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1 |
|
诗赋苑中的气象学 |
本书分析解读与气象学、气候学相关的名词佳句,让读者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感受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如坐深甑遭炊蒸”;在”人间四月芳菲尽,峙桃花始盛开”中领悟温度垂直递减率的意义;在“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中感受空中风强而多变的性质。 |
周海申,郑莹,张晓慧著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P4 |
58 |
0 |
荐购
|
| 482 |
|
基于人群属性动态反馈驱动的应急避险技术 |
本书依据历史和实时人流热力图,分析受洪水威胁区域内人口总数及其分布;研究电子围栏技术应用,以结合洪水预报预警有针对地对高风险区内人员发出警示;基于LBS实时掌握区域人员聚集、疏散、受困情况,并依托人群画像数据优势,动态绘制涉灾区域内人群特征属性,与地区分布;开发终端(含移动终端)应用,实现防洪应急转移预警发布、撤离时间评估、安全撤离路径规划及最优避险转移路径推送、人口安全转移进展反馈等,并根据险情发展提出基于实时反馈驱动的转移路径或安置方案动态调整及推送。 |
黄艳,李安强,李昌文等著 |
长江出版社 |
P426.616 |
118 |
0 |
荐购
|
| 483 |
|
西藏山洪灾害研究 |
全书共七章,主要针对西藏山洪灾害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藏东“三江”流域、“一江三河流域”、川藏公路南北线路段、中尼公路、青藏铁路(公路)的重点区域为研究重点,通过对西藏溪河洪水灾害、泥石流灾害及冰湖溃决洪水灾害的调查与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建库,初步分析研究山洪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特征,论述了山洪灾害的形成条件与机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资料详实。 |
巩同梁著 |
长江出版社 |
P426.616 |
76 |
0 |
荐购
|
| 484 |
|
国家自主贡献中的洪旱适应政策评估 |
本书汇总了过去60年来全球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农业干旱的损失状况,预估了未来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洪水和干旱灾害风险适应评价框架,对《巴黎协定》各缔约方的国家自主贡献中洪水和干旱相关的适应措施的全面性进行了评估。 |
崔惠娟,于飞,黄鹤飞著 |
气象出版社 |
P426.616 |
60 |
0 |
荐购
|
| 485 |
|
内蒙古新能源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
本书是对内蒙古新能源气象预报技术、新能源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建设的总结,书中介绍了内蒙古基本气候特征、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技术、多时间尺度风能太阳能预报预测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高影响天气及灾害预警技术以及新能源气象服务典型案例等。 |
赵黎明等编著 |
气象出版社 |
P451 |
150 |
0 |
荐购
|
| 486 |
|
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重大科技问题战略研究 |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全球海洋治理的重点领域与发展趋势,聚焦问题与挑战,提出发展愿景、路径和建议,体现了中国海洋领域顶级科学家对全球海洋治理的深度思考。对于国际海域资源开发利用与惠益分享、海洋生态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关键、热点问题,提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李家彪[等]主编 |
海洋出版社 |
P7 |
368 |
0 |
荐购
|
| 487 |
|
中国海域史:总论卷 |
本书所说的中国海域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地理范围限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区。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中国海域史,即中国人在历史的各个阶段各个海域从事的与海洋有关的各种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军事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等。 |
张海鹏总主编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P7-092 |
198 |
0 |
荐购
|
| 488 |
|
中国海域史:南海卷 |
本书是一部以“海域史”概念为统筹的中国海域通史,举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都有涉及。本书以南海海域和沿岸地区为研究对象,依靠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还原了南海海域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演变。通过《中国海域史》的研究,说明中华文明不是仅限于陆地的“黄色文明”,同时也是深具“蓝色基因”的海洋文明,海洋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变迁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张海鹏总主编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P7-092 |
98 |
0 |
荐购
|
| 489 |
|
中国海域史:黄海卷 |
本书是一部以“海域史”概念为统筹的中国海域通史,举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都有涉及。黄海卷主要研究了黄海周边海域和沿岸地区在历史上的海洋开发、政区演变、经济发展和海洋特色等内容,凸显了黄海在中国海洋文化形成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中国海域史》的研究,说明中华文明不是仅限于陆地的“黄色文明”,同时也是深具“蓝色基因”的海洋文明,海洋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变迁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张海鹏总主编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P7-092 |
98 |
0 |
荐购
|
| 490 |
|
中国海域史:渤海卷 |
本书探讨了自史前时代至1949年的渤海区域社会发展史,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社会风俗、物产、海洋文化、中外交往等众多领域,是一部较为系统的渤海区域史。本书以时间为序,对渤海的开发与航海活动、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环渤海区域的政权更迭、渤海与海禁、渤海不同时期的海防政策、渤海的内海交通和外海往来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与论述。 |
张海鹏总主编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P7-092 |
128 |
0 |
荐购
|
| 491 |
|
中国海域史:东海卷 |
本书按朝代对各个时期的东海海域史进行梳理,并着重关注了百越先民的发展变迁、东海海域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的重大作用。本书是一部以“海域史”概念为统筹的中国海域通史,举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都有涉及。本书以东海海域与沿岸地区为研究范围,依靠新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探讨政区演变、历史发展,横向比较东海与周边海域的关联和特色,呈现了东海海域历史发展的全貌。 |
张海鹏总主编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P7-092 |
158 |
0 |
荐购
|
| 492 |
|
系统生物学与发酵工程 |
本书以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工具、研究对象和发酵工程应用为主线,介绍了系统生物学在发酵工程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多尺度组学挖掘、生物网络模型构建与优化、细胞生理功能解析、代谢调控机制研究等多种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系统生物学在微生物领域中的典型研究进展,从而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书共包括九章,第一章对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及其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概述;第二章、第三章全面介绍目前国内外最新的系统生物学资源库和研究工具、生物网络的分类、网络模型的构建与评估技术;第四章至第九章详细介绍了系统生物学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涉及维生素C、燃料乙醇、丙酮酸、益生菌、白酒和外源蛋白等多种发酵产品。 |
刘立明主编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Q111 |
180 |
0 |
荐购
|
| 493 |
|
基因技术专利保护 |
本书聚焦基因和生物技术领域专利保护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围绕生物标志物、核酸干扰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病毒载体技术、核酸药物递送技术、给药群体表征制药用途专利六个领域,结合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复审决定、行政裁决等进行解析,为上述领域专利申请人提供启示和参考。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会北京中心组织编写 |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Q343.1 |
90 |
0 |
荐购
|
| 494 |
|
跟着细菌学“肠”识:和双歧杆菌一起探索“肠道森林”领悟免疫力的养成奥秘 |
本书是一本引人入胜、图文并茂的科普故事书,主角是肠道微生物和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多种细菌充当导游,带领读者进行了一场生动的“肠道森林”冒险之旅。这本书中的故事由不同的肠道细菌和免疫细胞讲述,包括双歧杆菌、罗斯氏菌、瘤胃球菌、大肠杆菌,以及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跟随着双歧杆菌“比菲”、罗斯氏菌“罗斯”等的冒险历程,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我们还会清楚地了解一个婴儿从在母体中的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如何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肠道微生物群和免疫系统。 |
(澳)布里奥妮·巴尔(Briony Barr)[等]著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Q939-49 |
69 |
0 |
荐购
|
| 495 |
|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
本书共三卷,内容包括:被子植物、藻类、真菌、苔藓植物、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等。具体内容包括:睡莲科、肉豆蔻科、木兰科、五味子科、樟科、番荔枝科、百合科、兰科等。 |
金效华,周志华,袁良琛等主编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Q948.52 |
980 |
0 |
荐购
|
| 496 |
|
毛茸茸的罪犯 |
本书是对野生动物和人类冲突的调查。对乱穿马路的驼鹿该怎么办?一只熊被抓到擅闯民宅该怎么办?正如《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玛丽·罗琦所发现的那样,这些天来,答案最好的不是在法理学中,而是在科学中: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奇特科学,这是人类行为与野生动物生物学的交叉点。致命的豹子、狂暴的大象、被飞机击落的鸟,甚至是杀人树,这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冲突区域,罗琦挖掘了大量的奇特的故事,旨在提醒人类,在不断扩大人类居住地的同时,应该如何与野生动物共存。玛丽·罗琦,在这本书里对野生动物和人类相遇的变幻莫测的世界展开一项不可抗拒的调查。 |
(美)玛丽·罗琦(Mary Roach)著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Q958.12 |
68 |
0 |
荐购
|
| 497 |
|
人类历史上的动物映像 |
本书以人类社会发展的时间为线索,结合大量珍贵的绘画、实物等历史图片,以及各种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与动物相关的内容,讲述了数千年历史上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发展。书中详尽梳理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是如何对待、描述和表现动物的,这些描述和表现是如何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的变化而改变的,而且探讨了动物在人类文化和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以动物映像反观人类社会的新鲜视角。 |
(美)琳达·卡洛夫著 |
商务印书馆 |
Q958.12 |
85 |
0 |
荐购
|
| 498 |
|
飞鸟奇缘:理查德·韦瑟利观鸟手绘与历险笔记 |
本书作者从童年开始,讲述了自己一生始于观鸟的自然奇旅。他成长于澳大利亚世代相传的农场,远赴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学习,却因对鸟类、自然和艺术的热爱,“自学”成为野生生物艺术家。跟随他的脚步,我们将前往非洲感受驯鹰的魅力,在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体验发现鸟类新种的艰辛和快乐,深入北美目睹墨西哥鸟类的美丽,经历和毒贩交手的惊险刺激,在南极的荒岛上和可爱的阿德利企鹅朝夕相处……。 |
(澳)理查德·韦瑟利著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Q959.7 |
188 |
0 |
荐购
|
| 499 |
|
探虫记:昆虫行为解读 |
从优雅的求偶表演,到残酷的捕食行为,本书将迷人的昆虫行为置于显微镜下。作者罗斯·派珀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昆虫世界之旅,以我们前所未见的方式描绘了昆虫的进化过程,并揭示了它们如何筑巢、觅食、繁殖和自我保护,同时讨论了人类世界对昆虫的影响,以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防止昆虫数量的减少。书中包含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照片、插图和图表,并借鉴了关于昆虫行为的最新研究。在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各种奇异昆虫,也能看到在花园里就可以发现的那些日常昆虫。 |
(英)罗斯·派珀著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Q96-49 |
78 |
0 |
荐购
|
| 500 |
|
昆虫记 |
本书作者通过多年细致的观察和研究,记录了昆虫世界中各种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敌、蜕变、繁殖等。 |
(法)法布尔著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Q96-49 |
46.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