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1022(383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2041 战争日记:硝烟中的生命诗笺 《战争日记》以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惨烈的“凡尔登战役”为背景,以日记体的形式记载了一个平凡的法国农民安热应征入伍,走上战场。在生与死、天与地、日与夜之间,他被迫经历着从农民到战士的残酷转变,以人性的视角审视着周遭一切非人的景象。叙述里还回荡着其未婚妻的殷切思念,柔软的文字与血腥的战场形成强烈对比,更突显战争的冷酷无情。作者帕斯卡尔·科莱塔文字质量上乘,具有很强的诗意;米夏埃尔·克罗萨的插图粗粝、深沉,与文字相辅相成,赋予了这部作品以纪录片般的震撼力量。 (法)帕斯卡尔·科莱塔著 科学普及出版社 J238.2 79 0 荐购
2042 遇见花仙子 本书中挑选100张该系列的插画,同时为每种花卉配以简短的百科词条,让读者了解花卉的基本知识。通过了解各种花卉的特性、生长环境及其生态价值,我们将能够增强与大自然的连接感,这种亲近自然的体验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都有积极影响。 (英)西塞莉·玛丽·巴克绘 山东画报出版社 J238.5 168 0 荐购
2043 书法篆刻艺术鉴赏 本书开篇从“识经”视角出发,提出以下问题:何为书印艺术?为何要有书印艺术?书印艺术的意图是什么?围绕这三个问题,结合“下笔有神、落墨为格、奏刀金石、书印心痕”四个维度,分述书印艺术美的“解经”之途,研讨传统汉字文化的物质呈现,系统介绍了书法和篆刻所蕴含的艺术之美,旨在拓宽读者视野,培养其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文末提出以“离经”的路径,促使鉴赏者通过审美体验感受美,同时关注人的存在以及个体对生命的体验。 顾琴编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J292 88 0 荐购
2044 书体与中国当代平面设计 本书强调的是一种理论化的美学立场及分析意识,即在坚持平面设计的理念应该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统一的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书法艺术中的五种书体,即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自在不同平面设计作品中视觉效果的达成,以此分析中国书法艺术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问题。对书体在设计实践中的表现进行总体性分析,有助于拓宽设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赵卿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J292.1 39 0 荐购
2045 书法经验谈 本书全面收录了作者一生学书、论书的重要文章,分为“书法漫谈”“学书有法”“序跋文札”“论书诗词”等章,并配有插图,便于书法爱好者学习、欣赏。 沈尹默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J292.1 52 0 荐购
2046 美在中国:明代国画题跋赏析 本书从明代绘画发展史的角度出发,遴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力求将文化的内涵性与当下的可读性相结合,对题跋进行了既有文化内容又风趣可读的解析,并以单独的体例对题跋技法进行讲解;另以前言的形式对题跋的原则、内容、手法进行了专门论述。本书既是一部研究、赏析明代书画题跋的专著,也是一本对书画爱好者十分有益的工具书,同时还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大众文化书籍,能够让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氛围里感受书画题跋里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气象,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王稼丰著 河北美术出版社 J292.1 96 0 荐购
2047 以书焕采:欧阳中石书法十讲 本书分为十讲:第一讲是对汉字问题的专门论述,第二讲是对书法历史发展的简要叙述,第三讲是对书法临摹的具体论述,第四讲至第八讲是对楷、篆、隶、行、草五体书法的入门指导,第九讲是对书法创作问题的论述,第十讲是对书法的价值、学科建设、文化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 欧阳中石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J292.1 118 0 荐购
2048 书林笔谭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书坛人物、怀念师友、艺事述评、讲座传真。“书坛人物”中介绍了杨子敬、翁伯祥、阿龙、闵荫南、吴凯、刘亮程等新疆书法界的代表人物的成长历程以及励志故事。“怀念师友”中作者发自肺腑的表达了与抒发了对老师朋友的友情、友谊的故事经历。“艺事述评”则从书法理论的角度分别阐述表达了对书法家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问题的观点评论。“讲座传真”为作者在书法教学当中的经典课程和经典案例分析。本书亦叙亦论,引领读者对书法艺术的认知,书法道路的向往,书法理论的探寻。 李枝荣著 线装书局 J292.1 78 0 荐购
2049 中国书法简论:2版 本书分为上卷、下卷和补编。上卷为作者的学书技巧,指导初学者如何执笔、用笔、临习、选帖等;下卷为书法欣赏,作者对隶书名作及二王、颜柳等名家一一点评;补编为作者书论的补遗。 潘伯鹰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J292.1 52 0 荐购
2050 书法三重奏:创作、展览与评论 本书围绕当代书法的创作、展览与评论展开,收录近年公开发表的文章近四十篇,分为创作篇、展览篇与评论篇三个部分。创作篇收录了《当代书法创作的前景寻绎》《“80后”书法群体创作审美取向及实践探索》等11篇,关注不同创作群体的书写特征与得失;展览篇收录了《有关书法“兰亭奖”的思考》《如何看待展览作品中的错别字问题》等10篇,关注展览及展览中技与道的关系;评论篇收录了《书法批评,在焦虑与困境中索解》《书法批评何为》等17篇,关注书法评论的困境、方法与途径等。 杨勇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J292.1-53 78 0 荐购
2051 玄鉴:书法“书品”理论精意 “书品”与“书体”“书学”“书法”共同构成古代书法理论。“书品”理论包括了书法的“品”和“评”两部分内容,其中“品”是等级,“评”是析理该著主要围绕“书品”理论进行阐释。 张函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J292.11 116 0 荐购
2052 务本沉思录 本书主要收录了作者的书论、访谈、创作五题、作品精选等内容。该著结合作者几十年创作实践,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创新”和“传承”,解读了作者书法风格变化的过程和其中的经验及体会,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作者的理论素养和书法水平,可读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出版和研究价值。 张海著 郑州大学出版社 J292.11 68 0 荐购
2053 怀素书法研究 草书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因为草书完全打破方块字形体的制约,以草法的点画、符号、连属和变化万千的笔墨技法,尽情地通过草书物化形态表达创作者的心灵情感。世间无物非草书,这是其他篆、隶、楷、行诸书体所不具备的特性。在中国书法史上,怀素与张旭齐名,并称“颠张狂素”,两人把中国草书推向了历史性最高峰。有唐1200多年以来,鲜有与之比肩者。怀素书法表情达性、技艺超绝。一是其大草纵放奔逸,小草疏练淡远。二是其传世作品较多,如《自叙帖》《圣母帖》《草书千字文》《律公帖》《苦笋帖》《论书帖》《食鱼帖》等,都可以称为书中绝品。《怀素书法研究》的内容及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作者在书中提出《自叙帖》为真迹的观点,分析了《自叙帖》第一纸前六行与后十四纸为两人分别书写,且第一纸补写时有遗字,这大概是历史上未曾有人提出的重要观点,从而考证认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自叙帖》为怀素真迹。第二,本书指出了怀素书法“三极论”,即怀素并非只有大草《自叙帖》、小草《草书千字文》两个高峰,大草《自叙帖》、大小草《圣母帖》、小草《草书千字文》展现的三个峰极才是怀素的书法艺术全貌。第三,本书还提出一些新的书法理论概念,比 丁向阳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J292.112.4 158 0 荐购
2054 关于我爱你的答案:写给你的浪漫情书 这是一本专为希望在忙碌生活中寻求片刻宁静的成年读者设计的书写练习册。本书以“爱”为主题,分为暗恋、告白、热恋、分手和爱的哲理五部分,精选了多首触动人心的英文诗歌,并附有唯美的中文译文,让读者在抄写诗句的过程中,不仅能练习英文书法,还能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感受爱的多面性。本书采用中英双语对照的形式,左页分别为诗歌原文和译文,右页为宽敞的描红书写区域,方便读者临摹练习。每首诗歌篇幅适中,读者可利用5至10分钟的碎片时间,在书写中放空思绪,舒缓压力,享受与自己独处的宁静时刻。在书的末尾还特别设计了心愿单,读者可以随时记录下书写时迸发的感悟和灵感。 安东宁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J292.12 46 0 荐购
2055 新撰楹联集《好大王碑》字 本书现存吉林省集安市,是中国东晋时期高句丽第19代王谈德的记功碑。系高句丽国王之子长寿王于414年所建立。碑文字体为隶书,少波磔,大小一般为14厘米见方,书法方严端庄、朴茂古拙,别开生面,备受书家赏识,因此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此次郭振一先生依托此碑,精心创作集联百余副,不仅可以看到原碑字的神韵,而且为接下来的隶书集联创作提供很好的借鉴,从而达到临创结合的效果。 郭振一编撰 河南美术出版社 J292.23 25 0 荐购
2056 新撰楹联集《张猛龙碑》字 本书是魏碑名刻,是练习魏碑的不二法帖。其用笔斩钉截铁,痛快淋漓,有如切金断玉,一挥而就;结字峻利畅达,极富变化,善于随字赋形,疏密得当;书风纵横挥洒,开阖有度,效果出人意料,欹正相生。先贤将其列为“精品”而大加推崇。郭振一先生依托此碑,精心创作五言、七言集联百余副,内容植根传统,富有新意。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原碑原字的神韵,更为广大魏碑书法和集联爱好者搭建了一座临创之间的便捷桥梁。 郭振一编撰 河南美术出版社 J292.23 25 0 荐购
2057 王羲之墨迹选 本书收录了王羲之的诸多经典作品,展现了他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王羲之的书法笔法精妙,笔势流畅,变化多端,其字结构优美,神韵超逸,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杨传玲编 吉林文史出版社 J292.23 68 0 荐购
2058 刘碑造像记 《刘碑造像记》,又称《豫州刺史刘碑造像碑》《刘碑寺造像碑》《碑楼寺造像碑》。北齐天保八年(557)豫州刺史刘碑等人刻立。后人因此碑兴建佛寺,名“刘碑寺”,又为保护此碑建碑楼,又称“碑楼寺”。此碑碑首、碑身、碑座通高398厘米,碑身部分高203厘米,宽144厘米,厚45厘米。碑身下部刻造像记,楷书,四十行,满行十三字。铭文下刻题名七列,每列四十九行。今存河南登封市东南二十公里刘碑村,为河南现存造像碑中体量最高大的一通螭首扁体造像碑。此碑书法婉雅朴厚,浑圆遒凝,与东魏《敬史君碑》如出一人之手。刊刻极精,在同时期造像碑中实属罕见,为北齐碑刻名品。本次选用之本为私人所藏清嘉道间所拓“岁次丁丑”下“天保”半存本,此本与东魏《敬史君碑》(“亮”字未损本)同装一册,曾经吴德襄、容庚、王壮弘等递藏,曾被王壮弘先生著录于《崇善楼笔记》。册首有吴德襄题签,册后有吴德襄跋尾。整幅拓本为私人所藏近拓本,旧拓多不拓造像部分,近年始全拓整碑。为首次原色全本影印。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J292.23 63 0 荐购
2059 锺繇小楷九种 本书收录九种锺繇小楷作品。《宣示表》,三国魏锺繇书,真迹早佚,刻本始见于宋《淳化阁帖》。此刻本据传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所摹。《贺捷表》,书于东汉建安二十四年(二一九),为锺繇得知关羽被杀后写给魏帝的奏表。《荐季直表》,书于三国魏黄初二年(二二一),有墨迹本传世,清代入内府,后亡佚。刻本甚多,另有墨迹本的珂罗版照片传世。古人称赞其“高古纯朴,超妙入神”(陆行直语)。锺繇传世刻帖还有《力命表》《墓田丙舍帖》《还示帖》《白骑帖》《常患帖》《雪寒帖》,其中《宣示表》《力命表》《墓田丙舍帖》《还示帖》是王羲之临本,风格静穆典雅。《荐季直表》《贺捷表》结构灵活多变,用笔隶意较浓,或许更接近锺繇小楷的原本风格。 载道文化编 中华书局 J292.23 39 0 荐购
2060 新撰楹联集《爨宝子碑》字 本书立于晋安帝大亨元年(402),字多别体,是带有明显隶书笔意的楷书体。结体方整,用笔以方笔为主,拙中有巧,古气盎然。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此碑“朴厚古茂,奇姿百出”“端朴若古佛之容”。此次郭振一先生依托此碑,精心创作集联百余副,尤以五言、七言为主,和原碑紧密结合,内容植根传统,富有新意。透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看到原碑原字的神韵,更为广大爨体爱好者搭建了一座临创之间的桥梁,让读者在领略书法美的同时,也能体会楹联趣味,做到学习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郭振一编撰 河南美术出版社 J292.23 25 0 荐购
页码:103/166页  每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