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40期1712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661 哲思问道:任继愈 本书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 展现了任继愈这位国学大师的传奇人生和卓越成就。任继愈, 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 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始终坚持以科学无神论为思想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坚持宗教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是我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学术研究的优秀代表, 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是中国哲学、中国宗教学领域中高瞻远瞩的学术研究领导者和优秀的学术活动组织者。主要有《中国哲学史》《老子通译》等著述。 严青, 郭改云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I25 49.8 0 荐购
662 大爱沂蒙 本书以新时期沂蒙老区人民奉献爱心为切入点, 紧紧围绕国家倡导的“共同富裕”, 实现“第三次分配”等“头号国策”问题, 紧扣“慈善”这个主题, 从多层面, 多个角度, 全景式, 深层次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重要性。作者通过深入基层认真采访, 选取了一些具有典型性的传奇故事, 用细腻的文笔和深刻的剖析, 真实展现了一大批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的人们的精神世界, 提炼出了临沂慈善事业的力量和价值, 具有独特的社会现实意义。 张一涵著 国文出版社 I25 79.8 0 荐购
663 书林世范:启功 本书真实、生动地描述了启功先生的人生轨迹、学问智慧和开朗达观的品格。启功, 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皇族后裔, 学为人师, 谦逊豁达, 集诗、书、画, 鉴于一身, 被称为“国宝”级老顽童, 自号为“坚净翁”。启功先生是当代名扬海内外的书法家, 也是古书画鉴定家, 尤其对古代的书画、碑帖, 见识卓异, 造诣精深, 为保护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独具风格的当代旧体诗人, 还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 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郭梅, 张茜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I25 49.8 0 荐购
664 秦俑之父:袁仲一 本书是袁仲一的传记, 重点叙述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物考古生涯、学术贡献和治学精神。袁仲一, 历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陕西省考古学会副会长, 秦俑学研究会会长, 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的名字与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秦兵马俑紧紧连在一起, 被尊称为“秦俑之父”, 他对秦俑、秦始皇陵、秦代陶文的研究, 提出的一系列学术见解, 被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引用。 郭梅, 傅益萍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I25 49.8 0 荐购
665 时代的劲草:言论作品选粹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 主要收录了作者已刊发的文章近三百篇。这些文章为作者2013年以来创作, 主要发表在《广西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 包括理论文章、评论文章、学术文章等。这些文章论述广泛, 既有反映时代脉搏的宏观表达, 也有反映地区发展的具体描述; 既有针对实践问题的分析, 也有创新观点的表达。书中的文章包括《“干成一件事”既平凡又非凡》《做时代的劲草和真金》《取来真经关键要念好》《增强紧迫感, 勇于担当尽责》等。 甘日栋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I253 138 0 荐购
666 山花烂漫 本书为先进人物新闻报道集, 详略有致地介绍了约三十位为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 其中既包括学者、专家、艺术家等, 也有普通的农民、工人、护林员等。百山祖国家公园的创建, 恰如一条牵系着人与自然的纽带, 推动我们对自然与文明进行包容诠释、守护促进两者和谐交融, 迈向“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的境界。本书通过展现人民群众共建百山祖国家公园生态文明的动人故事, 本书深刻地诠释解读百山祖国家公园的人文和生态价值。 胡建金编著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I253 108 0 荐购
667 读楚记:新华社记者解码知音湖北 本书是新时代新华社记者不忘初心, 持续努力, 久久为功采写的报道汇集和践行“四力”结晶。作品以历史文化特质为切入点, 深入地方解码隐藏在城市血液中的历史基因和现实力量, 解读湖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对17个市州进行了“城市解码”, 以文化特色、文化内涵、文化底蕴, 将悠远而独特的历史积淀贯穿其中, 充分展现荆楚大地落实总书记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展现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的担当与作为。报道刊发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湖北多个市州主要领导称赞是“有史以来解读当地的最好作品”, 成为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报道品牌, 对“荆楚文化”品牌传播起到明显推动作用,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新华社湖北分社著 新华出版社 I253 128 0 荐购
668 张舜徽居湘日记 本书记录了张舜徽先生1942年至1944年在湖南的生活变迁及心境转变。他从漂泊异乡、忧虑重重到终得安定, 决定专心治学。虽非自愿, 却应邀在国立师范学院任教, 讲授目录校雠之学及文学史, 体现了其学术担当。日记还反映了学院内部的人事纠葛及课程调整, 张舜徽以豁达态度应对, 专注于提升自我, 展现了学者的风骨。同时, 他受到钱基博先生坚持写日记的启发, 决心培养恒心, 坚持记录, 体现了对自我提升的执着追求。这段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 也反映了当时学术界的生态及学者的精神风貌。 张舜徽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I266.5 88 0 荐购
669 同月之光 本书作者秉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中国历史的纬度观照家国、奋争和敬意, 以一丝丝历史文化为切片, 不仅讲述历史故事, 还注入文艺美学的因素, 为读者描摹历史的音容笑貌, 传导历史之问、人文之思。具有独特韵味的18篇散文, 使得历史与审美结合贴切, 使历史更显魅力, 使审美更具文化深度, 表达了中华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美好愿景。 韩伟林著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I267 56 0 荐购
670 我在乌江当老师 本书以饱含深情、朴实灵动的笔触, 讲述自己五十多年前师范大学毕业, 离开北京来到贵州山区, 在乌江渡水电站建设工地职工子弟学校任教的故事, 生动追忆积极乐观、艰苦创业的不凡经历, 特别是十一年潜心钻研、探索教学创新的体会及部分优秀学生的成才成功。作品高扬奋斗精神、礼赞青春无悔, 以小故事反映大时代, 于日常点滴抒写正能量, 致敬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与共和国建设者的牺牲奉献, 勉励当代青年不忘过往、珍惜当下, 努力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 芩与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I267 98 0 荐购
671 北极星暗光闪耀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 共分五辑, 内容涵盖个人回忆、文学批评及对故人的缅怀等。作者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敏锐的文学洞察力, 展现了从个体经验到文学史观的多元视角。第一辑收录篇章与童年回忆、亲情相关, 以《北极星》《祖父记》等篇目为核心, 通过细腻的笔触回溯童年记忆与家族往事, 兼具温情与哲思。第二辑、第三辑与当代作家相关, 聚焦莫言、余华、海子、贾平凹等当代文学代表人物, 既有对作家故乡文化的深度剖析 (如《随莫言还乡记》), 也有对作品诗学价值的精辟解读 (如《这世界最残酷的诗意》)。第四辑是学术性探讨, 收录《一步之遥》《时间的传奇》《〈水浒〉一解》等学术文章, 涉及电影批评、哲学思辨与经典文本再读, 体现作者跨学科的学术视野。 张清华著 重庆出版社 I267 73.8 0 荐购
672 夜书房四集:书林与书趣 本书是著名媒体人胡洪侠集结在报纸专栏及网络博客的连载文章而成的随笔集, 为系列第四本, 故名《夜书房四集》。这些随笔的内容多为作者的读书偶记以及交友趣事等。胡洪侠认为, 自己的书房属于黑夜, 故名夜书房。书房中总有读不完的书、说不完的事, 通过这些随笔文章, 他向读者展示了古今中外的书中趣事, 也写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其中有几分是胡洪侠作为编者的絮语, 有几分是他作为书斋主人的闲闲书话, 还有几分是文化广场随笔, 作者写得很用心, 读来趣味横生。这些文字呼应着这个时代的思索与情怀, 不断追寻着与书有关的故事, 像腾空的焰火, 散发出属于夜晚的光芒。 胡洪侠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I267 75 0 荐购
673 一片冰心 本书是作者整理了自己不同年龄段的随笔和日记, 结集而成。作者记述了儿时的家乡; 长大后孤身一人去英国读研的经历; 毕业后近二十年, 不断拼搏, 不断进取, 曾成为全球领先的酒店咨询顾问公司中国区负责人, 并于2019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等等, 诸多生活经历与感悟。 王冰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I267 78 0 荐购
674 马鞍山下 本书共计30万字, 作者以深情的笔触, 饱满的记忆, 生动的文字, 将远去的故乡中的风物人情诉诸笔端, 化作浓浓的乡愁, 娓娓道来, 于是, “一草一木皆风景, 一枝一叶总关情”。 焦启超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I267 68 0 荐购
675 七十杂忆 本书是历史学资深教授马敏的回忆性散文, 分为回忆事篇和怀人篇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马敏教授追忆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以及海外访学期间读书、治学生涯的记事散文; 第二部分主要是追怀学界师友的回忆性散文, 追怀的对象包括章开沅、金冲及、冯天谕等先生的札记文章, 饱含深情, 吉光片羽, 弥足珍贵。本书采取小开本的装帧, 实践“大家小书”的出版理念。该书既有学林往事, 亦有治学体悟, 可作为史学入门者的“门径书”,“示来者以轨则”, 启迪晚辈后学。同时该书行文流畅、文笔优美, 也是不可多得的随笔文集, 必能深得文史爱好者和学院外知识分子的青睐, 有望成为“轻学术”类的畅销书。 马敏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I267 79 0 荐购
676 岭南文化之旅 本书是一部别具一格的散文集。作者通过诗意且严谨的笔触, 精心描绘深圳这座现代化都市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通过细腻的文字展现了深圳深厚的人文底蕴、独特的历史脉络、现代与传统交融的地貌特征以及秀美的城市风光。本书巧妙地将文学艺术与旅游导览融为一体, 以独特的视角挖掘深圳每一处景致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时代魅力。读者在品读优美文字的同时, 亦能深入领略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历史渊源与创新精神, 引领读者开启一场充满诗意的深圳文化之旅, 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活力。 黄纯斌著 广东旅游出版社 I267 76 0 荐购
677 素履之迹 本书内容讲述从苏北平原上的小土坡, 到大都市的钢铁森林, 岁月的风徒劳地穿过, 伊依然是那个土坡上放羊的小女孩, 依然喜欢仰望天空, 习惯以沉默面对这喧嚣的世界。泰戈尔在《飞鸟集》里有这样一句话: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 而我已飞过”。这痕迹, 便是灵魂飞翔的印记。长时间的沉默与孤独, 让伊的精神世界越加丰盈。当自由的小鸟从窗前掠过, 当群星缀满夜空时, 伊总是忍不住想写下点什么。伊写下小鸟飞翔的翅膀, 写下夏蝉秋虫的鸣叫, 写下朗月星空, 写下生活的窘迫与困顿, 也写下每一个流泪的日子。于是便有了这本《素履之迹》。这淡淡的文字, 便是伊在这尘世留下的淡淡痕迹。 周璇著 国文出版社 I267 89.8 0 荐购
678 我的金庐陵 本书中收入的50篇文章是作者在在发表的数百篇散文作品中挑选汇编。这些文章跨度较大, 有读书时稚嫩的习作, 也有生活历练后的成熟思考。内容都是围绕这块庐陵土地而歌, 有江南望郡的回顾、庐陵先贤的书写, 有家园故土的感悟、风土人情的体验, 有对至爱亲情的赞美、萦怀乡情的抒发, 有诸如驻村生活、帮扶日常、红土史实的真情记录, 也不泛洋溢在这块土地上的思绪流露。为便于阅读, 按照不同主题, 分为望郡、先贤、吉山、修水、红土、家园、情愫、记事、哲思九辑。出版后, 可引领读者爱国爱家乡、崇敬烈士、了解党史, 弘扬社会正能量。 贺小林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I267 98 0 荐购
679 清风拂旧梦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分为“漫步寿州”“芍陂云霞”“读书随笔”“清风拂旧梦”“我的乡愁在村口停留”五部分。“漫步寿州”中, 作者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寿州的四季风光。“芍陂云霞”中, 记录了一些平凡而又感人的人物故事, 充满了浓郁的烟火气息。“读书随笔”中, 作者对喜爱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解读与感悟, 展现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思考。“清风拂旧梦”尽显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我的乡愁在村口停留”中作者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金茂举著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I267 78 0 荐购
680 风起南方 本书共分六个篇章, 内容丰富多彩, 涉及家乡风情、世俗万物等方方面面。作者扎根火热的生活现场, 从不同角度展示岭南的风物、风情, 细心感受梧州的美好与变化, 一腔情怀真诚歌颂。作品语言细腻、生动传神、富有诗意, 视角独到, 构思新颖, 文脉通畅,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鲜活的时代气息。 蒙华著 太白文艺出版社 I267 58 0 荐购
页码:34/67页  每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