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1022(383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741 土地利用规划学实验 本书围绕空间数据的转换和规划地图编绘、人口预测、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规划实施评价、土地供给和需求预测、交通流量、县级土地利用分区等多个方面设计了全面的实验项目。 唐杰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F301.2-33 88 0 荐购
742 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实务 本书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紧扣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规范化管理需求,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财会〔2021〕37号)为准则,采用“业务场景+案例解析+实务操作”的编写模式。以业务场景为导向,全书聚焦合作社理事长、财务专员及农经监管人员的工作实际,系统梳理成员账户管理、盈余分配核算、政府补助入账、农产品购销结算等高频业务场景,构建”典型案例—凭证编制—账务处理—报表分析”的实务框架。本书以真实合作社运营数据为蓝本,通过典型业务案例,详细解析成员出资登记、成本归集分摊、年度盈余分配等核心业务的会计处理要点。 张祺,玉秋兰,陈园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F302.6 30 0 荐购
743 风险管控助推气候智慧型韧性农业粮食价值链建设:气候服务的作用 本书开篇围绕农产品生产体系、农产品价值链、农产品损失和浪费,气候韧性、气候风险、气候智慧型农业和气候服务等展开分析,介绍了农产品生产与气候之间的关系。中间部分探讨了气候灾害及其对农产品价值链的影响。第三部分从农产品价值链各个环节切入,重点介绍了如何借助气候服务来应对气候灾害,贯穿了农产品生产和收获、储存和冷藏、加工和包装、运输和交易等全链条,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编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F304 79 0 荐购
744 农业创业管理 本书深入探讨了农业创业的主题,内容涵盖了从创业环境分析、机会识别到计划制定、团队组建,再到资源整合、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以及持续创新等多个方面。通过系统介绍农业创业的全过程,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农业创业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步骤。本书的类型特点在于其实用性和前瞻性,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还注重实践操作的指导,使读者能够真正掌握农业创业管理的技能。此外,本书采用清晰易懂的编写体例,便于读者快速掌握重点知识。 王佳桐,陆家欢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F306 58 0 荐购
745 新型职业烟农实用技术指南 本书聚焦职业烟农培育与发展,开篇介绍相关培育办法及服务管理规定。主体部分深入烟叶种植领域,详细阐述从烟粮轮作、土壤改良到病虫害防治等多环节技术要点,涵盖机械化、无人机飞防等现代手段。 唐大鹏等主编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F307.12-62 45 0 荐购
746 农产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术 本书旨在介绍农产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常见问题、技术方法、发展趋势等,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阐述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实际应用。本书包含12个项目、23个任务及36个实训任务,内容涉及农产品一般成分、重金属、农药残留量、兽药残留量、有毒有害添加物质等测定,通过生动的实训任务分析,加深读者对农产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术的理解。 马慧,亚合甫·木沙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F307.5 59.8 0 荐购
747 改变世界的鱼:让农民没有荒地 本书是一部深入探讨乡村振兴的力作。全书通过八章深入剖析,揭示了生态化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与挑战,提出了环境资本论的新视角。作者以银鱼团队为核心案例,展示了他们历经17年全球农业考察与研究,通过完全生态化的标准化方式,成功完成了一场农业养殖革命,养出了世界上高质量的草鱼。 马洪海,赵婷婷著 中国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F31 68 0 荐购
748 重新思考我们的粮食体系:多方利益相关者合作指南 粮食体系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加速器。为解决粮食体系面临的各种挑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编写了这本多方利益相关者合作指南,以整合从这三大机构内部和外部收集的知识经验、最佳方式和工具资源,旨在丰富关于多方利益相关者合作的知识储备,进而促进可持续的粮食体系转型。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F316.11 78 0 荐购
749 共同富裕视角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本书对共同富裕视角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界定。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融合了产业升级、生态保护、治理创新、城乡协调等多重目标的动态系统性工程,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将会不断丰富、完善和提高。本书在回顾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思想演进的基础上,从农业产业、农村生态、乡村文化、乡村治理和农民生活五个方面归纳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内涵。 智敏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F320.1 89 0 荐购
750 村庄自主性与内源式乡村振兴 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是重要的实践问题。“传统-现代”单向线性发展观认为村庄是需要被改造的客体对象,然而,村庄是在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由具体的农民构成。只有从村庄客体化思维转换到村庄自主性思维,考察村庄场域的村级组织与农民行为,才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厘清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明确“为谁振兴?谁来振兴?如何振兴?”的实践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激活植根于乡土底色与集体制度优势的村庄自主性,实现内源式乡村振兴,有助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 黄思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F320.3 78 0 荐购
751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本书汇集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包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理论和实践、新质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等内容。 魏后凯,查志强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F320.3 89 0 荐购
752 “百县千村”高校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报告:2020-2025年 本书是中央财经大学“财经人济世路”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工作站赋能乡村振兴总结报告(2021-2024年),2021—2023年调研报告为乡村振兴调研大赛前10名或前15名已进行初步筛选分类,2024年报告为本年度出行的29个团队报告汇总。全书由总报告及分报告组成,分报告由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构成。总报告是按照理论、政策,工作站运行模式(总体运营情况介绍)以及主要发现(提出问题)展开;分报告按照描述、现状(提出问题、不足)、发现(分析问题)、措施建议及展望等体例展开论述。 马海涛等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F320.3 108 0 荐购
753 乡村振兴高校答卷:华科大定点帮扶思与行 本书是华中科技大学师生对自2015年以来开展的定点帮扶工作的一次总结和思考,是对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理论与路径的一次探讨和交流。全书分认知篇、实践篇、调研篇、拾遗篇四个部分。 梁茜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F320.3 98 0 荐购
754 乡村全面振兴中农民主体作用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将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主体作用作为研究对象,围绕“为何发挥”和“如何发挥”两个方面系统研究和深入阐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等问题。 张晗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F320.3 78 0 荐购
755 全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典型案例汇编 本书稿是全国范围内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案例汇编,内容分为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五个部分,产业振兴方面,收录了各地通过特色农业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等途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挖掘乡村产业潜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模式。人才振兴部分,呈现了吸引人才下乡、培育本土人才的实践,为乡村发展汇聚智慧力量。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F320.3 68 0 荐购
756 中国数字乡村共生系统研究 本书分为十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廓清了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主要从党和政府文件、学术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基础理论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三章是数字乡村建设,主要从建设方案、建设历程、建设现状、建设重点四个方面展开;第四章为数字乡村共生系统生成过程,辨析了基本概念,构建了数字乡村共生系统生成理论;第五章是数字乡村共生系统发展水平测度,主要从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两个子系统,采用熵权法进行测度;第六章为数字乡村共生系统演化机制,采用数值仿真和实证分析结合方法,对共生系统演化机制进行仿真和模拟;第七章为数字乡村共生系统治理体系,主要进行基本概念界定,治理现实需求,治理理论逻辑和治理体系设计;第八章为数字乡村共生系统运作条件,主要从支持技术、基础设施、政策体系三个方面展开;第九章为案例分析,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选取案例进行论证;第十章为结论与展望。 张旺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F320.3-39 79 0 荐购
757 信息赋能乡村振兴:传播机制与精准模式研究 本书综合运用新闻传播学、信息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信息如何赋能乡村振兴?要实现信息赋能效果,如何精准分析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机制?应该设计怎样的信息赋能精准传播模式?具体的对策建议有哪些?本书的主体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是“农村居民信息贫困的现状与表征”,模块二是“信息赋能的精准传播机制”,模块三是“信息赋能的精准传播模式”,提出“信息赋能精准靶向互动传播模式”,并从理论支持、基本内容、多元主体、关键性实施环节、运行保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释,同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本书立足中国当下重大现实问题,从发展传播学的角度提出了理论思考和实践建议,能直接应用于相关研究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及政府部门决策。 陶建杰,尹子伊,林晶珂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F320.3-39 68 0 荐购
758 高质量赋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帮扶协作理论与实践指南 本书深入探讨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是如何赋能乡村振兴的。全书分为理论研究和典型案例两部分,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农业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路径。书中提出,通过推广精准农业、智能农机、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数字乡村建设,建设缩小城乡差距;通过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方式,实现绿色发展。同时,本书强调人才培养、产业融合及城乡协同联动的重要性,并结合全国典型实践案例。 方胜浩等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F320.3-62 108 0 荐购
759 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路径研究 本研究借助风险管理理论、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从理论上阐释防范征地冲突群体事件(MITLE)的基本原理,从路径厚度、路径宽度、路径长度三个维度解构防范路径的基本属性,通过对大量网络案例和实地调研成果的总结提炼,将地方政府防范MITLE路径划分为组织管控路径、政策把控路径、综合调控路径三类,并分别阐释了各类路径的基本要点。在此基础上,刻画地方政府防范MITLE的路径结构,构建地方政府防范MITLE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对地方政府防范MITLE路径模拟仿真,评估不同路径模式下防范MITLE的路径特征,最后提出防范MITLE路径的优化方向和策略。 张路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F321.1 78 0 荐购
760 农村土地信托流转中农户福利变化及主观响应研究 本书基于河南省邓州市农地信托流转区域的实地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农户参与土地信托流转的行为响应及福利变化。研究内容涵盖了农户工作类型、家庭收入来源、收支变化等维度,探讨了农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政府举措对农户福利的影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收入增加、政府措施等因素对农户满意度的提升作用。同时,对比分析了“邓州模式”与“宿州模式”,揭示了不同背景下农地信托流转中企业行为策略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信托流转有助于提升农户家庭福利。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健康发展的六方面政策建议。 李名峰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F321.1 85 0 荐购
页码:38/166页  每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