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1022(383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761 农村土地信托流转中农户福利变化及主观响应研究 本书基于河南省邓州市农地信托流转区域的实地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农户参与土地信托流转的行为响应及福利变化。研究内容涵盖了农户工作类型、家庭收入来源、收支变化等维度,探讨了农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政府举措对农户福利的影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收入增加、政府措施等因素对农户满意度的提升作用。同时,对比分析了“邓州模式”与“宿州模式”,揭示了不同背景下农地信托流转中企业行为策略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信托流转有助于提升农户家庭福利。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健康发展的六方面政策建议。 李名峰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F321.1 85 0 荐购
762 集体产权与乡村治理:历史、现况及展望 本书主要包括中国农村集体产权治理的历史变迁、集体产权治理中家户制传统的再利用、集体产权改革背景下成员权的实现机制、集体产权与乡村治理的协同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等四部分内容。 肖盼晴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F321.32 68 0 荐购
763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在当前中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之一,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振兴战略的成效。经济结构转型是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深入研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可以揭示乡村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机制,这对于理解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指导意义。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经济的结构转型和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这有助于更加精准地制定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李婷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F321.32 88 0 荐购
764 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平台操作实务:规范·流程·图解 本书立足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需求,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财务系统为核心载体,采用“岗位导向、任务驱动”编写模式。紧扣村级报账员、农村三资服务中心等群体的工作实际,通过梳理资金收支审批、资产登记盘活、资源发包流转、合同备案监管、财务公开公示等典型岗位任务,构建“任务场景—操作流程—规范要点—风险提示”实务框架。全书以全国统一平台界面截图+分步骤标注的图解形式,直观演示系统登录、数据录入、台账生成、报表分析等全流程操作,同步嵌入政策法规依据、常见问题解析和风险防控要点,助力基层工作者快速掌握“三资”管理平台标准化操作技能,提升集体资产数字化监管能力,为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阳光化、规范化管理提供实用工具书。 刘喆,蒋海娟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F321.42 49 0 荐购
765 滇黔桂革命老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本书围绕滇黔桂革命老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依托比较优势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规模经济效应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对滇黔桂革命老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明确当前滇黔桂革命老区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通过借鉴国内外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唐金湘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F323 75 0 荐购
766 小产品与大产业 本书精选了100个案例,分为四大类,涵盖了大江南北的特色乡村产业,犹如繁星点点,照亮了乡村振兴的道路。从信阳毛尖的茶香四溢,到寿光蔬菜的数字跃迁;从安吉白茶的生态资本化,到毕节天麻的富农传奇,每一个案例都生动诠释了“小产品—大产业—共富链”的转型密码。这些案例不仅地域广泛,覆盖了中国各大农业产区,而且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充分展现了中国乡村产业的多元魅力。在这些案例中,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引领作用。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从资金支持到技术指导,从品牌建设到市场开拓,政府的每一项举措都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乡村产业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了企业的创新活力。众多企业积极投身乡村产业,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产业升级。它们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品质;通过拓展销售渠道,让乡村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牛文涛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F323 98 0 荐购
767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研究 本书立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系统探讨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全书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典型地区作为案例,梳理了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对策,为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持。通过提升新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化。 尹玥岚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 F323 58 0 荐购
768 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头雁”实践 本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写作中紧贴当前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抓手,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统阐释为理论依据,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让乡村振兴事业朝着更加多元和积极的方向发展。内容上基于农业领域内劳动者、劳动工具及劳动对象的重大变革,深入探讨了新型生产力如何有效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大数据科学、生物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型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基础与使用价值。同时,结合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实践,分析了新科技促进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力形成的机制,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和案例支撑。 苏小菱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F323 128 0 荐购
769 资源配置扭曲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本书构建包含四要素(劳动、土地、机械和化肥)的“地级市-省级-全国”三层嵌套的数理模型,引入要素市场扭曲因子,采用加总和分解农业绿色TFP的数理方法,解析资源配置扭曲影响农业绿色TFP的作用机理和动态演化机制,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到增长核算框架并进行量化,刻画中国农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真实绩效,测度和识别绿色发展目标下的资源配置扭曲程度,实证检验资源配置扭曲对农业绿色TFP的影响,测度资源配置扭曲下的农业绿色TFP损失,检验资源配置扭曲影响农业绿色TFP动态演化的机制,进而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胡江峰著 西南大学出版社 F323.2 58 0 荐购
770 昌吉回族自治州耕地 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和田地区概况。第二章耕地土壤类型。第三章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与步骤。第四章耕地质量等级分析。第五章耕地土壤有机质及主要营养元素。重点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盐分、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钼、有效硅等13个耕地质量主要性状及变化趋势。第六章其他指标。详细阐述了土壤pH、灌溉排水能力、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质地构型、耕层质地、障碍因素、林网化程度、盐渍化程度等其他耕地指标分布情况。第七章对区域耕地质量基础性工作、耕地质量管理、耕地质量建设等情况做了介绍。本书全面分析了昌吉地区耕地质量状况,查清影响耕地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魏建华,吕彩霞,贾文明主编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F323.211 120 0 荐购
771 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 本书通过对农业生态产品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分析,多角度研究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及价值形成的机理分析。以农产品区域品牌为重点,系统分析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涉及的多元主体,并结合国内外典型区域品牌建设案例,从多元主体视角出发,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多元经营主体协同发展路径,并对区域品牌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从利益相关者协同角度研究其实现和价值增值问题,立足于建设美丽乡村和生态强省对策建议。 齐秀辉著 中国商务出版社 F323.22 88 0 荐购
772 技术结构变迁对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 本书沿着“影响效应-影响机制-空间效应”的逻辑框架,系统、深入地探索了技术结构变迁对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机理。在理论分析上,首先从总体效应、结构效应、时序效应和要素禀赋效应多维度剖析了技术结构变迁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效应;其次从规模扩张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结构转型机制多角度阐述了技术结构变迁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机制;最后引入空间因素,分析了技术结构变迁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溢出效应。 杜美玲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F323.22 88 0 荐购
773 农民内生能力研究:以宁夏为例 本书将从宁夏低收入农民文化素质能力、经济收入能力、参与及沟通能力以及反贫困信心四个维度衡量当前宁夏低收入农民的内生能力。核心观点宁夏低收入农民内生能力包含农民素质能力、经济收入能力、参与沟通能力、反贫困信心四个内容,其中,农民素质能力是低收入农民内生能力的基础,经济收入能力是低收入农民内生能力的内核,参与沟通能力是低收入农民内生能力的引擎,反贫困信心是低收入农民内生能力的依托。根据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构建提升宁夏低收入农民内生能力的框架。 马金龙,张颖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F323.8 98 0 荐购
774 拎稳“菜篮子”:全国“菜篮子”和都市现代农业工作典型案例 本书从制度机制建设、设施农业发展、现代科技支撑、数字化赋能、金融支持等方面,择优选取了16个“菜篮子”和10个都市现代农业工作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切合实际、特色鲜明、成效突出、操作性强,既有五端协同、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全链条实践,又有打造一体化信息监测平台、建设“农业中关村”等小切口突破,涵盖了东中西部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保供需求等多种情况。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F326 100 0 荐购
775 绿色梦想“121”行动: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发展新构想 本书围绕根际生命共同体理论创新、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和绿色智能肥料突破,以及区域绿色转型路径等核心内容,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方向。 张福锁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F326.11 68 0 荐购
776 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 本研究围绕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展开实证研究。作者在文献梳理与评述、理论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空间统计分析、计量分析模型、GIS技术等方法,以2000-2018年33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基础,重点详细分析了城镇化与粮食生产交互关系及动态响应、城镇化影响粮食生产的空间效应与非线性特征。进一步,作者构建“城镇化—耕地集约利用—气候条件—粮食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考察在耕地集约利用中介作用与气候条件调节作用的双重效应下城镇化影响粮食生产的传导路径。 侯孟阳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F326.11 50 0 荐购
7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陆渔业概况与加强内陆渔业统计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建设 本书介绍了中国内陆渔业资源及中国省级内陆渔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概况,对制定适当的渔业管理措施、以促进内陆渔业与生态系统的保护、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相互协调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编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F326.4 79 0 荐购
778 京津冀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现状洞察、水平评价与策略展望 本书通过梳理国内外经典乡村振兴理论,构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然后剖析京津冀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总结相应案例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特色,并基于评价体系对实践进行洞察,分析京津冀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与差异,提出提升京津冀乡村振兴水平的策略建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本书对于促进京津冀乡村可持续发展、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相关领域研究者开展研究、乡村建设从业者开展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王亚坤等著 厦门大学出版社 F327.2 40 0 荐购
779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决胜之道 本书稿深入剖析了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丰富内涵与核心内容。全书以山西省为例,系统研究了乡村发展现状,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多个维度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乡村振兴策略。同时,该书还广泛借鉴国际乡村振兴经验,结合国内县域实践案例,揭示了乡村振兴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路径。 闫慧琴著 山西经济出版社 F327.25 68 0 荐购
780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基于沈阳的探索与实践 本书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方面入手,从宏观层面解释乡村振兴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等,整体介绍乡村振兴的大方向,介绍了沈阳市乡村发展的成就与态势,提出了沈阳市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与布局,并分别从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县域经济、乡村改革、数字普惠金融、共同富裕等十多个方面,阐述乡村振兴如何在沈阳确切落地实施,详细介绍了沈阳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做法,提出了沈阳方案与对策。在讲述过程中,将具体案例穿插其中,带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并从中获得启发。 张志国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F327.311 88 0 荐购
页码:39/166页  每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