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7期2015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961 人生游戏元年 本书内容讲述“我想做最低限度的工作, 不被解雇就行, 每天准时下班, 然后去皇居跑步。”--沼田在应届生面试时说。他不仅顺利入职, 还被社长邀请加入战略部! 当然, 沼田拒绝了, 并自愿抽走被其他人称为“人才坟场”的下下签。19至25岁, 沼田穿梭于一群又一群出身名校的社会“新玩家”中, 嘲笑一切、旁观一切, 却什么也不做。一手好牌、完美开局的他, 为何早早退出这场人生游戏? 不过, 他真的能安享“躺平”的人生吗? (日) 麻布竞马场著 南海出版公司 I313.45 49 0 荐购
962 乘风而上 本书讲述通过“浪姐”被中国观众熟知、喜爱的“为舞台而生的女孩”美依礼芽从默默无名、长久以来不温不火、直到现在备受中国粉丝喜爱的心路历程。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划分如下篇章: 成长篇: 童年生活到首次出道; 梦想篇--音乐与模特路; 发光篇--从“极乐净土”走向海外; 中国篇--2023中国行。作为国内首次出版的美依礼芽相关图书, 由美依礼芽亲自讲述个人成长和从艺经历等, 配有30张左右高清图片, 全方位展现这位在中国比日本更有人气的日本女歌手充满元气和魅力的多个方面, 是献给喜爱美依礼芽的读者的一份珍贵的收藏级读物。 (日) 美依礼芽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313.55 78 0 荐购
963 永恒的时光之旅 本书包括5章、31篇文章。星野道夫长期生活在阿拉斯加, 用镜头扑捉极地壮美的自然景观, 以及驯鹿、北极熊、鲸鱼等丰富的生命形态。他的文字也如他的影像一样质朴温暖, 每一次旅程都是触动人心的“心灵之旅”。星野道夫曾说: “当人生将走至终点, 我希望我的生命能结束在阿拉斯加。”他将人生中最青春的岁月献给了这片极北之地, 而这里也成为他最后的安眠之所。他用镜头为我们留下那些珍贵的即将消逝的生命和风景, 也书写了人与自然的永恒对话。 (日) 星野道夫著 九州出版社 I313.65 88 0 荐购
964 古代埃及故事 本书涵盖了冒险、神话、历史传奇和道德寓言等多种题材, 充分体现了古代埃及文学的叙事多样性。《遇难水手的故事》通过水手的奇遇与大蛇的对话, 展现了人与命运的抗争; 《荷鲁斯神与塞特神之争》以神权争夺为核心, 折射出宇宙秩序观; 《能言善辩的农夫》通过九次申诉, 传递了对正义的追求。这些故事不仅情节引人入胜, 还反映了古埃及人对宇宙、伦理和人生的思考。此外, 书稿通过《温阿蒙历险记》《本垂什石碑》等涉及黎凡特、巴比罗斯等地的故事, 展现了古埃及与周边文化的交流, 增添了跨文化的丰富视角。 郭丹彤, 王晗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I411.73 88 0 荐购
965 死屋手记 本书是一部描写沙俄时代监狱生活的小说, 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重要的作品, 作者以亲身经历为基础, 用客观、冷静的笔调记述了他在苦役期间的见闻, 勾画出各种人物的独特个性, 真实地再现了沙俄苦役犯监狱的野蛮、残暴和极其可怕的图景。此外, 还对犯罪原因进行了研究, 指出是专制农奴制度下残酷的生存条件造成了人们的犯罪。列夫·托尔斯泰曾评价说: “我不知道在全部新文学中还有比《死屋手记》更好的书了, 包括普希金在内。 (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I512.44 78 0 荐购
966 战争与和平 本书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 也是其代表作, 创作于1863-1869年。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 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 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 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在整个俄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中, 《战争与和平》是第一部具有全欧洲意义的小说。译者刘辽逸 (1915-2001), 原名刘长菘, 著名编辑、翻译家, 长期从事俄罗斯文学翻译。学界认为刘辽逸所译的《战争与和平》是目前最好中文译本之一。 (俄罗斯) 列夫·托尔斯泰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I512.44 258 0 荐购
967 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的和谐观研究 本书立足德语文本与文学本位, 阐释歌德代表作《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以戏剧、诗歌理论为依据, 用诠释学方法解析文本语言风格、诗学结构、戏剧主题与情节, 揭示其突破古希腊悲剧传统、展现神性与人性和谐统一的特质。作品中“诗”与“思”的和谐, 呈现德意志探究悲剧性的独特路径, 印证悲剧性是德国古典文学和谐观的内在动因, 以及诗人对悲剧性的矛盾性如何促成和谐观。 胡丹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I516.073 78 0 荐购
968 雕像人:圣女传奇 本书是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的遗著, 创作于2003年前后。2022年由格拉斯基金会授权, 首次在德国出版。这篇作品以格拉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民主德国的一次巡回朗读为引子, 以德国瑙姆堡大教堂中13世纪雕像大师的雕塑作品及其原型模特、当下化妆成雕像卖艺的青年女子等人为主人公, 编织成一则现实与历史交错、亦真亦幻的魔幻现实主义“传奇”。本书还收入格拉斯部分散文和短篇小说, 如《五鸟》《左撇子》《兔子与刺猬》等。 (德) 君特·格拉斯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I516.15 69 0 荐购
969 悉达多 本书内容: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 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但是悉达多厌倦了婆罗门生活, 决定与好友戈文达一道跟随沙门修行。在舍卫城他们聆听了佛陀乔达摩的教义, 戈文达选择追随乔达摩, 悉达多则继续一个人的修行之路。他在繁华的大城市中结识名妓迦摩罗, 并开始追逐情欲和名利, 直至对一切产生厌倦。他再次抛下世俗, 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河边, 在绝望的瞬间, 他听到河水的声音, 思想发生了转变, 最终悟道成佛。本书通过曲折的故事, 渗透了黑塞的哲学思想, 展现了黑塞思想的智慧与光芒。 (德) 赫尔曼·黑塞著 北方文艺出版社 I516.45 48 0 荐购
970 剥洋葱 本书中,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记叙了他从十二岁到三十二岁的经历,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战时的苦难和失足, 战后“三种饥饿”的困扰, 浪迹天涯, 追求艺术, 加入四七社, 到1959年《铁皮鼓》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在回忆中, 格拉斯一次次诘问自己, 一层层剥去记忆的外皮, 尽管这是个痛苦、艰难、浸满泪水的过程。 (德) 君特·格拉斯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I516.55 128 0 荐购
971 破裂年代 本书是一部世界史著作, 通过那个时代普通大众如易丝·索尔米茨、维克多·克伦佩勒、约瑟夫·马蒂亚斯·梅斯等人的日记, 讲述德国在1918-1945年间那段破裂的年代, 如十一月革命期间的柏林街道、1923年法国军队进驻时的鲁尔地区、1941年的莱姆伯格、1943年的汉堡大轰炸, 以及德国人民的工作日和休息日, 黑人群体和女性雇员群体的生活现状, 展现了时代洪流中不同个体的历程和社会细节, 让我们看到在连续的历史进程之下还同时存在着很多破裂的碎片, 体现了这段动荡时期的不连续性。 (德) 迈克尔·威尔特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I516.65 98 0 荐购
972 奥维德《拟情书》译注 本书由哀歌双行体写就, 包括二十一封诗人虚构的书信。书信大部分以神话中女性人物的口吻, 写给她们各自的爱人, 也有三对男女互致的书信, 例如托名海伦与帕里斯的第十六、十七封信; 唯有第十五封书信以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口吻写就, 这也是诗集中唯一托名真实人物的书信。奥维德通过他人的口吻, 重写古罗马读者熟悉的神话故事, 不仅带来新的叙事角度, 也挑战乃至重写了他之前的经典作品, 同时构建了此前作品中缺失和掩盖的女性视角与声音。《拟情书》作为罗马文学的代表, 自文艺复兴开始, 影响了一系列的诗人和作者。 (古罗马) 奥维德著 商务印书馆 I546.22 138 0 荐购
973 当代意大利诗歌集:意大利现代诗精选 本书由意大利诗人、诗歌翻译家德陆法编选, 选取当代意大利30位重量级诗人的代表性短诗作品, 全面地收录如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米兰·昆德拉等在内的意大利著名诗人的诗歌作品, 引领读者进入意大利诗歌的世界, 领略异域诗歌风情, 全面了解意大利诗歌的特点、风貌, 是国内第一本反映意大利诗坛全貌和特色的诗集。 (意) 法朗西斯·德·陆法主编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546.25 48 0 荐购
974 约婚夫妇 本书以十七世纪早期西班牙统治下的米兰为背景, 以一对小人物恋人--农村织工伦佐和农家姑娘鲁茜亚的悲欢离合和争取自主婚姻的斗争为主线, 描绘十七世纪意大利各阶层人物及风云变幻的社会生活, 反映了意大利人民反对异族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的要求。小说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 被誉为记载当时社会现实的百科全书。这部小说的问世, 也奠定了现代意大利语言的基础。在意大利, 本书如同但丁《神曲》一样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人民大众极为珍视和喜爱它, 是意大利古典文学的瑰宝。 (意) 曼佐尼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I546.44 129 0 荐购
975 瓦伦蒂诺 本书是意大利作家娜塔莉亚·金兹伯格创作的长篇小说。瓦伦蒂诺是受父母溺爱的宠儿, 他们毫不怀疑, 这个英俊的儿子将会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然而, 瓦伦蒂诺所做的一切, 都无法证明这种深信不疑。瓦伦蒂诺的姐妹们对父母和兄弟的看法充满了苦涩、坚忍和好奇。让一切变得更加混乱的是, 突如其来地, 瓦伦蒂诺找到了一位充满进取心、富有但异常丑陋的妻子, 她承诺不仅支持他, 还要支持整个家庭。 (意) 娜塔莉亚·金兹伯格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I546.45 58 0 荐购
976 共同体视域下古尔纳小说中的难民书写 本书分四个部分进行详细论述: 一、通过《天堂》《来世》以及其他小说文本分析东非社会中所存在的压迫、剥削和奴役, 比如隐性奴隶制、殖民创伤、社会伦理失序等, 进而阐释小说中人物成为难民的原因; 二、分析来到英国的难民与种族主义、难民群体、家庭等三类共同体之间所存在的隔阂, 说明难民在庇护国的生存之艰; 三、通过对难民营等地理空间、难民的愧疚心态、难民存在主义思想等方面的论述, 分析古尔纳小说中失去共同体联系的难民的生存状态; 四、最后一部分主要从好客精神、爱情以及移情等方面来分析其小说中难民构建和拥抱新型共同体的诸种努力, 从而阐明古尔纳在此问题上的积极思考。 朱春发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561.074 109 0 荐购
977 蜉蝣 本书讲述了一个至死都是少年、至死都是死党的友谊故事, 背景设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苏格兰格拉斯哥, 富有年代感与怀旧气息。小说的前半部分围绕两位主角詹姆斯和塔利的青春时代展开, 穿插了大量关于那个年代书影音的记述, 可以给读者带来无穷的文艺考古乐趣, 同时也与后半段两人不得不迈入残酷成人世界的现实形成了令人感伤的对比。半辈子过去了, 在两人人到中年时, 死亡的阴影悄然降临, 他们将如何面对失去? 这在我们的时代已成为越来越令人无法回避的议题。 (英) 安德鲁·奥黑根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I561.45 68 0 荐购
978 无所畏惧 本书讲述了整个人类帝国都面临着邪恶的阴谋的毒牙, 在腐化的毒液已经滴落, 恶果只会不断滋生的背景下, 燃烧的银河将鉴证人类帝国的强大, 只有帝国最强大的战士才可互为对手的故事。 (英) 丹·阿伯奈特著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I561.45 55 0 荐购
979 上来透口气 本书是乔治·奥威尔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乔治·博林住在西布莱切利, 是飞龙保险公司的巡检员, 整日在一位无趣多疑的妻子和两个熊孩子的折磨下苟延残喘, 同时对战争的临近感到担忧和恐惧。当乔治看到海报上佐格国王的名字, 回忆起战前在下宾菲尔德的生活: 那时他喜欢钓鱼, 家庭虽不富裕但生活平静安宁, 随着父亲种子店铺的生意逐渐衰败, 他不得不辍学去杂货店工作, 后来又因为战争参了军, 战争对乔治的人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英) 乔治·奥威尔著 重庆出版社 I561.45 69.8 0 荐购
980 圣林:艾略特诗论集 本书收录了《完美批评家》《不完美批评家》《传统与个人才能》《关于克里斯多夫·马洛无韵诗的若干笔记》《哈姆雷特和他的问题》《布莱克》《但丁》等十三篇文章, 全面体现了T.S.艾略特的诗歌创作理念和文学批评的核心观点。比如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 艾略特阐明了诗人与诗歌传统的关系。艾略特精通古典诗歌, 将诗人视为前人的延伸, 因此, 诗人的角色是在与历史上的诗人对话的同时进行创新; 《哈姆雷特和他的问题》, 分析了莎士比亚创作的这出经典剧作为何如此打动人心。 (英) T.S. 艾略特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I561.65 45 0 荐购
页码:49/90页  每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