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9期1387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701 金未元初山西文人群体研究 本书重点研究了以元好问、刘祁等为代表的山西文人如何通过诗歌、散文、史学著述等方式回应时代变局。他们的创作既延续了金代文学“由宋返唐”的复古倾向, 又融入了北方文化的刚健气质; 同时作为南北文风融合的桥梁, 他们的实践深刻影响了元代文学的格局。在具体研究中, 本书特别关注以元好问、刘祁为代表的山西文人在异族统治下的生存策略与文化实践。通过细致解读文集、碑传等第一手材料发现: 他们在诗文中既寄托着深沉的故国之思与身世之感又展现出对新秩序的理性认知; 既保持着传统士大夫的文化操守又积极寻求在新的政治环境中的发展空间。这种复杂心态生动反映了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总之, 本书聚焦金末元初的山西文人群体, 以民族融合与文化变迁为视角, 深入考察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文人的生存状态、思想抉择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揭示了中国文化在政权更迭中的延续性与创造性。 郭明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K825.4 68 0 荐购
702 乡村教育拾贝 本书是一本个人回忆录, 作者实又生动的语言, 讲述了自己从出生到接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成年之后投身幼儿教育、中学教育的人生故事。本书共六章, 包括“第一章家世故里”“第二章启蒙教育”“第三章青春求学”“第四章初识幼教”“第五章扎根乡村”“第六章特色育人”, 其中第一、二章通过童年吴洁的儿童视角叙述了华西托儿所、幼儿园, 以及小学、初中、农业中学、农民夜校是怎样建起来的; 同时以插叙的形式记叙了长大后的吴洁自己作为学校主政者参与学校建造建设的感想与思考, 让人感受到吴仁宝书记和吴洁对家乡乡村教育的用心、用情; 第三、四章则是回放了她接受学校教育, 以及作为学校主政者接受的高端培训; 第五、六章讲述了吴洁自己作为幼儿园园长、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办学管理的经历, 包括如何由乱而治, 如何打开校门“请进来、走出去”, 如何“五育”并举办出活力, 如何为老师的成长创造关键事件。 吴洁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K825.46 58 0 荐购
703 丁玲的作家与编辑身份互动研究 本书内容讲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 丁玲一直是研究热点, 但大部分成果集中于丁玲的创作方面。而丁玲的文学活动除文学创作外, 还交织着六十多年的报刊编辑活动, 包括编辑《红黑》月刊、《北斗》、《红中副刊》等。从这些刊物, 可看出丁玲的编辑活动贯穿其一生, 成为其文学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真实地反映了丁玲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 也影响了丁玲艺术个性与个人命运的转变。本书从丁玲的文学报刊编辑活动入手, 通过爬梳一手文献材料, 并对报刊逐个进行考量, 分析丁玲作家身份与编辑身份的互动关系, 进而对丁玲编辑活动的复杂性进行研究, 以揭示丁玲编辑活动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以展现丁玲的不同侧面, 探讨其个体的复杂性。 杜娟著 作家出版社 K825.6 52 0 荐购
704 逃墨馆主:茅盾传 本书是一部全面描绘中国现代作家茅盾生平的传记作品。作者以独特的视角, 追溯了茅盾在文学、政治和文化领域的贡献, 特别强调了茅盾与故乡乌镇的深厚情感, 考证了传主一生中一些至今尚未厘清的问题。作者以真挚的情感和严谨的态度, 向读者呈现了一位文学巨匠的人生轨迹, 用一颗“平常心”书写了一个真实可感的传主形象。 余连祥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K825.6 72 0 荐购
705 把文学理解为一种动词:跟25位作家聊聊 本书内容: 记者张杰从业近15年来, 采访上百位作家。本书收录其中25位作家的新闻人物特写和专访合集, 共50篇文章。这些文章发表于《华西都市报》以及由该报融合发展而来的封面传媒旗下封面新闻客户端。这些作家包括“文坛传奇”马识途, “人民艺术家”王蒙, 诺奖获得者莫言, 多位茅奖作家比如王火、贾平凹、张炜、阿来、麦家、毕飞宇、李洱、徐则臣、乔叶等人士, 先锋作家残雪, 散文家兼文学评论家李敬泽, 哲学家陈嘉映, 小说家罗伟章、张广天, 诺奖评委马悦然, 诗人白航、吉狄马加、流沙河、梁平, 等等。对每位作家的特写和专访, 都生动记述了其人生故事, 深刻剖析了其创作观念;从写作的秘密到生命的秘密, 帮助读者从文学世界中获得丰盈的精神养分。书中25位人物, 有些人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 比如马识途、流沙河、白航等人士, 但他们的思想、精神, 依然存留在文字之中。 封面新闻编 中国言实出版社 K825.6 69 0 荐购
706 陆游与宁德 本书由宁德市蕉城区宁川文化研究会牵头, 特邀中国陆游研究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欧明俊教授主编, 汇集多位学者的论文和颂赞陆游的诗词散文, 分为“学理诠释”“诗文品鉴”“剑南遗响”“文旅开发”四辑, 并有附录《陆游年谱简编》《陆游格言警句精选》《陆游诗词妙句精选》《古今名人论陆游》, 在学界已有成果基础上, 从不同维度全面、系统地梳理和评价陆游与宁德的一切关系, 既有文献考据、学理诠释、艺术鉴赏, 也有文旅开发。 欧明俊主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K825.6-53 96 0 荐购
707 上海鲁迅研究:总第107辑:鲁迅与吴越文化 本书是研究鲁迅与吴越文化的学术论文集, 共收录22片相关文章全书共分为“鲁迅与吴越文化”“鲁迅作品研究”“鲁迅与同时代人研究”“史料·辨证”“读书杂谈”“鲁迅学者研究与自述”“海外鲁研”“灯下随笔”“鲁迅文化实践与研究”“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与纪事”“资料”共11个栏目, 收录29篇论文。鲁迅生于绍兴, 吴越文化滋养了他, 其作品中常蕴含吴越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到上海后, 他将吴越文化与现代思潮融合, 创作出独特作品, 展现对家乡文化的眷恋与思考, 为研究其思想与创作提供独特视角, 也丰富了吴越文化研究内涵。 钟瑞滨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K825.6-53 98 0 荐购
708 向宽处行 本书作者讲述了自己求学读书、创办公司、科研攻关并受到各方肯定赞誉等的经历, 也叙及亲友、师长、事业上的引路人等的故事, 感情真挚, 表达细腻, 既有可读性, 又有专业性, 既具感染力和感召力, 又能给青年学生、创业路上的探索者以及科研工作者等以启迪和思考。作者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创业足迹、发明成果、精神传承等几个方面展开写作, 内容扎实, 细节生动, 语言朴实, 真挚感人。他真实记述了自己从大山深处走向科学高峰, 以45项国家级科学发明, 成就“化工报国”梦想的跋涉历程。书中还收入了刘宽胜亲友师长同乡同学的文章, 以及媒体的专访报道, 见证了他的成长成就和取得的社会影响。 刘宽胜著 中译出版社 K826.13 79 0 荐购
709 桥梁以渡:茅以升 本书以茅以升的成长轨迹为经线, 以他在各个时间节点上的典型事迹为纬线, 从求学到步入桥梁工程行业, 从桥梁建设到人才培养、严谨治学、科普教育等多个角度, 书写桥梁泰斗茅以升躬身践行、爱国奉献、顾全大局、勇于进取、不懈奋斗的一生。 中国编辑学会组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K826.16 86 0 荐购
710 匠心之路:朱敢平口述史 本书是一本关于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敢平的口述史。全书以第一人称视角, 从朱敢平的成长环境、职业选择切入, 梳理其从普通工程师到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的奋斗历程, 重点展现其在轨道交通勘察、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突出贡献, 尤其是推动天津轨道交通发展的关键事件。本书以鲜活口述再现朱敢平扎根轨道交通领域的拼搏经历, 通过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的双重叙事, 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与工人阶级的时代精神。其以专业为基、以创新为魂的精神图谱, 既是对“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劳模精神的生动诠释, 亦为新时代劳动者树立了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精神标杆。 徐寅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K826.16 78 0 荐购
711 赤子油情:侯祥麟 本书由“赤心油缘”“炼塔擎天”“科技自强”三篇组成。第一篇主要讲述侯祥麟先生怀揣报国梦, 与石油结缘的心路历程; 第二篇主要讲述侯祥麟先生实业报国, 带领团队刻苦攻关、填补国内炼油化工领域一项项空白的感人故事; 第三篇主要讲述侯祥麟先生作为我国石油领域的战略科学家, 对我国石油科技乃至国家科技进行战略规划, 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过程。 中国编辑学会组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 K826.16 98 0 荐购
712 旭日东升:黄旭口述史 本书是一本个人传记, 关于全国劳动模范、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员工黄旭的口述史。通过实地采访奋战在电力行业一线的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东供电分公司全国劳动模范黄旭本人, 以第一人称视角, 从黄旭的成长环境、职业选择切入, 梳理其参加工作后在电力一线平凡岗位实干建功、专业领域突破创新、重大项目带队攻坚以及志愿服务倾情奉献等诸多先进事迹。还原黄旭成长与奋斗的细节, 记录其十余年如一日扎根带电作业、配网运维抢修一线的奋斗历程。本书的口述史形式保留了许多鲜活的历史细节, 展现了新时代天津工人阶级的时代精神与城市发展印记。它不仅是对天津劳模精神的传承, 也为当代劳动者提供了生动的榜样,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李志, 杜颖康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K826.16 78 0 荐购
713 津梁如是:李国豪 本书遵循李国豪个人经历的时间脉络, 以关键事件为节点的原则, 详细叙述了他从年少求学到负笈德国, 再到回国从事土木工程、桥梁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各个阶段的历程, 以求生动、立体、完整地呈现一代桥梁大师在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中砥砺前行的奋斗故事, 展现其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科技自主创新在理论与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为中国教育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中国编辑学会组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K826.16 90 0 荐购
714 湖湘一代名医:吴汉仙学术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对一代名医吴汉仙先生的生平, 为中医的生存发展作出的贡献, 以及吴汉仙先生的学术思想作了系统的介绍和研究。吴汉仙 (1876-1948), 字捷三, 号袢湖医叟, 湖南岳阳县鹿角人。早年补博士弟子员, 后随祖父习医, 1934年参与创办湖南国医专科学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前身), 1937年任校长, 其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医理渊博,一生勤于著述。本书收集了部分吴汉仙先生的医案, 学术著作和有关后人对吴汉仙先生的研究论文。 方奎明, 李江辉, 黎珊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K826.2 68 0 荐购
715 稻济苍生:袁隆平 本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传记文学的笔触, 生动展现了袁隆平院士“稻济苍生”的大爱奉献。书中详尽地描绘了袁隆平从少年时期在家庭熏陶和亲身经历中立志报国, 到青年时期毅然投身农业并刻苦钻研探索未知领域, 再到壮年时期以杂交水稻育种与推广的突破性成就为中国及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最终到晚年仍矢志不渝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光辉历程。书中不仅记录了袁隆平在科研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团队成功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解决亿万人的温饱问题的辉煌成就, 还深刻地展现了他作为中国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对人类福祉的深厚关切。 中国编辑学会组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K826.3 88 0 荐购
716 大儒与半仙:刘伯温新传 本书分为七章, 分别展现了刘基的抱负与元代末世的冲突, 刘基对明朝的复杂心态, 开国军师这一身份究竟是否真实, 刘基幽微的遗民心态, 刘基的诗歌创作及其风格嬗变, 刘基的散文创作及其学术思想, 刘基不同时期的交游情况等方面的内容。本书在编制年谱、系年作品、考订交游的基础上, 结合时代的特征, 对刘基的生平、思想、文学进行新的考述, 利用新材料, 提出了新见解。 周松芳著 东方出版中心 K827=48 88 0 荐购
717 出土文献与宋玉赋研究 本书以长期以来宋玉赋研究学术积累为基础, 以大量阅读简牍帛书等出土文献为前提, 客观遴选与宋玉赋研究相关的简帛资料, 并结合所掌握的传世文献资料, 一方面进一步研读简帛的文字与内容、考古年代与文化内涵, 一方面以出土文献相关内容与宋玉赋的文学表述进行分析与比较, 旨在以出土文献中新的更为可信的证据, 深入研究宋玉赋发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文体形成与影响、文化政教意识与其关涉的信仰基因、艺术基因、生命基因等文化基因, 力求在散体赋产生与影响、宋玉赋礼教思想渊源与社会文化渊源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展开新的讨论, 提出新的认知, 取得新的成果, 促使宋玉赋研究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刘刚, 王芸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K877.04 138 0 荐购
718 出土文献研究:第二十四辑 本书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所编集刊《出土文献研究》第二十四辑。本辑共收录论文二十一篇, 内容广泛, 涉及甲骨文、金文、战国至秦汉三国时期的文字、文献等多种历史文献材料。其中有多篇论文使用较新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材料, 具有一定前沿性。本辑收录了多篇系统整理、详细辨析出土文献材料的相关论文, 有利于学界对出土文献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利用。集刊既为专业学者提供研究交流平台, 也为广大研究者和爱好者呈现出土文献研究的全新进展。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 中西书局 K877.04 98 0 荐购
719 山西古代寺观彩塑壁画集萃 本书以山西省各地现存彩塑及壁画的时间早晚为轴线, 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山西寺观彩塑与壁画的整体风貌, 荟萃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精品, 详细阐述了其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深入浅出, 图文并茂,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阅读价值。 山西省文物局编 三晋出版社 K879.412 128 0 荐购
720 敦煌壁画·纹样 本书选取莫高窟第009窟、第061窟、第103窟、第159窟、第321窟以及榆林窟第003窟壁画中边饰、藻井、服饰、装饰物等上的纹饰, 并进行手绘临摹上色。书中还对纹样中的颜色进行提取, 组合成色板进行展示, 方便专业人士使用。 李佳泓编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 K879.412 138 0 荐购
页码:36/54页  每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