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1 |
|
翻译符号学 |
本书分为上编“翻译符号学学科史探源”、中编“翻译符号学理论建构”和下编“翻译符号学应用探索”, 具体由国外翻译符号学发展简史、国内翻译符号学发展简史、翻译符号学的合法性基础、翻译符号学的本体论研究、翻译符号学的方法论研究、翻译符号学的认识论研究、符际翻译与多模态翻译共七章构成。本书基于皮尔斯符号活动概念提出了符际翻译模型, 尝试把借助符号学理论、方法解释翻译现象的翻译研究发展成一门涵盖学科史、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的, 具有较完整体系的符号学分支学科--翻译符号学, 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吕红周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H059 |
60 |
0 |
荐购
|
| 622 |
|
文本意义解读与深度学习 |
本书是一部以认知语言学、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 探讨文本解读的专著, 可以为当前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是深度学习基础。文本以语言为基础, 文本解读是语言意义产生的过程, 意义产生有一定规则, 遵循其规则, 可以有效开展文本解读。本书借助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等理论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 梳理了文本意义产生的规则, 并从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探讨了文本解读的路径与策略, 打开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 |
林启华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H09 |
78 |
0 |
荐购
|
| 623 |
|
双语和语言障碍:评估与补救:英文版 |
本书关注第二语言学习, 同时也探讨了双语儿童在语音学习以及面临学习障碍时的问题, 重点围绕“评估和补救”展开, 旨在为有语言障碍的儿童提供切实帮助。针对双语学习环境中的社会和心理因素, 本书深入剖析并处理了一系列具体问题, 涉及个性化的病历案例、家庭关系、双语课程、母语地位以及学校课程设置等方面。 |
(英) 尼克·米勒编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H09 |
46 |
0 |
荐购
|
| 624 |
|
汉语史学报:第三十二辑 |
本书内容包括汉语史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 涉及音韵、方言、词汇、语法、文字等领域以及梵汉对音、藏汉对音、古诗用韵、方言训读、语言接触、先秦助动词、专书联绵词、明代字书和雅书、中古近代词语考释、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字词关系、敦煌遗书疑难字词校释、传抄古文疑难字释读、据简帛材料校读传世文献等, 材料多样, 选题新颖, 集中反映了近期汉语史研究的前沿动态。 |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主编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H1-09 |
94 |
0 |
荐购
|
| 625 |
|
中国语言学研究:第六辑 |
本书主要刊载海内外优秀学者原创性、高质量的语言文字学论文。该书具有以下特色: 一、研究对象以汉语汉字为主, 深入考察汉语汉字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光辉历史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卓越贡献, 研究对象同时涵盖中国境内各民族语言文字, 研究汉语汉字与各兄弟民族语言文字的交流与互鉴; 二、研究内容: 1、中国语言文字通史与断代史研究; 2、中国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体、篇章研究; 3、专人语言、专书语言、体裁语言、领域语言研究; 4、文献语言研究与方言调查研究; 5、语言理论研究; 6、语言文字应用研究; 7、语言接触与比较研究。8、其他。 |
王启涛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H1-53 |
128 |
0 |
荐购
|
| 626 |
|
古代汉语 |
本书共设11个单元, 每个单元下面主要分文选、知识通论两大部分。文选之后附有同类文章若干, 方便学生课外阅读与参考。部分通论之后附有相关资料, 旨在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文选的选取以先秦两汉的优秀代表作为主, 内容方面兼顾文史哲, 注释部分简明扼要。知识通论主要突出实用性和学术性。 |
胡安顺主编 |
商务印书馆 |
H109.2 |
78 |
0 |
荐购
|
| 627 |
|
古汉语入门 |
本书共十讲, 内容包括: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古汉语的字和音、古代汉语的词汇、词类的活用、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被动句等。 |
蒋绍愚, 李新建著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H109.2 |
48 |
0 |
荐购
|
| 628 |
|
中国手语疑问句研究 |
本文以上海手语为研究对象, 通过两年多连续的田野调查, 建立小型的自然语流的语料库。本文以此为根据, 通过采用新的软件分析工具, 以自下而上的统计方式, 全面讨论了上海手语中疑问句。本文从篇章层面分析疑问句, 不同疑问句承担不同语用功能, 同时非手控既在句法层面起作用, 同时也反映语用、(说话人) 态度、立场等信息。这对有声语言的研究也有启发。 |
林皓著 |
中西书局 |
H126.3 |
98 |
0 |
荐购
|
| 629 |
|
应用文写作:第3版 |
本书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未来的职业生活为切入点,突出应用文写作课作为实践技能课和人文素养课的双重特征。加入微课等数字化资源和课程思政元素, 体例编排力求实用创新, 全书以情境导航为引导, 以文书常识+案例分析+写作指导+实战演练+拓展阅读为主要板块构架全书, 较为完整地介绍了党政公文、事务文书、社交礼仪文书、经济文书、新闻宣传类文书、科技文书等多种应用文体的相关知识和写作要求,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刘凤侠主编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H152.3 |
59.8 |
0 |
荐购
|
| 630 |
|
应用文写作实训教程:第2版 |
本书分为基础模块、公共模块、专业模块。模块下设置不同项目, 每个项目按照任务设置-任务分析-基础知识-例文赏析-写作模板-拓展阅读-思考与文体写作的顺序进行编排, 设置与学生日常生活、所学专业、职业岗位相关联的写作任务, 提炼了各文体的写作模板, 例文选取力求典型、实用、新颖, 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一些例文涵盖时政教育和地方文化等内容, 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写作技巧, 有利于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思考与练习部分, 围绕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重点文体进行安排, 巩固所学知识, 强化文体写作能力训练。 |
户琳主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H152.3 |
42 |
0 |
荐购
|
| 631 |
|
定襄方言研究 |
本书在简单介绍定襄历史沿革、地理人口、定襄方言概况、发音人等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着重对定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汇进行了整理描写。其中, 语音部分着重描写概括了定襄方言的声韵调、变读、文白异读、声韵配合关系、文白异读、语音对应规律、主要语音特点、同音字汇及定襄方言与中古音韵的比较等内容; 词汇部分描写定襄方言的重叠、词缀并将定襄方言日常生活用词与普通话词汇进行了比较, 得出定襄方言日常生活用词分类此表; 语汇部分搜集了定襄方言谚语、惯用语、成语、歇后语, 并进行了解释。 |
刘艳平著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H172.2 |
78 |
0 |
荐购
|
| 632 |
|
湘语语音的特征与类型研究 |
本书共分10章。第2、4、6章分析长沙方言、双峰方言两个代表点语音系统的声学表现, 第3、5、7章分析湘语元音、辅音、声调的类型, 并探讨有关类型形成的历史动因和机制。第8、9章是湘语语音鼻化度特征、塞音时长特征三个专题研究, 对湘语极具特征的语音现象进行考察, 第10章在前面的研究基础上, 探讨湘语的语音类型和演变机制。 |
贝先明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H174 |
128 |
0 |
荐购
|
| 633 |
|
人之初:母语九章 |
本书共九个单元, 每一单元将入选文章分为核心课文、辅助课文两类, 以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为基底, 以语言、语文和人的关系作为主线, 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语文与人生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 以此培养学生对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激发学习母语的志趣与热情, 养成终生学习语文的习惯, 从而不断提高、深化语文能力。 |
王尚文, 西渡, 郭初阳等编选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H19 |
78 |
0 |
荐购
|
| 634 |
|
语文教育研究:第2辑 |
本书聚焦于语文教育领域的学术性文集, 汇集了众多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前沿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经验。涵盖了语文教育领域的多个研究专题, 包括特稿、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教研纵横、课例评析、写作教学、备考指导以及经验之谈等多个方面。尤其聚焦于诗歌教学、小说分析以及跨学科写作教学策略。整体而言, 本书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教学指导, 也为语文教育领域的理论探索贡献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它强调知行合一的理念,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创造性表达, 力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
程实主编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H19 |
20 |
0 |
荐购
|
| 635 |
|
大学语文与写作教程:第3版 |
本书立足于地方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坚持知识性、理论性与实用性、操作性并重的原则, 精选古今中外既经典又易懂的名篇为课文, 每篇均有详注、作者介绍、导读、思考题; 同时设有丰富的专栏和实例。本教材兼顾文、理、体育、艺术各类各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与需求, 并密切联系教学实际。 |
石朝辉, 罗晓茜主编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H193.9 |
49 |
0 |
荐购
|
| 636 |
|
逐字寻源百家姓 |
本书本着“逐字寻源, 传习经典”的宗旨, 内容按原书章节编排, 每章分为“蒙学经典汉字书法”“字形演变”“字源推断”“蒙学经典讲解”等版块, 对文中关键字的构字源流都做了分析, 将形训的推论和语义的应用做了互证, 务求使读者能从字的本原去理解其在文中的深意。 |
刘琳琳, 苏塍博编著 |
文物出版社 |
H194.1 |
128 |
0 |
荐购
|
| 637 |
|
基于国际中文学习的形容词释义模式研究 |
本书以《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现代汉语分类词典》为依据在新HSK六级词汇(5000词)中选取“宽”“窄”“软”“硬”“紧”“松”“重”“轻”“好”“坏”“苦”“甜”共七类12个单音节形容词作为研究对象, 先构建单字平衡语料库, 然后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 以《现代汉语词典》为蓝本, 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柯林斯高阶英语学习词典》和《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为参考词典, 探索了基于物性结构和论元结构理论的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义项划分和义项描写的方法, 力图提高形容词义项描写的准确性与系统性。 |
周学芳著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H195.3 |
86 |
0 |
荐购
|
| 638 |
|
助词“着” |
本书主要从语法知识、语法习得、语法教学的角度对助词“着”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 力图为汉语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学习参考。 |
胡建锋主编 |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H195.3 |
82 |
0 |
荐购
|
| 639 |
|
新西兰中小学汉语教学设计研究 |
本书是一本国别化汉语教学研究著作, 是首部聚焦于新西兰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研究著作。纵向上, 本书对新西兰中小学汉语教学的不同层级 (小学、初中、高中) 进行研究, 探讨新西兰中小学不同层级汉语教学的特点与规律。横向上, 本书从新西兰中小学的汉语课堂教学、学习者、教材、师资、课堂组织管理等方面多角度研究新西兰中小学的汉语教学。本书对新西兰不同层级、不同方面的中小学汉语教学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能促进新西兰中小学汉语教学实践的发展。 |
吴成年主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H195.3 |
98 |
0 |
荐购
|
| 640 |
|
生态汉语之七彩云南 |
本书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主线, 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要求为切入点, 以生物多样性内容为出发点, 并有机融入云南绿色低碳生活的故事, 充分展现“七彩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
饶耀平主编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H195.4 |
52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