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1 |
|
锂硫电池电极材料与电化学性能 |
本书系统且深入地阐述了锂硫电池的专业知识, 开篇介绍锂离子电池发展历程、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并对负极材料进行分类剖析, 为深入理解和研究锂硫电池奠定基础。作者着重阐述锂硫电池组成结构、电化学性能, 并详细分析发展瓶颈, 如单质硫与放电终产物的导电性问题、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正极体积形变、锂负极缺陷及自放电现象等, 论述了锂硫电池主要组成材料, 包括正极、具有吸附-催化转化作用的材料、自支撑正极以及改性隔膜等, 指明了锂硫电池材料设计与结构、性能优化的发展方向。 |
刘家琴, 吴玉程著 |
科学出版社 |
TM912 |
138 |
0 |
荐购
|
| 1162 |
|
牵引供电系统数字孪生技术 |
本书中详细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背景, 以及数字孪生技术与高速列车高压系统的有机结合; 介绍了高速列车高压系统的结构、运行特征及常见故障, 分析了高速列车高压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的多物理场分布特性, 阐述了高速列车高压系统缘老化的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探明了高速列车高压系统绝缘的老化特性及绝缘破坏机制。结合工程应用, 构建了高速列车高压系统缘老化状态评估及故障诊断模型, 并进行了寿命预测, 同时建立了高速列车高压系统三维可视化仿真设计平台。本书基于工程实际问题, 结合工程与实验室广泛应用的研究经验和方法, 从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工程应用等方面深入探讨了高速列车高压系统运行工程中所涉及的多物理场响应特性问题, 通过分析提出了数字孪生技术这一解决思路或方法。 |
吴广宁, 刘凯, 高国强著 |
科学出版社 |
TM922.3-39 |
149 |
0 |
荐购
|
| 1163 |
|
LiDAR点云处理与应用 |
本书首先针对点云数据处理的关键环节 (点云去噪、点云滤波、点云分割、点云分类) 存在的难点进行研究。此外, 本书主要介绍了LiDAR技术在城区及林地的应用。在城区应用中, 聚焦城市建筑物提取研究; 在林地应用中, 主要进行林下地形探测、单木分割、单木建模、树种识别及单木生物量估测研究。 |
惠振阳 ... [等] 著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TN249 |
89 |
0 |
荐购
|
| 1164 |
|
现代通信原理 |
本书凝聚了天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历代教师的教学智慧与经验。首章从信息的基本概念出发, 讲解信息度量方式, 构建通信系统模型, 分析性能评价指标, 并追溯有线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为读者奠定基础认知。第二章深入探讨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与信道, 先区分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 阐释随机过程及加性高斯白噪声特性, 再详解信道的概念、分类、模型、衰落现象与信道容量, 揭示信号传输的关键环境因素。后续章节系统介绍模拟调制系统的各类幅度调制与角度调制方式及抗噪声性能,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抽样定理、脉冲编码调制等技术及时分复用; 还涉及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波形设计等内容, 数字频带传输的调制解调等技术, 同步技术, 差错控制编码的多种编码方式, 以及近香农极限编码的前沿成果。 |
侯永宏, 侯春萍, 杨敬钰编著 |
天津大学出版社 |
TN911 |
68 |
0 |
荐购
|
| 1165 |
|
交换路由组网技术项目教程 |
本书以”理实一体化””做中学, 学中做””理论知识够用, 技能为主”为教学理念, 以构建中小型企业网络工程为背景, 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 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讲解。全书以华为设备为核心, 详细介绍了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操作命令, 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场景, 帮助学生掌握网络搭建的核心技能。每个项目均设计为具体任务, 学生通过完成从网络规划、设备配置到故障排查等一系列任务, 逐步提升对网络架构的全面理解和实践动手能力。 |
邵云娜, 马瓯瑞, 朱莉莉主编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TN915.05 |
45 |
0 |
荐购
|
| 1166 |
|
Premiere影视剪辑制作:第2版 |
本书共分9章: 影视作品概述、Premiere基本剪辑流程、Premiere素材的导入与处理、Premiere剪辑与制作、Premiere调色和特效、Premiere关键帧动画、Premiere声音处理和字幕添加、Premiere转场与合成、影视作品综合案例实战。本书通过33个精选案例详解Premiere在视频制作中的核心技术和创作方法。内容涵盖: 影视剪辑的基本规则与流程、镜头语言的运用技巧、多素材混合剪辑的方法、专业级调色与特效制作、关键帧动画设计、音频处理与字幕添加、高级转场与合成技术等。 |
王威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N94 |
69.8 |
0 |
荐购
|
| 1167 |
|
运营助手:AI短视频与直播 策划+制作+多平台运营一本通 |
本书以AI工具为核心, 以项目为主线, 系统讲解AI助力新媒体全链路高效运营的方法和技巧。随书赠送149页教学PPT、107个素材效果文件、76组AI提示词、60集教学演示视频, 全方位降低实操门槛, 助力短视频运营经理及相关人员快速掌握AI短视频运营技能。本书的特色在于“工具+场景+实战”深度融合: 用实战项目串联DeepSeek、即梦AI、海螺AI、剪映等工具, 详细拆解10余个细分领域的经典案例, 从文案生成、视频制作, 到发布运营、数据分析、变现探索, 均提供了可复用步骤。 |
全权编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TN948.4 |
89 |
0 |
荐购
|
| 1168 |
|
Wi-Fi室内定位理论、技术及应用 |
本书主要聚焦Wi-Fi室内定位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应用。首先, 介绍了位置服务的需求, 并对目前室内外定位技术进行简要概述; 其次, 重点分析了Wi-Fi定位原理、误差来源及其抑制技术; 再次介绍了Wi-Fi定位精度限理论, 包括基于RSS和CSI的定位精度限理论, 并给出了验证分析; 接着介绍了Wi-Fi定位接入点优化方法, 包括静止和移动情况下的AP优化技术; 然后, 介绍了基于流形学习的位置指纹定位方法及基于众包轨迹的室内运动地图构建的运动目标定位方法, 包括指纹库构建、目标匹配定位及性能分析; 最后, 介绍了Wi-Fi入侵检测技术, 包括了入侵检测数据库的构建、基于迁移学习的入侵检测算法及实验验证,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
周牧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TN95 |
148 |
0 |
荐购
|
| 1169 |
|
人工智能与人类生存发展境遇研究: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分析 |
本书是一本理论研究专著。半个多世纪以来, 人工智能指数级的发展速度与人类精神普遍缺乏安全感之间的矛盾越发清晰, 人工智能的每一次突破, 都可能给人们带来理解上的困境和情绪上的波动,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洞见去观察现实、追问自身、反思处境。本书聚焦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的“围困”式解放, 从人类的新觉醒出发, 立足人工智能风险、人类发展期待、中国方案,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研究基石, 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境遇问题, 对于当下人类的精神安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李梅敬著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TP18 |
88 |
0 |
荐购
|
| 1170 |
|
人工智能通识-AIGC应用实战:AIGC应用实战 |
本书涵盖AIGC的概念、DeepSeek的使用技巧、多模态内容生成与处理、AIGC拓展应用及AIGC应用实战案例分析等核心内容。每个项目以“任务驱动”为导向, 设置知识目标、素养目标、项目实训等特色模块, 并结合具体场景演示DeepSeek等AIGC工具在内容创作、工具协同、流程优化中的实操技巧, 帮助读者掌握从创意生成到落地执行的全流程能力。 |
卢珊, 方梅, 徐鹏辉主编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TP18 |
49.8 |
0 |
荐购
|
| 1171 |
|
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基础 |
本书以计算机视觉任务为切入点, 构建基于深度学习开展计算机视觉任务的立体式教学丛书, 构建教学互长的信息闭环。内容涵盖从深度学习与图像处理的基础理论, 应用于计算机视觉任务的经典深度学习模型, 以及深度学习模型的调优技术等。立体式教材是指, 同步构建与教材同步的网上资源平台, 包括动态演示、互动答疑、线上交流等。具备习题解答、基本实验、源程序及电子课件的下载。根据教学实际, 另专门设置实验教材一部。 |
顾佼佼, 刘玉超, 张龙杰等编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TP18 |
66 |
0 |
荐购
|
| 1172 |
|
大模型工程师面试:算法原理、开发实践与系统部署 |
本书系统梳理大模型工程师岗位所需的理论基础与实战技能, 围绕技术原理、开发流程与部署实务三大维度展开, 帮助希望系统转型为大模型工程师的开发者面试成功。全书共12章, 首先聚焦大模型发展历程、岗位细分与典型面试策略, 同时深入讲解数据构建、预处理、Token管理、Prompt设计与语料增强等底层准备环节, 为后续模型训练打下坚实基础。随后系统剖析大模型的预训练机制、核心算法、微调策略与架构演化路径, 包括Transformer原理、LoRA/QLoRA技术栈、RLHF流程、多任务损失建模、MoE专家机制等前沿内容, 并辅以经典论文与面试热点解析, 构建读者知识体系的技术纵深。最后面向工程实战与面试应战, 覆盖Agent系统构建、RAG检索架构、MCP通信协议、多智能体A2A协作机制、私有部署与CI/CD流程、安全评估与性能监控等系统集成能力, 最终辅以面试专项题库, 全面提升读者在真实求职场景中的技术表达能力与答题策略。 |
苏宏博, 温智凯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P18 |
119 |
0 |
荐购
|
| 1173 |
|
人工智能系统与实践 |
本书共9章, 具体包括深度学习基础、底层视觉算法、图像分类、图像边缘检测与分割、计算机视觉算法、自然语言处理算法、自然语言处理应用、深度模型部署、综合应用实践案例。除了纸书内容之外, 本书还配套提供线上仿真实验、微课讲解视频及丰富的实践练习等内容, 侧重培养读者的动手实践能力。 |
董伟生 ... [等] 编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TP18 |
89 |
0 |
荐购
|
| 1174 |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微课版 |
本书依据新时代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紧跟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 从信息与社会、平台与计算、程序与算法、数据与智能4个维度布局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信息与社会、计算系统与平台、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计算机网络与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与大模型应用。本书所涉及的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并紧扣新时代素质教育内涵, 强化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对新一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 的理解能力, 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 |
桂小林主编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TP18 |
59.8 |
0 |
荐购
|
| 1175 |
|
当我们谈论AI时:从互联网走向通用人工智能 |
本书正是一本记录中国科技互联网行业30年历史的行业编年体传记。本书以“五纵四横”的框架记录了当代科技史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五纵”即从赛道层面, 重点关注科技互联网领域信息、社交、泛娱乐、电商、计算平台这五条核心赛道。“四横”即从时间轴上将中国互联网公司发展历程整体分为四大时期: 青铜时代 (1994-2000年)、白银时代 (2001-2009年)、黄金时代 (2010-2018年)、铂金时代 (2019年至今)。在“五纵四横”的框架下, 本书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中美两国科技界主流互联网公司及创始人的故事, 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在该年度最重要的战略动作与成果, 每年度政治、经济、社会等层面的宏观变化、热点话题和社会现象等, 兼备历史人文价值与商业战略价值。 |
于晓强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P18 |
108 |
0 |
荐购
|
| 1176 |
|
图解AI Agent:智能体从原理到实践 |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统一AIAgent底层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从基本理论到实际应用, 内容丰富且深入。全书共有11章, 从通用AIAgent的定义、分类与核心特征出发, 逐步展开到开发工具链、仿真测试环境以及各类典型架构模式的详细解析。书中不仅探讨了感知、决策、规划、推理和学习等关键模块的技术原理, 还深入剖析了多Agent协同及群体智能等复杂场景下的设计策略。通过对智能客服、自动驾驶和量化交易等多个实际案例的精心讲解, 作者展现了统一AIAgent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广泛潜力和技术演进路径。 |
王振丽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TP18 |
109 |
0 |
荐购
|
| 1177 |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知识表示、确定性/不确定性推理、搜索求解策略、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技术, 并探讨人工智能伦理与法律问题。通过模块化设计, 结合经典理论与前沿技术 (如因果学习、大语言模型), 从哲学、脑科学等多学科视角解析智能本质, 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 每章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项目三个板块, 并配备习题与拓展阅读。附录包含相关代码资源和学习工具推荐。 |
王少强等主编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TP18 |
69 |
0 |
荐购
|
| 1178 |
|
深度学习全景:技术与应用解析 |
本书是基于Python语言和PyTorch框架的深度学习技术与应用解析书籍。内容包括深度学习基础模型与深度学习应用技术两个部分。首先是深度学习基础模型部分, 包括第1-4章, 分别介绍了深度学习基础、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Transformer。然后是深度学习应用技术部分, 包括第5-8章, 分别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技术、时间序列预测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多模态技术。 |
迟殿委, 贾泽豪主编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P181 |
69.8 |
0 |
荐购
|
| 1179 |
|
工业机器人:第6版 |
本书共8章, 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控制技术、与机器人相关的传感技术、轨迹规划、机器人编程语言, 以及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中的应用。每章均附有习题。 |
主编韩建海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TP242.2 |
49.8 |
0 |
荐购
|
| 1180 |
|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与轨迹规划 |
本书以工业机器人为重点, 推导机器人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计算方法, 提出一套可以解决各类几何结构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逆运动学问题的高效算法。本书内容又: 工业机器人总论, 基础传动机构, 核心零部件, 机械臂典型部件, AGV典型部件, 本体优化, 配套附件。现有同类工业机器人书籍中, 本体内容只占一小部分, 此外还涉及电气、控制等其它内容。本书紧紧围绕本体结构设计主题, 介绍其原理、构思、计算及优化方法。建立机器人任务空间和关节空间轨迹构造方法, 采用B样条曲线构造任务空间平滑位置轨迹, 采用四元数球面立体插值方法构造任务空间平滑姿态轨迹, 提出一种考虑运动学约束的平滑轨迹规划方法, 实现时间最优和最优平滑。采用C++程序实现算法, 指导工程实际。 |
刘松国, 朱世强, 高兴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TP242.2 |
3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