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1 |
|
教学技术与媒体 |
本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和阐述了现代教学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操作技能, 在突出体现教学实用性的同时, 注意体现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全书共分九章, 具体内容包括教学技术概述、教学技术理论基础、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术、信息化教学评价、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制作、微课设计与制作、智慧媒体与平台。本教材根据师范院校学生的特点及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需求, 介绍了教学技术的基本理论, 探讨了教学的基本技能, 阐明了教学设计和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并根据课程思政“提质培优”的要求, 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 引导师范生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 |
主编屈勇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G40-057 |
49 |
0 |
荐购
|
| 562 |
|
教育管理教学及案例研究 |
本书主要从教育管理理论与教育管理案例两个视角进行系统阐述, 选取教育管理领域中最主要的管理对象和管理实务, 如领导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身心健康管理、学校制度管理等进行理论解读, 并结合教育管理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原创了二十个典型案例, 以期为高校教育管理类课程和中小学校教育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本书不仅有对国内外教育管理理论的梳理和分析, 还有对热点案例的手术刀式剖析, 深化了当前的教育管理研究。 |
徐建华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G40-058 |
79 |
0 |
荐购
|
| 563 |
|
比较教育变革:斯坦福大学五十年来的理论建构 |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对斯坦福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并将这些研究成果置于其历史背景下, 充分考察了这些比较教育的研究成果与其产生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之间的关系。本书以斯坦福大学为线索, 展现了二战后美国国际与比较教育学界是如何基于现代性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世界社会理论、国家理论以及全球化理论去影响全球教育发展的, 包括理论建构、人才培养、组织发展多个维度。 |
(美) 马丁·卡诺伊著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G40-059.3 |
89 |
0 |
荐购
|
| 564 |
|
教师与学生如何实现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倡导的10种思维方式 |
本书不仅是一本教学指南, 它还引领读者反思自身教学、帮助学生精进自己的思维模式, 为深度学习创造条件, 同时还提供了为所有学习者创造和发展思维模式所需的基础和具体策略。这本书:·呈现了支持深度思考与深度学习的10种基本思维方式·涵盖了思维模式项目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问题、练习和讨论提示, 以激发个人和团队的反思·提供案例研究和最佳实践场景, 以举例说明每种思维方式·提供有用的数据收集工具, 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
(美) 罗恩·理查德著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G420 |
59.9 |
0 |
荐购
|
| 565 |
|
基于认知科学的课堂教学:14种促进深度学习、持久学习的教学策略 |
本书建立在更严格的研究基础上, 强调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 本书提供了14种教学策略 (认知兴趣线索、词汇教学、高水准提问和学生解说、认知写作、结构化问题解决等), 被证明可以促进深度学习和持久学习。这些策略都是有效且互补的, 在一个旨在进行教学计划的框架内提出, 并与大脑的学习方式相一致。对于每一种策略, 你将获得主要的研究结果、课堂实践的指导原则以及使用该策略的推荐方法。 |
(美) 布莱恩·古德温等著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G424.21 |
49.9 |
0 |
荐购
|
| 566 |
|
心理健康指导 |
本书根据心理健康指导岗位工作特点, 以能力培养为根本出发点, 参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和心理咨询指导专项能力考核规范, 安排心理学理论知识、心理健康指导相关专业知识、心理健康指导会谈技能与技术技能、心理健康教育实务、个体心理指导实务、团体心理辅导实务、心理危机干预等七部分内容, 安排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案例, 每章后安排了思考练习题。对于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 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指导核心知识和技能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
刘巍, 饶立昌, 周向军主编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G444 |
32 |
0 |
荐购
|
| 567 |
|
拔尖人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 |
本书首先介绍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服务的相关基础理论, 然后分析了高校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及对策, 最后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在拔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全文旨在为高校、教育机构及相关人士提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南, 助力保障拔尖人才的心理健康,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与全面成长, 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徐若愚, 牛旭著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G444 |
68 |
0 |
荐购
|
| 568 |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 |
本书以大学生成长全周期为主线, 深度聚焦学业压力、情感冲突、就业焦虑等十大高发心理健康议题; 先以案例导入, 再系统梳理心理健康核心概念、预警信号与循证干预路径, 帮助读者识别抑郁、焦虑、强迫、成瘾等常见困扰。随后从自我认知、情绪调节、人际沟通、挫折复原、职业规划五大维度, 提供测评量表、情境演练与自助工具包, 引导大学生构建积极心理资本。 |
胡蝶, 胡列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G444 |
45 |
0 |
荐购
|
| 569 |
|
初中生心理导航与教师指导教程 |
本书稿围绕初中生学习、人际交往、情感调试、生涯规划、生活和社会适应等主题展开。初一年级: 我爱我, 我更爱我班; 探新之旅; 目标伴我走向未来; 我和我的朋友; 旁观者的选择---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力量; 寻找记忆宝藏; 可贵的自制力; 我的情绪胶囊; 拥抱你我的“小黑点”。初二年级: 合理归因助我行; 成长型思维修炼记; 没思路, 怎么办? --问题解决的常用策略; 思维有痕迹; 向美丽进发。初三年级: 你好, 初三--启动我的初三纪录片; 目标伴我行; 我的学习Style--探索我的学习风格; 让学习更高校--精力管理手册; 我们在一起; 信自己开潜能; 跳出猴子思维-正确面对焦虑; 从身体出发拥抱压力; 青春划未来--探索未来职业世界。 |
刘海燕, 唐彩霞主编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G444 |
49.8 |
0 |
荐购
|
| 570 |
|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关爱服务研究:以桂井小学为例 |
本书内容: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 儿童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长远发展, 使得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关爱服务成为教育领域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路径以及危机干预与督导,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探究儿童关爱服务的理论体系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构建路径。 |
彭译瑢著 |
文化发展出版社 |
G444 |
68 |
0 |
荐购
|
| 571 |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育人探究 |
本书紧扣大学生心理健康适应和教育的主题, 按照大学生的成长轴线, 分析了大学生存在的典型成长困惑、成长特点、心理发展规律等内容, 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剖析了如何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入手达成高校育人的目的,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仅关乎个人的学习效率和日常生活质量, 还会影响到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国家的预备力量,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也能够更有效地参与社会经济建设, 减少心理问题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
倪赛男著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G444 |
68 |
0 |
荐购
|
| 572 |
|
教育琐话 |
本书四辑。第一辑“有所不为”聊学校教育管理, 包括学校管理和对学校的管理, 在“有所为”外, “有所不为”可能是更好的管理艺术。同时, 本辑也谈教育常识和对教育的朴素理解, 探讨朴素的教育在当下应该成为教育从业者坚守的意义。第二辑“无聊的魅力”琐谈教师对专业发展的另一种别样的认识。这一辑在理念上与上一辑相类似, 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专业运动, 而是专业日常生活, “无聊”不是不作为, 而是让教师关注“空闲”对专业的重要性。这一辑是对教育管理者“有所不为”的继续探讨, 当教育管理“有所不为”时, 我们会发现教师的“无聊”时刻其实都可以成为专业发展的契机。“无聊”的“魅力”会让教师专业获益匪浅。 |
张克中著 |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G47-53 |
50 |
0 |
荐购
|
| 573 |
|
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 |
本书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 借助公共物品与外部性、人力资本以及经济增长等基础理论构建财政性教育支出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分析框架。第二, 梳理中国改革开放至今教育财政体制的演进历程, 对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基本现状进行描述与分析, 并通过比较分析指出现阶段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 在构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测算中国各省市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 并进一步对地区间经济增长质量的差异进行描述与分析。第四, 利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财政性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效果。第五, 结合主要研究结论, 提出优化财政性教育支出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
刘彦龙, 薛钢著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G526.7 |
68 |
0 |
荐购
|
| 574 |
|
今日幼儿教育 |
本书系全球学前教育领域的权威教材, 自1976年首版问世以来, 30余年间历经15版次修订, 持续追踪全球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动态与课程实践前沿。本版系统构建了当代幼儿教育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完整呈现了从专业发展到课程实施的幼儿教育生态系统。全书划分为专业发展、历史理论、项目服务、教学实践与特殊需求五大模块, 形成具有学术纵深与实践张力的内容体系。 |
(美) 乔治·S. 莫里森, 罗琳·布雷芬尼, 玛丽·让·沃伊卡著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G61 |
268 |
0 |
荐购
|
| 575 |
|
儿童自然教育观 |
本书基于历史上自然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维柯、卢梭、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的思想, 以阐释学的方法论为分析工具, 抽象概括出自然教育的本体论、认识论、课程论与方法论四部分, 沿着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路, 提出自然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问题, 即全人、自然人、和谐人和善性人。 |
宫盛花著 |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G61 |
52 |
0 |
荐购
|
| 576 |
|
上海市0-3岁婴幼儿发展要点与支持策略:试行稿 |
本书以认知神经学、儿科学、心理学等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 以0-3 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品质素养基础为核心, 促进儿童在人生最初阶段获得动作、情感、认知、语言、社会性和个性等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呈现儿童各月龄段发展的特点和表现, 提出相应的支持性策略, 帮助家庭养育者和机构保教人员了解儿童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建立对儿童发展的合理期望, 实施科学育儿, 让每一个儿童健康快乐而有意义的成长。 |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编著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G61 |
28 |
0 |
荐购
|
| 577 |
|
学前教育生态观 |
本书以幼儿发展为中心, 从班级 (微观)、园级 (中观)、园外 (宏观) 三个层面展开分析最终围绕“汇聚多重动力, 共构良好成长生态”的理想目标提出了教育建议。在生态式的教育系统中, 每个个体 (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 都能被看到、被滋养, 进而获得持续的成长, “生机勃勃、持续发展、协同共进”是生态式教育所追求的理想样态。 |
蔡菡著 |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G610 |
60 |
0 |
荐购
|
| 578 |
|
学前儿童德育活动设计研究 |
本书探讨学前儿童德育活动的理论与实践, 分析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从德育的理论基础入手,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与分析, 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幼儿园德育实践模式。 |
刘琳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G611 |
68 |
0 |
荐购
|
| 579 |
|
老师, 你真的在听吗?:师幼互动中的有效倾听与对话 |
本书向幼儿教师介绍了倾听儿童、与儿童进行语言互动所需要的一系列知识和技能, 包括科学的儿童观和儿童学习观, 把握对话时机、创设对话环境的策略, 以及促进、收集、解读和应用对话的技能与技巧。全书深入浅出, 案例丰富, 有助于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 反思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纠正自己的不适宜言行, 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
(澳) 莉萨·伯曼著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G612 |
65 |
0 |
荐购
|
| 580 |
|
院子里的诗意童年:乡村幼儿园“生命·乡情”课程实践 |
本书以一所乡村幼儿园的创新发展为视点, 全面记录了该园将院子生活与学前教育有机融合以彰显教育本质、提升教育质量的生动实践。院子, 是传统中国的典型居住空间和基本社会单元, 对于生长于斯的孩童探索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该园立足乡村幼儿园实际, 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及叶澜教授“生命-实践”理论为指导, 以“院子”为载体, 以生命和乡情两大主题为抓手, 扎根地域文化传统, 从情谊、胆意、创意、诗意四个维度构建了旨在促进儿童成长的园本课程体系, 打造有故乡味道、有童年欢笑、有自由时光、有游戏体验、有自然空间、有玩闹伙伴和有“四有”教师的幸福童年的院子, 旨在丰富儿童的活动体验, 给儿童身体的自由、精神的愉悦、心灵的幸福以及自主成长的动力, 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而丰厚的精神底子。 |
孔丽娟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G612 |
6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