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1 |
|
标志设计 |
本书分为认识标志、构形训练、设计标志、附录四章, 内容包括: 定义与功能、历史与发展、标志之名、标志之形、标志之意、标志之色、标志的应用等。 |
编著张军, 黄本亮 |
辽宁美术出版社 |
J524.4 |
49 |
0 |
荐购
|
| 1622 |
|
装饰色彩:从理论到实践 |
本书以色彩理论为基础, 将概念与实践运用相结合、设计现状与发展趋势与基础实践相渗透, 通过启发、引导和开拓人们的色彩感知和色彩创意,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探究装饰色彩的关系, 以装饰色彩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为切入点, 通过对客观写生色彩、主观归纳色彩的研究为重心, 系统而完整地讲解了装饰色彩。本书还利用相关美术、设计实例结合说明性文字直观地展现了色彩在不同领域的运用技巧, 可开发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 实现从构想到实践、从基础练习到设计应用的转变。 |
刘翔, 向美玲, 杨英主编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J525 |
59.8 |
0 |
荐购
|
| 1623 |
|
会展展示设计与搭建 |
本书以校企双元方式组建写作团队, 贯穿岗课赛证融通理念, 按照国际通行会展标准组织内容。本书以项目-任务构建结构, 内容包括会展展示理论与认知、项目认知与调研、总体规划与定位、设计概念与构想、展示深化与表达、材料认识与制作、搭建实施与评估。本书理论阐述与实践执行密切结合, 融合实际案例解析, 较为直观地讲解会展展示设计、搭建、评估的全流程知识。 |
张芝敏, 田志武, 雷敏主编 |
旅游教育出版社 |
J525.2 |
59.8 |
0 |
荐购
|
| 1624 |
|
展示设计与策划研究 |
本书的研究聚焦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展示设计与策划, 同时这一领域也展现出鲜明的跨学科特性。书中系统介绍了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内容, 为读者构建了展示设计的基础知识框架。作者深入探究了展示空间设计与策划的核心议题, 特别是对展示空间设计的主题策划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此外, 本书对展示设计策划中的关键因素, 如版面布局、照明设计等, 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探讨。 |
刘薇著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J525.2 |
66 |
0 |
荐购
|
| 1625 |
|
AI会展设计 |
本书内容分为十个主要单元: 展位类型与空间、会展形态、展位构造与展具陈列、会展空间设计与人体数据的关系、会展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平面设计与空间应用、会展设计主要材料与工艺、会展中的灯光设计与运用、数字媒体展会应用、综合实训AI工具在会展设计中的使用, 系统地阐述AI会展设计的工作流程, 让学生掌握AI会展设计的精华。 |
孙贺峰, 吴峰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J525.2-39 |
68 |
0 |
荐购
|
| 1626 |
|
漆祖之光:浙江漆艺史话 |
本书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 漆之元祖; 第二部分: 藏礼于器; 第三部分: 越地漆风; 第四部分: 螺钿飞英; 第五部分: 金漆慧光; 第六部分: 雕漆张成; 第七部分: 漆书杨明; 第八部分: 丹漆红妆。 |
何振纪著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J527-092 |
98 |
0 |
荐购
|
| 1627 |
|
汽车标志和识别大全:第2版 |
本书除了展现精美的车标图片外, 还介绍了各个标志的含义、演变过程 (文化一定要有积淀和传承)、造型特征。书中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和部分热门的工程车车标, 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本书为读者展现清晰的汽车标志, 呈现传奇的车标故事和世界主要汽车品牌的造型特征、技术特点等, 可以帮助读者提高汽车鉴赏能力, 增长汽车文化知识, 掌握识别各品牌汽车的技巧和方法。 |
陈新亚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J534.4 |
49.9 |
0 |
荐购
|
| 1628 |
|
音乐与工程 |
本书是作者关于音乐与工程的关系的一些论述包括: 科学交响乐概念, 对中国交响乐发展的思考, 在交响乐创作中的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及他本人的工程与交响乐的交集等。还透过他的三场个人作品音乐会展示并介绍他的作品包括创作思想, 现代音乐技法运用, 及跨文化、跨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同时介绍了一些相关作曲家、指挥等音乐家对他及他的作品的评价。工程方面简介了他的成就, 及他的环保与保持水循环体系的观念, 及他对土木工程领域的变革的认识。他认为土木工程已经从传统的只为建筑而建造的模式转变为把主要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以工程的手段保持、保护水循环体系, 这是土木工程领域里发生的革命性变化。 |
黄晓枫著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J6 |
78 |
0 |
荐购
|
| 1629 |
|
黑胶与放映机:论音乐与电影之美 |
本书为音乐主题论文集。全书包括六章, 论题涉及音乐学学科理论、音乐表演与教学的研究和实践、音乐本土化的发展探索 (例如将钢琴元素融入川剧音乐的改编)、电影音乐欣赏、音乐的美育功能等, 包含日常教学应用、演奏技巧以及电影音乐应用等多元探索。文稿涵盖认知心理学、音乐审美心理学、音乐分析学、音乐教育学、音乐表演理论以及美学、电影等多学科领域。 |
马堃杰, 岳圣东, 陶孟然著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J6-53 |
98 |
0 |
荐购
|
| 1630 |
|
音乐教育基础与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 |
本书是一本融合音乐教育基础、心理学与实践多维视角的学术专著。音乐教育范畴广泛、内涵丰富, 本书以心理学为切入点, 系统探讨音乐教育基础与音乐教育心理学。全书对音乐教育进行概述, 梳理其基本认知与发展历程, 并从不同学科视角探析音乐教育理论; 深入介绍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铃木等四大音乐教育体系; 概述音乐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程, 详细论述音乐教育主体心理分析及心理层面的音乐教学实践, 从音乐教育心理学视角为音乐教育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
刘安丽著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J60-05 |
68 |
0 |
荐购
|
| 1631 |
|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论纲 |
本书为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成果。书中在深入挖掘古代音乐美学理论资源、剖析传统音乐形态特点的基础上, 分别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功能定位、感应思维、音色取向、抛物线音形、传神与移情、声音张力、乐感生成、技-道关系、地域性风格、韵的生成、美感心理等内容展开论述, 涉及传统音乐的存在论、形态论、表现论、表演论、审美论等多个方面, 清晰地呈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理论构架、独特内涵、深层义理和文化逻辑。 |
刘承华著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J605.2 |
89 |
0 |
荐购
|
| 1632 |
|
中国音乐欣赏 |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中国器乐和中国声乐两大模块, 中国器乐模块按演奏方式分为吹、拉、弹、打、民族管弦乐五个项目, 中国声乐模块按体裁分为曲艺、戏曲、民歌、艺术歌曲、合唱、歌剧六个项目。本书从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角度, 对中国传统音乐与近现代音乐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介绍,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了解和欣赏中国音乐。与此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中国音乐, 让学生逐渐学会如何辨别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
张磊, 荣卫主编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J605.2 |
58 |
0 |
荐购
|
| 1633 |
|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志论纲 |
本书从两个互补的层面入手: 其一是宏观理论层面, 即结合艺术文化学和音乐人类学的不同视角, 结合运用史料文本和田野考察方法, 认识和阐释中国民族音乐话语体系的结构、形态等符号层面和意义象征层面。其二是微观实践层面, 即结合音乐民族志的另一种视角, 通过研究者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考察实践, 去观察民族音乐中抽象化、模式化的音乐概念及书面乐谱, 通过具体性、即时性的表演行为, 产生、制造出五彩缤纷的音乐声响的整个过程。据此, 意欲通过“指向未来的认知性实践”, 生产出新的意义和行为结构的“指向未来的音乐民族志”。 |
杨民康著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J609.2 |
86 |
0 |
荐购
|
| 1634 |
|
伯克利实用乐理:上 |
本书上册涉及节奏、音符、休止符、节拍、五线谱、大小调音阶等基础性知识; 下册则推广到现代音乐概念, 涉及和弦类型、和声模式、为旋律伴奏及旋律写作等进阶拓展内容。作为伯克利音乐学院基本乐科的普选教材, 本书有大量的谱例和音频资料, 每一阶段都有内容丰富的练习题供学习者使用。《伯克利实用乐理 (第2版)》上册共有三十六课, 内容包含从音符、节奏、音名、调号、谱表、音阶、大小调、音程等乐理基础知识, 课后还有九个综合练习和参考答案。 |
(美) 保罗·施梅林著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J613 |
45 |
0 |
荐购
|
| 1635 |
|
伯克利实用乐理:下 |
本书为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必修乐理教材, 涉及古典和现代音乐乐理体系, 分上下两册, 共65课。本书上册涉及节奏、音符、休止符、节拍、五线谱、大小调音阶等基础性知识; 下册则推广到现代音乐概念, 涉及和弦类型、和声模式、为旋律伴奏及旋律写作等进阶拓展内容。作为伯克利音乐学院基本乐科的普选教材, 本书有大量的谱例和音频资料, 每一阶段都有内容丰富的练习题供学习者使用。《伯克利实用乐理 (第2版)》下册共有二十八课, 内容包含三和弦、七和弦的各种类型、转位等和弦基础知识, 以及和弦连接的声部进行等知识, 最后对和声伴奏和旋律的写作等音乐实践内容有所涉猎, 课后还有七个综合练习, 后附参考答案。 |
(美) 保罗·施梅林著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J613 |
30 |
0 |
荐购
|
| 1636 |
|
3天玩转编曲:零基础编曲速成指南 |
本书共5章。第一章是准备篇, 主要教读者如何配置编曲软件, 并介绍软件最基础的操作。第二章是入门篇, 读者将跟随书中的步骤制作出一首简单的曲子, 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节奏、旋律与和弦这三个要素。第三章是进阶篇, 将引导读者在第二章的基础上, 对乐曲进行润色和打磨, 提升乐曲的质感。第四章为提升篇, 为读者介绍更复杂的和弦进行, 为乐曲增加更多情感变化。最后一章中, 作者分享了自己常用的编曲模板, 为读者提供不同风格常用的和弦进行模式, 零基础的读者可以直接上手使用。全书讲解细致, 图文并茂, 并提供了丰富的配套音频和资源。读者只要按照书上的步骤操作, 就能掌握基本的编曲的方法, 为成为编曲高手打下坚实的基础。 |
(日) 10日P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J614.8 |
49.8 |
0 |
荐购
|
| 1637 |
|
流行声乐教学体系的科学化建构:王韡流行声乐教学体系 |
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王韡流行声乐教学体系的精髓, 这是中外首部系统性论述的专著。作者王韡, 凭借着超过二十年的实践、教学与科研经验,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卓越的流行声乐教学方法。本书将详细解析五个核心训练环节, 包括声音技巧、音乐风格、情感传达、录音室表演和舞台演出, 同时深入探讨了与流行声乐教学相关的辅助内容。王韡的流行声乐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出在演唱技巧、音乐风格、情感表达和舞台演出方面出类拔萃的专业化流行歌手。 |
王韡著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J616 |
68 |
0 |
荐购
|
| 1638 |
|
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声乐表演艺术 |
本书以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声乐表演艺术为主题, 介绍了声乐表演艺术的概念、特征、形式、风格与艺术形态。从音乐美学的概述、构成、功能与价值和在音乐表演中的审美体现, 这四个方面阐述音乐美学的基本理论。本书还具体地分析了音乐美学视角下声乐表演艺术所蕴含的音乐美学思维, 并且对声乐舞台表演的基础训练以及如何在声乐表演中融入音乐美学, 从而提升声乐表演的艺术层次。 |
刘彦宏著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J616.2 |
68 |
0 |
荐购
|
| 1639 |
|
西洋管乐的演奏教学与乐团训练研究 |
本书聚焦于西洋管乐演奏教学的体系构建以及乐团训练的具体实践。书中不但从理论高度阐释了管乐演奏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培养目标, 明确了技能提升与艺术修养并重的教育理念, 而且系统介绍了教学内容的科学规划、教学方法的多元探索、合奏能力的强化训练等策略。同时, 本书针对管乐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乐团指挥的领导力培养也展开了深入研讨, 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珍贵的参考和指导。 |
钟中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J621 |
73 |
0 |
荐购
|
| 1640 |
|
尤克里里 |
本书共整理、收录、改编作品近百首, 风格多样, 内容从易到难, 公分为十个级别, 前六个级别分别设置指弹与弹唱曲目。后四个级别则集中指弹曲目。书中基本涵盖了尤克里里演奏的所有技巧训练, 对学习者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
叶家铭主编 |
花城出版社 |
J623.96 |
68.5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