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7期2015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521 中国媒体融合的创新机制:基于行动者网络的解构 本书旨在深入剖析中国媒体在国家战略引导下的融合创新路径, 挖掘并阐释其背后驱动创新的内在机制。本研究遵循“个体-组织-国家”的逻辑框架, 围绕媒体融合创新, 在三个层面构建一个行动者网络分析框架: 一是微观个体层面, 关注新闻从业者如何成长为媒体融合的“行动者”; 二是中观组织层面, 探究组织场域中的新闻从业者如何发展成新闻行动者网络, 并经过动员稳定下来; 三是宏观国家层面, 讨论国家媒体融合战略下多层行动者网络是如何协同的, 他们有什么共性, 又有何差异? 经过深入研究发现, 尽管中国媒体融合的起点是国家媒体融合战略, 但其真正的发展动力源自行动者网络的构建与运行, 以及由此产生的媒体融合组织制度创新。这一发展模式凸显了实践与制度创新在推动媒体融合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为中国媒体行业开启了坚定不移的追逐创新的新征程。 朱江丽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G219.2 128 0 荐购
522 大变局中的新闻传播改革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十四五”重大项目中期成果汇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以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的战略需要为目标, 将“大变局中的新闻传播改革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作为主攻方向, 旨在打造具备跨学科的研究视野、跨学界业界的结果导向、跨院校的学科建设理念、史论与应用价值兼顾的战略性研究体系。全书包括《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呈现方式》《论当代中国新闻理论“标识概念”的基本构成及其主要关系》等20余篇学术论文。 蔡雯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 G219.2 79 0 荐购
523 朝向系统性变革:新时代媒体融合创新实践研究 本书是在尝试这样的理论研究工作, 每个章节的研究中, 我们都希望从第一手访谈、第一手文本等原创性的研究中凝练理论, 探寻传播规律。理解和建构我国的媒体融合创新理论需要进行全景式研究。既有研究多关注中央媒体、知名媒体等融合转型过程, 少有对中国社会全景式的观察和分析, 这可能会造成对中国媒体融合创新的片段化、模式化的刻板理解。为此, 本研究覆盖中央到地方 (主要指湖北地区) 媒体及记者, 关注单一事件和矩阵类群像研究, 关注人在融合转型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中特别注意采取分解式研究, 关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博弈与平衡, 比如, 他们在新媒体赋权中的双向赋权与相互改造, 这都体现在本研究知识劳工、“第五权力”的理论研究中。 肖珺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G219.2 98 0 荐购
524 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史料丛编:第一辑:1920-1949 本书以1920至1949年间出版发行的党报党刊为专题, 系统收集整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前后、中央苏区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党报党刊 (包括一些内部出版的刊物、夹报等) 史料。包括: 建党前后如1920年11月《劳动音》、《共产党月刊》等。中央苏区时期, 出版报刊有160余种, 目前发现的有130余种。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如《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晋察冀日报》《大众日报》《八路军军政杂志》《拂晓报》等; 许多敌后抗日根据地还创办了刊物, 如《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抗敌报》就创办于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1937年12月。解放战争中, 在东北解放区创办了《东北日报》、在晋冀鲁豫创办了《人民日报》等。 张越, 宋学勤编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G219.23 39800 0 荐购
525 报业沧桑 本书内容包括: 旧上海报馆地图一览、老上海的报业、老上海小报一瞥、《申报·自由谈》谈罢风月谈风云、《新闻报》“快活林”民国历史的见证、《新民晚报》“夜光杯”夜光常满此一杯等。 主编朱争平, 严建平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G219.245.1 86 0 荐购
526 桂林抗战文化城新闻出版编年史 本书是桂林抗战文化城史料编年丛书”中分量比较重的一本。1937-1944年间, 在“桂林抗战文化城”这一时期各种风生水起的文化实践中, 新闻出版活动尤为浓墨重彩。这个名播一时的“出版城”如何初始、如何展开、如何最终被指认为这个城市的重要表征? 本书以一手资料的汇纂为主, 按时间顺序编排, 起1937年7月7日, 迄1944年11月10日 (从全面抗战开始至桂林陷落), 梳理记录桂林的新闻出版活动。外地对桂林新闻出版的报道, 以及桂林报刊对外地新闻出版活动的报道, 亦择要录入, 致力于建立一个多生态的编年框架, 立体地呈现当时桂林新闻出版生态中复杂的权力-文化关系。 吴永贵, 褚欣桐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G219.246.73 280 0 荐购
527 唤起、攻击和想象:《汉口民国日报》与国民党的新闻宣传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出版的国民党党报《汉口民国日报》, 采用文献分析法, 结合新闻传播学理论, 详尽分析了《汉口民国日报》对民众运动的引导, 对帝国主义、军阀、土豪劣绅的抨击, 反蒋“反共”宣传以及对新国家的想象等宣传内容, 讨论了宣传与事实、事实与真相、宣传的社会影响, 报纸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指出了宣传除了宣布传达之意外, 还有唤起、攻击、愿景的含义。 周军著 九州出版社 G219.276.34 99 0 荐购
528 智媒时代电视节目主持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本书是一本介绍智媒时代电视主持人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方面的专著。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 介绍了电视节目主持课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知识, 并就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以智媒时代的电视主持教育为研究对象, 主要从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实际挑战、创新侧重点分析以及实际教学模式的构建等多个方面, 阐述了如何有效整合现代教育技术, 适应行业发展趋势, 并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陈硕著 中南大学出版社 G222.2 78 0 荐购
529 出版研究的多学科视域 本书是2019-2023年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 从多学科角度审视、研究出版, 形成的一批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结集, 内容涵盖编辑出版活动的媒介学透视、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个人信息保护与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媒体融合与传播、作为知识新媒介的生成智能chatGPT、元宇宙视域下的深度媒介化、数字出版NFT化、中国政治传播研究40年等前沿论题, 具有极高的理论性、学术性和前沿性。 张毓强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G23 88 0 荐购
530 多维出版时代 本书深度聚焦读者品牌在多维出版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展开了一场全面深入且富有洞见的学术剖析。以广为人知的“读者现象”为引子, 精心描绘出读者品牌随时代脉动而茁壮成长的轨迹, 凸显其不仅是时代变革的忠实记录者, 更是文化演进中不可或缺的推动者与塑造者。作者马永强,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编审, 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 甘肃省文联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教育部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委, 《印刷文化》《西部文艺研究》等期刊编委。 马永强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G23 148 0 荐购
531 隐秘的结构:图片编辑方法 本书是一本结合案例陈述图片编辑理念和方法的教材类图书, 书中重点论述了图书编辑的基础、常识、感悟以及在图片编辑中人物、情节、视角和语境等几个层面的相互关系。本书是根据作者长达几十年的图片编辑经验,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更高的层面将摄影摆脱了单张图片模式而形成了系统性的视觉文本, 这也就具备了在更深广的领域与其他文化形式的文本形成接驳和互动的可能。对成熟的图片编辑来说, 技巧不过是直觉的延伸, 就像拍照是摄影师直觉的延伸一样。真正优秀的图片编辑往往依赖的是灵感、顿悟和无所畏惧的冒险, 图片编辑最大的魅力也在于它的开放性和试验性, 它给出的不是“它是什么”, 而是“它能成为什么”。 孙京涛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G232.2 128 0 荐购
532 中原出版产业研究院课题成果年度报告:2024 本书围绕出版行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分析研究, 并形成行业研究报告十余篇, 内容包括AIGC技术驱动出版业转型升级研究、技术驱动地方出版社转型案例及分析、出版集团新媒体应用情况研究、出版集团国际化战略举措研究、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出版财税政策研究、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推进引导机制研究、出版融合发展企业资源投入机制研究、“AI+体育”在校园智慧场景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出版机构出版古籍情况分析研究等内容, 为出版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李文平主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G239.2 59 0 荐购
533 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智慧服务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数字化时代下图书馆建设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 以及如何通过智能化技术提供更加智慧、便捷的服务, 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的系统介绍, 展示了数字化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刻影响。同时, 本书还深入研究了数字化时代下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新思维和新模式, 探讨了如何有效整合资源, 提升服务质量, 实现图书馆全面升级的路径和策略。 周浩著 大连出版社 G250.76 70 0 荐购
534 数字时代图书馆读者需求与资源开发研究 本书是关于数字时代图书馆读者需求与资源开发研究方面的著作, 内容包括图书馆读者需求分析、图书馆资源开发与管理、图书馆读者需求体系的构建、不同类型图书馆服务工作探究、图书馆读者管理以及图书馆需求服务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等。 陆晓红著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G250.76 62 0 荐购
535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图书馆用户画像研究 本书以数字图书馆用户为研究对象, 通过收集用户数据并对用户相关联的数据开展分析建模, 构建数字图书馆用户画像源异构数据融合、治理与分析框架。本书将大数据分析技术方法与用户访谈相结合, 提出构建数字图书馆用户画像的流程方法, 将有利于支撑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杨代庆, 郭红梅, 陈雨贝编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G250.76 98 0 荐购
536 图书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本书是一部探讨新媒体技术对图书馆发展影响的专业著作。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图书馆在信息传播、资源管理、用户服务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书中通过详细分析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揭示了图书馆在新媒体背景下的角色转变, 指出了图书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本书还着重探讨了新媒体技术对图书馆服务的多方面影响, 包括社交媒体平台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移动应用的创新潜力以及智能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强调了通过数字化资源管理和新媒体技术的结合, 图书馆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梁晓杰著 大连出版社 G251-39 59 0 荐购
537 2022年度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优秀案例汇编 本书展示了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优秀案例, 可分为5个类型: 儿童阅读+文旅融合、儿童阅读+传统文化、儿童阅读+科普知识、儿童阅读+分级阅读、儿童阅读+品牌建设。 南京图书馆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G252.17 78 0 荐购
538 多维视角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本书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实践策略。本书首先概述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概念、特征、理论及模式, 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 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包括政策对象、资源政策、形式政策及监督与评价政策等方面。此外, 本书还从社会资源、志愿服务、新媒体等视角, 详细分析了图书馆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阅读推广, 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建议。最后, 总结了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核心作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王静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G252.17 72 0 荐购
539 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本书以哈尔滨学院本科生课程近十年的教学内容作为基础, 以科学研究创新与能力培养, 科技文献检索和学术 (毕业) 论文写作为主要内容, 经过分析、归纳、探索而形成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材指导书。本书共9章, 覆盖了从科学研究、文献检索基本概念和方法技巧、科学研究选题、论文撰写与修订、论文投稿与毕业论文写作的完整过程, 帮助学生掌握科研技能, 提升学术写作能力。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通用课教材。 丁俊男, 许楠, 于少鹏等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G252.7 78 0 荐购
540 补书 本书详细描绘了作者在古籍保护与修复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与感悟。从初入图书馆的紧张与兴奋, 到逐渐掌握修复技巧的成就感,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修复古籍的各个环节: 清理尘土、修补破损、重新装帧等。书中不仅记录了技术层面的操作, 还穿插了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古籍保护的深思。在古籍保护与修复的过程中, 作者接触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献, 如《唐诗拾遗》等。本书既是对传统工艺的致敬, 也是对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读者可以从中一窥古籍修复这一神秘而充满魅力的领域, 感受到纸页间流淌的时光与智慧。 汪帆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G253.6 168 0 荐购
页码:27/90页  每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