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1 |
|
借古开今:薛永年的艺术史论研究与美育实践 |
本书展现了薛永年先生的教学成果和美育历程, 以及相关研究的重要文献, 整体结构分为四大部分, 以总论、分论、资料及教育年表的形式呈现。分论部分包括鉴定与鉴赏、画家研究与美术批评、美术史、美术教育与美术交流; 资料部分在薛先生70岁时整理的基础上, 加入文史馆组织的纪录片以及两次座谈会的记录等文献。教育年表部分, 在现有整理的基础上根据薛先生提议在整体结构中增加薛先生的学生已有研究文章作为附录。 |
赵力, 安永欣主编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J120.9 |
88 |
0 |
荐购
|
| 842 |
|
喧嚣与孤寂:二十世纪美术史研究札记 |
本书收入作者近十年来有关二十世纪美术史研究的边边角角, 比如借助《傅雷家书全编》中的信息钩沉出林风眠1960-1966年作品市场与买卖; 浙派人物画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画人物的代表, 发生在浙江影响全国, 成为当时主题创作的代表画风, 作者从缘起与影响到研究综述做了较深入的梳理; 二十世纪美术史书写中主流的喧嚣与边缘的寂寞等。 |
王犁著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J120.9-53 |
55 |
0 |
荐购
|
| 843 |
|
风正一帆悬:中国艺术研究院长江主题艺术展作品集 |
本书讲述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10周年, 为有效发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对主题性文艺创作的推进作用, 我院将原各艺术创作学术机构分散实施的“深扎”活动, 改为统一围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主题开展考察采风写生, 精心策划了“风正一帆悬--中国艺术研究院长江主题创作实践活动”。 |
中国艺术研究院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121 |
486 |
0 |
荐购
|
| 844 |
|
长江潮:主题性美术作品展 |
本书内容包括: 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漆画、壁画、陶艺、综合材料。 |
湖北省美术院主编 |
湖北美术出版社 |
J121 |
688 |
0 |
荐购
|
| 845 |
|
古埃及哲学、艺术与建筑 |
本书突破“古埃及无哲学”的思维定式, 揭示“玛阿特”宇宙秩序观正是贯通艺术程式与建筑形制的哲学密钥。传统研究关注的“正面律”“18拳律”等艺术法则, 实为永恒真理的可视化表达: 雕像的几何比例对应宇宙平衡, 神庙轴线暗合创世循环。古埃及人将哲学思辨转化为砂岩中的数理语言, 用建筑凝固时空的原初秩序。三千年风格凝滞非因守旧, 而是通过不断复现神圣原型来维系宇宙平衡。本书以文物与遗址为锚点, 解码艺术符号背后的认知体系, 既为学界揭示古文明深层逻辑, 也为大众开启理解永恒之美的哲学维度。 |
李晓东著 |
团结出版社 |
J141.109.2 |
58 |
0 |
荐购
|
| 846 |
|
清欢入怀:国画生活美学茗鉴 |
本书超越了传统国画教程与画册的单一界限, 探索了艺术表达与创作者生活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本书秉承“艺术为生活之镜, 映照心灵深处”的核心理念, 坚信生活是艺术的灵感源泉, 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与情感。鉴于每位画者因生活环境的独特性 (如人文的浸润、自然的启迪、邻里的温情等) 所铸就的个性化生活轨迹与情感世界, 笔者坚信, 唯有源自心灵深处的真挚触动, 方能赋予艺术以真诚与纯粹之魂。 |
陈学铭编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J212 |
169 |
0 |
荐购
|
| 847 |
|
吴越所见书画录 |
本书共有六卷, 记录作者所见吴越地区 (即今江浙地区) 之书画, 共计六百二十八件, 以明人所作之迹为多, 下迄清代四王、吴、恽。书前有“书画说铃”二十九则, 书后附有“书画作伪日奇论”一篇。作者精于书画鉴赏, 所论颇有精到之处, 书中所记书画作伪之事, 足可供书法史研究者参考。该书成于清乾隆年间, 乾隆丙申 (1776) 自序并付梓, 今可见之版本有江氏聚珍本、风雨楼依原本铅印本、乾隆间镇扬陆氏怀烟阁刻本。 |
(清) 陆时化撰 |
古吴轩出版社 |
J212.052 |
580 |
0 |
荐购
|
| 848 |
|
中国画艺术鉴赏 |
本书内容: 欣赏中国画艺术绝不能单纯依赖“观看”。早期侧重叙事, 画面形象在对现实表现的同时较多想象与幻想, 看画是为了对“意义”的释读; 唐代之后因文人参与, 中国画强调对“意趣”的表达, 是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寻绎“意境”更为重要。感知中国画艺术, 前者依赖你的“知识经验”去破解“意涵”, 后者凭借“感觉经验”来体味“意境”。20世纪之后, 中国画顺应时代而演进, 其呈现方式与感知策略均当随之而变。 |
编著顾平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J212.052 |
88 |
0 |
荐购
|
| 849 |
|
东坡之眼:苏轼的艺术精神与绘画世界 |
本书以苏轼的经历为核心, 并关注了同时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李公麟、黄庭坚等其他文人画家。作者从这些文人画家的书法、绘画理论实践入手, 对他们的作品以及背后的故事进行了详细介绍, 以此勾勒出北宋中后期的书画史发展脉络。作者以每一幅书法、画作为切口, 讲述书画背后的文人交往与趣味故事、文人书画在风格上的相互影响与师承, 带领读者感悟宋画的艺术魅力, 走进宋人的精神世界。 |
金哲为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J212.052 |
108 |
0 |
荐购
|
| 850 |
|
两宋山水画法嬗变研究:以李唐为中心 |
本书以系统的研究方法和清晰的内容结构呈现, 将读者引领进入李唐山水画的精妙世界。通过对李唐的绘画技法、题材选择和意境表达的分析, 读者将深入了解李唐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此外, 本书还展望了李唐山水画对后世的启示, 并探讨了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价值。 |
陶振兴著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J212.26 |
98 |
0 |
荐购
|
| 851 |
|
典型石窟园林山水画造境研究 |
本书的特点在于其跨学科的综合性, 它融合了艺术学、建筑学、地理学和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的理论和方法, 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它通过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探索了传统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如中国山水画意境在石窟园林中的体现, 强调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以及如何通过艺术手法增强园林的自然美感。深入探讨了石窟寺园林的审美原则, 包括意境美学、空间布局和形式美, 详细阐释了山水画和园林造境的技术手法, 如散点透视法和立体空间秩序, 以及这些手法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此外, 将传统山水画元素融入现代园林设计中, 为园林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胡斌斌, 黎娅著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J212.26 |
38 |
0 |
荐购
|
| 852 |
|
色彩静物一本通 |
本书第一部分为色彩基础知识, 包括作画技巧、构图常识、色调分析、黑白灰关系、质感训练、笔触的运用、作品分析、水粉画的常用笔法、初学者画面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内容; 第二部分为不同题材可供考生临摹的色彩静物范画, 包括《黄梨》作画步骤、《红苹果》作画步骤、《青苹果》作画步骤、《红绿相间的苹果》作画步骤、《橘子》作画步骤、《香蕉》作画步骤、《西红柿》作画步骤、《切开的西瓜》作画步骤、《绿色陶罐和苹果》作画步骤、《可乐瓶和高脚杯》作画步骤、《牛奶、面包和半个苹果》作画步骤、《有棕色花瓶的静物》作画步骤、《红酒瓶、高脚杯和水果》作画步骤等。 |
王磊著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J215 |
48 |
0 |
荐购
|
| 853 |
|
五缘年画研究 |
本书聚焦中国传统年画事象研究与五缘文化理论建构这一重大议题, 从五缘文化理论视角出发, 遵循“年画事象发生的情境性和年画事象的承载者--人的研究”逻辑框架, 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 系统分析了中国年画与“五缘”是一种关系, 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同时也是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生、形成的内在机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高度, 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 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部署安排, 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南。 |
徐德记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J218.3 |
95 |
0 |
荐购
|
| 854 |
|
动画概论:第5版 |
本书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1.动画基础理论 (动画的起源、特点、概念); 2.动画艺术同电影、美术、文学、音乐等其他艺术的关系; 3.欧美动画 (美国主流动画、欧洲主流动画、西方非主流动画); 4.亚洲动画 (日本动画、中国动画); 5.动画艺术短片 (哲理艺术短片、伦理艺术短片、抒情艺术短片及艺术短片在形式上的探索); 6.动画制作流程 (绘画动画制作、偶动画制作及剪纸动画制作)。作者通过以上诸方面的论述, 描绘出动画艺术的轮廓, 以及世界动画的概貌, 使读者对动画有一个基本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 |
聂欣如著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J218.7 |
59 |
0 |
荐购
|
| 855 |
|
王征远画集 |
本书收录王征远先生毕生从事艺术创作的精品力作, 花鸟画作品几百余件, 其中细致入微处进行局部放大讲解, 彰显了先生多年来从事艺术创作的时代性; 王征远先生还善于治印, 文末选取了部分精彩篆刻, 在本书最后附了王征远的艺术年表, 是对其个人艺术创作生涯的概括性总结。 |
王征远著 |
山东美术出版社 |
J222.7 |
320 |
0 |
荐购
|
| 856 |
|
传·真 |
本书收录了当代工笔人物画家李传真近年来的代表性作品, 共计200余幅。作品以现实主义为基调, 聚焦普通劳动者的日常生活, 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下的人性光辉和时代精神。画集按主题分为“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项目”“巅峰代表作系列民工题材”“少数民族题材”“少女题材”系列, 并附有艺术家创作手记和评论家解读文章, 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理解作品的视角。李传真是当代工笔人物画领域的佼佼者, 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收藏价值。 |
李传真著 |
四川美术出版社 |
J222.7 |
398 |
0 |
荐购
|
| 857 |
|
宋韵南戏:中国画创作研究展作品集 |
本书讲述内容: 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 即12-14世纪的200年间, 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南戏产生后, 很快向南北流布, 影响直达元明清。南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正式形成, 被誉为“百戏之祖”。南戏最初的名字叫戏文, 最早在温州形成, 使用当地的民间歌谣, 以戏文南曲称呼, 简称为南戏。为了纪念和弘扬南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组织了以“宋韵南戏”为主题的中国画创作与专场展出, 并将此次“宋韵南戏”中国画创作研究展入选作品约80幅选入本书, 充分展示温州本地对南戏以及中国画创作的保护、创作、研究。 |
谢子静主编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J222.7 |
398 |
0 |
荐购
|
| 858 |
|
灵笼:月魁传:3 |
本书是一本漫画书, 是迄今为止中国投资最大的原创动画剧集《灵笼》的前传故事《灵笼·月魁传》系列第三本。不久的未来, 人类的世界早已拥挤不堪, 迈向星河、寻找新家园的行动迫在眉捷。正当一切有条不紊的推进之时, 月相异动, 脚下的大地爆发了长达数十年、剧烈的地质变化, 人类在这场浩劫中所剩无几。浩劫过后, 地表的生态改变为危机重重的玛娜生态, 不再适宜人类居住。幸存的人类建造了一座飞行在天空的堡垒, 名为“灯塔”, 从此踏上了人类的流亡之旅。灯塔上的人怎么也想不到, 玛娜生态下的地表, 仍有人类活动, 她叫“白月魁”……异变之前, 天才脑科学家白月魁和恩师霍恩发明了“天使再生剂”, 让大脑移植术成为可能, 然而却遭遇了众人的诋毁和不明地震的侵袭, 霍恩危在旦夕。 |
艺画开天著绘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J228.2 |
54.8 |
0 |
荐购
|
| 859 |
|
小山娃 |
本书描绘了革命烈士后代小山娃配合解放军进山剿匪的战斗故事。1950年秋天, 在五岭山一带, 解放军消灭了大批残匪, 匪首“歪鼻贼”逃进了深山。解放军某部陈班长带领战士化装进山, 追剿“歪鼻贼”, 巧遇小山娃。小山娃是烈士的儿子, 对匪徒怀有刻骨的仇恨。在这场围剿“歪鼻贼”等匪徒的战斗中, 小山娃发挥了自己在劳动和生活中积累的聪明智慧, 勇敢顽强地和敌人进行斗争, 配合陈班长和战士们一举消灭了这一小撮漏网的残匪。 |
何溶改编 |
辽宁美术出版社 |
J228.4 |
42 |
0 |
荐购
|
| 860 |
|
烽火少年 |
本书是抗日战争期间的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小山子和桂珍是抗日根据地曹王庄的儿童团员, 他们两人经常配合八路军和民兵叔叔打击敌人。一次, 他俩替受伤的八路军侦察员丁叔叔送信, 在路上, 他们甩掉了汉奸刘华堂、成功躲过了鬼子的巡逻队。当被看守岗楼的敌人盘问时, 他们两人相互配合, 巧妙地从敌人手中逃脱, 却因刘华堂的告密再次被敌人追捕。最后, 两人在逃跑的过程中与八路军曹叔叔和侦查员们相遇, 曹叔叔等人消灭了敌人, 小山子和桂珍也胜利完成了这项紧急的重要任务。 |
高水然改编 |
辽宁美术出版社 |
J228.4 |
42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