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1 |
|
漫步河北文学馆 |
本书对河北文学馆内陈列展出的174位作家和文学事件, 进行史料扩充、延展, 以文字介绍或历史文化解读为主, 并附以馆内较珍贵的展品、藏品图录说明。 |
河北文学馆编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K825.6 |
98 |
0 |
荐购
|
| 1782 |
|
苏东坡在杭州 |
本书围绕“西湖情韵”“为政情怀”“钱塘情愫”“同道情义”“生活情趣”五大主题, 讲述了苏东坡与杭州的情缘。书稿以苏东坡的诗词文串联全书, 表现了他笔下的杭州及西湖美景, 阐述了他在杭州的为官政绩--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设立民办医院、到各县乡视政并解决百姓的切身问题, 讲述了他与身边志同道合的上下级官吏以及诗词唱和的友人之间的来往故事, 描绘了他在杭州美食中找到的别样生活乐趣。 |
俞国海著 |
旅游教育出版社 |
K825.6 |
68 |
0 |
荐购
|
| 1783 |
|
鲁迅评传:新校本 |
本书是我国已故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先生的一部力作。作者既是鲁迅先生朋友, 又具有搜集整理史料的能力, 客观严谨地对鲁迅先生的一生进行了介绍和评论。本书有对鲁迅先生生平的介绍, 包括童年、辛亥革命前后、在日本、民初的潜修生涯、《新青年》时代、在厦门、上海十年间、晚年等, 有作为朋友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如性格、印象记、日常生活、闲话、师友、家族; 并对鲁迅先生的思想和作品进行了评述, 如“鲁迅风”、青年与青年问题、文艺观、人生观等, 是研究鲁迅不可或缺的著作。 |
曹聚仁著 |
九州出版社 |
K825.6 |
45 |
0 |
荐购
|
| 1784 |
|
陈子昂研究文选 |
本书是关于陈子昂百年来研究综述,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关于李白的百年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为关于陈子昂的重要论文选, 其中主要包括: 陈子昂生卒年及作品考、陈子昂及其作品综论、陈子昂文艺思想及评价、陈子昂诗歌研究、陈子昂诗歌的传承影响等; 第三部分为重要论著索引。本书汇集了学者们在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径上的推陈出新并以此梳理和综合了多年来学术界对陈子昂百年来的研究成果, 为后学研究提供了指引, 也是对陈子昂研究成果的重点梳理和归纳。 |
吴明贤, 王红霞主编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K825.6-53 |
98 |
0 |
荐购
|
| 1785 |
|
李调元研究文选 |
本书重点收录关于巴蜀才子李调元的研究文稿。1949年后, 李调元研究逐渐起步, 进入新时代, 尤其是2020年6月李调元入选四川省第二批历史名人以来, 李调元蕴含的多种价值被四川省社会各界“再发现”, 引起全国学术界的瞩目, 成为推动这一研究的新契机。全书汇集了老中青三代学人在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径上的推陈出新, 梳理20世纪以来对李调元及其著述的研究成果, 总结其学术贡献, 能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镜鉴。本卷拟从李调元生平事迹、学术成就、文献整理与研究、巴蜀文化研究等几个方面, 综述相关研究成果, 以供学术界参考。 |
王川本册主编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K825.6-53 |
98 |
0 |
荐购
|
| 1786 |
|
寻踪-遇见东坡 |
本书内容讲述苏东坡是是宋代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人物, 世界“千年英雄”。他的思想、精神、文学, 穿越千年与我们相遇。我用了将近二年的时间, 走过苏轼的出生地眉山, 考试和在朝任职地开封, 首个任职地凤翔, 八个主政之地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和定州, 三个主要贬谪地黄州、惠州、儋州, 永久居住地郏县, 祖籍地栾城, 还有郑州、阳羡、庐山、金陵、苏州、镇江、常州等24个地方地, 把一路的见闻和感悟记录下来, 选取东坡文化景观、故事进行叙事, 展示东坡的诗文、政绩、人格、风神, 与读者分享一个士大夫伟大的心灵和精神力量。 |
周晓音著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K825.6-53 |
58 |
0 |
荐购
|
| 1787 |
|
薛涛研究文选 |
本书将有关薛涛诗歌和生平的研究论文划分为三个阶段, 从薛涛生平、情感生活、诗歌评价、彩笺与风物、性别解读五方面进行评述。对薛涛的身世、情感、诗歌作品等作了详细的研究分析, 为后学研究提供了指引。 |
谢元鲁本册主编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K825.6-53 |
98 |
0 |
荐购
|
| 1788 |
|
司马相如研究文选 |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司马相如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为司马相如生平事迹研究, 第三部分为司马相如作品研究。本书汇集了老中青三代学人在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径上的推陈出新并以此梳理和综合了多年来学术界对司马相如的研究成果, 为后学研究提供了指引。 |
李大明主编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K825.6-53 |
98 |
0 |
荐购
|
| 1789 |
|
未命名艺术:1 |
本书为艺术家访谈录。本书作为《未命名艺术》系列的首辑, 聚焦于青年艺术家的璀璨光芒, 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 呈现了宁诗涵、杨懿、陈晓奎、张浩迪、贾童童、徐艺翔、王亚楠、鲍文馨及张少语等九位新锐艺术家的独特世界。这些访谈不仅揭示了他们前沿的艺术创作理念, 还精心展示了他们的代表作品, 引领读者深入探索中国当代青年艺术的蓬勃生机与无限魅力。尽管这些艺术家尚属新兴力量, 但他们的艺术视野与创造力已初露锋芒, 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
孙长江主编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K825.7 |
198 |
0 |
荐购
|
| 1790 |
|
张裕钊文化研究文集 |
本书是海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张裕钊文化的学术成果, 从不同视角和领域展现了张裕钊的一代文宗形象。张裕钊系晚清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教育家, 在学界、教育界、实业界、政界影响深远, 为20世纪初国家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其首创的“南宫体”书法, 独树一帜、远播海外, 成为我国书法史上的文化标杆。 |
张用剑主编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K825.72-53 |
98 |
0 |
荐购
|
| 1791 |
|
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马晓辉访谈录 |
本书以访谈的方式, 将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辉“一把二胡行天下”的艺术实践作为样本, 展现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国际传播与合作对话, 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交相辉映的发展, 以及中西文化艺术交流互鉴, 在国际舞台展现中国文化艺术魅力的生动实践, 具有典型的样本意义。 |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马晓辉艺术工作室著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K825.76 |
88 |
0 |
荐购
|
| 1792 |
|
浪漫、孤独的理想主义者 |
本书为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李西安的人物传记, 由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著名音乐史学者赵仲明受托撰写。李西安 (1937-2020), 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和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人民音乐》主编、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本书按照春、夏、秋、冬四部分, 回顾并记录了他从中年到晚年的一系列重要经历和杰出贡献, 例如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任教, 主编《人民音乐》, 创办民族乐团等, 重点讲述了李西安关于民族音乐保存与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全书立足于李西安的日记、与作者的对谈和相关一手史料, 比较丰富地呈现了一位思想深刻、能力卓越的音乐学人的学术生涯, 饱含深情的笔墨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全面的、立体的音乐家、教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的形象。 |
赵仲明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K825.76 |
168 |
0 |
荐购
|
| 1793 |
|
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 |
本书通过对史实的考掘, 探究陈寅恪的求学历程、论学思维和学术渊源与发展之间的关联, 重新呈现陈寅恪过去长期为人所忽视的一些侧面。全书共六章, 包括序论、思想认同及渊源、古典辩证法和“假设”的提出、失焦的辩论: “对对子”和文法、“中体西用”/“西体中用”、结论。 |
王震邦著 |
文津出版社 |
K825.81 |
79 |
0 |
荐购
|
| 1794 |
|
陈寿研究文选 |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陈寿的百年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为经典研究论文选, 第三部分为重要论著索引。本书汇集了老中青三代学人在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径上的推陈出新并以此梳理和综合了多年来学术界对陈寿的研究成果, 为后学研究提供了指引。陈寿是四川历史名人, 梳理整理学人对其的研究成果, 有助于厘清四川地方文化的源流, 梳理四川的历史发展脉络, 为四川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贡献力量。 |
梅铮铮主编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K825.81-53 |
98 |
0 |
荐购
|
| 1795 |
|
庆祝乔吉先生75华诞纪念文集 |
本书是为庆祝乔吉先生75华诞而编写的纪念文集。乔吉先生是著名的蒙古历史文献专家, 曾先后在德国、意大利、蒙古、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等国进行学术访问和讲学, 2004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2009年获国际蒙古学家联合会“功勋会员”称号, 2011年在第十届国际蒙古学大会上获得国际蒙古学家联合会最高奖“北斗星”勋章。本文集收录乔吉先生蒙古历史文献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 以及部分与先生有多年友谊的学者、同事、同行及曾深受先生教诲的学生们的纪念乔吉先生的文章30多篇。 |
全荣, (日) 井上治, (波) 阿嘎塔主编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K825.81-53 |
168 |
0 |
荐购
|
| 1796 |
|
常璩研究文选 |
本书重点收录关于杰出的史学家常璩近百年的研究综述, 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对常璩家世和生平的研究; 二是对常璩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的研究; 三是对常璩的政治思想和史学思想的研究; 四是对常璩《华阳国志》的文献整理和研究方面。本书汇集了几代学者在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径上的推陈出新并以此梳理和综合了多年来学术界对常璩百年来的研究成果, 为后学研究提供了指引, 也是对常璩研究成果的重点梳理和归纳。 |
任新建本册主编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K825.81-53 |
98 |
0 |
荐购
|
| 1797 |
|
秦九韶研究文选 |
本书精选1911年以来国内外知名学者撰写的秦九韶的学术研究文选。全册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秦九韶的百年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为经典研究论文选, 第三部分为重要论著索引。本书汇集了老中青三代学人在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径上的推陈出新并以此梳理和综合了多年来学术界对文翁的研究成果, 为后学研究提供了指引。本书总结百年来秦九韶与《数书九章》研究的发展规律并展望其未来。百年秦氏秦书研究史呈现出“以算法为中心”到“以数学问题为中心”再到“以文献为中心”的研究进程, 反映了现代数学史研究的重要变化, 即不再以现代数学体系的角度去研究数学史, 而逐渐使之回归到历史本身。 |
刘复生本册主编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K826.11-53 |
98 |
0 |
荐购
|
| 1798 |
|
曲阜的鲁班 世界的鲁班 |
本书围绕鲁班的生平及其传说展开, 分七章系统梳理了鲁班其人其事, 并对鲁班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进行评述。指出从民间工艺智慧的源头, 到科技创新精神的传承脉络, 再到道德与技艺文化融合的价值典范, 鲁班精神全方位、深层次地诠释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深厚底蕴, 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文化纽带。 |
杨朝明主编 |
济南出版社 |
K826.16 |
128 |
0 |
荐购
|
| 1799 |
|
榜样:2024年度新时代铁路榜样风采录 |
本书图文并茂、文风清晰朴实、生动鲜活, 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情感高度, 讲好普通人与铁路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命运的故事, 用小切口折射大主题、小故事反映大时代, 通过记录他们几十年积淀的丰富、先进经验和过硬的铁路技术、顽强拼搏的铁路匠人精神, 让更多人认识他们, 学习榜样们爱铁路爱党爱国的生动事迹和崇高精神, 深刻体会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编 |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
K826.16 |
80 |
0 |
荐购
|
| 1800 |
|
文翁研究文选 |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文翁的百年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为经典研究论文选, 第三部分为重要论著索引。本书汇集了老中青三代学人在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径上的推陈出新并以此梳理和综合了多年来学术界对文翁的研究成果, 为后学研究提供了指引。 |
彭邦本本册主编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K827=341 |
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