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1 |
|
硫化氢防护及应急处置 |
本书包括第一篇: 理论培训模块; 第二篇: 实际操作模块; 第三篇: 硫化氢环境典型事故案例; 第四篇: 复习题。本书框架构建等宏观布局, 充分考虑理论学习、实际操作、案例警示和效果检查之间有机结合; 资料收集和应用等微观展现, 全面考虑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与工作实际的紧密融合, 具有系统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统一的突出特点。 |
郑焕军编著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TE28 |
149 |
0 |
荐购
|
| 1122 |
|
数智油气田研究与实践集锦:整合数智油气田基础、应用与创新 |
本书以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气田建设为线索, 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数智油气田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与实践创新过程, 是一部中国数智油气田建设与发展的技术简史, 也是一部系统化地记录了中国数智油气田研究与实践的思想、理念、方法的发展全书, 更是一部中国数智油气田建设的创新史。读者通过这部专著, 可清晰地看到中国数智油气田建设与发展的未来。全书自始至终贯穿着整合数智油气田的建设与学说, 令人耳目一新。研究成果按照数字油田、智能油气田、智慧油气田建设的线索, 不仅叙述了它们的建设与发展过程, 还展示了我国数字油田建设的最新进展和成就, 并描绘了数智油田建设的美好未来。 |
高志亮著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TE319-39 |
120 |
0 |
荐购
|
| 1123 |
|
缝洞型油藏高压注水技术及应用 |
本书详细介绍了详细介绍了缝-洞型油藏地质特征, 包括储层裂缝发育特征、溶洞形态特征和分布特征等; 给出了高压注水挖潜远端缝-洞储集体剩余油的技术原理; 详细推导了基于高压水工程特征曲线的缝-洞储层参数计算公式, 形成了技术方法和选井原则; 最后, 基于“十三五”期间, 超45口实例井的技术应用, 形成了适用于缝-洞型油藏高压注水挖潜远井储量技术体系, 可指导此类油藏的采收率提高。 |
蒋贝贝, 何世伟, 李晶辉编著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TE357.6 |
70 |
0 |
荐购
|
| 1124 |
|
海上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创新与实践 |
本书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渤海稠油油藏主要特点、渤海稠油热采发展历程以及热采工艺技术发展现状三个方面。第二章海上注热装备与工艺流程部分介绍了热流体发生装置、烟气回注设备、水处理工艺、注热工艺流程。第三章海上稠油热采井筒工艺技术部分介绍了热采井口装置、高温井下安全控制系统、井筒隔热工艺、分段均衡注采和高温井下监测工艺。第四章海上稠油注采一体化举升技术部分介绍了射流泵注采一体化、高温电泵注采一体化和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等工艺举升技术。第五章海上稠油热采复合增效工艺技术部分介绍了热复合增效机理、热复合增效化学体系及工艺设计方法等。第六章海上稠油热采现场实践部分介绍了南堡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旅大油田蒸汽吞吐、南堡油田蒸汽驱、旅大蒸汽吞吐和旅大北特超稠油蒸汽吞吐等海上稠油现场应用推广情况。第七章对海上热采技术进行了展望。 |
刘义刚, 白健华, 钟立国著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TE534.5 |
58 |
0 |
荐购
|
| 1125 |
|
润滑脂全球专利进展 |
本书第1章系统阐述了全球八家知名润滑脂生产企业的润滑脂专利申请概况, 借助IPC的六个子分类和14种稠化剂类别, 深入剖析了这些企业的润滑脂专利特色及其优势发展方向。第2章简单介绍了十种润滑脂常规检测指标意义和测试步骤。第3-5章遴选99篇全球知名润滑脂制造公司的专利进行详细剖析, 每类润滑脂均从技术难点、解决方案、关键原料特性、典型配方、制备方法、典型理化数据、产品应用领域、产品特点8个角度进行分析。第6章对未来润滑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李勇, 程书田, 杜森森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E626.4-18 |
148 |
0 |
荐购
|
| 1126 |
|
油库自动控制系统使用与维护手册 |
本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石油SCADA油库集中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全书分为4个部分共18章。第一部分储运业务系统介绍了油品工艺控制系统、定量装车系统、储罐计量系统、油气回收系统、流量计、电动执行机构、电液阀的使用与维护。第二部分消防业务系统介绍了消防控制系统、消防稳压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的的使用与维护。第三部分安防业务系统介绍了视频监控系统、可燃气体报警设备、周界防范系统、门禁系统的使用与维护。第四部分其他业务系统介绍了雷电预警系统、库区无线系统、人员定位系统、UPS电源的使用与维护。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东北销售分公司编著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TE972-62 |
68 |
0 |
荐购
|
| 1127 |
|
深度学习驱动的钢铁图像处理技术与实践 |
本书主要介绍了深度学习图像处理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进展, 列举了小样本、元学习、轻量化、知识蒸馏、半监督学习等前沿技术在钢铁缺陷分类、在线表面检测、钢材微观组织量化分析等典型场景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
李维刚著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TF302-39 |
69.8 |
0 |
荐购
|
| 1128 |
|
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技术:东北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24年成果集 |
本书系统总结了东北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2024年新一轮建设中的科研成果, 聚焦钢铁工业绿色化、数字化、高质化发展的核心需求, 围绕九大研发方向展开深入探索。主要内容包括铁矿资源绿色开发利用, 低碳炼铁工艺与装备技术, 高效炼钢-连铸工艺与装备, 特殊钢冶金工艺与装备技术, 先进热轧工艺、装备及产品, 先进冷轧-热处理-涂镀工艺装备和材料研发, 铸轧一体化短流程工艺与装备技术, 钢铁全流程数字化, 新一代超轻量化钢制车身技术。本书通过详实的实验数据与工程案例, 展示了技术原理、应用成效及产业化成果, 为钢铁行业技术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编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4-53 |
158 |
0 |
荐购
|
| 1129 |
|
炼铁原料制备与环保 |
本书系统阐述了炼铁原料制备的科学原理、核心工艺与前沿技术, 聚焦绿色化、智能化与资源高效利用的行业发展趋势, 为钢铁工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南。全书共分6章, 包括: 绪论、烧结工艺、球团工艺、炼铁原料制备智能化、炼铁原料制备过程烟气污染物治理、烧结球团固废利用与协同处置其他固废。 |
主编龙红明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52 |
66 |
0 |
荐购
|
| 1130 |
|
低品位白钨矿高效冶炼提取 |
本书对低品位白钨矿的浸出、转型, 以及结晶制备仲钨酸铵产品的提取新工艺全流程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包括磷酸钠-氢氧化钠-氟化钙协同浸出低品位白钨矿的热力学反应机理、浸出动力学及工艺优化; 浸出液 (粗钨酸钠溶液) 的除杂净化新工艺; 净化后的钨酸钠溶液采用强碱性阴离子二次饱和吸附净化转型为钨酸铵溶液的新工艺; 钨酸铵溶液蒸发结晶制备高纯仲钨酸铵产品。 |
杨亮, 张新英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841.1 |
82 |
0 |
荐购
|
| 1131 |
|
金工实习指导书 |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钳工、车工、磨床、铣床、3D打印、数控车、加工中心等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从学习任务出发, 在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中, 附着知识、技能、方法、职业素养、规范要求、责任意识等, 我们沿着工作过程这个主线去体验工作, 并且在此工作过程中, 学习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方法, 按照规范要求去解决实际工作问题, 编者深入企业实践, 尽力使实训教材的内容能够反映出企业当前现状及需求, 将最新的技术和方法纳入到实训教学中来, 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
杨贵, 张安宁, 荆晓洲主编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TG-45 |
30 |
0 |
荐购
|
| 1132 |
|
先进金属材料制备原理与工艺 |
本书详细阐述了先进金属材料的制备原理与工艺, 主要内容包括先进金属材料的分类及性能、先进金属材料制备方法、先进高强钢材料制备原理与工艺、先进电工钢制备原理与工艺、先进铝合金制备原理与工艺、先进铜合金制备原理与工艺、未来先进金属材料制备技术发展趋势等。 |
曾杰, 朱晨阳, 王万林编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G14 |
45 |
0 |
荐购
|
| 1133 |
|
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 |
本书针对镁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系统总结各性能的理论机理、评价方法、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展望, 旨在为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材料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加速镁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通信等行业的应用。 |
李德江, 胡波, 曾小勤著 |
科学出版社 |
TG146.22 |
120 |
0 |
荐购
|
| 1134 |
|
铸造质量控制应用技术 |
本书针对各种铸造工艺方法、造型材料、铸造工序及铸造合金,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铸造质量控制原理及控制技术要点, 为生产高质量的各种类铸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概述、砂型铸造质量控制、消失模铸造质量控制、特种铸造质量控制、铸造合金及其熔炼质量控制、铸件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等。本书内容丰富, 以介绍铸造质量控制原理为基础, 以介绍典型的铸造质量控制技术为目的, 融入现代铸造技术 (如智能化铸造、3D打印铸造型芯、整体压力铸造、绿色铸造及废旧砂再生利用等), 与时俱进, 具有较高的学术及应用参考价值。 |
樊自田等编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G247 |
89 |
0 |
荐购
|
| 1135 |
|
摆辗成形加工技术 |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扁平类金属零件的摆辗成形加工工艺与模具, 主要内容包括盘类零件的冷摆辗成形、壳体类零件的冷摆辗成形、环类零件的摆辗成形、紫铜零件的冷摆辗成形、端面齿轮的冷摆辗成形、齿条的冷摆辗成形、直齿圆锥齿轮的冷摆辗成形、铝合金零件的摆辗成形。本书在讲解扁平类金属零件摆辗成形加工过程中, 力求深人浅出、切实可行, 使所介绍的摆辗成形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
伍太宾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G316.1 |
88 |
0 |
荐购
|
| 1136 |
|
金属材料成型原理与设备 |
本书对金属材料成型加工原理与设备进行了详细阐述, 主要内容包括液态金属成型、金属塑性成型和连接成型三个部分。重点讲述各类金属材料在成型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成型原理与设备及其性能、参数、特点、适用范围以及主要关键设备的组成与结构设计、重要零部件的强度校核计算等方面的知识; 对成型原理作概括性说明, 使学习者理解设备工作原理并有助于设备的合理选型; 对金属材料成形设备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发展也作适当的介绍。 |
陈晓燕, 韩永杰主编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G39 |
49 |
0 |
荐购
|
| 1137 |
|
基于混合元胞自动机的数控机床主轴系统热设计技术 |
本书主要介绍数控机床主轴系统的热设计研究现状、元胞自动机基本理论、有限元法基本理论、基于混合元胞自动机法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基于混合元胞自动机法的温度- 结构场耦合热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基于不规则元胞的耦合场热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三维多材多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以及数控机床主轴- 立柱系统热态特性分析与测试技术等内容, 并在理论方法基础上, 给出了基于混合元胞自动机法的拓扑优化设计分析应用实例和部分程序代码。 |
邓小雷等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G659 |
99 |
0 |
荐购
|
| 1138 |
|
光学镜面离子束修形理论、工艺与装备 |
本书详细介绍了作者自博士课题研究以来, 多年对光学镜面离子束修形理论、工艺与装备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离子束去除函数的建模与分析、离子束修形驻留时间求解算法与优化、离子束修形能力分析、离子束修形工艺中的误差分析、离子束修形工艺优化、离子束修形试验验证、离子束修形装备等。本书理论结合实际, 系统性好, 实践性强。 |
周林著 |
科学出版社 |
TG664 |
128 |
0 |
荐购
|
| 1139 |
|
空间微重力电磁悬浮动力学与控制 |
本书聚焦于空间微重力悬浮平台控制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 系统地阐述了悬浮平台的工作原理与评价指标; 介绍了国内外悬浮平台典型工程任务, 综述了相对运动测量技术、微重力加速度测量技术、电磁作动器技术以及控制算法设计技术的研究现状; 建立了悬浮平台系统模型, 包括动力学模型、相对运动测量模型、电磁作动器输出力模型; 分析了悬浮平台的控制机理并设计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 介绍了悬浮平台地面测试验证方法, 包括气浮台测试和抛物线飞行测试; 还介绍了悬浮平台空间飞行试验及其控制技术的应用前景。 |
刘伟, 张龙, 高扬等著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TH-39 |
139 |
0 |
荐购
|
| 1140 |
|
工程训练:第2版 |
本书是根据2009年12月“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金工课指组”关于《机械制造实习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 在总结多年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科发展编写而成的, 对近年来应用日益广泛的数控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以及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均做了详细介绍, 以适应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需要。 |
李涛主编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TH16 |
5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