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81 |
|
秦亡汉兴:从群雄逐鹿到天下一统 |
本书以细腻的笔触和详实的史料,生动再现了从嬴政称王,至其统一六国,再到楚汉战争风云骤起的这波澜壮阔的四十八年历史进程。书中,吕不韦的商贾智慧、尉缭的军事谋略、李斯的治国方略、韩非的法家思想,以及荆轲的刺秦壮举、李牧的边疆守卫、王翦的灭国之功,皆如璀璨星辰,照亮了那段历史的天际。而陈胜、项羽、韩信、张良等英雄豪杰,以及郦食其、彭越、黥布等草莽英雄,更是在历史舞台上轮番登场,他们的智勇较量、恩怨情仇,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走向,更让后人读来警醒、惊叹不已,心灵为之震撼。 |
千江月著 |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
K232 |
98 |
0 |
荐购
|
| 2182 |
|
秦帝国的诞生:古代史研究のクロスロード |
本书试图站在日语圈与英语圈、文献史学与考古学等各个研究潮流的交叉点上,展望秦始皇统一之前的秦的历史。秦国的自我意识和他者认识的变迁,考古学所见的秦国经济,文书行政的开始和展开,《史记》的秦史叙述的独特性,西语学术界的秦史研究前沿动向等,诸篇丰富多彩的论文论述帝国的诞生,在战国都市的比较中探讨秦的特性刻画的一章。 |
(日)籾山明,(美)罗泰编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K233.07 |
78 |
0 |
荐购
|
| 2183 |
|
刺秦:重新认识秦王朝 |
本书是秦汉史专家李开元教授的重磅新作,从历史考证的视角,解读《史记》名篇“荆轲刺秦王”的真伪虚实,邀请读者一道做一番历史侦探破案的尝试,将事件涉及的多位历史人物、种种历史事件抽取出来,结合新的素材,重新描绘一幅荆轲刺秦王的历史画卷。在此基础上,李开元教授做出打破常规的延伸,引领读者体验宛若科幻世界的神游,尝试历史假设的可能,进而对李斯其人及其名篇《谏逐客书》的历史地位,乃至秦朝的速亡,提出全新的历史学阐释。 |
李开元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K233.09 |
78 |
0 |
荐购
|
| 2184 |
|
大汉风云:治乱更迭四百年 |
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角,生动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汉朝四百余年的兴衰历程。从秦朝末年楚汉争霸的烽火硝烟,到汉武帝开疆拓土的雄图霸业,再到王莽篡汉的动荡不安,直至东汉宦官当政的末世景象,本书详尽描绘了大汉王朝如何从崛起到鼎盛,再到逐渐走向衰落的每一步。汉王朝在国体与政体上,开创了独特的“汉朝模式”,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皇权与王权世袭制度,这一制度深刻影响了后世封建王朝的政治格局。因此,读懂汉朝,是理解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关键。 |
丁守卫著 |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
K234.09 |
98 |
0 |
荐购
|
| 2185 |
|
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 |
本书通过发掘年号纪年早期阶段的三位重要历史人物:汉武帝、汉宣帝、王莽对年号纪年精心改造的复杂历程,揭示了年号变换背后波澜壮阔的政治博弈。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探讨了汉武帝时期年号的启用及其政治意图,包括“建元”“元光”“元朔”“元狩”等年号的起源和命名方式,分析了汉武帝通过年号制度彰显皇权独尊的策略,以及他如何通过改元来巩固统治地位;提出了“太初元年”正式启用年号纪年的背景和制度化过程,并对汉武帝时期的年号制度进行了深入考证。中篇研究了汉宣帝地节改元的具体时间及其政治背景,包括霍光专权与宣帝亲政的关系,揭示了宣帝通过改元来调整政治局势的意图,以及改元过程中涉及的复杂政治博弈,提出了地节改元后的新年号体系,并探讨了该体系对西汉后期政治格局的影响。下篇探讨了王莽建立的新朝时期年号的使用情况,包括“始建国”“天凤”“地皇”等年号的来源及其政治意义,分析了王莽试图通过年号制度重新构建统治合法性的方式,和这一制度在新莽时期的变化和延续,以及新莽时期年号制度与汉代制度之间的异同,揭示了其在政治、文化上的深远影响。 |
辛德勇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K234.107 |
98 |
0 |
荐购
|
| 2186 |
|
推恩令 |
《推恩令》是西汉汉武帝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威胁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时,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该法令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庶子也可在原封地内被封为列侯,而列侯由郡县管辖。这使得诸侯王的封地不断被分割、变小,封国势力日益削弱。最终,众多诸侯王国被分为若干候国,中央直辖土地变大,郡国并行制实质上转变为单一的郡县制,中央集权得到极大加强。《推恩令》巧妙地利用了诸侯子弟间的利益矛盾,以和平的方式达到了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一举措对西汉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临江仙著 |
云南美术出版社 |
K234.107 |
59 |
0 |
荐购
|
| 2187 |
|
长信宫灯:中华第一灯的故事 |
本书以长信宫灯的视角,展现它从西汉时期被制造开始,到辗转于多位贵族之间、见证家族兴衰,再到成为随葬品沉睡千年,最后在新的时代被重新发现并焕发新生的过程。长信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是我国官方认证的国宝级文物,是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也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种灯的原型。绘本画面细节依据真实的历史还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读者不但能学习历史知识,了解西汉时代的礼仪、服饰、陈设、建筑形制等内容,还将领会个体命运在历史长河中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类智慧与工匠精神的永恒传承。 |
詹欣媛著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K234.109 |
79.8 |
0 |
荐购
|
| 2188 |
|
攻守局:三国变局中的用世谋略 |
全书通过十一辑的精心编排,全面展现了三国时期群雄逐鹿、智勇对决的历史画卷,深刻剖析了三国群英在政治、军事、外交、心理等多个层面的智慧较量。书中以诸葛亮、郭嘉、司马懿、荀彧、贾诩等人物为代表,揭示了他们在军事对局和相互关系博弈中谋略的高明之处,重点呈现了在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决定大局走向的关键战役中,谋略家们以智斗智的精彩表现。书中探讨了他们忠诚与野心、理想与现实的权衡与取舍。 |
闫荣霞著 |
台海出版社 |
K236.09 |
69.8 |
0 |
荐购
|
| 2189 |
|
三国解密 |
本书包含30个“三国迷”群体中讨论度较高的话题,涉及的人物和事件大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董卓真的有必要迁都吗?刘备和孙夫人真的是对恩爱夫妻吗?关羽的宝刀最终下落如何?失了街亭的马谡非死不可吗?镇守街亭的难度如何?当时派谁去守更合适?等等。 |
宋杰著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K236.09 |
58 |
0 |
荐购
|
| 2190 |
|
天命在我:文书中的三国史 |
本书以三国时期的文书为切入点,结合三国时代的重要人物、事件、战役,剖析三国时代的政治和军事史,并针对三国时代的疑点及争议做出合理推敲。其中,上篇“劝进篇”聚焦曹魏、蜀汉、孙吴及西晋开国过程涌现的劝进相关文书,详细解析了时人如何在天下未定的特殊背景下,通过对政治理论、道德观念、军事态势的重构,完成对新王朝天命的论证。下篇“军争篇”则分别以拒迎天子、三分天下、曹魏与蜀汉和孙吴的战争、蜀汉及孙吴朝政为子主题,通过各自事件中涌现的文书,梳理自汉末乱世到三国鼎立一百年来的走向。 |
江隐龙著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K236.09 |
98 |
0 |
荐购
|
| 2191 |
|
三国兴衰录:从钱唐到赤壁 |
本书从孙坚出道开始写起,描写孙坚、曹操年轻时的情况、朝政的黑暗和腐败和后宫混乱直到赤壁之战。本书对魏、蜀、吴三家均不贬低,对所有的英雄人物均以褒扬为主。对曹魏、孙吴、蜀汉集团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描写,去掉无限拔高、美化、神化蜀汉集团的情节。拒绝将历史人物偶像化,神化,让《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由神回归到人,本书堪称“东吴版《三国演义》”。因此本书的特点和优势在于高度贴近历史,与史书高度吻合。弥补很多《三国演义》没有关注的历史,以及《三国演义》的不足。建议将《三国演义》与本书一起阅读,阅读《三国演义》领略文学的魅力,阅读本书了解真实的历史。 |
舒均盛著 |
杭州出版社 |
K236.09 |
120 |
0 |
荐购
|
| 2192 |
|
安史之乱:历史、宣传与神话 |
本书详细介绍了安史之乱的叛乱缘起、唐燕双方的作战计划和早期战事,继而讲述了唐燕两政权反复争夺关中和唐军收复洛阳的战事,及其背后的政治博弈、财政重组。按时间顺序,最后聚焦于安史之乱后期的军事、政治活动,包括平定安史之乱后几个月唐朝为何会被吐蕃攻破了首都长安,面临新的危机。最后描写两位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功臣郭子仪和仆固怀恩之间的高手对局。本书的写作并不仅仅是讲述安史之乱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重新将历史记忆的问题放置于历史书写的前台。 |
张诗坪,胡可奇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K242.205 |
118 |
0 |
荐购
|
| 2193 |
|
宋王朝的文气 |
本书以恢弘笔触全景展现宋朝从开国到覆亡的三百年历史。第一章至第三章揭秘赵匡胤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的权谋智慧,以及“烛影斧声”等皇室谜案;第四章至第六章聚焦澶渊之盟、王安石变法、靖康之耻,剖析宋朝“积贫积弱”的深层原因;第七章至第十章刻画南宋偏安岁月,从岳飞之死到崖山决战,再现英雄悲歌与末世挣扎。全书以“文治巅峰”与“军事困局”为双主线,既颂扬宋词、科举、科技的灿烂成就,亦反思党争、妥协、战略失误的致命代价。附录帝王档案、制度简表,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是一部兼具史实深度与人文温度的宋朝通史。 |
灵犀无翼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K244.09 |
52 |
0 |
荐购
|
| 2194 |
|
这才是大辽史 |
全书共分十二章,分别是:第一章太祖建国;第二章太宗南拓;第三章世宗皇帝;第四章睡王穆宗;第五章景宗中兴;第六章宋辽开战;第七章太后临朝;第八章澶渊之盟;第九章圣宗亲政;第十章盛极而衰;第十一章昏君道宗;第十二章辽国灭亡。 |
王平客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K246.109 |
58 |
0 |
荐购
|
| 2195 |
|
元明兴替:一百八十年的战争与秩序重构 |
本书是一部讲述13—14世纪元明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史,全书以蒙古起兵伐金为起点,止于大明捣毁北元塞外王庭,围绕元朝骤起星落以及大明扫平群雄的故事主线,全景描写前后一百八十年的朝代更替史,重点阐述元朝统一中国、明朝战胜元朝大一统的一系列战争,包括蒙金战争、蒙宋战争、元朝内战、义军混战、明初战争等内容。全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世侯与蒙金战争”,第二部分是“忽必烈统一与元朝内战”,第三部分是“义军蜂起与明朝建立”。通过对这段复杂历史的梳理与解读,本书不仅展现了战争与秩序重构的宏大叙事,更让读者深切感悟到中华文明在民族交流融合中展现出的强大延续性与蓬勃生命力,是一部兼具历史深度与文化温度的佳作。 |
刘威著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K247.09 |
169.8 |
0 |
荐购
|
| 2196 |
|
铁骑与征服:元代风云100年 |
本书稿介绍了元朝诞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围绕两个主体内容来阐述,一是政治,二是军事,辅之以经济与文化等内容,全面展现元朝历史中的动荡、征服与豪壮。元朝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科技等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
文聘元著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K247.09 |
78 |
0 |
荐购
|
| 2197 |
|
明史简述:新校本 |
本书是吴晗先生1962年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全书比较简明扼要地讲述了有明一代的历史,扼要而系统地讲述了明太祖建国、明成祖迁都北京、北虏南倭、东林党争、建州女真、郑和下西洋、资本主义萌芽等明代历史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并对其中的关键问题作了特别分析。 |
吴晗著 |
九州出版社 |
K248.07 |
28 |
0 |
荐购
|
| 2198 |
|
崩盘:小冰期与大明王朝的衰落 |
本书从气候史的独特角度切入,论证小冰期的极端环境如何突破帝国的生存阈值,颠覆“崇祯能力不足、满人南下等造成明亡”的传统叙事。约14世纪,北半球的气候开始转寒,17世纪达到顶点。在这三个世纪内,间歇性的干冷以及17世纪40年代左右的持续性干冷气候一步步摧毁了明朝的农业根基,使其从永乐年间的局部饥荒滑向崇祯朝全国性的粮食体系的崩溃。本书作者通过大量的私人账簿、方志、游记等资料,量化分析粮价飞涨与生存成本的飙升,完整呈现了明人对生活环境、物价、粮价等的感慨以及气候变动下人民生活的困难。 |
(加)卜正民著 |
九州出版社 |
K248.07 |
78 |
0 |
荐购
|
| 2199 |
|
大明开国:朱元璋和他的时代 |
朱元璋铁血征伐的帝王路,也是一部兵戈铁马的大明王朝开国史。作者以平易流畅亦不乏文采的语言讲述了朱元璋从贫民到帝王血与火淬炼的成长史和大明王国风云激荡的开国史。作者采用新闻视角解析明史,让历史人物走下神坛,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原成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小人物,不仅从朱元璋的视角展开叙事,还着重描写了元末明初的时代变局,深入挖掘出事件背后的底层逻辑及各参与方的利益得失。 |
猫智深著 |
新世界出版社 |
K248.09 |
65 |
0 |
荐购
|
| 2200 |
|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 |
本书选取了明朝的朱棣、沈万三、魏忠贤、张献忠等十七位典型人物,他们是帝王将相、江南富商、风流才子、旅游达人、无用文人、书生英雄等。十七个灵魂,十七种命运,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既是弄潮儿,也是岸边的观澜者。 |
章宪法著 |
团结出版社 |
K248.09 |
8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