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7期2015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141 暨南史学:第三十辑 本书稿为史学学术论文集, 共收录《贞观十四年以降唐太宗的西域认知及其西域经略观》《安宁筑城事件与唐诏关系发微》《明代前期〈大明集礼〉文本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流变--以明使迎接礼仪为中心的考察》《晚清香山籍驻美公使郑藻如的中国形象塑造》《清前中期文言小说编刊史考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域回疆图卷》探究》《晚清广东同文馆的创办背景、发展沿革及历史影响》等近20篇论文, 较好地突出了中外交流史研究的特色和定位。 马建春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K207-53 79.8 0 荐购
1142 近代英美汉学翻译与中国形象建构 本书从全球史和翻译史的视角来考察英美汉学的生成, 通过系统梳理英美汉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文献的选择、翻译和阐释, 探寻有关中国的知识和观念是通过怎样的契机、渠道、机构和人员在英国和美国文化语境中落地生根, 还原关于中国的认知及其变形的具体过程, 旨在发掘汉学中的中国形象和中国话语的历史基因, 揭示其对当代英美中国研究的影响。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成果, 是跨汉学研究、翻译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的跨界研究, 理论上拓展了汉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何绍斌著 商务印书馆 K207.8 88 0 荐购
1143 世界汉学:第18卷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 在“汉学义理”部分中, 薄国强教授的文章主要阐述了西方能从中国学界热议的辩证原则获得的三种启示: “爱人如己”“万物复兴”“凡物公用”。倪豪士教授的文章着重探讨了《论语》13.4的历代注释及孔子对于樊迟态度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田晓菲教授的文章着重研究了公元七、八世纪之交, 在中国历史上首次集中出现的由流贬朝臣创作的诗歌。 林尚立, 郑新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K207.8-53 78 0 荐购
1144 古史新探:第四辑 本书收入中心曹建墩、桓占伟、赵炳清、徐莹、王博凯、程民生、李振宏等教授近两三年发表在C类以上期刊的14篇论文, 时代跨越先秦到明清, 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内容, 这些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在新一轮建设周期的研究成果, 彰显了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雄厚的实力。 程民生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K220.7 98 0 荐购
1145 清代满文《尚书》整理与研究:以国家图书馆藏摩青阁本《书经集注》为中心 本书系统介绍了满文《十三经》的刊布概况及满文《尚书》的版本情况, 重点阐述了《书经集注》的版本价值和文化内涵, 并对其全文进行了满文罗马字母转写及汉文点校。 张闶著 辽宁民族出版社 K221.04 198 0 荐购
1146 宋本周礼 本书内容讲述郑注《周礼》历代传刻颇多。今存宋版《周礼》, 总数亦有十数种。大体可分为: 白文本、单注本、单注带释文本、注疏合刻本等。此外, 南宋时期建阳等地的书坊为迎合士子阶层学习考试的需要, 有所谓点校、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等名目, 如今存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纂图互注周礼》十二卷《图说》一卷, 既有纂图, 又有重言重意, 又有互注。然而, 建阳书坊不仅有应付士子考试需求的图书, 亦刊刻单注带释文本, 用以满足平日阅读需求。目前国家图书馆馆所藏的这部建本《周礼》, 即是单注带释文本, 民国时文禄堂曾影印过, 现已较难获见。《中华再造善本》中亦未收录此书。然此本字大行稀, 印制精美, 为《周礼》宋版中难得之精品。今据原书高清扫描, 原色印刷。 (汉) 郑玄注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K224.06 180 0 荐购
1147 章太炎《春秋左传读》训诂研究 本书分“《左传读》训诂方法述要”“《左传读》训诂价值探略”“《左传读》训诂疏误例析”三章, 附录部分收《〈春秋左传注〉征引〈春秋左传读〉考略》一篇。章太炎《春秋左传读》是《左传》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征引繁博、专深精到。本书围绕训诂学专题, 对章太炎《春秋左传读》之得失作了较为客观、全面的评述, 对于深入认识章太炎的小学成就及经学研究贡献有重要意义。 王诚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K225.04 80 0 荐购
1148 左传 本书全称《春秋左氏传》, 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一部详实的编年体史书。它不仅是对《春秋》这部古籍的注解, 更是独立的历史叙述, 记载了鲁隐公元年 (前722) 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前468) 年间周王朝及诸侯各国的重大历史事件, 以及相关的社会风貌与思想动态。《左传》采用纪事本末的编纂方法, 文笔流畅, 情节生动, 兼具历史纪实与文学审美价值, 被誉为先秦散文的杰出代表, 对后世史学与文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春秋) 左丘明著 朝华出版社 K225.04 52 0 荐购
1149 “作”者与王权经义的话语形构:汉代《春秋》学的诠释机制研究 本书借助诠释学、符号学等相关理论, 在比较诗学的背景下, 通过具体的文本细读与理论思辨, 考察西汉《春秋》学形成过程中的话语建构、演绎和诠释, 对该过程中潜在的修辞策略、语义结构与诠释特征予以显明与反思。通过这种论析, 本书对有关西汉《春秋》学的几个关键且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进行某种补充、回应及转化。本书是首次在比较诗学的视阈下, 将西汉《春秋》经学的形成与演变作为一套具有典型意义的符号话语, 既着意于相关西方理论的最新研究, 又注重文本辨读与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 尽量避免以西格中的切割性和隔涩感, 从而反过来也对西方相关理论进行补充、丰富和调整。 郭西安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K225.04 98 0 荐购
1150 左传选评 本书以春秋时期的历史为框架, 精选了35个主题, 既涵盖了纵向的历史发展主线中的关键事件, 又兼顾了横向的社会层面特点。每个主题均配有标题、注释、导言和评语。注释简明易懂, 适合初学者阅读, 导言和评语风格风趣幽默, 见解独到, 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大事、各国外交及社会风俗。此外, 书中还配有插图, 图文并茂, 生动形象, 足以激发读者对《左传》的阅读兴趣。 王维堤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K225.04 48 0 荐购
1151 东莱博议精华评注 本书是宋代著名学者吕祖谦《东莱博议》的注释本。《东莱博议》全称《东莱左氏博议》, 共25卷, 是吕祖谦所撰写的《左传》研究著作。该书针对《左传》所载的治乱得失之迹, 分篇评议, 共168篇。每篇立有标题, 题下以小字引录有关传文, 其余是作者的议论, 旨在阐明人伦事理, 其文字明哲辩证, 宏博恣肆。该书不仅在当时被作为教材使用, 而且流传了800多年, 至今仍对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 (宋) 吕祖谦撰 浙江古籍出版社 K225.04 98 0 荐购
1152 三国解密 本书讲述了马谡被杀冤枉吗? 换个人守街亭结局会不一样吗? 原来诸葛亮比司马懿更能忍? 白帝城托孤, 谁写的剧本? 张辽“八百破十万”, 孙权真那么菜吗? 何进被杀, 算漏了哪一步? 失踪三个月, 曹操去哪了? 掌权五十年, 孙权的帝王之术有多狠? 宋杰教授以史料、军事地理学、逻辑推理交叉验证, 为你明明白白揭秘真实三国。 宋杰著 天津古籍出版社 K236.09 58 0 荐购
1153 长安内外:唐代京城书写文化的东西流行 本书以唐代写本为研究对象, 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从长安到敦煌--韦庄的传播与书写》, 以韦庄《秦妇吟》为例, 解释了其在中原被禁并最终佚失的原因, 并考证了其在敦煌成为学子学习的教材、广为盛行的政治缘由, 并以此为主线, 尝试探讨中原写本文化到敦煌写本文化的传播影响; 下编为《长安及其文化两翼敦煌、奈良的书写个案》, 探讨了唐长安开元寺之变迁、敦煌写本北宋《重修开元寺行廊功德碑》习书、日本正仓院文书中所见汉籍书写学习资料、唐长安书写文化的日本流布、《李训墓志》所见遣唐使名字的书写问题、旅顺博物馆藏唐户令残片六种个案, 以丰富本书对唐代写本之研究。 田卫卫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K242.03 128 0 荐购
1154 西夏文献中的通假研究 本书对西夏文通假字书《择要常传同训杂字》进行了全面研究, 对字书中的同音字在西夏文献中有通假用例者, 逐一注明出处、西夏文献的校勘原文以及通假关系。此外, 西夏文献校勘所得通假字有一些在字书中被分列在不同的词条下, 我们依据这些“事实同音字”对字书词条做了进一步的系联。值得一提的是, 字书中的同音字有一些并不在西夏韵书的同一个韵类里, 这些字在西夏佛经的译本中却表现出了通假关系。文中对此类用例进行了讨论, 认为与官修韵书相比, 字书中表现的语音系统更加贴近民众的口语。书中提出, 借助“因声求义”的传统方法来回溯本字是正确解读西夏文献的可行之径。 孙颖新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K246.306 108 0 荐购
1155 明清史评论:第十一辑 本书稿共收录文章13篇, 包括专稿1 篇, 专论8篇、文献整理1篇、书评3篇。作者均为当今明清史、江南史、社会史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名家、专家、优秀青年学者, 本辑书稿内容涉及明清史料版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文献整理等话题, 既聚焦于热点论题, 也有新的发现与开拓, 反映了当前学界有关明清史研究的前沿水平。对于更深入地理解和诠释中国历史内部发展机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无疑是有益的。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编 中西书局 K248.07 108 0 荐购
1156 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论文选:2015-2024 本书所收论文分为明清档案业务、明清文书档案、明清历史三个部分, 每部分按照论文发表时间顺序排定, 本书是为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100周年而选编的学术论文集, 共选收本馆职工有关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方面的论文98篇, 以期比较全面地反映2015年至2024年十年来全馆的研究工作状况和总体学术水平。关于明清档案与档案工作研究方面的论文有32篇, 其中有对明清档案整理、保管、利用、编辑、修复、缩微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研究; 有对明清档案内容的评述介绍; 还有关于明清档案工作与篡修清史工程关系的研究。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K248.07-53 260 0 荐购
1157 清史论丛:二〇二五年 本书组织了4个栏目“专题研究”“争鸣与反思”“文献研究”“读史札记”, 其中“专题研究”收录的13篇文章, 涉及清代家谱和家族史、胤禛藩邸时的理学思想、山西赋役制度中“走地不走社”现象、广西土司在清代驿传体系运转等具体问题研究。其他栏目, 关涉的主题有构建清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史记》阅读史、清修《明史》的文献征用与政治考量等。共计21篇文章, 颇有可读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K249.07-53 138 0 荐购
1158 中国近代史 本书是中国史学家、外交家蒋廷黻的一本著作, 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这本书写于1938年, 总体包含四章内容, 讲述了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的历史, 涵盖了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近百年来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蒋廷黻在撰写时引据丰富详实的史料, 叙事条理清晰, 文字通俗易懂, 即便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这些深刻而精辟的观点, 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豁然开朗, 对中国近代史有更深入、透彻的认识, 从中收获知识与智慧。 蒋廷黻著 成都时代出版社 K25 56 0 荐购
1159 安徽工人运动史 本书用客观宏大的历史叙事手法, 将这四个历史阶段的安徽工人运动发展进程完整地记录和呈现出来, 反映了党领导下的安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安徽省总工会编 中国工人出版社 K261.3 300 0 荐购
1160 西安事变图文集 本书分为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危亡之秋、聚焦大西北、“三位一体”、大义抉择、兵谏霹雳、举世震惊、和谈释蒋、善后风波与历史定位以及永垂青史等十章内容, 以西安市档案馆、西北大学西安事变研究中心、西安事变纪念馆珍藏的图片和资料, 翔实地介绍了西安事变的前因后果, 以期通过对档案史料的公布、展示、解读, 能够让更多人深切领略到西安事变爆发时那风起云涌、憾人心魄的历史画卷, 深切缅怀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付出巨大牺牲、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志士仁人, 继承和发扬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西安市档案馆编 西北大学出版社 K264.806 298 0 荐购
页码:58/90页  每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