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41期2430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781 教育新观察:第2辑 本书立足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背景, 矢志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 致力于继承、积累、传播人类精神文化成果, 特别注重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导向与成功经验, 期望通过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一些基础性和应用型兼容的观察与研究, 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提供可能的学术支持。本书以“智能时代的教育智慧”为主线, 收录十七篇专业论文, 涵盖人工智能、美育、焦虑教育、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等前沿议题, 既回应了国家教育战略, 又贴近一线教育, 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 王坤庆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G4 39.8 0 荐购
782 汪德亮教育文集 本书是我国老一辈教育家汪德亮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撰写的有关教育的学术论文集。汪德亮先生作为著名的教育家, 一生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给后辈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但关于汪德亮先生的文集目前市面上还未有发行, 因此本书主要搜集汪德亮先生的重要论文、书籍、著作节选等进行编撰整理, 从而形成一本完整的文集。文集集中体现了汪德亮先生对师范教育的见解和从事几十年师范教育的宝贵经验, 梳理了其教育观点及其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 有助于系统地研究汪德亮先生的教育思想以及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汪德亮先生对师范教育的探索与改革成效卓著, 对现今仍有启示意义。在同类教育著作中, 汪先生教育文集具有开拓性的创新价值和很高的学术造诣。 卢晓中主编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G4-53 56 0 荐购
783 中国儿童色彩美育 本书共十章, 第一章绪论, 介绍了儿童色彩美育的概念、机遇和挑战、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色彩教育研究背景, 介绍了儿童色彩教育小学课程的研究发展现状与启示; 第三章儿童色彩教育教学体系, 介绍了研究目标对象为小学教育阶段的儿童特征、教育教学内容、教育体系的探索、教学成果的评价方法; 第四章儿童色彩教材情况,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儿童美术色彩教材的发展现状、教材设计案例与设计注意事项; 第五章探索儿童色彩教具状况, 介绍了教具设计可参考理论、设计思路、设计案例; 第六章儿童色彩教学方法, 介绍了跨领域的多学科融合方法、探究式的项目式学习方法、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方法; 第七章儿童色彩教学环境, 介绍了适合开展儿童色彩教学环境: 学校环境、社区环境、自然环境、博物馆环境、网路虚拟环境。 黄茜著 湖南大学出版社 G40-014 60 0 荐购
784 红色领航:北京理工大学美育思政教学课例设计与实践 本书第一章介绍开展美育思政的基础: 五篇学术论文, 第二章介绍北理工美育思政的具体实践: 三篇获奖案例报告, 第三章介绍北理工百期美育思政课例的策划理念, 第四章介绍北理工美育思政育人实效, 主要是实践成果。附录部分列举了专家进红色领航讲堂的课例以及百期美育思政讲座的基本信息。 许晶, 王晓庸著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G40-014 48 0 荐购
785 漫步在心灵的原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育文集 本书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首部系统梳理美育理论与实践成果的专题文集, 收录了2018年以来学院教师在美育领域的代表性文章, 展现了北京大学百年美育传统与当代探索的生动对话。全书以“漫步”彰显北大风骨, 以“心灵的原野”构筑精神高地, 既是对朱光潜“慢慢走, 欣赏啊”这一美育箴言的坚定传承, 更是对“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时代使命的铿锵回应。读者可从中感受北大美育“如风播撒种子”的化育力量, 体悟美育作为“精神长歌”的永恒价值。 王蓓主编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G40-014 108 0 荐购
786 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 本书共十个章节, 主要包括: 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学校劳动实践、家庭劳动实践、社会劳动实践、职场劳动实践、志愿者服务、景德镇特色劳动实践-制茶、景德镇特色劳动实践-制瓷等内容; 本书理论严谨翔实、内容突显地方特色, 实践项目可操作性强, 且配有网络课程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符合政策文件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要求, 既可作为劳动教育相关教材的配套用书, 也可作为劳动实践活动的践行指南。 曾庆慧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 G40-015 48 0 荐购
787 高校“劳动教育+”时代新人培育体系建构研究 本书结合高校学生身心成长现状, 高校劳动教育相关现状和发展方向, 紧跟时代发展要求, 建构高校“劳动教育+”时代新人培育体系。针对高校学生劳动教育要求多面性、培育目标差异化的特点, 综合理论课堂、校园课堂、社会课堂、网络课堂, 融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重视实践过程中定性与定量的结合, 坚持过程中的多元化评价, 将各个环节的参与者紧密结合, 注意劳动教育各项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变化等, 以帮助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视角, 从精神引领、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保障等多维度进行有效的“劳动教育+”融合和创新, 给高校劳动教育提供实操性强的指导, 助力解决当下高校劳动教育内容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分离等问题。 胡丹 ... [等] 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G40-015 68 0 荐购
788 重新理解儿童 本书旨在通过记录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共同开展活动的经历, 展现自然教育的力量, 并分享双方共同成长的故事。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和故事, 这些案例和故事均来自真实的自然教育活动,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参考性。本书是一本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图书。它记录了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在自然教育中的共同成长历程, 展现了自然教育的力量和美好。通过阅读这本书, 读者可以感受到自然教育的魅力, 也可以从中汲取到成长的力量和智慧。 李光敏编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G40-02 58 0 荐购
789 广义超元论与创新教育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指导, 以实践生成论和广义超元论为分析工具和解释框架, 立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在较为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国内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之上, 紧紧围绕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教育方针, 以及如何“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一主题, 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两个维度较为系统地分析研究了以创新教育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及其有机融合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从构筑新理念。 何跃, 甘荣丽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G40-02 58 0 荐购
790 教育研究评论 本书按研究的主题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教育学科研究评论”, 主要论述教育科学批判精神、探讨教育学的内容体系、评析五院校教育学教材的地位与贡献、梳理我国教育美学研究的历程与进展、阐述建立“劳动教育学”的构想。中篇为“教育问题研究评论”, 分别评析教育现代化、弹性学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优质均衡发展、中小学校长胜任力、高校教师胜任力、教育扶贫及生态教育等问题研究的现状并对上述研究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下篇为“美育理论研究评论”, 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历程与进展、探讨美育学术研究的未来路向、审视现代美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并指出重构的路向、评述教师美育研究的现状及黄济先生的美育思想。 何齐宗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G40-03 128 0 荐购
791 世界教育经济学评论:第1辑:教育、技术变革与经济社会发展 本书为第一辑, 共设四大主题板块, 通过多维度视角探讨了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一部分“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教育与创新、技术变革的互动关系, 探讨教育在经济和非经济层面的多维度收益, 并对高校社会服务贡献进行系统评价。第二部分“教育与共同富裕”探讨教育的公平问题, 并深入分析教育对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贡献。第三部分转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到AI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 全面剖析了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这部分特别关注了生成式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讨论了其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以及考试评价范式的转变。 朱军文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G40-054 98 0 荐购
792 全口径教育卫星账户编制技术研究 本书内容讲述具体来看, 全文的研究将按照以下过程逐步展开: 首先, 基于测度教育对经济影响的主要挑战以及现有教育卫星账户研究的不足, 提出本研究的必要性; 其次, 分别从全口径教育核算理念、现有教育卫星账户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对全口径教育卫星账户的理论基础进行全面阐述; 然后, 从编制理论和技术入手, 全面构建全口径教育卫星账户的理论框架, 并根据这一框架提出编制全口径教育卫星账户的标准式和简化式的技术方案; 最后, 基于全口径教育卫星账户技术方案, 对我国教育卫星账户的试验编制及教育业的规模测算分析等实际问题进行应用探讨。 郑彦著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G40-054 59 0 荐购
793 教育转型视角下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探究 本书系统阐述了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概念、分类及关系模型, 并通过对我国教育现状的细致分析, 揭示了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的现状与挑战。不仅探讨了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数字化创新, 还着重研究了教师数字能力的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策略, 以及教育技术的深度应用等。 王磊, 王蕾著 哈尔滨出版社 G40-057 68 0 荐购
794 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教程 本书共分为11章, 内容涵盖了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多媒体课件素材的收集与处理、PowerPoint 2019初认识、多媒体课件的文字文本处理、多媒体课件的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课件的图表处理、多媒体课件的影音处理、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和交互设计、其他课件制作软件、小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要求、幼儿园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要求。 主编朱乾娜, 常青, 王尤晴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G40-057 56 0 荐购
795 一位燕京学人的教育之路 本书以许梦瀛的教育生涯为研究对象, 根据其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 探讨其在教育方面的建树和学术方面的独特成果。本书以档案资料作为一手资料, 辅以文献资料、历史法、访谈等研究方法, 从其早年求学与浸润学术、教学科研与国际视野、学术苦旅与孔子研究, 以及作为教会大学教育学人的独特贡献等方面, 以教育叙事的方式生动展现了一位燕京学人的教育学术之路, 生动再现了这位燕京大学教育学人的学术和思想面貌, 以期为“传播教育家思想、展现教育家风貌”提供智慧与借鉴。 张双婷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G40-092.7 48 0 荐购
796 浙大教育学刊:总第3辑 本书是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教育集刊, 以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交融政策为办刊宗旨, 以“求是、求新”为办刊原则, 每年出版2辑。本辑是总第3辑, 也是2025年第1辑, 设置了特稿、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思想研究、高等教育、教育治理、职业教育、教育学学科建设、教育史8个栏目, 包含1篇翻译文章和14篇原创论文, 内容涵盖马克思的教育理论、比斯塔的中断教育学、杜威的经验直觉论、陈嘉庚的教育思想、潘懋元的学术生涯、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跨学科研究等方面,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张应强主编 商务印书馆 G40-53 110 0 荐购
797 数字教材导论 本书作为系统探讨数字教材的学术论著, 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方面全景透视了数字教材的本真意蕴、发展历程、价值功用、研发设计、教学应用、体系建构、评价方式等一系列基本理论和重大实践问题, 发掘了以往较少触及或未曾深究的论题, 呈现了一系列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洞见。同时, 本书融汇课程教学科技哲学、学习科学等视角, 前瞻探究以技术驱动、纸数融合、数智赋能理念引领教材编研和指导教材教学的变革之道, 对教材理论研究者、教材政策制定者、教材编研开发者以及学校教材使用者都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 余宏亮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G423.3 79.8 0 荐购
798 智启未来 数字教育新视野:NERC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成果 本书为国开数字资源中心组织开放教育体系教师撰写, 分为以下六个主题: (1) 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政策研究与战略规划; (2) 数字人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3) 知识图谱助力数字化学习资源优化; (4) 虚拟实训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5)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6) 其他与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相关的新技术探索。共计33篇论文。本书文章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发展与变革, 探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下的教育方向。 徐明军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G434 65 0 荐购
799 2024年北京市数字教育优秀案例成果集 本书旨在展示北京市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果。本文集收录了北京市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市属高校及中小学、幼儿园等在教育管理数字化建设与应用中的典型案例, 主要关注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以及如何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全面反映了北京市在智慧校园建设以及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积极探索。 田鹏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G434 88 0 荐购
800 AI时代下重新定义讲师 本书从讲师基础知识、突破登台恐惧、态势语训练、个人风格定位、演讲技巧、控场技巧等多个线下实战训练, 以及从金牌讲师到网红、主播到虚拟数字人转型。不管是在讲台上, 还是在直播间, 从整体上提升讲师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全方位打造金牌讲师O2O全能培养新模式。 魏跃, 魏吕杰著 中国商业出版社 G434 65 0 荐购
页码:40/121页  每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GO