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25期193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681 韩国社会与文化:第2版 本书为新世纪韩国语系列教程的国情类教材, 中韩文双解, 从地理、、经济、社会、教育、民俗等章节对韩国社会与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汉韩双语的形式, 让读者在学习韩国文化的同时, 也能提高韩国语水平。书中还为相关的文字配备了丰富的图片, 帮助读者们理解。编者以一线教学的经验为基础, 旨在通过此书来帮助国内韩国语和韩国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 朱明爱, 张宝云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H559.4 69 0 荐购
682 葡萄牙语阅读与写作教程 本书是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颜巧容老师、Magda、Barbeita老师所著之葡萄牙语阅读写作的教材。本书从不同类型语篇出发, 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相融合, 在每一单元中同步设置阅读与写作任务, 旨在通过阅读提升写作能力, 通过写作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这种方法有助于理解不同语篇类型的特点, 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教材涉及多种语篇类型, 涵盖了说明文、描述文、叙事文、传统文学、个人生活语篇、媒体语篇和议论文等等。 颜巧容, (葡) 玛格达·巴尔贝塔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H773 128 0 荐购
683 葡汉汉葡同声传译教程 本教材共12个单元, 第1单元介绍同声传译基本概念, 第2至12单元, 介绍同声传译的基本技巧, 每个单元按照农业、科技、学术等专题, 设置汉葡葡汉同声传译任务, 同时配有扩展练习。 张方方, 李丛编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H773.59 60 0 荐购
684 成为作家 本书是一本提升写作者创造力、自律性以及专业实践的实用指南。全书收录几十幅精美插图, 共分为十个章节, 涵盖了写作者职业生涯中将会遇到的每个特殊时刻, 探讨了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如何改变日常生活、如何寻找合适的导师、如何成为真正的文学家、如何参加访谈会、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并为全面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作者乔伊·富兰克林根据自身丰富的经验和50多位专业人士的逸事, 为写作者创作之旅的每一步提供了指导方向。 (美) 乔伊·富兰克林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04 59 0 荐购
685 微电影剧本创作 本书共分七章, 第一章为微电影剧本创作准备; 第二章到第四章探讨了微电影主题、人物、大纲的写作; 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关于剧本写作的格式与内容; 第七章以学生习作为例进行逐场分析。附录部分提供了编剧合同的模板, 分享了作者创作的十部理论宣讲微电影剧本, 作为课程思政的组成部分。 许静波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I053.5 49 0 荐购
686 东方文学研究集刊:第十三集 本书收录《〈西游记〉中的锦襕袈裟追踪》《现实主义与菲律宾近现代诗歌文学》《雅各布的文学创作“走心论”初探--兼论对泰国文学研究的启发》《泰国当代小说文本里的“都市”与“地方”--空间隐喻的文化解读》等17篇论文。 林丰民主编 中西书局 I106-55 85 0 荐购
687 贺拉斯诗作选 本书依据权威英译本翻译了古罗马著名诗人贺拉斯的颂诗103首、长短句15首、讽刺诗17首和诗体书简22首,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道德、宗教、哲学、文化、艺术、宴饮、友谊和爱情等等。贺拉斯的诗歌不仅是研究古罗马文学的重要文献, 也是研究古罗马从共和国末期到帝国初期社会真实状况的珍贵史料。 (古罗马) 贺拉斯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12 168 0 荐购
688 信马沿溪寻古道:伊犁的文学风景 本书主要围绕清代西域诗及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伊犁文学景观展开, 以时间为序, 分三编介绍伊犁地区的多种文学景观, 如赛里木湖、果子沟古道、伊犁九城、伊犁河、金顶寺、格登碑、望河楼、夏塔古道与木札尔特冰川等。通过对大量清代西域诗、伊犁地区现当代作家作品的引用和解读, 展现了这些景观的自然风貌、历史文化以及在诗人们和作家笔下的独特魅力, 同时也涉及当地的民俗风情、社会生活、屯垦局面、民族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深入挖掘了伊犁地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吴若愚, 吴孝成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I206 88 0 荐购
689 “史法论文”:章学诚文论研究 本书将章学诚文论中的“史法”明确为“校雠之学”和“叙事之学”, 一方面考察章学诚如何通过“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 对文学史分期、文体分类、文集流变等文学基本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另一方面探讨章学诚的叙事义例, 重点关注其以“史家之文”为中心的古文理论的建构。与此同时, 本书将章学诚的文论置于乾嘉时期众声喧哗的语境之中, 通过个案分析, 论证其与当时文风、学风之间的复杂关联。 林锋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6.2 98 0 荐购
690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十五辑 本书第一辑始于2012年, 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 一年两辑, 现已出版十二辑。本辑由北京师范大学杜桂萍教授、李小龙副教授主持, 《明清文学与文献》在国内学界已有一定的影响力, 主要刊发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优秀首发学术成果, 着力呈现海内外明清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集刊分为戏曲研究、小说研究、诗文研究、学术史研究四部分。 杜桂萍, 李小龙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6.2-53 138 0 荐购
691 微光中的宇宙:中国新文学研究的多维视野 本书共涵盖性别重思、语言重构、社会想象、人性深描、跨界突围五大板块, 涉及刘半农、丁玲、林语堂、温源宁、张天翼、西西、贾平凹、叶兆言、李洱、王尧、董启章、鲁敏、梁鸿、陈楸帆、王十月、刘怀宇、吴楚等多位现当代作家。研究时间跨度大, 领域宽, 层次深。新作《微光中的宇宙》以大量的史料为基础, 以丰富的理论为支撑, 从多个方面实现了文学与社会、与艺术等多方面的融合, 体现出著者对于中国百年文学的深入探究与潜心钻研, 丰富多样的研究视域、别具一格的边缘意识、走在前沿的跨界思维, 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文学思路。 张宇, 董卉川著 北京出版社 I206.6 48 0 荐购
692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二十卷 本书共收录了二十余篇国内多位著名学者对当代青年作家的文学创作进行的研究, 既有作家作品研究, 也有文学现场剖析分析, 比如毕飞宇、孙甘露、李洱、东西、乔叶等, 这些文章反映了当代文坛青年作家的概貌和学者对这一群体的学术思考。按照收录的论文所涉及的主题, 全书大致可分“文学史透视”“新诗研究”“现代论坛”“作家作品研究”“学术讨论与学术观察”等板块。 张光芒 南京大学出版社 I206.6-53 88 0 荐购
693 叙事·伦理·情感:当代中国文学的多重维度 本书共分四个小辑。第一小辑“美学与文体的对话”, 着重研究当代文学的美学建构与文体创新。分析了长篇小说的诗性构建、短篇小说的智慧及文本的美学品格, 展现了当代作家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学的同时, 开辟新的文学表现形式。第二小辑“记忆与时代的交汇: 东北叙事与个体书写”, 聚焦于新东北作家群以及迟子建、津子围等东北作家的文学创作, 深入分析他们在小说中如何通过个体叙事展现东北地区的历史记忆与时代变迁。第三小辑“文本中的光影”涵盖了多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论, 包括贾平凹、苏童、毕飞宇、麦家、范小青、邵丽、田耳、刘慈欣等。 梁海著 作家出版社 I206.7 56 0 荐购
694 岭南近代诗词丛谈 本书是黄坤尧研究岭南近代诗词史的专著。全书对岭南近代诗词史上的一些重要诗人、词人的作品专集、创作背景、作品内涵、艺术特色、诗学理论、诗学体系、诗人群体、交游轨迹、刻印情况、版本源流以及“岭南诗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深入的研究。书中尤重对岭南近代诗词文献的发掘, 解决了岭南诗史上的许多重大问题, 其所论述之岭南诗学, 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价值, 是一部有关岭南诗歌史、诗学史、诗歌理论不可多得的学术著述。 黄坤尧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I207.209 148 0 荐购
695 华夏诗韵:诗和远方的精神滋养与时空穿越 本书稿分为“于岁月深处, 探寻中国诗歌的传统与源流”“诗韵大唐, 盛世华章的诗意绽放”“从宋代诗词的巅峰上, 领略那个时代的风华与情感, 品味其中蕴含的无穷魅力”等部分, 作者对中国的诗歌创作做了论述, 让读者在领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 也汲取到无尽的精神力量。 阎兆万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I207.22 79 0 荐购
696 中国古代诗歌音乐传播研究 本书借鉴当代传播学的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研究成果, 尽可能地涵盖中国诗歌音乐传播的各个方面, 包括诗歌音乐传播的发生、传播者、接受者、传播的艺术方式、传播场合、异代传播、传播的干挠因素、诗歌的音乐传播与书写传播之间的关系、音乐传播学视野下的诗体建构、音乐传播对诗歌发展的影响等各个方面, 揭示其总体特点, 描述它们在历代的演化过程, 以此揭示中国古代诗歌赖以产生的不同行为方式、在不同传播环境中不同群体的接受差异、文学传播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影响、音乐传播与书写传播之间的差异等。 王立增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I207.22 158 0 荐购
697 百年汉赋研究史论:以中国为中心 本书通过整理研究20世纪20年代至今百余年时间范围内的汉赋研究者、汉赋研究成果以及汉赋批评史, 兼顾中国及国外汉赋研究概况, 将汉赋研究的“史”和“论”相结合, 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百年汉赋研究史论成果。书稿将百余年来的汉赋研究成果分为否定论、肯定论和艺术论三类。汉赋否定论者分为两类: 一类对汉赋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一类对汉赋某一方面的缺陷提出批判。汉赋肯定论者从汉赋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学发展的历程出发, 对汉赋的价值和地位进行了重新评价和肯定。汉赋艺术论者从艺术特色、审美特征等角度研究汉赋的价值, 对汉赋的评价多持一种客观的态度, 对汉赋的艺术价值做了有益的探索。 杨海霞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7.22 79 0 荐购
698 世纪之交德语文坛“唐诗热”研究 本书聚焦1900年前后德国诗坛的“唐诗热”现象, 以德国自然主义诗人阿诺·霍尔茨、印象主义诗人理查德·德默尔和表现主义诗人克拉邦德的唐诗改译作品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比德国诗人的唐诗改作、参考蓝本以及对应的汉语原作, 并综合作家的创作经历、时代背景和文学语境, 探究三位诗人改译唐诗的异同点及其与自身文艺主张之间的关系, 并联系德国诗人歌德和吕克特提出的“世界文学”与“世界诗歌”理念, 探讨唐诗在走入异国文学场域时所展现的“世界性”。 张小燕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I207.227.42 69 0 荐购
699 唐诗文本与文献研究十讲 本书从以上诸方面选取其最有代表性的十个方面的力作, 既涵盖了作者在不同领域的深耕与成就, 也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其治学之路。十讲内容依次为: 《<全唐诗>之成书、补遗和新编》《唐人别集研究》《唐诗总集个案分析》《唐代诗人之生平研究》《唐诗文本的歧互变动》《唐诗之流传、辨伪与辑佚》《唐代女性与诗歌》《石刻文献与唐诗研究》《唐诗人之地域分布与唐诗之路研究》《唐诗文献研究典范学者评述》。 陈尚君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I207.227.42 88 0 荐购
700 霍松林宋诗鉴赏 本书收录了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陕西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霍松林先生宋诗鉴赏作品近50首。霍先生的宋诗鉴赏凭借丰富的历史细节, 超越了一般层面的语言审美; 更以深广持重的生命体悟, 引领后人在文史交叠处探寻文艺真谛。从专业性的学术论断到审美鉴赏, 霍先生的宋学研究似乎采取了一条“接地气”的大众路径, 但个中内容却是经过了高度的学术淬炼。霍先生凭借一身学养, 对既有的文学体裁“鉴赏”进行了规范与升华, 将其变成复合文学学术和日常审美为一身的文艺载体。 霍松林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I207.227.44 68 0 荐购
页码:35/86页  每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