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1 |
|
中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研究:基于城市房价的视角 |
本书利用2014-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与城市宏观数据, 重点探讨房地产市场价格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效应及其时空差异, 并从城市宜居性的视角, 实证检验改善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负面影响的治理策略。一是深入探讨房地产市场价格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二是使用分层APC交叉分类随机效应模型 (HAPC-CCREM), 对房地产影响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时间效应进行分解, 深入探讨房地产市场价格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在不同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趋势。三是从城市宜居性的视角, 实证检验改善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负面影响的治理策略。 |
于潇, 高震极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F299.233.5 |
128 |
0 |
荐购
|
| 522 |
|
“两山理论”视域下的武夷山国家公园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及机制研究 |
本书内容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简称“两山理论”) 指导下, 针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及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从政府财政投入、市场化投融资、社会资本参与及社区利益共享等多个维度出发, 提出了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和机制的创新思路。丰富了“两山”理论与投融资理论的内涵, 为武夷山国家公园或者全国其他国家公园的投融资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建议。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促进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
向建红著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F299.249 |
68 |
0 |
荐购
|
| 523 |
|
城市新城建设全过程工程咨询:自贡市东部新城二期项目实践案例 |
本书分为管理篇和专业篇两大部分。管理篇包括: 项目综述; 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概述; 此类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组织架构、作业指导、投资控制、合约管理、质量控制 (鲁班奖评奖策划)、进度控制、风险控制、大型复杂项目专业协调与外部协调、创新管理手段、BIM技术全生命周期应用、数字化工地等。专业篇包括: 1.项目之声学 (项目噪音控制、浮筑系统); 2.项目之舞台工艺 (舞台机械、灯光音响、舞台通讯与监督); 3.项目之设备系统 (建筑设备、给排水、暖通设备、电气设备); 4.项目之消防工程; 5.项目之座椅选型及安装; 6.项目之大跨度结构; 7.项目之精装修 (剧场声学装修、公共区域装修)。 |
晨越建设项目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编写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F299.271.3 |
198 |
0 |
荐购
|
| 524 |
|
津沽城脉:天津城市建设溯源与展望 |
本书跟随天津城市建设的足迹, 旨在追溯天津城市建设的源头, 展现其发展历程, 并展望未来蓝图。通过对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古建筑与历史风貌建筑、城镇住宅、城市桥梁、城市道路、城市水系统、能源利用、公共交通、铁路港口机场、公建设施、工业厂房、城市改造、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城市文化、城建教育、城市展望等多个方面的深入探讨, 勾勒出一幅天津城市建设的全面画卷。以期让读者全面了解天津, 感受城市历史的厚重与现代活力, 同时也为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未来启示。 |
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编著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F299.272.1 |
298 |
0 |
荐购
|
| 525 |
|
西北地区景观格局与未来多情景用地模拟 |
本书分析了1980-2020年宝鸡市空间变化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 结合景观格局评析与多情景模拟等, 解析空间发展趋势。通过对不同情景下的空间布局进行模拟, 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最后, 分析宝鸡市空间开发面临的问题, 提出优化措施, 实现空间的有序开发。本书适合从事土地测绘与管理、城规管理的读者阅读参考。 |
赵益祯, 张晓栋著 |
中国石化出版社 |
F299.274 |
62 |
0 |
荐购
|
| 526 |
|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5 |
本书在内容结构上分为总报告、体制融合篇、区域发展篇、产业协同篇、科技创新篇、文旅融合篇、绿色金融篇七个部分, 汇集了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领域高端专家研创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对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标明2024, 粤港澳大湾区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展现了强大的经济韧性和活力, 通过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区域协同发展实现稳健发展, 并分析2025年面临的国际环境及挑战, 明确了强化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区域与国际合作等主要发展任务。 |
孙延明, 涂成林, 谭苑芳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F299.276.5 |
168 |
0 |
荐购
|
| 527 |
|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 |
本书首先, 基于政府与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对立统一关系, 从农村公共产品的特点出发, 构建本文分析的理论逻辑。其次, 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先后经历的三次历史嬗变, 分析揭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我国发展历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下一步讨论西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问题确定了社会历史坐标。再次, 针对西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理论分析与调查研究。从西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特点出发, 基于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协同作用机制, 具体从需求表达、供给决策、资金筹集和监督管理等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剖析。并采取调查问卷, 分析西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效率水平。 |
甘路有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F299.277 |
88 |
0 |
荐购
|
| 528 |
|
“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的乐山实践 |
本书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 贯彻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赋予乐山的“三大使命任务”, 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乐山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 分别为精神领航·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乐山实践新局面、文化兴盛·乐山文化深度挖掘与产业活力并蓄的行动与思考、城乡共融·乐山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与探索、经济跃升·乐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实施以及社会和谐·乐山社会治理创新与民生改善的模式与成效。 |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主编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F299.277.13 |
88 |
0 |
荐购
|
| 529 |
|
7-14世纪中国与西欧城市经济发展路径比较研究 |
本书以7-14世纪中国与西欧城市经济发展路径为研究对象, 全面勾勒这历史时 期中国和西欧城市发展的总体性特征, 并具体从中国与西欧的城市手工业、城市商贸经济、中西行会组织、城市管理、城乡经济关系五个方面进行共时性比较分析, 探索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演进的相同因素和差异性特征, 为解释近世以来中国与西欧社会历史发展走上不同道路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研究。 |
武建国等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F299.292 |
128 |
0 |
荐购
|
| 530 |
|
空间与秩序:战后日本城市转型的治理路径研究 |
本书以城市发展为轴线, 分析日本从战前至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发展阶段特征、产生的问题以及治理对策。选取东京、大阪、北九州三个都市圈作为实证研究, 总结日本战后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个性特征。从城市治理入手, 通过不同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及治理互动剖析日本从城市化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转型过程。 |
郭小鹏著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F299.313 |
78 |
0 |
荐购
|
| 531 |
|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农业经济管理及种植技术探究 |
本书内容共分八章, 聚焦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系统探讨了多个关键领域。第一章从理论层面出发, 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及农业经济核心地位; 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研究乡村旅游与农业经济融合、农业信息化与智慧农业建设、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及风险管理可持续发展, 展现产业融合技术赋能、资源调配与风险应对策略; 第六章至第八章则聚焦农业种植技术转型、病虫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 涵盖技术升级、生态保护与质量把控。全书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且深入的指导。 |
管沛先, 贾玉芳, 甄亭亭著 |
哈尔滨出版社 |
F302 |
48 |
0 |
荐购
|
| 532 |
|
“中国农村研究”专栏论文集萃:2015-2024 |
本书持续关注中国农村的前沿问题和关键问题, 刊发了较多高水平的中国农村研究学术成果。不少文章被多份权威文摘期刊同时转载; 多篇文章获得省部级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不少文章被政府部门所采纳。 |
曾新编选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F32-53 |
128 |
0 |
荐购
|
| 533 |
|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共赢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 |
本书以城乡关系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新中国以来70年的城乡发展轨迹和城乡关系变迁。以站起来时期、富起来时期和强起来时期为时间逻辑线, 分别从要素变迁、生产变迁、消费变迁以及治理变迁四个维度梳理、刻画了我国乡村发展、城镇发展以及城乡关系演进的脉络。在此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从要素、生产、消费和治理四个维度构建了城乡融合度指标体系, 利用宏微观数据对我国的城乡融合程度进行测度评估, 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 为我国在新时代下加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
罗蓉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F320.3 |
99 |
0 |
荐购
|
| 534 |
|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乡村智慧能力提升研究 |
本书聚焦数字技术赋能数字乡村与数字治理、乡村振兴战略下智慧乡村建设路径、基层政府智慧治理能力提开三个维度, 对云南省乡村治理成效、乡村建设现状、现实治理困境及部分典型案例展开深入研究, 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的同时, 挖掘其具有代表性和推广性的特色路径。 |
邓崧著 |
科学出版社 |
F320.3-39 |
128 |
0 |
荐购
|
| 535 |
|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与新动能研究 |
本书共八章, 首先概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等, 梳理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阐述了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品牌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人才培养四种新模式, 并从数字化与智能化、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两方面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进行介绍。 |
姜霞著 |
延边大学出版社 |
F323 |
78 |
0 |
荐购
|
| 536 |
|
农业经济发展与管理研究 |
本书分析了农业的特征、地位、经济形式与组织, 以及宏观调控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意义及其在植物保护和环境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探讨了“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 还涉及了数字化农业经济管理等内容。 |
主编杨硕珍 ... [等] |
哈尔滨出版社 |
F323 |
68 |
0 |
荐购
|
| 537 |
|
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路径及稳定机制研究 |
本书共分九章, 着眼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以及生态农业产业化两大现实背景, 立足于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主题, 按照“驱动机理”→“意愿分析”→“路径讨论”→“机制探讨”→“对策建议”的严谨逻辑就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问题进行系统论述。选题结合理论与现实发展, 探索了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的驱动机理及其重要价值; 根植于实践调研, 明晰了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扎根现实, 基于案例总结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路径, 并构建选择实验模型, 探明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的路径选择及其异质性。 |
刘爽著 |
人民出版社 |
F323.2 |
85 |
0 |
荐购
|
| 538 |
|
耕地质量保护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证 |
本书以“技术效果提升-人力资本弱化-信息约束缓解-要素替代深化”为逻辑主线, 在大规模实地调研基础上, 利用微观农户数据评估不同耕地质量保护技术组合效果, 以突破耕地质量保护的技术适应性约束; 揭示人力资本弱化影响耕地质量保护的微观机理, 剖析耕地质量保护实践的现实困境; 解构信息获取与传递影响耕地质量保护的机理及边界, 探究耕地质量保护中信息约束问题的解决方案; 研究以要素替代的方式实现“迂回式”耕地质量保护的新路径, 为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
杨志海著 |
人民出版社 |
F323.211 |
78 |
0 |
荐购
|
| 539 |
|
城乡融合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
本书主要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 主要是提出问题, 具体介绍城乡融合的时代背景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实意义。第二章为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主要探讨城乡融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核心概念界定和配第-克拉克定理、推-拉理论、“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等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第三章为城乡融合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实践, 主要探讨河南、四川、重庆等人口大省、人口大市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路径模式和政策举措。第四章为四川省城乡融合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分析, 主要从实证角度分析城乡融合背景下, 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结构、质量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
王汉鹏著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F323.6 |
78 |
0 |
荐购
|
| 540 |
|
相对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 |
本书按照“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案例解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 主要分为四个篇章: 篇章一《脱贫时代到后脱贫时代的更替》, 通过梳理贫困理论, 解析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产生的源由与辩证关系, 在总结国内外贫困治理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的治理框架。从“生计”角度出发, 对比生计的变化以明确后脱贫时代贫困群体的生计目标、生计路径的转变。篇章二《人地和谐目标下的相对贫困治理》, 从人地和谐目标出发解析可持续生计与相对贫困治理之间的关系, 明确人地关系的内涵及核心内容, 探讨地域空间上的相对贫困治理实践, 凝练相对贫困治理在区域层面上的策略经验。 |
苏芳, 尚海洋, 汪三贵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F323.8 |
10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