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40期1712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701 新世纪非洲文学年谱:葡萄牙语卷 本书按照2000-2020年间的“重要文学奖项”“重要文学作品”“重要文学事件”三个栏目编排, 做到收集第一手资料, 对21世纪20年间非洲葡语文学作品的介绍, 能够做到知识性和欣赏性统一。 王渊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400.9 98 0 荐购
702 新世纪非洲文学年谱:法语卷 本书按照2000-2020年间的“重要文学奖项”“重要文学作品”“重要文学事件”三个栏目编排, 做到收集第一手资料, 对21世纪20年间非洲法语文学作品的介绍可靠详实, 是一部比较完整的非洲法语文学史。 田妮娜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400.9 118 0 荐购
703 死魂灵 本书描写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买卖死魂灵的故事。乞乞科夫来到某市先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打通了上至省长下至建筑技师的大小官员的关系, 而后去市郊向地主们收买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的农奴, 准备把他们当作活的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 骗取大笔押金。他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地主, 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 买到一大批死魂灵, 当他高高兴兴地凭着早已打通的关系迅速办好了法定的买卖手续后, 其罪恶勾当被人揭穿, 检查官竟被谣传吓死, 乞乞科夫只好匆忙逃走。《死魂灵》的发表震撼了整个俄国, 在作者锋利的笔下, 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 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现实, 揭露得淋漓尽致, 也是世界文学中讽刺作品的典范。 (俄罗斯) 尼古莱·果戈里著 华龄出版社 I512.44 32 0 荐购
704 安然一生:卢基扬年科绝望故事集 本书精选集是谢尔盖·卢基扬年科的中短篇小说首次在国内结集出版, 包括16个短篇和一篇四万余字的中篇小说。展现了“俄罗斯科幻领军者”驾驭多元主题能力, 如《世纪工程》等以“侧壁和测锤”公司星球大工程为主题的建筑师科幻。《凡事有其时》围绕新奇想法讲时间的故事。中篇《特斯拉之星》借“可与前世对话装置”完成推理严密的侦探小说。作品融合了俄罗斯传统文学的思辨特点和西方科幻文学的故事性, 对流行文化信手拈来, 能带给人丰富的阅读体验。 卢基扬年科, 新星出版社 I512.45 66 0 荐购
705 隐墙 本书讲述一位女性在阿尔卑斯山谷度假时, 意外被一道无形的墙隔绝于外界, 墙外的人类与动物皆化为静止的石像, 她成为世界仅存的幸存者。在猎犬、母牛、猫的陪伴下, 她被迫在原始环境中学会种植、狩猎与自我疗愈, 逐渐与自然建立起共生关系, 剥离了社会赋予的性别与身份标签, 在静默中重新审视人类文明的脆弱性。然而, 一名陌生男子的突然闯入打破了平衡, 他以暴力屠杀动物, 最终被女主射杀。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探讨孤独、存在主义命题, 揭示当文明崩塌时, 唯有与自然的共情方能抵达生命的本质。 (奥) 玛尔伦·豪斯霍费尔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I521.45 55 0 荐购
706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边缘人”研究 本书内容讲述伊恩·麦克尤恩是一位在当代英国文坛上少有的深受评论家和读者同时欢迎的作家之一。在四十多年的小说创作中, 他将个人的人生经验、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及对当代英国社会现实和文化理解融入到其深邃而又富有洞见的小说中。他以犀利、简洁的写实手法, 勾画出了“边缘人”在特定的社会时空中的内在体验, 以及他们试图与种种的社会规范、价值规范、腐化堕落的社会制度和结构之间产生的抗争。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社会的绘图师, 同时也是一位对当代黑暗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有着敏锐体悟的反思者。 齐雪艳著 九州出版社 I561.074 58 0 荐购
707 四个四重奏 本书收入“黑诺”系列艾略特卷, 是在我社老版诺贝尔《四个四重奏》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包括艾略特的成名作、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20世纪西方文学中划时代作品--长诗《荒原》, 和艾略特在艺术上的登峰造极之作--长诗《四个四重奏》。书中还收入了诗人各个时期的其他重要作品, 如《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位夫人的肖像》《空心人》《灰星期三》, 以及早年诗、晚期即兴诗等。全书共收入长短诗作五十余首, 系统地介绍了艾略特诗歌的创作概貌。 (英) T.S. 艾略特著 漓江出版社 I561.25 68 0 荐购
708 皆大欢喜 本书主要剧情描述了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儿到森林寻父, 以及期间发生的她的爱情故事。剧名《皆大欢喜》表明了剧中受迫害的好人全都得到好报, 恶人受到感化, 有情人双双喜结良缘。反映了莎士比亚理想中的以善胜恶的美好境界。《皆大欢喜》不仅是一部充满诗意与幽默的浪漫喜剧, 更是一部蕴含人文主义精神的寓言。无论是追求戏剧性的读者, 还是希望从经典中汲取智慧的思考者, 都能从中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正如剧名所示, 莎士比亚为所有人准备了一场“如你所愿”的精神盛宴。 (英) 威廉·莎士比亚著 作家出版社 I561.33 39 0 荐购
709 米德尔马契 本书是乔治·艾略特的巅峰之作, 被誉为英国小说的经典之一。小说有两条主线, 一为少女多罗西娅与牧师卡索邦的婚姻以及她与卡索邦侄儿威尔的感情纠葛。多罗西亚希望嫁给学者, 但婚后孤独, 爱上威尔。卡索邦发现后将威尔赶走, 死后留下遗嘱剥夺她的继承权。一为青年医生李德盖特爱情与事业的双重挫折与失败, 李德盖特在米德尔马契推动医疗改革, 但婚姻不幸, 财务困扰, 最终在50岁时去世。小说以其复杂的人物关系、社会背景和道德困境, 刻画了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揭示了人类心灵的复杂性, 并探讨了婚姻、爱情、自由意志、社会责任与个人选择的主题。 (英) 乔治·艾略特著 文汇出版社 I561.44 118 0 荐购
710 日出四季 本书为超级畅销书《猫与东京》姊妹篇。翻译家弗洛厌倦了在东京的生活。由于遭遇信任危机, 她的翻译工作陷入困顿, 她的恋爱关系也走到了尽头。一天, 弗洛在东京地铁上偶然发现了一位乘客留下的一本神秘的书, 从阅读第一页开始, 她就被深深吸引。她觉得自己有必要翻译这本小说, 而这个决定让她走上了一条改变她生活的道路--书中讲述了一个凶猛而严格的老妇人绫子的故事, 她在尾道小镇经营着一家咖啡店, 与孙子京相依为命。但因为家庭悲剧的困扰, 两人无法向对方敞开心扉。弗洛跟随书中的人物在日本乡村度过了一年, 经历了两人迅速发展的关系的起起落落时, 她很快意识到自己必须冒险走出书本, 找到这个让人难以捉摸的作者。 (英) 尼克·布拉德利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I561.45 98 0 荐购
711 高老头 本书以巴黎一所廉价寄宿公寓为舞台, 围绕老父亲高老头为两个女儿无私奉献、最终却被冷酷背叛的悲剧展开, 揭示了家庭亲情、金钱欲望与上层社会虚伪冷漠之间的深刻矛盾。小说结构严谨, 人物众多而各具特色, 既展现了高老头的悲惨命运, 同时通过青年拉斯蒂涅的成长轨迹, 反映出一个年轻人面对名利社会的抉择与彷徨。作品文字洗练, 情节张力十足, 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之作。 (法)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著 华龄出版社 I565.44 77 0 荐购
712 欧也妮·葛朗台 本书讲述了一个出身富裕家庭的少女, 在父亲的极端吝啬与金钱控制下, 经历了爱情、背叛与孤独, 最终独自守护信念、度过余生的故事。小说通过欧也妮的命运, 深刻揭示了金钱对人性的腐蚀与家庭关系的扭曲, 塑造了极具现实批判意义的人物形象--葛朗台老头, 这一典型的守财奴形象也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吝啬鬼之一。 (法)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著 华龄出版社 I565.44 56 0 荐购
713 当代北美文学动物叙事研究:1975-2021 本书的研究范围限定在1975-2021年间发表出版的当代北美 (含加拿大与美国) 小说动物叙事, 从故事形态、主述模式、伦理诉求和性别特征四个维度对其进行科学考察。在故事形态上, 经由分析抽离出当代北美小说动物叙事5个叙事主语, 24个叙事谓语。在主述模式上, 将当代北美小说动物叙事分为“接近”“挽歌”“拯救”以及“伦理”四类主述模式。在伦理诉求上, 对当代北美文学动物叙事对自然和人类的命运进行思索, 研究其生态、政治、婚恋等多重伦理诉求。在性别特征上, 分析当代北美文学男性作家/叙述者动物叙事呈现出与女性作家/叙述者动物叙事迥异的特征。 方群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I710.6 50 0 荐购
714 非裔美国女性文学文本-类文本共生叙事研究:以爱丽丝·沃克作品为例 本书以类文本与文本之间由近及远、由中心到边缘的位置关系为参照, 建构了以位置为逻辑起点的文本-类文本共生叙事类型学谱系, 并以此为批评工具, 对普利策文学奖首位非裔美国女性作家获奖者爱丽丝·沃克在不同时期的三部重要作品--《梅丽迪安》《殿堂》《拥有快乐的秘密》进行深层解读。这三部作品的类文本与文本间构成了杂糅、邻比、疏离的共生叙事关系。作者从类文本隐性叙事层面及其与显性文本叙事共生的角度, 阐释爱丽丝·沃克作品对历史的反思、对记忆的再现与重构以及对腐朽观念的反抗。本书不仅为非裔美国女性文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也为其他文学文本的解读提供了新的批评视角和批评范式。 郭建飞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712.06 89 0 荐购
715 卡夫卡乡的爱因斯坦:坠入兔穴, 带回宇宙 本书以图像小说的独特形式, 巧妙融合科学与文学, 既描绘了爱因斯坦在布拉格时期形成的物理学思想, 又从卡夫卡的独特视角来重新解读爱因斯坦的科学创见, 同时用图像传达了布拉格这座城市所具备的激发想象力的氛围。基于真实资料, 用灵动的画笔与明快的文风, 将深奥的物理学理论与卡夫卡的哲学思考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视觉叙事。读者可以从中初步理解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理论和卡夫卡作品中的深意。 (美) 肯·克里姆斯坦著、绘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712.45 128 0 荐购
716 黄色墙纸:吉尔曼女性小说选 本书收录吉尔曼11篇关乎女性的短篇小说, 包括以哥特写法直击女性精神状态的《黄色墙纸》, 以讽刺笔法描写男女互换后经历《如果我是一个男人》, 倡导女性经济独立的《我可怜的姑妈》《遗孀的权力》, 以及以幻想反映女性心理的《当我还是女巫时》。作为早于波伏瓦与伍尔夫的女性主义先驱, 吉尔曼笔调质朴坦诚, 善于描绘女性心理, 深刻谴责男权社会对女性精神健康的剥削, 展现出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时女性追求自由和解放的诉求。 (美) 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著 太白文艺出版社 I712.45 49.8 0 荐购
717 伤心咖啡馆之歌 本书包含三部分内容, 一是李文俊先生的译文, 四万五千字。二是李文俊先生关于这部小说的翻译感想, 三是李文俊先生的家属、儿媳马小起女士的怀念文章《独留明月照江南》, 文章有两万多字, 情深意切。这三部分内容综合起来是一本小书, 既能让读者感受到李文俊先生的译笔, 其文准确又瑰丽, 也能让读者了解李文俊先生的一生简况。 (美) 卡森·麦卡勒斯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I712.45 42 0 荐购
718 中印一家亲:父亲谭云山和我的经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现代玄奘”谭云山及其长子谭中在中印友好交流中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展现了90多年间中印两国民间友好交往的历史。谭云山作为中印友好使者, 为构筑中印文化桥梁、传播中印文化付出了毕生的努力。谭中继承父亲的遗志, 继续在中国和印度两国之间传播文化, 研究汉语教学, 教出了一批了解印度文化的中国学者。95岁高龄的作者谭中见证了这段历史, 并在书中阐述了父亲和自己对于“中印一家亲”这一美好理想的殷切期盼和不懈追求。 (美) 谭中著 新世界出版社 I712.55 98 0 荐购
719 “文学爆炸”那些年 本书以翔实的采访和档案材料, 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期的重要作家 (如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尔加斯·略萨、富恩特斯、科塔萨尔等) 如何崭露头角及其背后的文化、政治与出版业故事。本书以全景式的记录和生动的叙事风格, 获得2015年Gaziel传记及回忆录文学奖。作者以巴塞罗那为起点, 踏上去墨西哥城、布宜诺斯艾利斯、哈瓦那、巴黎和纽约的旅程, 这是一趟理解“文学爆炸”不得不走的旅程。 (西) 哈维·阿延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730.06 99 0 荐购
720 行业特色型艺术院校组织变革研究 本书稿约20万字, 包括绪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中外专业艺术教育组织发展的历史考察、两所案例艺术院校的外部环境、两所案例艺术院校的组织应对、两所案例艺术院校组织变革的特征和动力机制、结论与讨论等, 附录访谈提纲、在京七所行业划转艺术院校新世纪以来的办学数据一览表。书稿融通了大学组织变革的理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政策和两所艺术院校在行业划转以来20余年的办学实践, 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对促进同类院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也为未来评述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教育政策的效果提供了文献支撑。 孔瑛著 学苑出版社 J-40 68 0 荐购
页码:36/67页  每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