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1 |
|
隋文帝传 |
本书全面而系统地叙述了隋文帝建立隋王朝、统一全国的历程, 详尽分析了他的各项治国方针和成效, 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他的历史作用做了深入探讨。 |
韩昇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K827=41 |
128 |
0 |
荐购
|
| 1222 |
|
武则天传 |
本书是作者历时27年写成的武则天传记。作者根据《唐书》《资治通鉴》以及唐人笔记等基础史料, 吸收考古与碑铭墓志等新史料, 考订和梳理武则天的生平, 对于她一生重要的生命节点做出细致的考证。将武则天的所作所为, 放到具体的社会与时代场景中去理解, 充分展现其面对的现实环境, 探寻其心路历程; 从其从政以来各个时期面对的内外政治问题入手, 观察她的应对和思路, 以及展现出来的领导风格和手腕技巧, 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还原活生生的历史人物。最后, 从社会与传统文化根源的角度, 对武则天及其时代予以评价。 |
韩昇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K827=421 |
128 |
0 |
荐购
|
| 1223 |
|
胡惟庸:恃才自肆的末代宰相 |
本书是一部历史类通俗读物。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宰相。胡惟庸作为明朝初年淮西集团的重要人物, 先后担任太常寺卿、左丞相、右丞相等职务, 最后遭到朱元璋猜忌被杀, 引起数万功臣被清洗。他的死亡, 掀起了朱元璋大杀功臣的序幕, 间接导致朱允炆皇位不保、朱棣夺位成功, 并促使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皇权达到最高峰, 深刻影响明代和清代的政治格局。胡惟庸被诛有着深刻复杂的历史、政治因素。本书分析胡惟庸与朱元璋、李善长、徐达、刘基、蓝玉、汪广洋、朱棣等人的关系, 将其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加以联系, 分析他被杀的原因以及历史影响, 深刻阐述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动因, 通过精彩的历史叙述, 揭示历史周期律, 全方位展示胡惟庸、朱元璋等人复杂多变的人生。 |
李应全著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K827=48 |
39.8 |
0 |
荐购
|
| 1224 |
|
胡林翼年谱长编 |
本书以年谱长编的形式, 以胡林翼的奏稿、诗文、书札、家书等为基本材料, 对胡林翼的生平事迹、言论、行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完整地呈现胡林翼的一生行状、事迹、言论。书稿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原则, 将胡林翼置于晚清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 以史料为基础, 实事求是地分析、描述了胡林翼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封疆大吏, 维护封建统治, 镇压农民起义的本能及作用。 |
王继平编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K827=49 |
368 |
0 |
荐购
|
| 1225 |
|
女性:从传统到现代 |
本书主要对儒家传统女性观念、新女性的诞生以及当代女性性别角色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丰富详实, 既有宏观的审视, 又有个案的分析; 既有对三千年来中国社会对女性性别观念的流变过程的梳理, 也有对中国当代新女性的社会生态的考察。作者从中国经典易学切入, 深入地探讨了中国社会自进入男权社会之后, 为强化男性在社会中的绝对权力, 而对女性所进行的礼教上的约束及规范。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女权主义得到萌芽和发展, 中国儒家的男女礼教观念被挑战, 妇女的解放思想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人们开始了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反思。 |
张红萍著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K828.5 |
90 |
0 |
荐购
|
| 1226 |
|
嘉庚精神的传承 |
本书以“深挖和赓续嘉庚精神”为主线, 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深刻蕴涵, 培养青年学生弘扬嘉庚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全书通过可亲可感的嘉庚故事和逐篇逐章的分析阐释, 深入挖掘嘉庚精神的思想内核和价值追求, 着力推动嘉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 切实提高嘉庚精神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引领广大青年学子追随“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精神, 探寻爱国文脉、勇担时代使命,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
张荣, 张宗益主编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K828.8 |
50 |
0 |
荐购
|
| 1227 |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本书平实客观展现了苏联元帅朱可夫的一生。朱可夫元帅的一生, 基本是在军事领域度过的, 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是其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岁月流逝, 朱可夫与曾经的那场战争已经离现在越来越远, 但学习战争的历史经验、了解和研究战争中的成功与失败者, 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多余的。书中展示了战争方式方法的主要发展趋势、武装斗争的进程和基本阶段、军事和政治干部战役和战术素养的提高经过, 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教育材料,教导人们积极、主动地保卫祖国号召人们为祖国的自由和繁荣建立爱国主义功勋。 |
(苏) 朱可夫著 |
新华出版社 |
K835.125.2 |
128 |
0 |
荐购
|
| 1228 |
|
谁射杀了梵高? |
本书是英国艺术家艾伦·特恩布尔撰写的考据梵高生平的作品。梵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 然而我们对他的生活的理解却充满了矛盾。艺术史学家、电影制片人、记者、心理学家和阴谋论者都对他的生活和工作提出了理论, 但他们的观点往往截然不同。本书分为贯穿艺术家生活和遗产的反复出现的主题, 展示了关于艺术家的事实和“虚构”的拼贴, 时间从他生前到现在, 信息源广泛: 艺术家同伴、朋友和家人、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演员和作家、理论家、疯子和学者。 |
(英) 艾伦·特恩布尔著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K835.635.72 |
118 |
0 |
荐购
|
| 1229 |
|
我和萨义德 |
本书内容讲述爱德华·萨义德的亲密挚友多米尼克·埃德, 提供了一个迷人而新鲜的视角, 展示了萨义德全部作品中的思想图景。从他最早分析约瑟夫·康拉德的作品, 到他最著名的文本《东方学》和《文化与帝国主义》, 埃德将萨义德作品的起源和内容, 以及他的思想演进, 与埃德对他们友谊的思考和个人回忆交织在一起。萨义德和埃德的友谊始于1979年, 一直持续到2003年萨义德去世。埃德通过追溯个人历史和理论选择之间的联系, 阐明了萨义德思想的脉络。 |
(黎巴嫩) 多米尼克·埃德著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K837.125.1 |
68 |
0 |
荐购
|
| 1230 |
|
自我颠覆的倾向 |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论自我颠覆、论自我、新的尝试。在第一部分中, 作者反思、质疑、重新评估了自己过去关于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的主要观点, 并论证了“自我颠覆”精神的重要性; 第二部汇集了一组自传性文章, 作者以此回顾了自己青年时期的人生经历和早期学术思想萌芽的过程; 第三部分收录了作者在20世纪末围绕当时学界新出现的议题而写作的研究论文, 是作者“自我颠覆”精神的绝佳写照。 |
(美) 艾伯特·O. 赫希曼著 |
格致出版社 |
K837.125.31 |
98 |
0 |
荐购
|
| 1231 |
|
一投制胜:库里自述 |
本书计划分为三大部分: 信仰、家庭与专注。在本书中, 他将用大量鲜活的现场图片以及亲自撰写的短文来描述篮球旅途中他所感悟到的那些东西, 也想把球迷引入他的“主场”, 一起感受篮球给他带来的欢乐与变化。 |
(美) 斯蒂芬·库里著 |
金城出版社有限公司 |
K837.125.47-64 |
168 |
0 |
荐购
|
| 1232 |
|
概率玄机:数学大师Mark Kac自传 |
本书是数学大师MarkKac的自传, 以概率为核心线索, 串联起他跨越数学、物理与人生的传奇旅程。书中不仅记录了他从波兰到美国的学术生涯, 更揭示了他如何用数学语言解读自然界的逻辑--从统计热力学到量子力学, 概率成为他探索原子、人生与宇宙现象的钥匙。Kac在高中时期便以独创方法重新推导三次方程解的“Cardano公式”, 从此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 甚至因此扭转命运。他主张数学的健全发展必须与自然永恒对话, 并以生动笔触描绘了与诸多科学巨擘的互动, 以及他对数学教育理念与欧美学术生态的观察。这部作品融合了科学洞见与人文哲思, 既是一部数学家的成长史, 亦是对理性与命运交织的深刻反思, 适合所有热爱数学、追求科学真理与人生智慧的读者。 |
(美) 马克·卡茨著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K837.126.11 |
59 |
0 |
荐购
|
| 1233 |
|
公众考古学:第二辑 |
本书围绕公众考古学理念与实践, 第二辑主要包括“大家心路”“考古教育”“公众实践”“研究索引”“前景展望”几个板块, 文章作者来自国内外高校、考古研究机构、博物馆等相关领域。 |
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编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K870.4 |
138 |
0 |
荐购
|
| 1234 |
|
中国面孔:文物上中华民族的凝望与记忆 |
本书是一本从万年中华文物中精选中国面孔解读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通俗读物。这些面孔来自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壁画、石刻、雕塑、书画等珍贵文物, 展现了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表情, 有平淡、欢喜、幽默、愤怒、悲伤, 也有自信、勤劳、勇敢、智慧、坚韧。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解读, 从面孔到情绪再到图腾与文明, 呈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张扬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这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 |
翁淮南著 |
东方出版中心 |
K870.4 |
648 |
0 |
荐购
|
| 1235 |
|
藏经洞敦煌艺术精品:大英博物馆 |
本书延续《藏经洞敦煌艺术精品 (大英博物馆)》内容。系统整理出版大英博物馆藏敦煌艺术品, 为大英博物馆国内正式授权。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对每件作品的内容、释文、风格特点、艺术成就进行了详细解说, 吸取了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 并对多件作品提出了创新性见解, 对敦煌学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主题包括菩萨像 (主要是观音菩萨像)、天王像; 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小画; 西方净土变相。敦煌绘画对于研究中国唐代及之前的艺术而言,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画作中的不同主题分别反映了来自西方艺术、南亚艺术和东方艺术的影响。对我们研究整体意义上的中国艺术史具有重要价值。 |
赵声良主编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K870.6-64 |
980 |
0 |
荐购
|
| 1236 |
|
从长安到高昌: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信息传播与唐代地方社会 |
本书主要选取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主要研究对象, 借鉴区域社会史的研究范式, 立足于地方社会来呈现唐代信息传播的不同面相, 在地方发现国家, 并以此勾勒唐代地方社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且完整的地方社会, 唐代的敦煌吐鲁番地区是地方社会与国家互动关系的呈现, 敦煌吐鲁番文书则是了解唐代敦煌吐鲁番地区的绝佳文献资料, 作者长期从事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敦煌吐鲁番社会研究, 同时对传统的唐代制度史研究具有独到的思考, 分别从行政文书、社会民俗、知识传播、文本流布等视角, 由点及面地对唐代地方社会进行深入探讨。 |
赵洋著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K870.64 |
138 |
0 |
荐购
|
| 1237 |
|
幽赞化行: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中古中国的占验与信仰 |
本书分为三编, 上编为对敦煌写本《白泽精怪图》《百怪图》《瑞应图》等出土文献的研究探索, 还利用吐鲁番出土有关堪舆择日文献, 探讨了其反映的思想信仰和民俗文化。中编是利用吐鲁番出土的冥书文献, 研究探讨了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冥界观念, 揭示了中古时期人们对现世与冥界的信仰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下编是利用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史书、《老子道德经》和《列子》等文献, 探讨了其所反映的中古时期知识与文本的传播和流变等问题。 |
游自勇著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K870.64 |
128 |
0 |
荐购
|
| 1238 |
|
红山古国的兴衰 |
本书首先对辽西地区史前社会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描述, 以高等级宗教中心、大型仪式建筑和高等级墓葬及精美玉器闻名的红山文化的兴衰是全书的核心。在研究方法上, 将西方关于复杂社会和文明起源的理论与中国资料相结合, 涉及家户、社区和区域三级聚落分析, 墓葬分析, 社会上层领导策略分析, 包括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社会上层交流网的建立和宴饮活动、仪式活动。基本结论是该地区自兴隆洼文化时期开始就形成了重视仪式活动的传统, 红山文化继承此传统并发扬光大, 选择了一条“超自然取向”强烈的社会复杂化道路。本书的真正意图是通过对辽西地区的个案研究对中国史前研究中的三个“怪圈”提出挑战, 力图表明由探讨各地区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入手, 才能对中华文明的形成这一宏大过程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
李新伟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K871.134 |
98 |
0 |
荐购
|
| 1239 |
|
中国出土金银器全集 |
本书是首次自主开展的对中国百年考古出土金银器资料的文物普查工作, 其出版将是对中国古代金银器文化元素与文化特征的一次集中展示、系统研究和归纳总结, 将直观再现中国六千年瑰丽绚烂而融会贯通的金银器成就, 构建真正考古学领域中的中国出土金银器文物标本库。《中国出土金银器全集》拟收入经科学发掘且信息完整的金银器,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考古、文博机构提供基础资料, 时代从先商时代至明清, 突出标准器与艺术性, 基本囊括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的典型器物, 力争涵盖所有与金银器相关的重要考古发现。 |
齐东方主编 |
龙门书局 |
K876.43 |
7680 |
0 |
荐购
|
| 1240 |
|
民國金石史料叢編:石刻:影印本 |
本书精选民国时期出版的金石碑刻类出版物1800余种。依据金石文献的分类惯例分为五编--石刻; 吉金; 契文、古陶、古玉、玺印; 金石家著作; 碑帖。民国时期出版的金石碑刻类文献从一个侧面呈现出民国时期的艺术成就, 也见证了历史转型时期艺术思潮的互动与流变, 具有极高的史料、艺术以及版本学价值。 |
陳振濂, 蘆荻主編 |
大象出版社 |
K877.2-55 |
26800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