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1 |
|
伦敦杂记 |
本书记录了他在伦敦的所见所闻。书中描绘了伦敦的城市风貌、名胜古迹、文化氛围。朱自清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 展现了伦敦的古老与现代、宁静与繁华。他描写了伦敦的公园、博物馆、教堂等, 让读者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 也通过对伦敦人的生活细节的描写, 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风貌。这本书是一部充满诗意和人文关怀的游记, 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伦敦。 |
朱自清著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I266 |
85 |
0 |
荐购
|
| 922 |
|
平屋杂文 |
本书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与深刻思考的作品集, 内容广泛, 有对教育的深刻见解, 对人性的洞察, 对生活琐事的感悟等。夏丏尊以平实而真挚的语言, 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看法。他关注普通人的生活,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人格的培养。作品中既有对现实的批判, 也有对美好的向往。《平屋杂文》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为读者带来诸多启示, 是一部值得品味的佳作。 |
夏丏尊著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I266.1 |
85 |
0 |
荐购
|
| 923 |
|
乐黛云集 |
本书收录的是乐黛云先生的散文作品。乐先生是中国比较文学事业的奠基者, 也是卓有成就的散文家。她的散文写出了她自己和她所处的时代, 写出了她的勇气、浪漫和激情, 写出了她对自由的向慕、热忱和礼赞, 写出了她对祖国、家乡、亲友和自然的挚爱, 写出了她对如何安顿灵魂的深刻思考, 由此而形成了一种沉郁俊伟的独特风格。乐先生生自边陲, 有苗家血统, 自幼游戏于清山绿水之间, 听惯了有关山水和苗人的奇幻传说, 又在教会学校受到基督教的长期熏染。她的散文风格与她早年所生活的环境相关, 也与她身处的中西交汇的蝶变时代相关。 |
乐黛云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267 |
1980 |
0 |
荐购
|
| 924 |
|
微醺之旅 |
本书是一部以“绍兴黄酒”为切入点的文化散文集, 将其放到酒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社会变迁、江南开发史、绍兴发展史的宏大背景中, 从历史、文化、地理、美学、科技等维度全方位介绍这一中国原生酒的前世今生及未来发展趋势。 |
朱言著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I267 |
58 |
0 |
荐购
|
| 925 |
|
仰望那片蓝天 |
本书是一部个人散文集, 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作品五十余篇。分为《人生百味》《真情绵长》《屐痕处处》《海天片羽》四个部分。《人生百味》聚焦于生活中经历的种种往事, 如《书房漫笔》《三尺讲台上的追求》; 《真情绵长》以亲情、友情、爱情为主题, 如《父亲的生日》《母亲的躺椅时光》; 《屐痕处处》记录在祖国各地的所见所闻, 如《火红的攀枝花》《伫立在黄河岸》; 《海天片羽》展现世界各国的不同风光, 如《夏威夷的面孔》《夜宿特里尔》。全书文笔流畅, 感情真挚。 |
徐伟著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267 |
58 |
0 |
荐购
|
| 926 |
|
韩子勇自选集 |
本书收录了韩子勇的散文和文艺评论40多篇。韩子勇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生活、工作长达50年, 这片广袤的土地和交融的文化给予他厚重的精神滋养。他的散文和文艺评论中, 不仅描绘了新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还深入探讨了新疆的文化特色和民族情感。他对新疆以及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他的笔触, 读者能够感受到新疆的自然美、人文精神和作者对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
韩子勇著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267 |
69 |
0 |
荐购
|
| 927 |
|
觉心 |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在“念古今”部分, 作者走进乌镇, 感受布谷鸟的啼鸣, 讲述与音乐伯乐的缘分以及广陵古琴的情缘。“故乡情”部分, 既有对柳树的抒情、对君子兰的赞美, 也有对传承文脉的思考。整部散文集从不同角度出发, 带领读者领略历史与当下、个人与社会、故乡与远方的种种情感和思考, 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
杨七芝著 |
远方出版社 |
I267 |
68 |
0 |
荐购
|
| 928 |
|
岁月如歌 |
本书是中国作协会员、盲人作家滕伟民的个人散文集, 全书以独特的生命体验为经纬, 分为四部曲展开时代与个体的双重叙事: “我所了解的盲人与音乐”“话剧剧本: 我们的故事”“暴风雪中的小酒馆”和“大兴安岭的思念”。“我所了解的盲人与音乐”是一部盲人音乐小史, 作者以盲人身份解码盲人音乐密码, 讲述了盲人从事音乐事业的古今故事及代表人物。“话剧剧本: 我们的故事”是作者的原创剧本, 故事以一场真实的知青聚会为蓝本, 知青们在追忆中拼凑出北大荒岁月的青春图谱。“暴风雪中的小酒馆”“大兴安岭的思念”这两部分都是作者讲述自己作为北京知青在大兴安岭从事劳动的人生经历, 是作者用心灵绘就的北疆回忆录, 体现了知青们在苦难中坚韧奋进的精神。这部融合口述史、戏剧文学与散文的三重奏, 既是作者对青春与命运的深情回忆手记, 更是拥有人文厚度的精神史诗。 |
滕伟民著 |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
I267 |
58 |
0 |
荐购
|
| 929 |
|
刘建东自选集 |
本书收录了刘建东近年来的40多篇散文佳作, 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的描绘, 寻找和展示那些凌厉巍峨、坚不可摧、温馨明媚的东西, 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也展现了作者对小人物坚韧顽强、乐观向上精神的赞美。散文语言贴近生活, 意境深远。 |
刘建东著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267 |
69 |
0 |
荐购
|
| 930 |
|
双江平原 |
本书分“成长”“耕耘”“归乡”三部分, 收录了作者为故乡撰写的有关成长、亲情、乡村发展的一系列散文。作者在南方的双江平原出生、成长、读书, 直到参加工作、恋爱结婚, 到省城后也常常返回故乡, 感受到故乡日新月异的发展, 见证了故乡父老乡亲生活富足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文中写有大量怀念父母、怀念童年、怀念亲情、见证乡村巨变的文章, 增加了全书的艺术感染力。这是一本写故乡的书, 是一本献给天下父母的书, 是一本致敬故乡的回眸之作、心血之作。 |
李春湘著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I267 |
77 |
0 |
荐购
|
| 931 |
|
天生草原 |
本书是著名作家艾平的一部散文新作, 是对草原文化的全景式展现, 涵盖人文、历史、地理等多个角度, 从广阔的时空范围诠释草原“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同时, 作者深入发掘游牧文化与当今生态保护观念的契合之处, 探索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作品文笔优美, 行文流畅, 富有诗意, 将大草原上动人的风物与淳朴深沉的男女老少悉数展现于读者面前。 |
艾平著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267 |
55 |
0 |
荐购
|
| 932 |
|
笔墨馨语:第2版 |
本书是“航天老兵”曹继玉的倾力之作, 是继《笔耕心耘》、《文化--企业的延伸》、《文化新视野》之后的扛鼎之作, 全书由“航天情怀”、“游记漫笔”、“卷首语集”、“人物琐忆”、“骨肉至亲”、“政论管见”、“校园印记”、“闲情逸致”八个栏目构成, 约30万字、150余张照片。作者采用不同体裁, 通过一个个片断, 讲述了作者酸甜苦辣的人生经历, 记录了作者点点滴滴堆积起来的思想情感, 反映了作者对若干感兴趣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所思所想。文笔朴素, 贴近生活; 触及面广, 实用性强, 对于作者的同时代人, 尤其是对于当代年轻人, 《笔墨馨语》可以成为一本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书, 本书堪称文化人的饕餮盛宴。 |
曹继玉著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267 |
96 |
0 |
荐购
|
| 933 |
|
张炜演讲集 |
本书共收录了张炜的演讲23篇, 多为作者历年在鲁迅文学院、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法国尼斯大学等国内外大专院校, 及土耳其国际书展、中法作家对话会、武汉“长江笔会”等活动中所作有关文学创作问题的演讲稿, 如《写作中的“赋比兴”》《文学: 敞开还是封闭》《今天的文学土地》《谈自然写作》《留心作家的行迹》《两片文学的沃土》《中文写作·异域文学》等。为文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
张炜著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267 |
78 |
0 |
荐购
|
| 934 |
|
清溪岁月:清溪沟水利工程建设纪实 |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一本散文、随笔集。主要描写生活中发生一些感人故事和旅游见闻, 还包括对故乡美景、故乡友人的深情回眸, 以弘扬人性中的真、善、美, 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作品在写作方法上, 注重细节真实、生动的同时, 用浅显易懂、简洁流畅的语言还原一个个美好的瞬间, 讴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主旋律。 |
刘恒森编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I267 |
68 |
0 |
荐购
|
| 935 |
|
徐剑自选集 |
本书分三卷, 共收录了徐剑新近创作的散文随笔35篇, 涉及历史、文化、自然、亲情等主题, 包括《共一壶山水》《一春梦雨到双江》《南腔北调两先生》《一条大河波浪宽》《枣树记》《舌尖地图原乡》《千年烟火》等, 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还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 展现了徐剑对故乡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
徐剑著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267 |
69 |
0 |
荐购
|
| 936 |
|
刘笑伟自选集 |
本书分三辑《大河交响》《黄金之岛》《百花盛开》, 共收录了刘笑伟的40来篇散文随笔佳作, 涉及历史、文化、自然、亲情、文艺理论等主题, 包括《大河交响》《光芒四射》《茶事小记》《家与国》《寻找父辈的荣光》《文运与国运》《向着荣光与梦想》《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文艺篇章》等, 充满了真情实感, 书写时代精神、展现家国情怀,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震撼力。 |
刘笑伟著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267 |
69 |
0 |
荐购
|
| 937 |
|
梦如莲花落 |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 全书共三编。第一编“记忆乡愁”, 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对故乡的深情回忆, 从老宅往事到乡村四季, 乡愁在字里行间流淌, 温暖而动人。第二编“浮生行旅”, 记录了作者半生的行旅见闻, 既有锦绣江山的壮美, 也有烟火人间的温情, 自然与生活在此交融, 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第三编“尺素心声”, 则是作者对山水、历史的思考与感悟, 于自然中探寻生命真意, 文字间既有“我”, 也无“我”, 展现出对世界的独特洞察。书名源自作者在莲花池畔的思考, 以莲花的开落寓意人生的梦想与追求。全书文字真挚, 情感深沉, 展现了作者对故乡、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愿读者能在其中找到共鸣, 感受岁月的温柔与美好。 |
戴勇著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I267 |
53.8 |
0 |
荐购
|
| 938 |
|
大道思语 |
本书收录的近百篇文章, 大多发表在中央主流媒体, 许多文章是期刊杂志的卷首语; 四个章节逐步深入, 从修身到育人, 从育人到爱国, 从爱国到兵者大事, 每一篇都让人耳目一新、精神焕发。作品语言清澈厚重, 笔触细腻深邃, 气象雄伟浩然, 立意高远深刻。作者沉着, 曾任高校宣传部门负责人和全国百强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总策划, 负责三部国家重大理论文献电视片创拍统筹工作, 作品获“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担任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代表团秘书组工作成员。 |
沉着著 |
作家出版社 |
I267 |
88 |
0 |
荐购
|
| 939 |
|
烟火可亲 |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第一辑主要聚焦上海的惠南镇、新场镇、书院镇、老港镇以及江苏高邮。第二辑写退休后的生活, 带有一定的思辨性 (何谓衰老及如何面对)。第三辑写亲情和家庭生活, 一些讨论家风建设的文章也收入此辑。第四辑多为忆人散文, 涉及邻里乡亲、老同学、老同事、父母一辈的故交等。第五辑是有关身心健康的种种感悟。第六辑写草木虫鱼、飞禽走兽、人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体验。第七辑以作家作品评论为主, 也不时谈到学习写作的感悟、对民间手工艺的观察。第八辑主要写种种吃食以及与之相关的典故、趣闻轶事。第九辑写游览大好河山的见闻, 兼及插队生活、援外工作的回忆。第十辑收录难以归入前几辑的其余杂文。 |
詹超音著 |
文汇出版社 |
I267 |
82 |
0 |
荐购
|
| 940 |
|
我与狸奴不出门 |
本书属生活散文, 作者以日常生活为内容, 以宅居、吃食、衣饰等为主题, 以独坐、驿马衣禄、近人情等为板块, 结合作者的心得和哲学思考。在日常的寻踪里, 体现哲学的厚重; 在哲学思考的沉淀中, 又有散文日常的轻松活泼; 在描写现实景物、生活状态中, 又有时代变迁隔空的回应; 在朴实的文字中, 又夹叙夹议人生的思考和观点。 |
黄丽群著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I267 |
66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