资治通鉴 |
毕沅编标点续资治通鉴小组校点的《续资治通鉴(共12册)》220卷,记载了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6),凡26主、411年的历史。体例为编年纪事体。本书对于了解宋辽金元四朝的史事颇具参考价值。此点校本根据明庆六年冯氏补刻本,并参考其他多种史书的有关记载整理而成。 |
(清)毕沅撰 |
凤凰出版社 |
K204.3 |
1380 |
0 |
荐购
|
| 426 |
|
吾皇巴扎黑漫画大中华史:3:陛下三思 |
本书是一部用趣味展现中国古代历史的作品。本书用吾皇猫和巴扎黑的视角带领读者一起了解从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到隋的历史,全书趣味生动形象,将夏商周到秦朝的历史发展脉络娓娓道来。 |
白茶作品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K220.9 |
59.8 |
0 |
荐购
|
| 427 |
|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
刘文淇生平湛深经术,对《春秋左氏传》用力尤勤,曾认为《左传》之义,被杜预剥落已久,杜注中稍可观览的观点,多系袭取旧注,于是辑《左传旧注疏证》一书,先取贾逵、服虔、郑玄三人之注,进行疏通证明,对杜预排击不当的进行纠正,对杜预剿袭前人的说法加以标明,对杜预沿用韦昭《国语注》的地方,也一加以指出。刘文淇开始编纂《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工作,历经刘毓崧、刘寿曾、刘师培等四代人,疏证止于襄公五年,后人虽有整理计划,最终为未完稿。晚清刘叔俛、孙诒让对此称颂不已;清末梁启超、章太炎也多以未曾寓目刘氏书稿为憾。刘师培逝世后长编遗失,原稿七册与清抄稿送交上海文献图书馆。正文后附录二文:一为《仪征刘氏佚文辑存考述》,辑录刘文淇及刘寿曾兄弟佚文十五篇;二为《〈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引书举要》,略举卷数、撰者及通行版本。 |
(清)刘文淇著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K225.04 |
280 |
0 |
荐购
|
| 428 |
|
晋国通史:修订版 |
本书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展示晋国历史,把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发展形态和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融入其中,探寻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贴近史实,阐释真谛,古为今用,启迪后人。 |
李尚师,李光达编著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K225.09 |
368 |
0 |
荐购
|
| 429 |
|
何以秦汉 |
本书是一本通过搜集秦汉两次大一统的史料,写成的章回小说。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写起,历叙胡亥二世、子婴相继登位;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直写到刘那称帝为止。除了有读者所熟悉的徐福海外求仙、黄石公授书张良、焚书坑儒、指鹿为马、沙丘之谋、约法三章、鸿门宴、霸王别姬等历史故事外,还介绍了皇帝称号是怎么来的,秦朝的衣服为什么是黑色的,咸阳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博士是什么官职等历史常识。 |
陈稺常著 |
新世界出版社 |
K232.09 |
56 |
0 |
荐购
|
| 430 |
|
丝路风云:两汉西域开拓与经营 |
本书生动描绘了西汉和东汉四百年间英雄辈出的时代,以及他们开拓与经营西域的辉煌历程。本书依据《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料,以张骞、卫青、霍去病、解忧公主、班超、班勇等人物为主线,以历史事件为脉络,从细节入手,详细梳理两汉开拓和经营西域的历史进程。 |
金建军著 |
现代出版社 |
K234.09 |
58 |
0 |
荐购
|
| 431 |
|
两汉三国历史文化典故悦读:英汉对照 |
本书共分6章,内容包括:两汉成语典故悦读、三国成语典故悦读、汉中成语典故悦读、两汉三国历史故事戏剧悦读、两汉三国成语典故戏剧悦读等。 |
李俊丽著 |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K234.09 |
48 |
0 |
荐购
|
| 432 |
|
唐史论丛:第三十七辑 |
本书收录国内外隋唐史研究专家的研究论文27篇,分为五代十国研究、政治与军事、文献与文化、书评等多个板块,内容涉及唐代及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宗教、军事、法律、文物、出土墓志考释、相关学术著作评介等多个研究领域,其中包含海内外知名专家的稿件若干篇。 |
杜文玉主编 |
三秦出版社 |
K242.07-55 |
116 |
0 |
荐购
|
| 433 |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本书是一本通俗历史作品。作者从明朝内部问题、辽东战事和民变三个方面分析了明朝从衰落直至灭亡的内外部因素,深挖根源,直击要害,深刻揭示了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和偶然性中的必然性。该书纲举目张,逻辑清晰,首尾相照,前后呼应。作者广泛研究和引用了古籍史料及当代学术成果并加以吸收消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持论中正,评史精炼到位、一针见血。 |
无心镜著 |
新世界出版社 |
K248.09 |
60 |
0 |
荐购
|
| 434 |
|
赤胆忠诚:陈翰章战斗档案及研究 |
本书由陈翰章战斗档案和陈翰章研究两部分组成。档案部分计65份档案,由档案图片、档案解读、参考译文组成,记录了陈翰章烈士率部与日伪军警展开的81次战斗及活动情况,时间跨度为1936年8月20日至1940年12月8日,展现了陈翰章戎马岁月中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斗争精神。档案图片是档案原件的影印图片;档案解读是对档案图片的出处及内容进行说明;参考译文是档案图片内容的中文翻译。研究部分收录抗联研究专家及吉林省档案馆研究人员5篇关于陈翰章研究的最新论文。 |
吉林省档案馆编 |
长春出版社 |
K265.06 |
480 |
0 |
荐购
|
| 435 |
|
侵华日军第一〇〇部队细菌战史料整理与研究 |
侵华日军第一〇〇部队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的细菌部队,主要利用动物、植物甚至活人做实验,研制和生产多种烈性致病细菌,用以毁坏农作物,感染牲畜,攻击人类。书稿有助于填补一〇〇部队蓄谋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研究的资料空白,有利于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违反国际公约、自上而下有组织的对华实施细菌战的罪行。 |
王志强主编 |
长春出版社 |
K265.606 |
1780 |
0 |
荐购
|
| 436 |
|
错阿山水觅遗踪:格萨尔史诗主要人物历史遗迹 |
本书介绍了德格错阿境内的《格萨尔》主要人物达绒·阿库超同等人的相关传说故事和遗迹。本书稿的内容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1.前言,由著名格萨尔研究专家、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诺布旺丹先生撰写;2.寻觅阿库超同足迹;3.格萨尔史诗历史人物荣擦甘潘玛尔勒和首席大仲裁官威玛拉达遗迹寻访与简介;4.《格萨尔》高级论坛上的发言;5.与“岭”有关的历史考究;6.附录(相关《格萨尔》文献、礼赞)。 |
扎西持林《格萨尔》文化传承与保护示范基地编著 |
中国藏学出版社 |
K281.4 |
68 |
0 |
荐购
|
| 437 |
|
宋代西北吐蕃研究:2版 |
本书是一部研究宋代西北吐蕃历史的学术专著,详细论述了宋代西北吐蕃的形成、宋代西北吐蕃部族的分布、青唐吐蕃政权、宋朝的御边政策、宋蕃关系等,后附吐蕃人名、部族名、地名异译表。其中作者对吐蕃族群分布的考证、对蕃部社会经济概况的归纳、对青唐政权兴衰的划分,以及对宋代西北民族关系格局的分析堪称全书亮点。 |
刘建丽著 |
甘肃文化出版社 |
K289 |
98 |
0 |
荐购
|
| 438 |
|
京津冀地缘关系史 |
本书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阐释了京津冀地缘关系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与基本规律,分析了三省市之间在生态环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相互关联,探讨了地缘关系在何种程度上推动或制约着各自区域社会发展等重要理论问题。 |
孙冬虎[等]著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K292 |
78 |
0 |
荐购
|
| 439 |
|
陕北古韵寻踪 |
本书以陕北高原的历史文化为线索,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见闻、兴趣爱好,品古论今,写出了对陕北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及社会生活的思考、感悟。作者为历史文化和考古学研究爱好者,亲身探访过陕北的多处历史文化遗址,甚至参与过某些项目,其视角亦有独特之处。文中穿插的图片皆为作者实地探访的一手资料。 |
高伟著 |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K294.1 |
49.8 |
0 |
荐购
|
| 440 |
|
东京梦华录 |
本书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内容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从都城的范围到皇宫建筑,从官署的处所到城内的街坊,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歌舞曲艺到婚丧习俗,几乎无所不包,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展现了古代京城社会生活面貌。 |
(宋)孟元老著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 |
K296.13 |
5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