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1期1874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821 中国舞等级考试课程教学法:英文版 本书对中国舞的授课方法和教学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 对中国舞授课老师、学习者及考级者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书具备很强的专业性, 全书编排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遵循了科学训练的原则, 也考虑了不同年龄学员的心理特征, 注重中国舞训练的全面性, 科学配置并介绍了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方式、教学法、阶段课时目标、训练意义、检验成果的方法。 孙光言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J722.9-42 98 0 荐购
822 幼儿舞蹈基础与创编 本书分为六章, 主要内容包括舞蹈基础理论知识、舞蹈软开度基本功训练、芭蕾舞基础训练、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蹈赏析及创编。本书旨在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 了解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舞蹈基本功训练, 提高身体素质并掌握幼儿舞蹈基础训练方法; 通过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与幼儿民族民间舞蹈的赏析, 掌握我国各民族舞蹈的风格、体态和动作特征, 丰富舞蹈语汇; 通过学习舞蹈技能、创作编排幼儿舞蹈节目, 掌握在幼儿园组织幼儿一日常规活动的理论和方法, 实现课程与职业岗位要求的有效对接。 唐晶, 张明莉, 汲艳蕊主编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J732.3 45 0 荐购
823 中国戏曲作品赏析 本书以戏曲之艺术基准进行分类, 共介绍了16个剧种。其中, 包含了秧歌戏、花鼓戏、采茶戏、花灯戏等近代四大“小戏”系统, 百戏之祖昆剧、国粹京剧以及辐射我国东西南北各区域的代表性地方“大戏”, 以及“偶戏”之傀儡戏、影戏、布袋戏。每章内容以各剧种的渊源形成发展简史为纲要, 进而介绍剧种的代表性班社和表演艺术家, 并以戏曲作品为核心展开分析。 皮晟编著 西南大学出版社 J805.2 98 0 荐购
824 戏剧表演艺术的没血原理与实践探究 本书作者结合对表演艺术的认识与感悟, 从戏剧表演艺术概述、现实主义表演艺术美学、中国戏曲表演美学、戏剧表演艺术中的舞蹈与音乐、戏剧表演美学实践与发展等方面阐述戏剧表演艺术的美学原理与实践的有关内容, 深入浅出, 对表演艺术进行了系列、理性思考, 对表演艺术的创新这一重要命题进行多方面论述, 旨在帮助表演专业人才形成表演概念上的总体认识, 也对于社会各界认识和研究表演艺术提供实践参照。 王迪著 重庆出版社 J812.2 78 0 荐购
825 戏剧表演与戏剧理论的教学创新研究 本书从戏剧表演概述、戏剧表演专业中学生基础训练研究、戏剧表演中台词研究、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研究、戏剧表演教学设计与人才培育路径等方面阐述戏剧表演与戏剧理论的教学创新的有关内容。本书深入探讨了戏剧表演与戏剧理论在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从戏剧表演的概述出发, 详细研究了学生在戏剧表演专业中的基础训练, 深入剖析了台词的运用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此外, 本书还关注了戏剧表演的教学设计和人才培育路径, 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视角, 理解戏剧表演与戏剧理论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挑战。 青格勒著 重庆出版社 J812.2 78 0 荐购
826 台词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在研究台词的过程中, 没有单一对理论进行分析, 而是穿插了一些技巧传授, 旨在建立台词教学可行的技术体系, 从理念, 到践行, 参与表演其中的学生更应该获得专业的台词学习知识, 同时为同行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内容。 张璁著 重庆出版社 J812.3 78 0 荐购
827 戏曲现代化的探索:“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稿系2019年1月,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组织的“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论文的汇编,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编, 收录论文总计40余篇, 约24万字, 同时附录会议相关照片。论文作者包括业内知名戏曲专家、评论家、剧作家、戏曲导演等, 内容聚焦张曼君的导演艺术, 是对张曼君导演艺术进行评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编 学苑出版社 J82-53 146 0 荐购
828 王艺华蒲剧表演艺术和美学观念研究 本书阐释了王艺华舞台生涯的再造之功, 特别是从美学的角度立意, 更显高屋建瓴, 独树一帜。全书共五章, 内容包括: 蒲剧与蒲剧艺术传承人王艺华、王艺华戏曲表演艺术特色、戏曲人物的创新塑造、王艺华戏曲美学观念探究、王艺华对蒲剧史的贡献。 王君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J825.252 76 0 荐购
829 格萨尔马背藏戏演述审美形态研究 本书稿试图从民俗学、人类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阐述格萨尔史诗从生成到转向藏戏演述模式的过程, 展示其演述类型及其文本形态、审美形态的多样性, 分析从民间信仰到口头传统、从说唱到戏剧表演等方面发生转变的原因及动力, 研究在遗产化语境中, 格萨尔马背藏戏的审美形态、演述形态及其所具有的特殊社会功能, 探讨在地方知识脉络中增强集体凝聚力的路径, 体现出“合歌舞以表演故事”的中华民族戏剧演述审美特征。 邸莎若拉著 民族出版社 J825.75 48 0 荐购
830 光影闪耀的丝路:“一带一路”国家电影文化研究 本书收集了国内在“一带一路”国家电影文化研究中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四十多篇进行汇总遴选和编辑, 分为: 第一章《“一带一路”国家区域国别影视文化特质研究》, 第二章《“一带一路”国家电影叙事策略与文化认同研究》, 第三章《“一带一路”国家电影审美隐喻与文化教育研究》, 第四章《“一带一路”国家电影文化生产研究》, 第五章《“一带一路”国家电影符号话语与文化表达研究》, 第六章《“一带一路”国家电影国家形象与文化价值传播研究》。 王方, 张燕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J90 72 0 荐购
831 视听语言导论 本书包括画面元素 (镜头元素、造型元素)、声音元素 (人声、音乐、音响)、蒙太奇和声画关系、《美姐》拉片五个部分。书中理论知识与经典范例相结合, 全面系统地讲解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的表现手法, 内容丰富, 由浅入深, 建立起一个视听语言分析和解读的全貌, 是一部反映近年来影视视听语言学的本质和核心内容最新进展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教材。 张步中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J90 45 0 荐购
832 影视人才教育实践基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本书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产学合作模式, 提升影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行业适应性。全书首先介绍了影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 分析了当前影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书中详细讨论了产学合作的具体形式和机制, 包括校企共建实践基地、联合课程开发、实习实训项目以及双导师制等, 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这些合作模式的成功应用。 许妮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J90 98 0 荐购
833 限时玩家冒险指南:非人哉十周年电影设定集 本书中收录了电影中的经典角色设定、风格化场景、高燃名场面分镜画稿、创作背景与设计思路等。非人哉是国内知名的原创IP, 曾获中国动漫金龙奖、国际原创动漫新光奖、中国国际动漫金猴奖等一系列奖项, 其以现代视角重新演绎了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经典角色, 在内容创作、画风呈现等方面具有独特魅力, 这种创新性的改编方式让传统神话故事焕发出新的活力, 满足了读者的多元阅读需求。 载水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J954 168 0 荐购
834 中国题材影视作品的符际翻译研究 本书以符际翻译的意义再生与变异为主线, 围绕“译出去”和“译回来”, 考察中国题材影视作品多模态翻译的跨模态、跨媒介符号表意行为、传播效果和交互影响机制, 探讨在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 原文本生成、译文文本生成和译文在新的文化空间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意义生成、再生和变异问题, 分析中国文化“译出去”“译进去”和“译回来”所涉及的文化外译和文化回流问题。 王洪林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J955 68 0 荐购
835 西方史学史研究:第4辑:史学史与思想史的缠绕 本书是由复旦大学历史系主办的学术刊物。复旦大学是我国西方史学史研究的重镇, 目前仍然首屈一指。中国西方史学史学科奠基者就是复旦大学的耿淡如先生, 后由张广智先生发扬光大, 培养出该领域的一批中坚人才, 两位主编者吴晓群、陆启宏即是其中的佼佼者。本书旨在充分发挥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研究的优势, 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反思当今史学的问题, 展示中国学人在世界史学史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和新的学术精神, 推动中国西方史学史研究的发展。 吴晓群, 陆启宏主编 商务印书馆 K091-53 80 0 荐购
836 日中之光:埃瓦格里乌斯笔下5-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本书对埃氏作品文本的梳理、分析和研究, 展现了拜占庭帝国走向高峰的时期, 同时从文本与史实结合的角度分析了这个时期暗藏的危机, 从而有助于认识拜占庭帝国历史中前期阶段的特征和这一阶段东地中海世界转变的关键要素。 武鹏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K134 98 0 荐购
837 中国历史 本书共分十章, 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 叙述从先秦到近代的中国历史。书中精选傅斯年、雷海宗、吴晗、郑天挺、蒋梦麟、陈梦家、钱穆等名家讲述从夏商周到清末的中国历史, 以供读者学习借鉴。 西南联大博物馆编 东方出版社 K2 59.8 0 荐购
838 中国哲学与文化创新: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共同课:2024 本书是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包括儒学) 专项研究生共同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系列讲座的讲稿结集, 包括著名哲学家陈来教授、虞万里教授、吴根友教授、魏常海教授、谢遐龄教授等十三位学术名家的课程讲稿收录。该书主题包括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哲学创新、中国经典诠释、石经学、诸子学、比较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等, 构成了一个全面多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靳诺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K203 100 0 荐购
83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维探索 本书旨在通过跨越历史长河、融合多学科智慧的多维度视角, 深刻挖掘并细致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核心精髓。它不仅是一次对古代智慧与现代文明交汇点的深度探索, 更是一场关于文化如何在快速变迁的当代社会中保持活力、彰显价值并引领未来的深刻对话。书中通过五章精心策划的内容, 引领读者踏上一段既理论深邃又实践丰富的文化之旅。全书通过这样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 不仅生动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勃勃生机与深远影响, 更为我们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思路。 姜云霞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K203 99.9 0 荐购
840 通三统:第2版 本书体现了作者2000年代的主要关切, 即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明自主性问题, 认为唯有自觉地立足于中国历史文明的连续统中, 方有可能在全球化时代挺拔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为此, 本书上篇提出了“新时代的通三统”问题, 强调儒家传统、革命传统和改革传统, 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 中篇则提出, 全球化加速带来的所谓“空间化”和“当代性”导致文明空洞化和庸俗化的危险, 对此必须自觉地拉长时间和历史的长度来强化文明的厚度和深度; 下篇论述了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主张, 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即中国文明主体性意识。 甘阳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K203 68 0 荐购
页码:42/75页  每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