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1 |
|
东行:板胡三重奏曲集 |
本书由三个小乐章构成, 各取东西南北不同地域音乐素材, 对线性音乐语言进行多声性处理。 |
胡瑜编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J648.22 |
68 |
0 |
荐购
|
| 1662 |
|
新疆音乐风格琵琶重奏曲目辑选 |
本书是一本关于琵琶演奏曲谱的合集, 精选了16首风格各异的作品, 呈现了对异域风情的赞美、对静谧生活的描写和对浪漫爱情的歌颂等多元化的内容。作者立足于琵琶艺术的西域风情与新疆民族、民间音乐本性, 着重从“情”与“理”、“雅”与“俗”、“虚”与“实”、“意”与“法”等方面, 对琵琶研究、创作、演绎形成独到见解。这些带有浓郁的新疆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特色的琵琶重奏乐曲, 可作为对我国现存琵琶传统曲谱以及现有琵琶演奏教学素材之外的一种补充, 为琵琶演奏艺术的百花园增添一抹亮色, 同时也是对丝路文化的一种新的宣传和有利推动。 |
崔健著 |
太白文艺出版社 |
J648.33 |
48 |
0 |
荐购
|
| 1663 |
|
以婺·以形:为民族打击乐而作 |
本书是为民族打击乐而创作的作品, 创作内容取材于浙江传统婺剧锣鼓, 通过排鼓、大鼓与婺剧锣鼓四件套 (小锣、京锣、苏锣、大钹) 的组合, 展现传统戏曲音乐与现代艺术的对话。婺剧锣鼓的节奏与音色贯穿全曲, 保留了传统韵味, 并通过现代演奏手法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乐曲运用大量现代创作技巧并与浙江戏曲音乐语汇相结合, 让民族打击乐作为媒介, 用音乐讲述浙江故事。本书为浙江音乐学院支持出版的项目。该作品是为民族打击乐而创作的, 创作内容取材于浙江传统婺剧锣鼓, 呈现传统戏曲音乐与现代艺术的对话。婺剧锣鼓的节奏与音色贯穿全曲, 保留了传统韵味。乐曲运用大量现代创作技巧并与浙江戏曲音乐语汇相结合, 让民族打击乐作为媒介, 用音乐讲述浙江故事。 |
马丽曲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J648.5 |
19 |
0 |
荐购
|
| 1664 |
|
祖国颂 |
本书包含两部小型总谱作品, 分别是《祖国颂》与《往事》。作品《祖国颂》是一首为新中国七十华诞而作的民族交响乐。该曲创作于2019年, 并获得河南省第七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音乐类优秀作品奖。作品《往事》是一首为曲胡与弦乐队而创作的小型总谱。2012年由北京交响乐团首演, 谭利华指挥。曲胡是河南土生土长的民间弓弦乐器, 因是河南曲剧的主奏乐器而称曲胡。在我国以二胡为主的民族弓弦乐器家族中, 还有诸如京胡、梆子戏板胡、坠胡、曲胡、越胡等长期处于戏曲、曲艺伴奏的弓弦乐器, 它们独具的表演不仅极大丰富了我国弓弦乐器的表现力和风格韵味, 其所产生的中国戏曲与地域文化亲和力是其它乐器难以胜任的。 |
方可杰曲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J648.6 |
40 |
0 |
荐购
|
| 1665 |
|
声乐教学作品选:二:中国卷:第2版 |
本书挑选范围为建国后的优秀作品。选择作品时注重体现音乐的整体传承, 尽量挑选能训练学生声乐技巧的中等难度的作品, 既有训练价值, 又有时代价值。 |
李芳屹主编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J652.3 |
59 |
0 |
荐购
|
| 1666 |
|
单簧管教学曲选 |
本书选录了24首国外单簧管独奏作品, 以伴奏总谱、独奏分谱、曲目演奏提示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旨在为单簧管专业者提供专业内容并拓展曲目范围, 也是音乐会的最佳曲选。书中曲目时代跨越较大, 包括从巴洛克时期至现当代的作品。作者以自身丰富的演奏与教学经验, 对作品作以注释和提示, 更方便读者使用。 |
董德君编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J657.14 |
156 |
0 |
荐购
|
| 1667 |
|
吉他指弹怀旧金曲100首 |
本书精选了跨越半个多世纪的100首华语乐坛经典作品, 从邓丽君《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柔情蜜意, 到罗大佑《童年》的纯真回忆; 从《我的中国心》的爱国情怀, 到《千千阙歌》的离愁别绪, 每首曲目都承载着时代的记忆与情感共鸣。全书采用专业指弹编配, 在保留原曲精髓的基础上, 针对吉他独奏特点进行了优化改编。曲谱标注清晰, 适合不同水平的吉他爱好者循序渐进地学习。 |
白吉兵编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J657.32 |
59.8 |
0 |
荐购
|
| 1668 |
|
钢琴考级曲集:第9-10级 |
本书包含相关级别的音阶琶音、练习曲、复调和乐曲四个类别。 |
江晨, 郭海洁, 周密, 侯颖君编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J657.41 |
70 |
0 |
荐购
|
| 1669 |
|
钢琴考级曲集:第6-8级 |
本书包含相关级别的音阶琶音、练习曲、复调和乐曲四个类别。 |
江晨 ... [等] 编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J657.41 |
80 |
0 |
荐购
|
| 1670 |
|
钢琴考级曲集:第1-5级 |
本书包含相关级别的音阶琶音、练习曲、复调和乐曲四个类别。 |
江晨 ... [等] 编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J657.41 |
80 |
0 |
荐购
|
| 1671 |
|
中国舞蹈史:第2版 |
本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更加深入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统领和分析中国舞蹈艺术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 旨在让读者全面了解学术视野下的中国舞蹈、理论框架中的中国舞蹈, 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语境中的中国舞蹈。同时, 编写组充分考虑实际教学需求, 坚持“提质不增量”的原则, 除了修正少数不够严谨的用语, 酌情删减了一些非核心内容外, 特别注重增加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紧密相连的内容, 以及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舞蹈艺术出现的新气象、新面貌, 呈现中国舞蹈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方面的最新成果。 |
《中国舞蹈史》编写组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J709.2 |
68 |
0 |
荐购
|
| 1672 |
|
河北民间舞蹈传承与现代创新研究 |
本书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河北民间舞蹈传承与现代创新的关系, 以及河北民间舞蹈在文化传播、教育、社会影响等领域中的作用和变革。《河北民间舞蹈传承与现代创新研究》一书将通过多维度的分析, 从历史传承、文化特色、地域因素、传承困境等各个方面来研究和理解河北民间舞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
孟丹娜著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J722.21 |
58 |
0 |
荐购
|
| 1673 |
|
古典芭蕾教学法 |
本书分基本概念、动作解析、教学纲要、教学建议四部分。前两部分对芭蕾体态、专业术语、动作规格做了详尽的分析阐释, 后两部分分年级设置了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可指导实践教学。 |
陈家年编著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J732.5-42 |
126 |
0 |
荐购
|
| 1674 |
|
思齐轩剧评:续编 |
本书共收录了其从2012年以来撰写的百余篇文章, 分为自述、剧人、剧评、剧论四个部分, 以剧评为主体。王蕴明的剧评不仅聚焦具体剧目进行分析, 更注重结合戏剧创作现实问题展开理论探讨。例如, 其评论涵盖对戏曲现代戏发展 (如吕剧《海殇》)、历史剧创作 (如京剧《赵氏孤儿》)、少数民族题材 (如白剧《白洁圣妃》) 及名著改编 (如甬剧《典妻》) 等多维度的研究, 既肯定优秀剧目的艺术特色以及编、导、演创作者的出色创演, 也对戏剧界不良导向 (如对传统戏曲的片面否定或对改编名著的“解构”之风) 进行了尖锐批驳, 展现了其对中国传统戏曲、戏曲现代戏编导演的学理性思考。 |
王蕴明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805.2-53 |
128 |
0 |
荐购
|
| 1675 |
|
民鸣社与清末民初上海演剧研究 |
本书结合上海早期报刊所载剧评资料, 重点探讨清末民初上海剧业运营最成功的新剧团体民鸣社 (1913-1917)。民鸣社的演剧奇观, 向来为新剧家所诟病。事实上, 民鸣社及其创办的《新剧杂志》, 有助于扭转戏院困局、作用海上茶园兴衰、开时代风气以及跨地域推动新剧潮流。新剧家对民鸣社脚本、表演、布景、灯光方面的品鉴, 推动了“宜人心”“逼真”“入情入境”等美学走向。全书以史带论, 资料详实, 图文并茂, 对上海早期剧业乃至中国话剧演出批评史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 |
翟月琴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J809.26 |
48 |
0 |
荐购
|
| 1676 |
|
戏剧影视表演剧目教程 |
本书根据表演岗位的特点与要求, 以剧目排演为载体, 培养学生塑造角色形象的综合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 为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夯实的基础。本教材设计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 涵盖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 由过程性评价、作品评价组成。内容主要包括分析剧本、分析角色的方法与技巧, 分析作品与角色的基本技法与能力, 人物形象创造的基本能力, 角色体现的表现力以及舞台演出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等。 |
芦珊主编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J812.2 |
58 |
0 |
荐购
|
| 1677 |
|
戏剧影视表演形体教程 |
本书作者在多年表演专业形体课的教学实践中, 根据一线戏剧影视表演的需要, 不断创新, 摸索出更适合培养演员形体表演能力的训练方法。本书针对戏剧影视表演中的形体课程做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从中国舞的基础训练到中国民族民间舞, 从芭蕾舞基础训练到西方代表性、爵士舞等等。把舞台表演的形体训练所需训练方式进行了汇总, 也从戏剧影视表演的范畴加入了解放天性, 以形体与表演融合的方式融入教学当中。使形体在戏剧影视表演当中, 科学地, 全面地, 有效地发挥出专业特色, 能更好地为主专业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 |
马燕翔, 朱芳, 郭沛娜主编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J812.2 |
58 |
0 |
荐购
|
| 1678 |
|
戏剧影视表演基础教程 |
本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掌握戏剧影视表演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 掌握科学的表演方法与技巧, 达到在舞台上或镜头前可以真实、有机、自如的生活与行动, 为具备塑造角色的综合能力和成为德艺双馨的演员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教材主要采用理论引导、实践训练、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法, 以基本概念、表演原理等为主要内容, 结合表演案例分析、课程思政、课后习题、教学反馈等板块, 示范、启发、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 |
芦珊主编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J812.2 |
58 |
0 |
荐购
|
| 1679 |
|
英国皇家戏剧学院表演训练法 |
本书系统介绍了英国皇家戏剧学院 (RADA) 演员训练方法。该训练法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晚年的身体记忆训练法、凯思·约翰斯通即兴表演法和亚历山大训练法为基础, 注重声音的磨炼和身体的表现, 培养演员对身体的掌控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一百多年来, RADA向英国国家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乃至影视行业输送了大量优质的演员, 如费雯·丽、约翰·吉尔古德、安东尼·霍普金斯、拉尔夫·费因斯、汤姆·希德勒斯顿等。 |
(日) 三轮绘理花著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J812.2 |
49.8 |
0 |
荐购
|
| 1680 |
|
学京剧 画脸谱:京剧脸谱绘画教程 |
本书精选了36个京剧人物脸谱 (舞台应用净、丑脸谱), 每个脸谱都分为四个步骤完成绘制。选绘的脸谱谱式规范, 章法严谨, 色彩由单色至多色, 基本涵盖将官类、英雄类、神怪类等绝大多数各类舞台实用脸谱。舞台人物谱式涵盖了整脸、三块瓦脸、花三块瓦脸、碎脸。每个脸谱均有人物出处、故事简要介绍、舞台剧照与剧目赏听二维码, 还有空白线描脸谱用于填色绘画, 读者可以在学画脸谱的同时全方位、立体化学到相应的京剧知识及相关历史知识。 |
盛华著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J821.5 |
7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