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1 |
|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37辑 |
本书共收录20余篇文章, 分为三部分, 包括大运河、海河沿岸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对天津妈祖文化、运河文化、海河文化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解读, 对天津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入挖掘, 对天津文化街区进行了深入研究。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K292.1 |
88 |
0 |
荐购
|
| 1742 |
|
邯郸名物 |
本书中英双语对照形式呈现邯郸千年文化精髓。全书精选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文、精神文化、特色美食及文创文博景点, 通过100余幅原创手绘插图与简练生动的导读文字, 将浩瀚的城市故事凝练为趣味条目。旨在以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展现邯郸“最有滋味”的文旅内核, 既是海内外读者了解邯郸的窗口, 亦是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城市文化典藏。 |
汪芳, 田潇文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K292.23 |
118 |
0 |
荐购
|
| 1743 |
|
西河郡与霍洛柴登古城研究 |
本书结合内蒙古地区大量的文物考古新发现、新成果, 深入对西汉西河郡这个地区的一个郡, 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铸币、储钱、生产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本书还就该地出土的钱币文物、印信文物, 结合历史文献予以研究。 |
乌日图那顺主编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K292.6 |
58 |
0 |
荐购
|
| 1744 |
|
青城文脉品读 |
本书深度观照内蒙古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实, 邀请名家学者进一步研究阐释青城文脉, 深度挖掘呼和浩特历史文化的地域特色, 深入阐释呼和浩特地域文化的精神标识, 打造呼和浩特文化研究品牌。 |
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组编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K292.61 |
128 |
0 |
荐购
|
| 1745 |
|
石拐历史文化荟萃 |
本书对石拐历史文化进行全面梳理, 以便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服务。该书分为《自然环境研究篇》《五当召旅游文化篇》和《民间故事篇》, 全书约15万多字。《自然环境研究篇》收录张海斌、隋利华、宋宇辰等专家学者的论文14篇, 《五当召旅游文化篇》收录姚桂轩、王磊义、孟春荣等专家学者的论文10篇, 《民间故事篇》不同历史时期在石拐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60多篇。 |
阿勒得尔图, 汤化雨主编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K292.64 |
68 |
0 |
荐购
|
| 1746 |
|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民国卷 |
本书收录了《绥远省河套调查记》《王同春开发河套记》。《绥远省河套调查记》详细记录了绥远省河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地理、水利等多方面的情况。书中不仅描述了河套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还深入探讨了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利建设、人口分布、村落形态以及社会风俗等。《王同春开发河套记》是一部记述清末民初河套地区移民首领王同春生平及其在河套地区水利开发和农业垦殖方面贡献的文献。清末明初时期, 王同春主持开挖了约10余条干渠和约300条支渠, 这些河渠极大地改善了河套地区的灌溉条件, 使得原本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农田, 促进了河套地区的农业发展。 |
韩梅圃编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K292.7 |
98 |
0 |
荐购
|
| 1747 |
|
辽东志校注 |
本书共分为九卷, 分别为《地理志》《建置志》《兵食志》《典礼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和《外志》, 较为全面记载辽东地区的山川地理、建置沿革、兵马钱粮、典礼仪式、历史人物、艺文辞章等, 还涉及东北边疆的历史地理、羁縻卫所、贡赋、马市等, 是研究明代辽东最为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 但民国以前版本流传极为罕见。本次整理以天津图书馆藏嘉靖十六年刻本为底本, 用日本大正本、辽海丛书本加以校勘, 并参考《全辽志》等重要文献。 |
(明) 任洛等重修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K293.1 |
138 |
0 |
荐购
|
| 1748 |
|
长安学研究:第十一辑 |
本书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长安学研究院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 此为第九辑。本着立足长安, 放眼中国历史的宗旨, 我们创办了《长安学研究》, 深入探索长安从一座城市到一个文化圈的成长过程, 并由此放眼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地位, 刊物内容广泛涉及国内外有关长安历史文化及城市史、丝绸之路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展示学术发展新形势和新成果。本刊每年出版两期, 分别于年中、年末出版。本期包括“历史研究”“长安学研究”“出土文献研究”“学术综述”与“翻译专栏”。 |
贾二强主编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K294.11-53 |
98 |
0 |
荐购
|
| 1749 |
|
江海之间:清末民初上海行政归属中的观念与实践 |
本书通过对清末民初江 (江苏)、海 (上海) 两地政府有关政策认知及背后的多重博弈, 以及王韬、康有为等新兴知识分子与旧式科举出身士人关于上海地位的认识分歧以及传统“地方”观念的近代转型的研究, 从观念史的角度厘清了清末民初上海作为“通埠”与“县治”的双重属性及其与“江苏”的关系, 考察历史地理观念在社会现实层面的影响, 史料丰富, 分析深入, 具有较好的学术创新性, 不仅为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 也有益于深化近代中国城市史、社会史和观念史研究。 |
赵力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K295.1 |
48 |
0 |
荐购
|
| 1750 |
|
口述浦东城市更新 |
本书以口述历史的方式, 详实、完整地记录了浦东的城市更新历程, 集中展现了浦东新区在城市更新方面的工作成效和典型案例。新时代以来, 浦东新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不断解放思想, 勇于开拓, 务实进取, 通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积极统筹推进区域城市更新, 在提升治理能级、推动产业聚能增效、创造高品质生活、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城市精神品格等工作中取得了新的成绩, 区域软实力得到显著提高。 |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党史办公室,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K295.13 |
178 |
0 |
荐购
|
| 1751 |
|
红色运河 |
本书主要写了民主革命时期发生在大运河山东段流域的革命斗争慨况和斗争故事, 分“建党初期”“日军暴行”“抗日武装”“统一战线”“战斗战役”“村庄里的搏杀”“湖上交通线”“人物访谈”“军民鱼水情”“地下工作”“湖区剿匪”“著名英烈”12部分。 |
李金陵, 何子芳编著 |
济南出版社 |
K295.2 |
59 |
0 |
荐购
|
| 1752 |
|
文化商河 |
本书是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局编撰的地方文化图书, 主要内容为千年麦丘邑、红色商河魂、鼓乡温泉城三个部分, 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商河县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现代经济、社会发展, 是一部商河文化的百科全书, 为记录、传播商河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为社会各界了解商河提供详细资料。 |
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局编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K295.24 |
98 |
0 |
荐购
|
| 1753 |
|
大安定村:黄河下游百年巨变背景下村庄变迁的人类学调查 |
本书选择黄河下游 (山东段) 地区一个典型的沿黄村落 (大安定村) 作为研究与阐述对象。从黄河下游地区的独特自然风貌、华北平原地区典型的农村地景建筑、村庄及周边悠远丰厚的历史、扎根本土的各类民俗及传统信仰、村民道德风貌的变迁、村庄对乡村振兴路径的不懈探索等方面, 全面、深入地展示、剖析了大安定村的前世今生。可将其视为黄河下游地区广大沿黄村落的一个典型代表或样本。 |
李学良, 姚祯琦著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K295.25 |
69 |
0 |
荐购
|
| 1754 |
|
中原文化 |
本书从文化的视觉对中原文化的渊源、发展、内容及当代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原; 中原文化的渊源; 中原文化的发展; 中原传统哲学; 中原传统教育; 中原传统文学及艺术文化; 中原传统礼仪; 中原宗教文化; 中原武术文化; 中原传统伦理道德; 中原古建筑文化; 中原科技文化; 中原生态文化; 中原中医药文化; 中原精神谱系文化; 中原文化的传承等。 |
主编胡世雄, 易宏军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K296.1 |
68 |
0 |
荐购
|
| 1755 |
|
纪连海品梦华录 |
本书是在北宋都城汴京生活了二十余年的孟元老所著的笔记体散记文, 以细腻的笔触追述了东京的城市布局、风俗礼仪、饮食娱乐等, 被称为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纪老师以《梦华录》为底本, 撷取了原书中好玩、有趣的内容进行解读, 如东京的宫殿建筑, 城墙、城门和商业街区, 吃喝玩乐的日常生活, 衣冠服饰与风土人情, 岁时节令等方面, 语言诙谐幽默, 可以说是一本浓缩了北宋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
纪连海著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K296.13 |
99 |
0 |
荐购
|
| 1756 |
|
(康熙) 英山县通志 |
本书为《(康熙) 英山县通志》《(康熙) 英山县志》《(同治) 英山县志》的合编本。《(康熙) 英山县通志》, 清刘五珑纂修, 清康熙十九年 (1680) 抄本。通志分十三卷, 除“地理赋”“官师表”内容较为丰富, 其余多仅有只言词组, 且纲目设置混乱无序, 作为县志初稿, 对后修志书起到一定基础作用。《(康熙) 英山县志》二卷, 清刘五珑纂修, 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 刻本。康熙志在旧稿基础之上增益时事, 复加考订而成。《(同治) 英山县志》十卷首一卷, 清徐玉珂修, 王熙勋纂, 清同治九年 (1870) 木活字印本。同治志上承道光志, 自成特色, 下为民国志奠定基础。 |
(清) 刘五珑纂修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K296.34 |
169 |
0 |
荐购
|
| 1757 |
|
(康熙) 崇阳县志 |
本书为《(康熙) 崇阳县志》《(乾隆) 崇阳县志》的合编本。《(康熙) 崇阳县志》, 清康熙九年 (1670) 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本。康熙志十卷, 现仅存卷九、卷十, 分别为《艺文志》和《通纪志》, 正文后有刘体仁和汪际炱二人所纂志跋。《(乾隆) 崇阳县志》, 清乾隆六年 (1741) 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本。乾隆志十卷, 分十一纲: 天文、地里、建置、食货、官师、选举、人物、礼制、纶音、艺文、通纪。正文前有序、弁言、旧志序、旧志志辨、旧志凡例、旧志姓氏、目录、图。 |
(清) 高景之修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K296.34 |
99 |
0 |
荐购
|
| 1758 |
|
河池影像志 |
本书作为一部记录广西河池地区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作品, 主要以图文的形式展现河池的地理概况、历史发展、自然人文景观、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乡村振兴等方面内容, 呈现河池当下社会发展的特征与风貌。在创作过程中, 回望历史、立足现实与文化, 梳理河池历史发展脉络、记录河池人现实生活, 反映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文化发展。全书注重影像与文字的结合, 在记录社会发展的同时, 也包含着对河池文化和社会的深入分析, 通过300多幅高质量的图片和深入的文字描述, 全面、立体地展现对河池过去的直观观察和当下的深刻洞察。 |
熊建军等编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K296.73-64 |
118 |
0 |
荐购
|
| 1759 |
|
临沧记 |
本书稿是由雷平阳历经长期实地调研与采风活动, 并阅读大量有关临沧的历史文献资料后著就的佳作。书稿记录了临沧地区人与自然、人与茶和谐共生且相互成就的历史。它展现了茶叶如何在岁月的长河中成为临沧地区的重要文化符号, 以及各族人民如何在与茶的互动中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该书文笔流畅、文字质朴却饱含意蕴。雷平阳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感悟, 描绘了临沧的山水风光、人文风情, 让读者在阅读中仿佛身临其境, 感受到临沧的美丽与魅力。 |
雷平阳著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K297.43 |
98 |
0 |
荐购
|
| 1760 |
|
南华历史文化荟萃 |
本书内容包括: 历史文化名人、镇南八景、沙桥八景、雨露八景、红色文化简况、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古诗词、民族团结故事、非遗故事。 |
罗智惠编著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K297.44 |
5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